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朝代之一,领土面积几乎是历朝历代最小,周围危机四伏,却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繁华富庶的朝代,民众生活在一个政治相对清明、社会相对文明、生活相对轻松的大环境中。江南的大规模开发、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农业手工业技术进步……却因为内部无休止的贪婪、争斗,早早进入了暮年,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下苟延残喘,最终以一种极端荒唐、悲惨的方式结束。本系列图书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展现宋朝的盛世繁华与暗潮汹涌,探寻宋朝盛衰变换的深层原因。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宋朝史》上册讲述了从皇宫到朝堂、从名士到布衣、从繁华到落幕,通过一个个历史的横截面展开北宋的浩荡画卷,用通俗的语言、细腻的写作风格、引人入胜的情节设计,将宋朝历史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让读者与作者一起解读历史事件、还原历史真相、研读历史智慧,在鲜活的历史叙述中感受历史的趣味与魅力。 《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宋朝史》下册以探究南宋灭亡的过程和其中蕴含的深层次逻辑为出发点。以人物或人物群体为结构板块,以事件发生的时间轴为叙述线索,采取条块结合的手法推进故事情节,着力表现南宋灭亡前后的众生相。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叙述、刻画和分析,串起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力图从固有的人物脸谱上破译宋代士大夫政治的文化密码。 作者简介 郭瑞祥,河南温县人,出版有:《诗酒趁年华——古诗词里的诗酒人生》;《郭瑞祥说司马懿:忍出个路人皆知》;《天风海雨词中龙:辛弃疾传》;繁体版本《重说司马懿:忍出个路人皆知》;《<菜根谭>注译赏析》正在出版中。 目录 一 皇宫里的秘密 江湖老二 脱不下的黄袍 原来你是这样的兄弟 家庭风暴 一波三折的皇位之路 乡村丫头的“女皇”梦 总有皇后要害朕 不愿继位的“皇子” 三立两废的传奇皇后 二 战争,让武将走开 一场奠基国运的酒宴 为什么是曹彬 史上曾有杨家将 当文臣主导战争 西北狼毒种世衡 错在完美 西北一将 三 士大夫的舞台 神秘的誓碑 宰相须用读书人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一个人的外交 君子有党 看谏官如何教训皇帝 天降大任于斯人 朝堂已无王安石 复仇者 四 文人这个朋友圈 诗家总爱西昆好 曾是洛阳花下客 今宵酒醒何处 石介之死 师生恩怨 千年一榜 从苏轼到东坡 欲将沉醉换悲凉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五 小人物 大社会 假钦差接管了边防军 皇帝平反的冤案 房地产扯出的风流案 诡异的天体事件 以弥勒佛的名义 政治角力场上的“潘金莲” 商人的落日烟村 六 最是仓皇辞庙日 远交近攻 打不赢的燕京之战 买来的胜利 大宋“全盛”时 反目成仇 皇位成了烫手山芋 保卫汴京 卷土重来 国破君辱 七 偏安江南 烽烟乱 仓皇时刻 海上漂泊 西部的半壁江山 扶不起的伪齐 距收复一步之遥 岳飞之死 完颜亮的孤注一掷 南宋的反击 八 吕氏集团 孤城襄阳 吕家军 救援 水军锋芒 常败将军 敢死队 城破 九 师相贾似道 定海神针 军队反腐 改革者 宋度宗 蛐蛐宰相 丁家洲之战 十 独特的政治力量 公论代言人 堕落与蜕变 与权势共舞 从笼络邀誉到分道扬镳 权臣之死 十一 道学下的士大夫 儒学沉浮 天理、人欲和气节 陈宜中其人 和平曙光稍纵即逝 被烧焦的焦山 树未倒猢狲已散 临安降 十二 帝国余晖 状元宰相 逃离虎口 九死一生 惟有一腔忠烈气 残阳如血 新政权,新希望 流亡,流浪 不屈的崖山 序言 五代十国的江湖 政权,原本应是道德 伦理、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秦朝注重法制,汉朝武 帝以后独尊儒术,即使是 在政局动荡的魏晋南北朝 时期,统治者也没有停止 探索和革新治理方式,致 力于天下大同和社稷久安 ,彰显了政权正向运行的 内在逻辑。 