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36岁人生半熟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宽宽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宽宽,写作者。中央财经大学文学学士,复旦大学新闻学硕士。自媒体公众号——好好虚度时光联合创始人,曾于《悦己SELF》专职人物报道,后走上创业之路。三年前移居大理,潜心于东方美学领域的研究、撰述,致力于东方美学的传播。
后记
近来时常想起,十几岁时,女同学们聚在一起,总
爱聊以后长大了自己会是什么样子。不同于年幼写作文
“我想成为一个科学家”之类的抽象定义,青春期的想
象,已经有了活生生的影像。
我清楚记得自己的想象,千篇一律都是穿着职业套
装和高跟鞋,在大城市最高档的写字楼里“嘚嘚嘚”雷
厉风行,还只能是二十几岁。
三十岁以后呢,从来没想象过。少年人觉得,三十
岁后那不就是老了嘛,简直不值得一过。
年少的画面仍一帧帧生动着,现实中,我却已经是
三十六岁的我了。高跟鞋快速敲击写字楼大理石地面,
发出“嘚嘚嘚”的声音,真的贯穿了我整个二十年代。
十年风风火火,如今留在脑中的,竟是那些年我每天付
停车费的数字(真是怪诞)。
那画面特别清晰,当夜幕四合,我开车从停车场出
来,收费的闸口开了又合,电子女声报出数字,那一刻
总是本能地换算出,这一天又是多少个小时一晃而过。
像是对年少幻想的一种交待,二字头人生我如约行
过。再往后,未曾被设定与期待,意味着一种自由。
书中文章,便零散地写于二〇一六到二〇一八年,
我的三字头人生。
如果说,每个人的一生也如一个故事,有各自的起
承转合,那么,毫无疑问,这段时间于我而言,大概是
扮演着“转”的角色。
二〇一六年,女儿两岁多,先生辞去了国企的工
作,我们从北京搬到大理,一家人将自己抛进一条并不
熟悉的河流中。这条河流向哪里,一点眉目都没有,或
许,全然未经设定的未知,就是踏入这条河的目的。如
此处理人生,毫无三十几岁该有的成熟,是我们想要的
天真。
这几年,我总在想,这选择背后微妙的动因是什
么?这本书,就是思考与总结的过程。
冈仓天心的《茶书》中有一段:
“我们的人生,宛如一片无涯苦海,喧嚣骚动着,
充满了愚昧。若不知如何自处,便不可避免地陷入悲惨
境地,即便强颜欢笑亦属徒劳。”
一语点破了写作本书时的心境。每一篇小文,都是
试图在这喧嚣骚动的人生中,避免陷入强颜欢笑的一点
努力,试图架设一种经过选择的生活。
两年后的今天,回头再读这些文章,难免觉得用力
过猛,话说得过多,便容易有一种梗着脖子的劲儿,过
来人爱说,这样很不成熟。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全书最后,留下这
样一句话,“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带
着自我指涉的意味。包含的真理一言蔽之:“在达到哲
学的单纯性之前,他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
因此,无论今天的我再来看这本书,觉得当时的自
己有多么琐碎和实际,它也是我必须通过的复杂和成
熟。
经历那几年的“转”,才终于走入“合”中。
停下诸多事务性的工作,沉入最爱的领域——中国
艺术与东方美学的深入研究中,读书看画写作,一日日
在窗前光影摇移中度过。与时代的距离,保持着一个尽
我所能的最远值。
能做的与想做的相合,喜欢的与擅长的相合,所渴
求的目标与所走的路相合,甚至就日常来看,生活也与
大理这处山水的氛韵相合。
也才终于能领悟,为何在中国艺术精神中,“熟”
不算一个褒义词,因过于精熟,易流于甜媚,苏东坡写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彩色绚烂。渐老渐
熟,乃造平淡”,艺术臻于精熟时,须归于平淡,是
“熟”与“拙”的平衡。
于我,人生走向成熟之期,最珍惜的还是那一点天
真,人世越喧闹,越想要活得简单,然而简单不是复杂
的反面,而是对复杂的包容、接纳、启迪和预示。
这正是本书“人生半熟”的题中之义。这一点天
真,便使我,无论周遭现实如何,心中常得静水流深,
如茫茫在外有家,如大雨倾盆而下时,有个着落处。
二〇一九年十二月
于大理·山水间
目录
1 楔子:移居
2 一条鱼,不要逼迫它去爬树吧
3 障碍即是生活
4 那些人生中的“已拥有”
5 逃离许多不必要
6 山那边有什么
7 精进,还是放下?
