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喜欢故乡本来的样子(我的陕北我的家)(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杨瑞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本书源于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想通过自己手中的笔,让更多的人了解在这片拥有半城山水的土地上,曾上演过无数历史大戏,也有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还有着上帝之手打造的自然美景。她不停地行走,穿越城市也走入旷野,用自己踏实的脚步与大地亲密接触,用眼睛亲吻每一寸土地,用一颗赤子之心感悟这方热土的付出与濡养,用一程心语记录下这场饱含温度的行走。她经常在想,如果文字能够更好地表达出对这片土地的爱恋,那么她就是幸福的。如今这本书,就是她对这种理想的尝试和努力,其中饱含着她对故土家园的依恋,同时也饱含着她对山水自然的敬畏。
作者简介
杨瑞,1975年生,河北张家口人。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研究重点为晚清、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在《中国社会科学》《近代史研究》等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我喜欢的故乡本来的样子
千山一览留隙语
万里长城第一台
漫游红石峡
花马池
荞麦花开
废墟的震撼
源自上帝之手
写封信给景致
石成锦绣
于华夏文明同步
大岳屏藩藏智慧
闯王行宫忆闯王
走进米脂看婆姨
千年石城
从接引到波罗
虔诚的旅行
毛乌素传奇
宇宙密码
华夏第一城
古镇慢时光
一座活着的人文古城
情定七星庙
序言
一本书一座城一棵树
读完陕西人民出版社送
来《我喜欢故乡本来的样
子:我的陕北,我的家》
的书稿,我情不自禁想要
为作者杨瑞画一幅行旅图
——在苍茫的陕北黄土高
原上,一位漂亮的女子,
常常独自一人依着自己的
人文地图去追寻掩藏在这
片文化沃土中的历史的足
迹;朔风撩起她秀美的长
发,吹动她飘逸的外套,
站在高高的黄土坡上,观
赏着眼前或秀丽或沧桑或
壮美的景色,她的思绪早
已穿越古今,飞向遥远的
千年……她沉醉于眼前别致
的景物,在不懈的寻觅中
完成了与历史、与山川、
与天地、与先贤圣哲的对
话,时不时还颇多感悟,
从心底进发出给人启迪的
哲言警语……这就是杨瑞的
散文,既精致优美、饱含
激情,也沧海桑田、文化
厚重,还包罗万象、触类
旁通,而且不乏小女子的
柔情和率性。
读过她的随笔式的行旅
散文,我突然对“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有了新的理解
:也许世间的每一处人文
景观都是一部书,如果我
们能沉醉于其中,追古抚
今,融美景、人文与情怀
为一体,那么我们就读懂
了这部自然大书。华夏文
明源远流长,人文中国博
大精深,因此,有幸能以
这种方式,走过祖国的千
山万水,那你一定就是一
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
幸福快乐之人。
杨瑞的故乡榆林神木市
就是这样一本值得观赏的“
人文大书”。按照《神木县
志》记载,其县名源自城
外东南,唐代遗留下来,
人称神木的三棵巨松。神
木地处黄土丘陵区向内蒙
古草原过渡地带,黄河和
长城在这里汇聚,农耕和
游牧在这里交织,西夏文
明、大漠雄风、边塞风光
在这里交相辉映,加之优
异的自然禀赋,使今天的
神木生机勃勃,成为陕北
高原上璀璨夺目的“塞上明
珠”。
神木历史悠久,文化淳
古,境内石峁遗址是现存
史前最大城址,被誉为“华
夏第一城”、史前的“故宫”
,或为4000多年前中国北
方及黄河流域的文明中心

神木物华天宝,美丽富
饶,到处都是黑色的金子
,煤炭资源得天独厚,是
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县;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
展,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实
实在在的福祉,2008年便
成为陕西为数不多的全国
百强县之一。
神木人杰地灵,英才辈
出。北宋时,有以一代名
将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
戍边卫疆,流芳百世。近
代有神府红军留下的光辉
业绩,从1927年中国革命
红色的种子撒播到神木开
始,在这片光荣的土地上
,曾发生过无数可歌可泣
的红色故事,也涌现出了
无数的英雄先烈和革命志
士。
神木雄浑壮美,塞上风
光醉人,奔腾的黄河穿境
而过,中国“一号公路”——
沿黄公路贯穿南北,沿途
村舍清新,牛羊撒欢,蜿
蜒磅礴的道路,身披绿色
戎装的沟沟岔岔,奔流不
息的黄河,相互映衬,宛
如一幅多彩的油画,美不
胜收。
沙漠淡水湖红碱淖,更
是上天赐予神木的一面宝
镜,在蓝天白云下熠熠闪
光。红碱淖位于毛乌素沙
漠边缘,总面积10768公
顷,水域面积35平方公里
,是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
湖。
这里融大漠风光与江南
泽国景象于一体,夏秋季
节,烟波浩渺、遗鸥飞翔
、蓝天白云、碧水黄沙、
水草丰茂、环境宜人……这
