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苏辛词说(精)/新华经典学术文库
分类
作者 顾随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顾随,本名顾宝随,字羡季,自号苦水,晚 号驼庵,河北省清河县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 剧作家、书法家。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长期从事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著有《元明残剧八 种》《驼庵诗话》等作品。
书评(媒体评论)
听顾先生讲诗词,你不只获得在文学上的欣赏和启发
,还能给你一种品格上、修养上的提升。
——叶嘉莹
目录
《苏辛词说》小引
稼轩词说
词 目
词目后记
自 序
上 卷
贺新郎
念奴娇
沁园春
满江红
水龙吟
八声甘州
汉宫春
祝英台近
江神子
破阵子
下 卷
感皇恩
青玉案
临江仙
鹧鸪天
鹊桥仙
鹊桥仙
西江月
清平乐
南歌子
生查子
东坡词说
词 目
附录词目
前 言
永遇乐
洞仙歌
木兰花令
西江月
临江仙
定风波
南乡子
南乡子
蝶恋花
减字木兰花
附 录
念奴娇
水调歌头
水龙吟
蝶恋花
卜算子
后 叙 
精彩页
念奴娇
重九席上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
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
莫倚忘怀,西风也解,点检尊前客。
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
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
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稼轩性情、见解、手段,皆过人一等。苦水如此说,并非要高抬稼轩声价,乃是要指出稼轩悲哀与痛苦底根苗。凡过人之人,不独无人可以共事,而且无人可以共语。以此心头寂寞愈蕴愈深,即成为悲哀与痛苦。发为篇章,或涉愤慨。千万不要认作名士行径、才子习气。彼世之所谓名士才子者,皆是绣花枕,麒麟楦,装腔作势,自抬身分,大言不惭,陆士衡所谓词浮漂而不归者也。即如明远,太白,有时亦未能免此,况其下焉者乎。稼轩即不然,实实有此性情、见解与手段,实实感此寂寞,且又实实抱此痛苦与悲哀,实实怪不得他也。
此词起得不见有甚好,为是重九席上,所以又只好如此起。迤逦写来,到得“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两句,便已透得些子消息。老兵者谁?昔之桓温,今之稼轩也。桓温当年面前尚有一个孟嘉,可供一笑。稼轩此时眼中一个孟嘉也无。往者古,来者今,上是天,下是地,当此秋高气爽,草木摇落之际,登高独立,眇眇余怀,何以为情?所以又有“莫倚忘怀,西风也解,点检尊前客”三句,是嘲是骂,是哭是笑,兼而有之。却又嫌他忒杀锋铓逼人,所以今日被苦水一眼觑破,一口道出。直剑“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写得如此其感喟,而又如彼其含蓄;纳芥子于须弥,而又纳须弥于芥子。直使苦水通身是眼,也觑不破,遍体排牙,也道不出。英雄心事,诗人手眼,悲天悯人,动心忍性,而出之以蕴藉清淡,若向此等处会得,始不辜负这老汉;若一味向卤莽灭裂处求之,便到驴年也不会也。
稼轩手段既高,心肠又热,一力担当,故多烦恼。英雄本色,争怪得他?陶公是圣贤中人,担荷时则掮起便行,放下时则悬崖撒手。稼轩大段及不得。试看他《满江红》词句,“天远难穷休久望,楼高欲下还重倚”,提不起,放不下,如何及得陶公自在。这及不得处,稼轩甚有自知之明,所以对陶公时时致其高山景行之意。一部长短句,提到陶公处甚多。只看他《水调歌头》词中有云:“我愧渊明久矣,犹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真是满心钦佩,非复寻常赞叹。古今诗人,提起彭泽,哪个又不是极口赞叹,何止老辛一人?然而他人效陶、和陶,扭捏做作,只缘人品学问,不能相及,用尽伎俩,只成学步,捉襟见肘,百无是处。稼轩作词,语语皆自胸臆流出。深知自家与陶公境界不同,只管赞叹,并不效颦。所以苦水不但肯他赞陶,更肯他不效陶;尤其肯他虽不效陶,却又了解陶公心事。此不止是人各有志,正是各有能与不能,不必缀脚跟、拾牙慧耳。只如此词后片,忽然借了重九一个题目,一把抓住彭泽老子,大开顽笑,不但句句天趣,而且语语尖刻。即起陶公于九原,恐亦将无以自解。且道老辛是肯渊明,不肯渊明?若道不肯,明明说是高情千古。若道肯,却又请他试把空杯。不见道:只因爱之极,不觉遂以爱之者谑之。又道是:“故将别语恼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苦水如此说,甚是不敬,只为老辛顽皮,所以致使苦水轻薄。下次定是不敢了也。
导语
★本书是一部别具一格的词说作品。文风古雅,字字珠玑;开发性灵,涉笔成趣。说辛精警,说苏深婉。精警则令人振奋而激动,深婉则令人叹喟而感怀。
★特别收录传世名画35幅,以及苏轼、辛弃疾书法作品若干。以画入文,全彩印刷,精装典藏。
★顾随先生两位高徒——国学大师周汝昌倾情作序,诗词大家叶嘉莹鼎力推荐。