8 我生活在时代的乌托邦里
9 当妈后的自我呢
10 妇女到女神的这些年
11 通往自由的路
12 越随顺,越辽阔
13 人设
14 做自己有多难
15 向死而生
16 买学区房还是环游世界
17 抓住“天启”,持戒而行
18 无可恋念,逃之于酒
19 明月前身,流水今日
20 我喜欢的寂寞心
21 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
22 人生莫问来处
23 半世风流半世空
24 不上不爱上的班,不赚不想赚的钱
25 最理想的生活
26 去过一种经过选择的生活
27 人到中年,如何避免晚景凄凉
后记
精彩页
一条鱼,不要逼迫它去爬树吧
定居大理四个多月了。
它所在的滇西地区植被丰茂,路边常年有各种野花盛放,一片片的。每天早上带女儿出门,开车经过一个拐角,一株大灌木的叶子伸出很长,直探到路上,女儿每次都要提醒我:“妈妈,你开慢一点,不要撞到花花草草。”
女儿两岁出头,四个月前,我们刚搬来,第一次开车载她经过,说话还不利索的女儿完整地跟我说出这句话时,我感动得眼泪几乎掉下来。
每天在家附近半山上的大理大学散步,遇到很多花花草草,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蹲下来,一一握手问好,并且要求我:“妈妈,你也来跟它们握握手,你们就是好朋友了。”于是我也蹲下,学她的样子轻轻捏着一片叶子一枝花茎,哭笑不得又一本正经地说:“你们好啊,又见面了。”
每天她还喜欢帮助许多蚯蚓啊,蜗牛啊。大理日照强,时常见到硬化后的路面上有被晒干的蚯蚓。女儿总是低着头慢悠悠地走,神情专注,时不时蹲下盯上好一阵子,以分辨蚯蚓有没有“去世”。
活着的肥肥的蚯蚓通常总是先按兵不动,好一会儿才蠕动,女儿一见立马喊我:“妈妈,蚯蚓没去世,你帮我救它们。”我只好走过去蹲下来,轻轻地捏起蚯蚓,放到一旁的草里。
因为养着一个小孩,我每天不得不重新认识动物和植物们。
朋友种的茶园里养着一群鹅,我带女儿常去,见面频繁加上山野里散养,一排鹅旁若无人地摇摇晃晃在女儿面前走过,一边走一边嘎嘎叫,鹅走远了女儿忽然冒出一句:“妈妈,鹅一边走一边撒娇。”
朋友来大理玩,带他们去吃柴锅土鸡,鸡是现杀的,还要食客去鸡舍里挑一只出来。我和女儿第一次去,并不知情,傻傻地跟着服务员去到鸡舍,就看到一只鸡被抓起丢进厨房间,鸡一路上都在嘶吼,我连忙捂住女儿的耳朵,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偷偷瞧她,只见她满脸通红憋着不哭出来,一句话也没说。
那天晚上临睡前,她突然放声号哭,说母鸡萝丝(有一本绘本叫《母鸡萝丝去散步》)去世了,哭得撕心裂肺,让人动容。从那之后我们再也不敢去专吃鸡的餐厅。
去菜市场,不能带她路过杀鱼剁肉的摊子。起初我没注意,有一次买菜间隙,忽然看到一旁的小娃,泪眼汪汪地盯着鱼贩宰杀活鱼:并不一刀毙命,却是活刮鱼鳞,刮好丢一旁,奄奄一息的鱼浑身血淋淋地跳动。
看得我也跟着眼泪汪汪。从那之后去菜市场,只在蔬果摊前转悠,离鱼摊肉摊远远的。
看了很多育儿书,理论和技巧一大堆,却最终也没学会怎么跟孩子解释成人的世界。
我说因为有人爱吃鱼所以有人会卖鱼。女儿说会不会有人爱吃由由(她的小名),我说没有人要吃小孩。女儿说那为什么要吃鱼,鱼也是小孩;为什么要吃鸡,鸡也是小孩。我无言以对。
我想每个妈妈都有过这样的时刻,希望孩子永远不要长大。和女儿日夜相守两年多,细细观察,我日渐确信,孩子从来就不和成人同属一国,他们和所有的动物植物才是同类,都是自然的孩子。而我们成年人,大多数沦为了自然的敌人。
如果不是孩子指引,我恐怕早就忘了花与草微小而完满的世界,也不会思考人为什么要吃鱼这类问题。更不会每天出门第一眼,就是抬头看天——看到高原上云朵不停变幻的蓝天,女儿总是重复一句:“天空好美啊,云好美啊,由由也好美啊!”
