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特有的奇特的想象世界,刘熙载《艺概·文概》中赞誉道:“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二百字左右介绍了庄子的生平,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或为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所写,有一些篇幅或不属于庄子学派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面对生活不如拥抱生活,拥抱生活不如品味生活,品味生活不如感悟生活,而种种感悟皆在《庄子》里。《庄子》问世后,古今人士倍加推崇,其思想犹若永恒的星辰照亮每一位读者的内心,给予他们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真谛。
《庄子:在品味中感悟人生的境界》在译注过程中,分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对每篇文章进行注释和翻译,从而解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障碍,并全力诠释《庄子》的本意及表达庄子本人的哲学思想。
★庄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的思想承接着老子,但又有所创新,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两千多年的智慧结晶,绝唱古今的老庄意境,庄子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鲁迅对《庄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庄子》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
★作为中华文化伟大的不朽经典,《庄子》自魏晋玄学盛行以来就成为上层社会和读书人的必读书,其汪洋恣意的气势、博大精深的内容和奇诡瑰丽的想象,一直让读者惊叹而感佩。
本书在译注过程中, 分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对每篇文章进行注释和翻译, 从而解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障碍, 并全力诠释《庄子》的本意及表达庄子本人的哲学思想。作为读者, 相信阅读本书后, 不仅为其精彩的故事而折服, 更为重要的是, 可以提高您的思想境界, 让您对事物的认知有一个质的飞跃, 从而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坎坷能泰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