与其他时期相比,五 代政权更像江湖。 五代政权从唐朝藩镇 割据演化过来。唐朝赋予 边防部队更大的自主权, 没想到会尾大不掉:身兼 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 叛乱,将庞大帝国冲击得 七零八落,从此,军阀林 立、藩镇割据成为中晚唐 无法消除的疥癣。一百余 年之后,黄巢起义耗尽了 帝国最后一丝元气。曾是 义军的朱温反水,摇身一 变成为唐末最大的武装势 力。公元907年,朱温踢 开大唐的炉灶,自立为帝 ,建立后梁。 潘多拉魔盒由此在五 代时期打开。 这个时代,拼的不是 道德仁政、治国方略,而 是拳头武功!皇帝是老大 ,掌握兵权的将领按座排 次,谁的兵多、谁能打、 谁不怕死,那就谁说了算 。地方上兵力充裕的大将 一旦实力超过中央,就成 了王朝的掘墓人。短短五 十年间,仅中原地区就先 后存在着后梁、后唐、后 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除此之外,还有南唐、 前蜀、后蜀、吴越、北汉 等十个小政权,所以这一 时期被称为五代十国。 我们先把目光投向黄 河两岸,朱温建后梁时, 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辖地基本在燕山以南、 淮河秦岭以北。后梁的宿 敌是割据太原的李克用, 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打着 恢复大唐的旗号,与后梁 鏖战十五年,终于灭掉后 梁,建立后唐,并定都洛 阳。 李存勖是位励精图治 的君主,公元925年灭掉 前蜀,让后唐成为五代中 疆域最大的国家,北部越 过长城,向西到达了陇右 ,国土面积占当时中国的 一半以上。但是李存勖宠 信伶人,甚至发展到连政 令、军令都要征求伶人意 见,引起文臣武将强烈不 满。所以公元926年,军 队将领拥戴李克用养子李 嗣源为帝。再后来,李嗣 源传位给儿子李从厚,却 被养子李从珂趁机起兵夺 了帝位。李从珂即位后猜 忌诸将,尤其猜忌领兵在 外镇守太原的李嗣源的女 婿——石敬瑭。公元936 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坐 困于太原,遂向契丹求救 ,认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 ,将幽州、云州、蓟州等 十六个州割让给契丹。随 后,石敬瑭在契丹的援助 下灭掉后唐,建立后晋, 定都汴京。 幽云十六州包括现今 北京、天津全境和河北、 山西北部,涵盖燕山山脉 ,一般称为燕云十六州, 是中原地区的北方屏障。 燕云丢失,门户洞开,契 丹的铁骑几乎可以肆无忌 惮地饮马黄淮。 后晋为契丹儿皇帝, 大臣都深以为耻。石敬瑭 的儿子石重贵继位后拒不 称臣,契丹发兵南下,攻 进汴京,后晋灭亡。契丹 虽灭亡后晋,但遭到中原 人民的激烈反抗,无法维 持统治,只好北返。公元 947年,盘踞太原的后晋 将领刘知远趁机带兵进入 汴京,建国称帝,是为后 汉。 后汉是个孱弱的政权 ,刘知远登基不到一年就 死了,其子刘承祐志大才 疏,不满于武将骄横,先 是设计杀掉在朝中的功勋 大臣,继而猜忌领兵在外 的大将郭威,密谋派人暗 杀他。郭威探知消息后, 率先起兵攻入都城汴京, 改立刘知远之侄刘赟为帝 。郭威尚未将刘赟送至汴 京,前线便传来战报,说 契丹南下入侵。于是郭威 便带兵北上御敌,到达澶 州时,郭威手下将领哗变 ,将一面黄旗代替黄袍披 在郭威身上,拥戴他做皇 帝,演绎出一场“黄袍加 身”的大戏。公元951年, 郭威带领军队再次进入汴 京,登基为帝,国号大周 ,史称后周。 郭威造反后,派人将 行至半路的刘赟杀死。刘 赟的父亲、河东节度使刘 崇闻知儿子死讯,悲痛欲 绝,发誓与后周势不两立 。刘崇在太原也称帝,仍 然沿用“汉”的国号,史称 北汉。 北汉是十国政权之一 ,也是建国最晚的一个。 十国除北汉外,都分布在 南方。 东南盘踞着南吴、吴 越、闽国三个政权。南吴 皇帝杨氏在执政后期大权 旁落,被权臣李昪篡位, 改国号唐,定都金陵,是 十国中最大的国家,史称 南唐。吴越王钱氏始终未 称帝,第一任国主钱镠教 诫子孙“要度德量力而识 时务,如遇真主,宜速归 附”。闽国在福建一带, 建国后内乱不已,公元 945年被南唐灭国。 中南也有三个政权, 分别是南平国、南楚国和 南汉国。南平国仅有荆、 归、峡三州,在十国中疆 域最小,实行睦邻友好政 策,以求自保。南楚建都 长沙,第一任国主马殷死 后,诸子为争夺王位互相 倾轧,国力衰微,遂为南 唐所灭。