少有成人看到孩子此刻的笑脸能不为之感动吧。
记得好些年前,我在开车上班的路上听到广播里放一则公益广告,大人说,天是蓝色的,云是白色的,孩子反驳,不,天是灰色的……那时只当它是一则公益广告,如今却真的成了很多孩子的现实。
来大理之前半年,我在北京开始给孩子物色幼儿园,因为听说好的幼儿园动辄要排队一年以上。去看了很多幼儿园,它们大多都有高级的设施,大大的城堡滑梯,户外有严丝合缝的塑胶场地,以不裸露一寸泥土地为荣,可是我看不懂。
他们将孩子与自然之间的通路切断,塞入引以为傲的人造文明。
那时我还随大流给孩子报了有名的国外品牌早教班,上艺术课、音乐课、运动课。每周几次开车带着孩子穿过拥堵的街道赶去“上课”,早教班里,父母不多,大多是老人或阿姨,孩子在边上玩,大人聊的多是家长里短。开始一周,女儿很好奇,爬来爬去,新鲜劲儿一过,就径直爬向门边,要出去。
雾霾天,家里关不住一个正在成长的孩子,就带她去室内儿童乐园。有孩子的都了解,儿童乐园一般都有塑料球池,各种塑料玩乐设施,还有一种奇葩的池子,名为沙池,里面并非真的沙子,而是决明子或玉米渣,我真要为这创意绝倒了。
女儿在这样的乐园,玩耍极限是半小时,新鲜劲儿一过,就要出去。周末逢天好就带她跋山涉水去森林公园、郊野公园之类,可是堵车大半天后,进去主要还是看人。
雨后女儿在小区里蹚雨水,来来回回,独自玩得起劲,全身水淋淋。我站在一旁要奋力顶住压力,路人经过要么劝我“孩子这样你也不管,一会儿该生病了”,要么念叨“多脏啊”,更多是不解的目光。路过的孩子通常眼馋,拉扯着大
导语
大理新移民代表,前《悦己SELF》杂志人物编辑,自媒体公号好好虚度时光的联合创始人和前主理人——宽宽散文集。在宽宽主理公号期间,10万+文章频出,更曾写出400万+的爆款,吸引10万新粉。即将获取更大成功之际,宽宽选择放弃都市的一切,移居大理,实践心中“最理想的生活”。正如其天使投资人吴晓波所言:“我们都是一些视粪土如金钱的人,但是在内心,也许还躲着一点好好虚度时光的念想。”
书中文字,是对世事的打量、对无常的敬畏,满满中年的爱与鲜活、疲惫与哀愁,在日常生活的泥沙俱下里,沉静安稳,享受生活偶尔的香气。年近中年之际,宽宽选择遵从自己内心的渴望,重新找到生命的支点,“与时代的距离,保持着一个尽我所能的最远值”,一步步重新建立起个体的精神家园,激发更多的生活可能性,摆脱一些生存的庸俗感。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倾力而为,活在自己心中的乌托邦里,是我们内心真正认同的,真实的生活。”
小巧的书本设计,便于携带;封面插画取材自大师常玉《红衣女子》,与宽宽的质美文字相互映照,值得收藏。
序言
移居
我一直是个后知后觉的人。
比如,这一轮大家谈论了大半年的房价飞涨,我很
晚才觉察到周围人的异样。怎么每个人都在谈房子,就
连平常看的一些安贫乐道的公知们写的公号文章,都忽
然间情绪突变,弥漫着焦虑、愤恨,还捶胸顿足地教导
大家“赚钱的重要性”。
当然,也因为对时局后知后觉,我在二〇一六年年
初,兴高采烈地卖掉了北京的房子,举家移民边陲小城
大理。买我房子的是一对大学教授,孩子大了,卖掉自
己原有的一套小学区房,再贷款两百多万买下我的房
子。
然后排号预约过户,等待买方申请贷款,等到我拿
到房屋尾款,已是九月。
这期间,我搬家,用时髦的话讲叫“逃离北上
广”,用卖掉北京房子的买方首付定金在大理买了一套
能看到苍山洱海的大房子,有大大的露台和夜晚能躺着
看星空的阳光房。我计划用卖房子余下的钱给孩子存一
笔教育金和我的养老金,从此断却后顾之忧。
我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想象手忙脚乱地适应新生活,
认识各路来到大理的新移民,体验每天不用看雾霾数据
随时出门的美妙感受,去有机农场买刚摘下的蔬菜。每
日晚饭后,在苍山脚下的林间,在深蓝色的星空下散
步,我觉得我能想象的最好的生活,不过如此。我几乎
就要认定,自己就是人们说的那种人生赢家了。
然而,这平静的一切,却被房屋中介“主动的安
慰”打断了。
“姐,买方的银行贷款这周就批下来了,贷款的人
太多了,批得有点慢,你别太难过了啊……”
“等等,我为什么会难过?”
