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南怀瑾演讲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南怀瑾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目录
出版说明
上编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老古文化版出版说明
第一章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二章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三章
十二日晚漫谈
十三日晚漫谈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下编 谈生命科学
老古文化版出版说明
为ELAS讲课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精彩页
第一章
第一讲
南师:开始讲修持之前,我先问你,在你几年前来这里参加禅七打坐以前,你有没有在别的地方学过静坐、瑜伽、冥想之类的?
圣吉:我初学静坐,是在加州一所由日本禅宗大师铃木大拙开办的禅修中心。那是很多年以前了,我当时约廿一岁,还是大学生。其后我也陆续参加过一些其他的静坐活动,像是印度大师Swami Muktanada的课程,还有一些开发人类潜能运动之类的修习。
南师:以你的年龄,应该没有见过铃木大拙本人。
圣吉:是的,我参加他的禅修中心时,铃木大拙本人已经去世了。
南师:铃木大拙只是讲禅,不做功夫的。修持正是我们今天要谈的题目。无论如何,比起密宗还有一些其他的门派,至少你由禅宗开始,算是走了一个比较好的路线。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再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学这个的目的是为了入世还是出世?因为目的不同,开始修持的方法也不同,但是到最后仍然是相结合的。
圣吉:好一个简单的问题!好,我给一个简单的回答,我想为人类作出贡献。
南师:好,这是你现在这一次的答案,你自己记住。你每天打坐几次?
圣吉:早晚各一次。
南师:每次多久呢?
圣吉:早上一坐约四十五分钟到七十五分钟,晚上约半小时。我早上也做气功,所以一共要用上两小时。
南师:针对你的目的,我们谈一些修持的方法。你做了精神会好,心理也会宁静很多。
上次你来这里的七天当中,我们有没有提过生与死的问题?人怎样生出来的,死时又是什么情形?
圣吉:有的。
南师:现在我们只讲生的一面。生命都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知觉的,像是意识、思想、情绪;另一个是感觉的,例如疲劳想睡、肚子饿要吃等。知觉用现代话说是心理的,感觉是生理的;西方说知觉是理性的,感觉是感性。西方认为理性是唯心的,这不同于我们讲的唯心,他们认为感性是唯物的。
当你打坐时,你的思想在转动,有时多一点有时少一点,你清楚吗?
圣吉:很清楚。
南师:这个思想,缩小到唯识的说法,是属于第六意识的分别意识。你还记得,我说过第六意识不属于身体,也不属于脑,不在内,也不在外,无所在,又无所不在。密宗和西方观念认为第六意识是在脑,这是错误的,因为脑仅仅是身识的一部分。
我常听人说打坐坐不久,坐久了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痛。如果有人用枪指住你的头,你敢动一下就开枪,你还敢下座吗?这时第六意识都知道,可是身识就不影响你了。 圣吉:是的,我有时打坐时腿部抽筋,非常痛,但是还会忍住不动。如果是在睡梦中抽筋,我一定会本能地放开腿去按摩它。
南师:不错。所以打坐坐不住了,到底是身子坐不住还是心坐不住?自己检查看看,大部分都是第六意识要你下座的。第六意识昼夜都在不停地流动,连睡眠时也不停,仍在做梦。不过也会有短暂的停止,不做梦了,好像真睡着了,其实那个还是第六意识的境界,是第六意识呈现的昏沉境界,我们叫它睡眠。你打坐时有过第六意识被截断的经验吗?
圣吉:有时候有,但是不常。
南师:可惜那一下你把握不住,否则今天的你就不同了。不只是你,所有的人都不行。这一刹那不是只有在打坐时来到,行住坐卧,任何姿势都有可能发生这个第六意识之流被切断的情形。这像是把流水一样的知性从中截断,是很不容易发生的。下次碰上了千万不要错过,就定在那上面,越久越好。
圣吉:我是碰过几次的,其中一次是我在一个冰冻的湖边上,它突然来了,我的念头完全停下来,当时没有任何感觉或知觉。在打坐时,也发生过几次。
南师:好。铃木大拙讲了很多这种境界,但不要搞错,这完全不是开悟。这仅仅是个提供开悟的机会,也不要认为是开悟之门。历史上很多祖师,就是在这意识之流突然被完全截断的时候,爆发出开悟的。
这个境界在一般人大喜、大怒、大哀、大乐的时候,也可能会产生。你能在它来临时认得它,多保持在这个境界,迟早可以开悟的。
P9-13
导语
二〇〇三年至二〇〇六年间,彼得·圣吉及其团队四次拜会参访南怀瑾先生,上海人民出版社将这四次对话记录,汇编出版,以飨读者。
为了使读者有身临现场的感受,编者保留了对话记录文本之活泼生动、轻松随意的原始状态。
序言
南怀瑾先生(1918~2012),诞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一
个世代书香之家,二〇一二年九月去世,南先生抗日战争
时期投笔从戎。后赴台湾,执教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
学。又远赴美国、欧洲等地,考察讲学。门生弟子遍天
下。先生长期精研国学,读书数十万卷,于儒、道、佛皆
有精湛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
养生诸学,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学贯中西,著作等
身,堪称一代宗师,在中西文化界享有巨大声望。
南怀瑾先生关心国家统一、民族振兴大业,一生致力
于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新世纪后,以望九高龄,
仍奔走各地,建立学堂,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民族传
统文化之精粹尽心尽力。其成就贡献,举世称誉;其执著
精神,感人至深。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先生,一九四七年出生于
芝加哥,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资深讲师,也是该学院
“组织学习与变革”团队成员,以及“组织学习协会”
(SoL)主席,致力于建立基础的组织变革知识。他的著
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于一九九
七年被评选为二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五本管理学书籍之
一。
二〇〇〇年以后,彼得·圣吉开始接触中国的儒、
道、佛思想,并且多次拜访南怀瑾先生。二〇〇三年至二
〇〇六年间,彼得·圣吉及其团队四次拜会参访南怀瑾先
生,本书收入的正是南怀瑾先生与彼得·圣吉等人的访谈
对话记录。内容涉及禅宗的修持方法,以及生命科学、认
知科学等,问答之间,思想深邃,充满睿智,发人深省。
这组颇有深度的跨文化对谈,也凸显了东西文化汇流的趋
势。
承蒙台湾老古文化公司独家授权,上海人民出版社将
这四次对话记录,汇编出版,以飨读者。为了使读者有身
临现场的感受,编者特意保留了对话记录文本之活泼生
动、轻松随意的原始状态。在多次对话中,南先生为了说
明主旨,阐述义理,对某些重要观点和例证一再予以强
调,相信读者自能理解。
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〇二〇年一月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的是南怀瑾先生与彼得·圣吉等人的访谈对话记录。内容涉及禅宗的修持方法,以及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等,问答之间,思想深邃,充满睿智,发人深省。这组颇有深度的跨文化对谈,也凸显了东西文化汇流的趋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