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实现美好生活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同志当选为总书记之后,率先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向全党、全国以及每一个中国人郑重地提出美好愿景,清晰明确地指明前进方向。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引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战略目标和重要执政理念,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此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中国有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体系和制度。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梦是靠14亿中国人的美好向往和勤奋努力来支撑的。
中国共产党人在21世纪上半叶的接力奋斗将要努力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梦是现实的反映,不能离开现实来谈中国梦。“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中国梦是与“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的,也是与“我们民族、我们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任何固守本本、脱离活生生的实践的做法都是错误的。中国梦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心声和愿望,和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切身利益是紧紧连在一起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就能为个体提供有尊严的生活、人生出彩的宽广舞台。
梦想连着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走正确的道路,就能够汇聚各方力量,实现美好梦想。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能够富民强国。因此,我们将继续拓展和走好这条正确道路,使中国变得美好。2013年5月31日,在接受外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时,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中国梦的实现条件,一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三是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四是必须坚持和平发展。
中国梦把中国社会的共同理想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让人们“看到”愿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理想的高境界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个人梦必须同民族梦融合起来、统一起来,梦想才有生命,梦想才有根基,梦想才有力量。对于广大人民来说,个人梦想的实现,依赖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赖公平的社会环境。在这个意义上说,个人梦也是中国梦。
中国梦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华,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新的内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的境界。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走过了外国人要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的巨变,谱写了中国历史上为辉煌的奋斗史诗。今天,中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亿万人民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拼搏。梦想越是远大,奋斗就越是艰辛。
中华民族是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作为其载体的古代
中国曾以世界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古代中国的盛
世有两个重要标识:疆域版图特别辽阔,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中华民族是一个从不缺梦想的民族。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描绘了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中华民族、中华儿女始终在追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中国梦发端并贯穿于100多年的持续奋斗。鸦片战争以来,经过170 多年的持续奋斗,无数爱国志士为了祖国的独立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表现出顽强的斗志、忠贞的气节、高尚的情操,实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凤凰涅槃。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理想和夙愿。
习近平同志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我们说的中国梦,就是这个民族夙愿的生动表述。”这个夙愿拓展了民族复兴的时代内涵,昭示着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中国梦具有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层次。中国梦既体现了中华民族5000年来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体现着与时俱
进的气息,代表着如今的中国特色。中国梦是复兴伟业的梦想,蕴涵着从国家到人民不同层次的梦想,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勾勒出未来美好蓝图的梦。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又是与“世界梦”相通的,它是中华民族亿万炎黄子孙从始至终的执着与追求,是14亿中国人民的殷切盼望。深藏于中国人民心中的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犹如地平线上跳动着的朝阳,喷薄而出。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铿锵有力的话语,给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信息和希望。
中国梦深深反映了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深深体现了人民的共同理想。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将人民称为“奋斗者”“建设者”“参与者”“劳动者”“创造者”和“守护者”。他在贺词中特别提到一些人的名字,比如“天眼”总工程师南仁东,全军英模林俊德和张超,守岛卫国32年的王继才,为保护试验平台挺身而出、壮烈牺牲的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等,并指出:“他们是新时代可爱的人,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中国梦是全中国、全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目标。亿万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憧憬、对自己未来的憧憬,汇聚起来就是中国梦。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同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融合在一起,梦想才有根基,梦想才有力量。中国梦包含着每个中国人的梦。从根本上讲,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有机地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中华儿女的期许愿望。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的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因此,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鼓励每个人都树立自己的梦想,并创造条件让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我们的方向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中国梦的提出,进一步回答了未来中国发展走向问题,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精神引领。人们普遍感到中国社会有了高远、清晰的目标追求,增强了从大国走向强国的信心。中国梦把我们党的□高纲领和□低纲领有机统一起来,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起来,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中国梦一经提出,便在整个中国社会引起共同关注、广泛共鸣和热烈反响。在中国各地,从报刊、书籍、视频,到大街小巷的宣传画,都可以看到“中国梦”的字样。中国梦迅速走红,源自这一概念中蕴含的“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容易为大众接受和认同。中国梦□□语言,是朴素简明、直指人心的理论力量。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创建和传递愿景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彰显了他卓越的领导力和超强的影响力。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超强的领导力集中体现为果敢的决策力和强大的影响力,决策力重在中国道路,是中国梦的领导方向和领导愿景;影响力重在凝聚中国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心聚力。
中国梦的构想赢得了国内的普遍认同。中国梦的提出激发了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动力,激发了许多创造力、正能量和正价值。大梦是小梦的汇聚。如果没有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实现个人梦想的机会就很少。反而言之,没有普通个体为了梦想努力奋斗,也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繁荣与富强。无论是国家的富强梦,民族的振兴梦,还是个人的幸福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它们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人民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中国梦的实现者。伟大的梦想必须落实到每个小小的梦想上,才能永葆活力。
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正在汇聚起中国社会磅礴的正能量。有梦想,就要去追求。我们在奔跑,我们都是新时代的追梦人。一个个小梦的实现,就是向大梦的一步步迈进。多彩的蓝图,需要我们一笔笔去勾画;美丽的梦想,需要我们一步步去实现。梦在前方,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