“哦,您不知道啊,哦,那您当我没说,省得您闹
心。”
“说!”
“哦,就是,就是您那个户型的房子吧,我刚卖了
一套,比您卖时涨了两百多万。”
……
唉,怎么说呢,我自认是个情绪十分平和的女子,
可那一刻,心里翻涌而上的酸水,让我连着咽了好几口
才压制住。
谈不上悔恨、遗憾、焦虑,这些都没有,只是意难
平。
不平的是什么?是你跳下一趟奔驰的列车,然后眼
看着列车驶向繁华,抛下你遗世独立,感受一种世间的
一切繁华从此与我无关的悲戚。
接下来的三天,我着了魔一样在心里一遍遍换算
着,两百万可以用来做什么。比我给娃存的教育金还
多,可以在大理再买套房做民宿,可以环游世界,可以
捐一所希望小学……我忘了这两百万从不曾属于过我,
当时我确定地认为它是我得而复失的。
久难平复的心绪,驱动着我去注意身边的人,他们
的生活或心情,有没有像我一样被房子改变。
我惊讶地发现,怎么好像所有人都在难过?
在聚会时,当大家热烈地谈论房子时,无论怎么砸
锅卖铁都买不起房的年轻人,常闭口不谈,神情中有一
种平静的绝望,我几乎要担心下一秒就会看到他掩面低
泣。小房子换了大房子的,背两三百万贷款的司空见
惯,像赌徒一样,把赌注都压在房价不停上涨的期待
里,看得见的未来不敢辞职不敢移居不敢任性。
当然还有像我这种早早把房子卖了错失大涨良机,
在可见的未来再也买不回来的,几乎是全场默默同情的
对象,我都快要听到他们在心里与自己的处境做一番对
比后暗暗欣慰的声音了。
无论职业如何,地位如何,手中可支配的金钱数量
如何,每个人心底,都潜藏着一种害怕被时代抛弃,害
怕在日出月落中就悄无声息变成穷人的恐惧。“中产阶
层最大的焦虑,就是害怕跌出自己的阶层。”在这一点
上,我们整齐划一地具有了成为中产阶层的资格。
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一套房子再值钱也只是个
账面数字,除非卖掉房子套现,离开所在的城市,换到
房价差巨大的小城镇,过一种归于平淡的生活。然而大
多数人并没有脱离轨道的勇气。
当然,其中也有不少人非常幸运,在合适的时机买
下几套房子,又在合适的时机卖掉几套,套现离场,出
国或移居小城,去过想要的生活。他们一般都很精明,
总会在一线城市留一两套继续增值,备着给孩子上学
住,以及赚取租金。
如果待在北京,我恐怕一辈子也无缘认识这类被称
为人生赢家的人。但搬来大理后,邻里邻居的,我竟然
发现了不少这个类型。
我以为,他们是举世羡慕的对象,凭借善于抓住机
会的敏感和聪慧,一举改变命运,成为实现了财务自由
的人。最关键,他们是在三四十岁正值壮年时,就拥有
了退休的资本。
我无法控制地流着口水窥探他们的生活。
他们不用再做事,每日主要日程是散步、发呆、逛
吃、养生、会友,以及游览青山绿水。日复一日,我在
他们眼中捕捉到一种安享晚年的寂寥与无奈。闲得久
了,他们不再能淡然面对时间的荒原,我悲哀地发现,
自由舒适的日子过久了,与繁忙焦躁的日子过久了,结
果一样都是厌倦。
于是,他们有的开起了咖啡馆、客栈,有的不计投
入地装修完一套房子又装修一套房子,常年朝九晚五地
往返于装修工地与家里。也有的致力于花钱回馈社会,
在小城各种机构的追捧中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
他们把曾经奋力卸下的枷锁,又一件件戴了回
内容推荐
《36岁,人生半熟》是一个人即将步入中年时的自我反思和发现。二十余篇随笔篇幅短小而论述入里,有作者寻找自生生命方向之际的刹那体悟,亦是其人生哲学的阶段阐述。质朴静美的文字,以简单包容复杂,以天真启示世故,流泻“人生半熟”之美。面对众多困扰时代众人的谜题,始终坚持本心,选择将障碍看作生活的历练,珍惜生命中的已拥有,逃离不必要的欲望,努力去过自己选择的理想生活。如此,才会在一地鸡毛的真实中,“最珍惜的还是那一点天真”;如此,也才能“心中常得静水流深,如茫茫在外有家,如大雨倾盆而下时,有个着落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4: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