公元955年南楚 旧部复叛,湖南全境由周 行逢实际控制。南楚向南 ,今两广、海南地区是南 汉国,南汉后主刘鋹不理 朝政,任用宦官、宫女、 女巫当政,国势衰微。 西南蜀中先是由唐朝 西川节度使王建建立前蜀 ,公元925年为后唐所灭 ,后唐西川节度使孟知祥 又趁乱自立,公元934年 建国后蜀。后蜀是十国中 仅次于南唐的第二强国。 十国之间有战争、有 联合,有弱肉强食、有尔 虞我诈,但他们在军事上 始 导语 从市井到战场,从江湖到庙堂,本书游刃有余地描绘了一个个复杂的历史场面,详略得当地展开了一幅精彩纷呈的历史长卷。 从大宋王朝光辉灿烂的开场,到骤然倾塌的绝望命运,这是一曲王朝浮沉的慷慨悲歌,也是一部帝国兴衰的恢弘史诗。 作者文字功底深厚,十年创作经验、五年宋史研究,精心打磨,精巧构思,用通俗有趣的文字,承载生动鲜活的历史记忆。 本书解构大宋盛衰巨变的多方成因,用丰富的史料客观呈现王朝的复杂困境,探索迷雾背后的清晰真相。 精彩页 江湖老二 柴荣初登帝位,立足未稳,宿敌北汉便联合契丹发动数十万大军乘虚而入,直趋中原,企图一举灭亡后周。柴荣是五代时期少有的英主,他没有畏敌怕战,而是亲率大军远道迎击,力图阻挡敌人于版图之外。 公元954年二月,太行山积雪未消,丹河水寒风凛冽,两支军队在高平激烈交锋,这场战役被称为“高平之战”。 北汉以大将张元徽为左翼,契丹将领杨衮率援军为右翼,北汉君主刘崇为中军,展开咄咄逼人的阵势。后周方面,柴荣针锋相对,以大将李重进、白重赞为左翼,以樊爱能、何徽为右翼,以史彦超、向训为中路,由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四千亲兵作为贴身守卫,誓和敌寇决一死战。 北汉依仗兵力上的优势先声夺人,左翼张元徽以精锐骑兵冲击周军右翼。面对威猛彪悍、气势磅礴的北方铁骑,樊爱能、何徽未战先怯,被吓得丢魂丧胆,掉头便跑,致使右翼军迅速溃散。军阵如堤坝,一旦决口便面临着全线崩溃的局面,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张永德手下宿卫将领赵匡胤大喝一声:“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主上有难,正是我们效命立功的时候,大家跟我冲啊!”说完,提缰催马冲入敌阵。赵匡胤舍生忘死的气概稳定了军心,军队士气大涨、振奋精神,抵抗住了北汉第一波攻击。柴荣抓住机会,冒着雨点般的箭矢冲到阵前亲自督战,后周军队在皇帝的激励下,将士同心、一鼓作气,爆发出不可阻挡的战斗力。江湖法则,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碰到不要命的强敌,北汉士兵内心恐惧,脚步趔趄,溃不成军。契丹人见北汉败局已定,干脆放弃支援,一走了之。 战后,柴荣整顿军队,论功行赏。败逃的樊爱能、何徽被斩首,年仅二十七岁的赵匡胤受到赏识,破格提拔为殿前都虞候。殿前都虞候掌管军纪整肃,是军队中的高级将领,与行政中的州府同级。 高平之战巩固了后周的强势地位,柴荣从此得以傲视群雄。但柴荣的雄心不止于此,他的目标是统一天下! 南方政权中,实力最强的是南唐。南唐元宗李璟有问鼎中原之志,联合契丹、北汉对后周形成夹攻之势。因此,柴荣在打败北汉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削弱南唐。 公元956年,柴荣御驾亲征讨伐南唐。大军在寿州遇到阻力,久攻不下。于是柴荣决定改变战术,一方面留重兵对寿州长围久困,另一方面派赵匡胤、韩令坤等分路攻取长江以北的其他重镇,以孤立寿州。 赵匡胤先是在涡口用老弱残兵做诱饵,设下伏击,然后趁南唐军队掉以轻心之时,将其一举歼灭。兵贵神速,取得首战胜利后,赵匡胤决定趁敌军还未在滁州做好防御准备时,攻其不备,一鼓作气进攻滁州。 滁州城外有一险要关口,叫清流关,建在两山夹口,易守难攻,南唐派重兵扼守于此。赵匡胤见此处地势险要,强攻难以奏效,便请当地村民为向导,连夜率兵静悄悄地从山脊绕过关口,直抵滁州城下。滁州守将皇甫晖见赵匡胤部队突然从天而降,十分惊恐,匆忙中想要拖延时间以扭转局面,便在城头喊话说:“大家不过是各为其主,没有必要逼人太甚!且让我排兵布阵,咱们一决雌雄!”赵匡胤看破了他的计策,对他笑了笑表示应允。等皇甫晖带着部队慌乱地从城中冲出,赵匡胤伏在马背,抱着马颈,单枪匹马冲进敌阵,喊道:“我只杀皇甫晖一人,与其他人无关。”敌军还没有反应过来,赵匡胤已经手起剑落,砍中了皇甫晖头部。接着,后周兵一拥而上,生擒了皇甫晖,滁州城也顺利得手。 与此同时,韩令坤也攻占了扬州。(P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