★依据权威版本精编精校,修正旧版本多处讹误。
序言
《苏辛词说》小引
周汝昌
先师羡季先生平生著述极富,而东坡稼轩两
《词说》具有很浓厚的独创特色与重要的代表意
义。我是先生写作《词说》之前后尝预闻首尾,
并且首先得见稿本的二三门弟子中的一个,又曾
承先生欣然首肯,许我为《词说》撰一序言。此
愿久存怀抱,固然种种人事沧桑,未遑早就,但
事关赏析之深微,义涉文章之精要,言说至难,
落笔匪易,也是一个原因。今日回首前情,四十
年往,先生墓门迢递,小生学殖荒芜,此刻敷楮
搦管,不觉百端交集。其不能成文,盖已自知矣

先生一身兼为诗人、词人、戏曲家、文家、
书家、文艺鉴赏家、哲人、学者——尤其出色当
行,为他人所难与伦比的,又是一位传道授业、
最善于讲堂说“法”的“教授”艺术大师。凡是
听过先生讲课的,很少不是惊叹倾倒,欢喜服膺
,而且永难忘掉的。我常想,能集如许诸家众长
于一身的,在那许多同时先后的名家巨擘中,也
不易多觏;倘由先生这样的讲授大师撰写艺林赏
析的文章著作,大约可以说是世间最能予人以教
益、启沃、享受、回味的宝贵“精神营养品”了
——因为先生在世时,方便使用的录音、录像之
机都还不似如今这样人人可有,以致先生的笑貌
音容、欬唾珠玉,随风散尽,未能留下一丝痕迹
,所以仍须就先生的遗文残简而求其绝人之丰采
、不朽之精神。循此义而言,《苏辛词说》就不
妨看作是先生的讲授艺术的自家撰为文字的一种
“正而生变”的表现形式,弥足珍贵。
先生一生致力最多的是长短句的研究与创作
,“苦水词人”是大家对先生的衷心敬慕的称号
;但先生自言:“我实是一个‘杂家’。”旧的
社会,使先生这样的人为了衣食生计而奔波不停
,心力交瘁,他将自己的小书斋取名为“倦驼庵
”,也许可以使我们从中体会一些“境界”——
那负重致远的千里明驼,加上了一个倦字为之形
容,这是何等的“历史语言”啊!由于时代的原
因,先生于无书不读之间,也颇曾留意佛学典籍
与禅宗语录。凡是真正知道先生的,都不会承认
他的思想中受有佛家的消极影响。正好相反,先
生常举的,却是“透网金鳞”,是“丈夫自有冲
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其精神是奋斗不息、
精进无止的。他阅读佛经禅录的结果,是从另一
个方面丰富了他的文学体验,加深了他的艺术修
养。他写《词说》,行文参用语录之体,自然与
此不无关系。但采此文体,并非是为了“标新立
异”或文人习气喜欢掉弄笔墨。今日读者对于这
些事情,已然比较陌生得多了,便也需要稍稍解
释一下了。
说采语录体而行文是否是为图一个“标新立
异”,自然是从晚近的眼光标准来讲话的。语录
语录,原本就是指唐代的“不通于文”的僧徒直
录其师辈的口语而言,正是当时最普通的俗语白
话的记录。到得宋代,理学家们也喜采此体,盛
行于时,于是“语录”竟也变成了一种“文体”
之名了。为什么语录盛行呢?说它在讲学传道上
具有其优越性,大概是不算大错吧。那么羡季先
生讲说宋词而参采语录之体,其非无故,便已晓
然。还应当看到,先生的《词说》,也并非就是
一味模仿唐沙门、宋诸子,而是取其所长,更加
创造——也就是一种大大艺术化了的“语录文体
”。这些事物,今天的读者恐怕会感到十分新奇
,甚至觉得“阴阳怪气”,其妙莫名了。假如是
这样,就会妨碍他很好地领会先生的苦心匠意,
那将是一大损失和憾事。故此不惜辞费,先就此
一义,略加申解。
然而,上述云云,又不可只当作一个“文体
问题”来理会。这并非是一个单纯的形式体裁的
事情。它的实质是一个如何表达思想感情、道理
见解的艺术问题。盖禅宗——语录的艺术大师们
的流派——是中原华夏之高僧大德将西土原始佛
法大大加以民族化了的一门极其独特的学问,它
对我们的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其巨大深远的影响
。不理解这一层关系,那中国文艺全史就是不好
讲的了。写意画的兴起和发展,诗歌理论和创作
中的神韵、境界的探索和捕捉,都和禅宗精神有
千丝万缕的牵连。禅家论学,讲究破除一切形式
的障碍阻阂,而“直指本源”。它的意思是必须
最直捷了当地把握事物的最本质的精神,而不要
为任何陈言俗见(传统的、久惯的、习以为然的
“定了型”的观念见解)所缚所蔽。因此禅宗最
反对烧香念佛、繁文缛节、形式表面,而极端强
调对任何权威都不可迷信,不惜呵佛骂祖,打倒
偶像(将木佛劈了作柴烧),反对缀脚跟、拾牙
慧,具有空前的勇敢大胆、自具心眼、创造精进
的新精神。不理解这个十分重要的一面,一听见
说是禅宗属于“佛法”,便一古脑儿用一个什么
标签了事,那也会对我们的百世千年的民族文化
精神的真面全貌造成理解上的许多失误。读先生
的《词说》,更要细心体味他行文说理的独特的
词语和方式,以及采用禅家“话头”“公案”的
深刻而热切的存心用意,才不致于像《水浒传》
里的黑旋风李逵,听了罗真人的一席话言,全不
晓得他“说些甚底”。那岂不有负先生的一片热
情,满怀期望。
……
内容推荐
本书是知名古典文学研究家顾随经典代表作,《东坡词说》《稼轩词说》合二为一。收入国学大师周汝昌的小引作序:“两部《词说》,本系姊妹为篇,同时相继,一气呵成,而其异同,有如是者。说辛精辟,说苏深婉……”同时依照每首词的内容,配以精美古画,全彩印刷,完美诠释苏、辛词的豪迈悠远。其诗词评说见解独到、行云流水,将人生经验与创作感悟融为一体,给读者带来诗词美感本身的体会和感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1:5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