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美国当代很重要的作家之一。出生于纽约州的洛克波特,父母皆是劳动阶层。1960年毕业于锡拉丘兹大学,次年在威斯康星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曾在加拿大温索尔大学教授英美文学十年,后回到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文学创作。
欧茨创作力很为旺盛,以多产而闻名,自处女作短篇小说集《北门畔》问世以来,迄今已出版百余部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诗集、剧本和文学评论等。代表作有《人间乐园》《他们》《奇境》《黑水》《我们是马尔瓦尼一家》《大瀑布》等。她获奖无数,其中较重要的奖项有美国国家图书奖(1970年凭借《他们》)、美国笔会马拉默德奖和数次欧·亨利短篇小说奖。
过去的近三十年,欧茨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德国当代小说家,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战后德国*重要、*多产的作家之一。
伯尔出生于科隆一个天主教家庭,中学毕业后在波恩一家书店当学徒,1939年入科隆大学学习日耳曼文学和古典哲学,不久即被征召入伍,经历了六年的战争生活。伯尔在战争中多次负伤,并被关入美军战俘营数月,这些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战后,他一边当木匠和统计员,一边继续在科隆大学深造,并开始发表作品。
伯尔的早期作品多以战争为题材,表达他对战争的厌恶和痛恨,如《火车正点》《亚当,你到过哪儿?》及不少短篇小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他的视野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以生动细致的笔触,描绘了形形色色的小人物,通过他们的遭遇和命运,批判和揭露社会的不公,他也因此被称为“德国文学的良心”。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一声没吭》《无主之家》《小丑之见》《莱尼和他们》《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和《保护网下》等。
伯尔曾获包括毕希纳奖和诺贝尔奖在内的多个重要奖项,并担任靠前笔会主席数年。
亚历杭德罗·桑布拉(1975-),智利诗人、作家、文学批评家,是智利年轻一代作家中的翘楚。他的8一部小说《盆栽》即轰动文坛,并获得当年的文学评论家奖*佳小说奖和国会图书大奖,被称为“智利文坛的一次放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或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他还著有诗集《无用的海滩》《移动》,散文集《未读之书》和小说《树的隐秘生活》。2010年,他被有名的文学杂志《格兰塔》评为“西班牙语*很好青年小说家”之一。
《黑水》:
该书是欧茨的名作,创作于1992年,当年进入国家书评人奖决选名单,次年被提名普利策奖,被《时代周刊》等多家媒体誉为欧茨杰出的作品之一。故事以凯莉·凯莱赫发生车祸,陷入肮脏泥泞的“黑水”开篇,以闪回的方式回顾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凯莉一生的重要时刻;文中对美国当代政治和流行文化也有诸多影射和讽喻。
《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
卡塔琳娜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管家,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过着体面的生活,却因一次意外成为媒体的靶子,遭到小报的诽谤,名誉受损,隐私被披露,甚至连亲朋好友都不幸遭到骚扰。忍无可忍的她,最终举起手枪,踏上了以暴制暴的复仇之路。该书首次出版于1974年,先后被译为三十多种文字,并被改编成电影和舞台剧。
《回家的路》:
1985年圣地亚哥大地震中,九岁的男孩首次见到比他大三岁的珂罗蒂雅,后者竟让他帮忙监视她的舅舅劳尔。多年后,长大了的两人重逢,在一场无关爱情的交往中,终于明了当年的真相。九岁男孩眼中的圣地亚哥,成熟作家心念的还乡之路,在作者与角色、过去和现在、虚构与现实之中交织在一起,通过两个家庭的遭遇,书写了一个时代的伤痛。亚历杭德罗·桑布拉著的《回家的路》荣获智利2012年度“阿塔索国家艺术奖”和同年全国图书理事会奖。
1租来的丰田车,参议员开着,他精力充沛,极不耐烦。车子奔驰在一条没有铺沥青、没有名字的路上,急转弯,像滑冰一样,令人头晕目眩,然后,没有任何警告,车子冲离路面,滚入黑色的急流中,朝乘客这一边侧翻,迅速下沉。
难道我要死了吗?——就这样死去?
