本书辑录了汪曾祺写各地风味美食的经典散文。他不仅有着天真纯澈的“草木之心”,也对美食怀有虔诚的热爱,在他的笔下,读者感受到的不止是一道道风味美食的诱惑,更有着温情脉脉的美好人情,以及寻常生活中的天然真趣。书中提及的各地常见的美食、习俗虽是市井寻常,却别具人情之美。手把肉、云南饵块、淮阳干丝、高邮咸鸭蛋……对于一道道风味美食,作者无意于写得深刻,看似平淡的笔触却让人记忆深刻,仿佛能从中品咂出生活本身的味道。
汪曾祺
著名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文学代表作家,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师从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等名家。
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出版有小说集、散文集等三十余部。
汪曾祺的文字淡泊通透,恬淡自然,其人更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
——周作人
人世间如果有任何事值得我们慎重其事的,不是宗教,也不是学问,而是吃。
——林语堂
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通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汪曾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