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华人经济学家,香港大学冯氏基金讲席教授与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原耶鲁大学金融学终身教授,曾获得默顿·米勒奖。专业领域为金融理论、股票、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他评为“中国十大具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系列纪录片《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著有“金融的逻辑”系列、“财富的逻辑”系列、《24堂财富课:与女儿谈创业与创富》等畅销书。 目录 推荐序一 陈志武的“私塾”教案 熊晓鸽 推荐序二 爱国教授可贵的企图心 徐小平 推荐序三 一份亲子对话范本 袁华 推荐序四 志武实现了我们的约定 朱民 自序 课 盖茨和他的微软 边际成本为零的商业模式 第2课 舒尔茨与他的星巴克 不花钱做广告就建立顶尖品牌 第3课 老沃尔顿与他的沃尔玛 通过规模压低成本 第4课 戴尔的成功秘诀 定制加直销的模式 第5课 我想开糖果连锁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商业原则 第6课 “我要办电力公司” 政府管制与行业发展 第7课 如何让员工心疼公司的钱 产权制度与激励机制 第8课 投资太阳能 垂直一体化整合的商业模式 第9课 为什么有些中国公司喜欢行行都做 资产结构与效率 0课 投资还要考虑些什么 社会文化与商业模式 1课 跨国经营个性化服装 全球化下的创业模式 2课 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全球化意味着什么 3课 杰克在中国 创业是一件体验人生的事业 4课 尹明善先生主宰命运的故事 创业不论年龄 5课 无股权不富 把未来的收入变成今天的财富 6课 犹太人的钱袋 金融生意赚的钱是“好钱”吗? 7课 把餐馆做成规模化的公司 如何升级商业模式 8课 狂跌过后买哪些股票 如何找到高增长前景的行业 9课 爸爸的基金公司将面临一场大危机 股权结构与公司命运 第20课 家族企业如何接班 能力问题与代理人问题 第21课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一笔交易 市场如何解放个人 第22课 借钱花好不好 当下与未来的平衡 第23课 中美家庭模式比较 把家庭从经济利益中解放出来 第24课 洛克菲勒的财富和公益事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附录 给女儿的信之一 给女儿的信之二
导语 陈志武教授的商业私塾教案 与女儿谈商业模式与创富逻辑 写给青年一代的创业创富读本 启迪年轻人对经济发展未来的新思索 一份亲子对话范本案例 展示家庭内共好建设的可能 内容推荐 为什么说创业是一项体验人生的事业?如何才能通过股权致富?如何才能让员工心疼公司的钱? 借钱花到底好不好?金融生意赚的钱是“好钱”吗?如何跟亲人谈钱? 本书从孩子看似天真的问题和观察出发,探讨的却是底层的商业逻辑和商业伦理。父女二人围绕“如何通过创业快速创造财富,实现成为亿万富翁的梦想”展开对话,一问一答间,父亲的商业智慧与女儿强烈的探索欲和成功欲相映成趣。对话内容直击商业本质,又深入浅出,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要创业致富,必须选择适合的商业模式。陈志武教授与女儿分析了微软、星巴克、沃尔玛、戴尔、常州天合光能、重庆力帆等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之处,正是这些创新,使企业在短时间内发展到巨大的规模,创始人们也因此积累了亿万财富。在教导女儿如何赚钱的同时,陈志武教授也没有忘记教导女儿如何区分“钱的好坏”,作为商人如何区分善恶,以及一个人在拥有财富之后,如何利用财富做一些更具人文关怀的事情。 面对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新局面,青年一代怎样才能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怎样才能练就优秀的商业思维方式和创业致富技能?陈志武教授与女儿的对话案例做了很好的示范。 本书是“陈志武金融通识系列”的其中一本,该系列书还有:《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财富的逻辑1:为什么勤劳却不一 定富有》《财富的逻辑2: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陈志武金融投资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