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中医医药学巨著,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书中不仅考证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还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
草部
甘草
黄芪
人参
荠苊
桔梗
长松
黄精
萎蕤
知母
肉苁蓉
赤箭(天麻)
术(白术)
苍术
贯众
远志
淫羊藿
仙茅
玄参
地榆
丹参
白及
三七
黄连
胡黄连
黄芩
秦艽
茈胡(柴胡)
前胡
防风
独活
升麻
苦参
延胡索
贝母
山慈姑
石蒜
白茅
龙胆
细辛
徐长卿
白薇
白前
当归
川芎
蛇床
藁本
白芷
芍药
牡丹
本香
高良姜
郁金
补骨脂
荜茇
益智子
白豆蔻
豆蔻
荆三棱
莎井草(香附子)
藿香
薰草
兰草
泽兰
马兰
香薷
假苏
薄荷
水苏
菊
艾
青蒿
白蒿
茺蔚(益母草)
夏枯草
刘寄奴草
续断
……
火部
谷部
木部
果部
鳞部
兽部
禽部
虫部
介部
菜部
水部
人部
金石部
《本草纲目》是一部不朽的药典巨著,流传至今,依1日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明万历二十一年,《本草纲目》问世,在药学史上,这部著作可以堪称历往本草著作的集大成之作:在影响上,它不仅对后世的药学著作影响深远,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华瑰宝。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人,我国伟大的医学家、药学家。主要著作有《本草纲目》和《濒湖脉学》。李时珍出身医药世家,其祖父是一个走乡药郎,其父是当地名医。因自幼耳濡目染,幼年的李时珍便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行医救世,他曾对父李言闻说,“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其父感其志,用心教导,而李时珍也刻苦学习,“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
在行医过程中,李时珍发现古医书典籍多有讹误:一是药材的收录和分类,品种繁多却杂乱无章,在翻阅查找时多有不便:二是药性的注释错误,很多具有毒性的药材都没有相关的注释,而且多有错注。鉴于此,李时珍决心撰写一部药典。二十九年,李时珍翻阅了百卷古医籍,潜心研读历史、地理等著作,并“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深入民间,采药寻方。正是这样的求真精神,□终铸就了《本草纲目》这样一部药学巨著。
《本草纲目》内容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和地理学等诸多领域,是一部药学的百科全书。正如李建元所言:“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
本书内容翔实,从药草的种类、调制和药效,从炭火到火针,从兽到虫,从水到石,一应俱全,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中医药学的基本知识。中华医学博大精深,每一株植物,每一只虫兽,甚至一水一火,都蕴含着深刻的药理和神奇的药性。认识药草、鱼虫以及金石,了解其药理和药性,对身心健康,实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