2现在是七月四日晚上,格雷令岛上其他地方有不少派对,尤其是北边海岸一带,通向海滩窄窄的沙路上停着一排排车子。时辰到了会放烟火,有些阵势豪华、震耳欲聋、色彩亮丽,颇像演绎海湾战争的电视大片。
他们身处岛上一个无人居住的荒凉之地,很可能迷路了。她努力嚅动嘴唇,鼓起勇气,想说出这两个字:迷路。
还有她一直放在手提包里的安全套,有多久了。原来在小山羊皮包里,现在是这个漂亮的夏季包,罗兰爱思牌,花卉图案。实际上,在那个更早用过的包里,她就带着它了,同一再安全套。那是个潇洒的草制大背包,红色皮穗,用得太久,最后散架了。安全套包得整整齐齐,裹得严严实实,质朴的药味儿,几乎不占什么空间。这么久了,她连一次也没碰过它,准备着打开它,准备着向某个人暗示用它,或者考虑用它,不管这个人是朋友、同行抑或半生不熟的人。你已经做好了有备无患,最终却说不出口,找不到合适的表达。
眼下他们在缅因州格雷令岛的某片沼泽地。格雷令岛从布思贝港往西北方向要坐二十分钟的渡船。他们一直谈得很投机,一起开心地笑,像老朋友,像最随意的老朋友。参议员一手开车,一手拿着塑料杯,凯莉一直小心地稳住他的手,不让剩下的加了奎宁水的伏特加酒从杯里洒出来。突然,就像电影出现短暂的停顿,图像一下飞出视线,突然,她永远也理解不了有多么突然,道路从飞奔的车子底下飞出去,然后,他们在黑水里挣扎逃生,水浪扑打挡风玻璃,试图涌进车里,噩梦一般的沼泽地仿佛突然活了过来,从四面八方涌上来,要吞没他们。
难道我要死了吗?——就这样死去?
4四面八方都是令人恶心的沼泽地气味,潮湿、腐败的气味,黑色的泥土,黑色的水。大西洋冰凉、清新、刺疼皮肤的气味似乎离这里很远,就像遥远的回忆,被一阵细密的东风带向内陆。这里没有海浪的声音,只有夜虫的鸣叫,只有拂过矮树丛的风声。
凯莉·凯莱赫没有醉,她抓住肩头的安全带,心想你在这里,却不知道这里是哪里,真是滑稽。她笑了。
他们正匆匆赶往布洛克敦码头搭渡船,船将在晚上八点二十分驶向大陆。没人看到租来的丰田车冲进水里——小湾?小溪?小河?这时将近八点十五分。不管是参议员,还是乘客凯莉·凯莱赫,都不知道急转弯处有这么一条河。
前方大约三十英尺处有一座窄木桥,同样模糊不清,木板饱经风雨侵蚀,但没有警示牌,更没有警告桥前面这个危险的转弯。
不是现在,不是这样的。
她才二十六岁零八个月,就这样死去还太年轻。她太过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以至于丰田车飞出路面,撞到几乎看不到的水面时,她都没有尖叫出来。在一刹那,车子似乎不会沉下去,而是浮起来,似乎它飞行的弧线能托起自身的重量,令它漂过河面,到达那边的对岸,冲入急流、矮树丛和藤蔓纠缠而成的蛇状黑影中。
你以为这种地方的水不会很深,只是一条水沟而已,你以为路边的护栏应该更结实,你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这么无情、这么无助地掉进这么脏的黑水里,一股下水沟的气味。
不是这样的,不。
她震惊,她不敢相信,参议员大概也是同样的反应。大家在格雷令岛上芭菲·圣约翰的父母家那里度过七月四日,个个兴高采烈、无所顾忌、欢声笑语、交谈热烈、兴奋不已,对未来(眼前的未来和遥远的未来——当然,眼前的未来决定遥远的未来)充满期待,正因如此,所以谁也无法理解变化来得如此之快。
在凯莉·凯莱赫的生活中,也曾出过几次事故,同样发生得太快,令她脑中一片混沌。每次她都喊不出声来,每次从她意识到无法控制自己身体的那一刻起,她就无法清楚地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时她的身体已经不受大脑的指挥。
因为在这种时刻,时间加速,在发生碰撞的一刹那,时间加速到光速。
一片片缺失的记忆像白漆在她的脑海里旋转。
……
★《黑水》结构严谨、想象丰富、文辞优美。用一个下午就可以读完这本书,但就像一本真正的好书那样,它的影响会经久不散。
——《组约时报》
★扣人心弦……《黑水》标志着一位文学大师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创作前沿。
——《芝加哥论坛报》
★饱满有力、不留情面………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深陷“黑水”的美国之魅影,这潭黑水即性、权力和犬儒主义。
——《今日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