就是令人向往而神奇的神
木,穿行其中,您会为之
震撼,您会赏心悦目、浮
想联翩。而作者杨瑞更是
通过她书中的文字给您呈
现了一个原汁原味的神木

……
2019,我到榆林市参加
《消逝的沙漠》选题座谈
会,受杨瑞之邀,我们来
到她工作的地点——石峁
遗址。站在气势恢宏的石
峁皇城台前,遥想4000多
年前繁华的都市场景,感
受祖先的生活智慧,体悟
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
远流长。同时,也为杨瑞
为寻找石峁的奥秘,在这
片荒寂的山峁长年累月地
坚守而心生敬意。离开石
峁,我们又走访了全国劳
动模范张应龙的神木治沙
基地。路上,张应龙告诉
我们,这里曾是水草丰美
的大草原,唐安史之乱后
始有沙化迹象,到新中国
成立初期,风沙越过长城
,直逼榆林古城,绿化率
不足1.8%。而经过70年
的奋斗,毛乌素沙漠已基
本得到治理,现在榆林绿
化率达到48%,已成为全
国森林城市。不一会儿,
我们来到治沙基地的最高
点—咄望塔,放眼望去,
樟子松林一望无际,还有
一簇簇红柳枝,远方一泓
湖水眨巴着明亮的眼睛……
这哪是凶神恶煞的沙漠,
俨然一处塞上好风光。听
着张应龙的讲解,目睹眼
前的壮美景色,我们深受
触动,也有更多感悟:历
史经过1000年将绿洲变成
了沙漠,而共产党领导人
民用70年又将沙漠变回了
绿洲,这是人类壮举、生
态伟业,我们为祖国生态
文明的进步而感到骄傲与
自豪。
榆林神木之行,让我对
作者杨瑞有了更深入的了
解:她钟情于家乡的山水
和文化,先后出版了《石
峁王国之石破天惊》《半
城山水一程语》等文化散
文。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艰
苦而荒凉的石峁山上,因
为她想要成为樊锦诗一样
的大师,透过历史的长河
,拨开石峁的春夏秋冬,
破解这座史前“故宫”的密码
与奥秘。我为结识这样的
导语
《我喜欢故乡本来的样子:我的陕北,我的家》这本书让人情不自禁想要为作者杨瑞画一幅行旅图——在苍茫的陕北黄土高原上,一位漂亮的女子,常常独自一人依着自己的人文地图去追寻掩藏在这片文化沃土中的历史的足迹;朔风撩起她秀美的长发,吹动她飘逸的外套,站在高高的黄土坡上,观赏着眼前或秀丽或沧桑或壮美的景色,她的思绪早已穿越古今,飞向遥远的千年……她沉醉于眼前别致的景物,在不懈的寻觅中完成了与历史、与山川、与天地、与先贤圣哲的对话,时不时还颇多感悟,从心底进发出给人启迪的哲言警语……这就是杨瑞的散文,既精致优美、饱含激情,也沧海桑田、文化厚重,还包罗万象、触类旁通,而且不乏小女子的柔情和率性。
精彩页
这里虽然幅员辽阔,但却不是沃野良田,辽阔的只是沟壑和黄沙。这里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历史时期属于边塞,是游牧与农耕交错区域,特殊的地理区位与气候条件,使得这片黄土地承受了难以想象的灾难,除了不可抗力——经常性的干旱,还要忍受战火的蹂躏。
一直以来,人们的生活异常艰辛。煤炭业的繁荣让整个地方富裕了起来。同时,在历史时期地处边关的我们,为地方留下了诸多史诗般叹为观止的文明,比如有“华夏第一城”美誉的石峁遗址,有“万里长城第一台”名声的镇北台,堪比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的龙州丹霞,等等,这里有太多比煤炭更加值得人们关注的事物。 我常常一个人在静谧的天空下,毫无目的地走向荒野,周遭的一切都是自然的模样,夭高地阔,卑微到极致的我,却能感受到谦卑与骄傲并存于内心。在别人眼中,这是一个平淡无奇又荒芜的世界,可在我的眼中却是清澈而明亮的。就连脚下千枯的野草都散发着超越宝石般的光泽,还有偶然遇见的衣衫褴褛的牧羊人和农人,在他们的身上闪耀着一种永恒的光辉。当然,生命本身就自带光芒,这是上帝创造万物所赋予生命的属性。
我经常在想,如果我的文字表达能力及得上我思想的深度,能把那些美好的事物描述得淋漓尽致,与人共享,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可我自知阅历尚浅,不能写出皇皇巨著,所表达的亦如同贫瘠的土壤,让人觉得索然无味。而我欣慰的是,我一直在不停地、努力地改良这贫瘠之地,使之有朝一日成为一方沃土。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永不停歇地努力,其余的交给时间。
我深深地懂得,一个人一定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原生家庭,因为你除了热爱她,别无选择。这句话乍听起来感觉有点宿命,但细细琢磨,却是如渊般深刻,阳光般明朗与积极。愈加了解,便愈发热爱,不论这片黄土地如何变迁,我都深深地热爱着这方生我养我的黄土地,我知道跟随岁月与时代的变迁,这都属于她本来的样子。虽然她不够肥沃,甚至是贫瘠,但丝毫不影响她在我心目中母亲般的分量。我的根和我的魂都在这里,当我百年之后死去的身躯也将埋在这里。
近几年来,我反反复复行走在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上,同时从地方志、民间故事、乡亲口述中,全方位地了解这片黄土地所经历的风云岁月。我用整个身心怀抱这片我深深热爱的土地,寻找着自然馈赠于我们的原初的风景;我用手中的笔书写故乡的美景,记录苍穹之下这莽莽黄土高原;我用自己的语言述说掩藏在这些遗迹与风物里的陈梦故事;我用自己的双眼将这片黄土地上所经历的过往幻化为时光的影子,为故乡投下一片文化的绿洲……
P4-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