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弋舟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精)》是弋舟完成于2014年的非虚构作品,作者通过一年多的田野调查,寻访了数十位生活在乡间和城市的孤寡老人,记录了他们独居的生活状态,最终形成了十万余字的采访成稿。
作者简介
弋舟,祖籍江苏,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西安。
著有长篇小说《跛足之年》《蝌蚪》《战事》《春秋误》,长篇非虚构作品《我在这世上太孤独》,随笔集《从清晨到日暮》,小说集《我们的底牌》《所有的故事》《弋舟的小说》《刘晓东》《怀雨人》等。
曾获郁达夫小说奖,《小说选刊》年度大奖,《西部》文学奖,《青年文学》奖,《十月》文学奖,鲁彦周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写在前面:以孤独之名
乡间
老原:我现在五分钟能走完的路,就用十分钟走
韩婆婆:我现在就求菩萨让我还能动个十年
原大妈:要说我已经习惯寡妇的日子了,也不都是真话
郭奶奶:可青海我今天不回去,说不定也就没有明天了
老陆:我就不信政府能让我躺着等死
三理娘:周围乡亲都是老人,彼此之间即使有照应的心,也都没那个力气了
郭婶:农民咋?农民就不养老人了?
老何:每个老汉都是个炸药包
何婶:我现在最遗憾的是,没给闺女们拉扯过娃
老周:人要是金贵自己,才会金贵自己的身体
城市
曹姐:他们活了一辈子,知道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
老杜:都这岁数了又怎样?都这岁数就可以不要脸了吗?
李老夫妇:在孤独中,人的尊严也会丧失干净
王妈:六家轮流转,我不就成了个没有自己家的流浪猫了?
罗奶奶:如今的这个国度,还是我们那个产生过唐诗宋词的伟大国度吗?
吴婆婆:每次听到门上锁头咣当一声锁下的时候,我这心里就是一颤啊
杨奶奶:我可不就是像一只老候鸟一样,自己飞着回来了吗?
王姨夫妇:可是现实中,老年人再婚就是这么阻力重重
李大妈:怕哪天他也去跟花草说上话了
任兄:中国人到了老年,以“被人服务”为基本诉求
徐老:我在这世上太孤独
写在最后:严重的时刻
序言
[写在前面]
—以孤独之名
我在这世上太孤独,但孤独得
还不够
使这钟点真实地变神圣。
我在这世上太渺小,但渺小得
还不够
成为你面前的某个事物,
黑暗而轻灵。
我需要我自由的意志,希望它能伴随
那条通向行动的道路;
我希望在所有的时间请求疑问,
那儿有些东西在上升,
成为那些知情者之一
否则孤单而独立。
我渴望映现出你最丰富的完美,
绝不因盲目或者太苍老
以致无法举起你沉重摇晃的影像。
我应该打开。
我不希望停留在所有欺骗和歪曲之地;
因为在那我会变得不忠诚,不真实。
在你之前,我渴望自己的良心
能够真实,
期盼描述我自己就像我曾长时间观摩的
一幅画,它靠近我,
像一个我学习和领会过的新词,
像那每天的水壶,
像我母亲的脸,
还像一只船,它带着我孤单地
穿越那致命的风暴。
—题记:里尔克《我在这世上太孤独》
01
起初接受这个写作计划时,我一直拿不定主意。对于我国
老龄化社会所面临的诸般问题,尽管早有耳闻,并且自己的家
庭也有切身的体会,但严肃地以文字方式去触碰,却一直没有
动过念头。首先,这个问题在我心里,隐隐地便可以感觉到其
格外的芜杂和庞大,大到似乎难以靠一已之力去触摸;其次,
这个问题所隐含的那种几乎不用说明的“悲剧性”气质,也令
人内心不自觉地便予以了规避。这就像是死亡本身,尽管是我
们永恒的困境,但谁都不愿主动地提前感受—就让它悬浮在我
们头顶,只作为一个似乎与己无关的“伪命题”,一来二去,
靠着这份规避的态度,仿佛就忘记了那种终极性的压迫。
最终促使我决定写这本书的动因,是一则在不经意中看到
的新闻。
关于空巢老人的新闻,其实如今早已经满目皆是,翻开报
纸,打开网络,时不时会有这样的消息闪过——老实说,充斥
着的,大多都是些负面的消息。这些消息夹杂在铺天盖地的信
息洪流中,几乎已经成为我们这个世界的常态,因为成了常
态,所以多少便让人觉得麻木。人就是这样的奇怪,当某种常
态时刻裹挟着我们的时候,因为司空见惯,倒仿佛是可以忽略
不计的事情了。这就好比空气质量的糟糕,由于人人领受,由
于无外如此和只能如此,于是作为个人,呼吸时反而不会觉得
十分窒息。
听完老人们的个人信息后,转入他们当下的“空巢”生
活。无疑,老人们都是艰难的,这是自然规律使然,尽管程度
各有不同。但我却必须将他们一一分别,让他们成为唯一的那
一个空巢老人。在我眼里,让每一个人成为他们自己的,无一
例外,都事关“孤独”。是“孤独”这样的存在,令人之个体
彰显了自己的与众不同。相较于肉体衰败这样的自然规律,孤
独,就显得格外沉痛。因为前者不可逆,所以我们面对起来反
而易于接受,而所谓孤独,似乎是一个可以人为调剂的情绪—
尽管人之孤独,亦是不可辩驳的生命本质——所以强加于己的
时候,才如此令人神伤。
对于孤独感的存在,老人们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几位生
活条件不错、个性也颇为外向乐观的老人,如果不加分辨,从
他们的话语中你几乎难以捕捉到孤独的阴影,但作为一个亲临
现场的倾听者,我却能够从他们瞬间的语气或者神情中,感受
到那无所不在的优伤。
我认为这不是我的个人猜度。
在这个写作计划整个的执行过程中,一首里尔克的诗始终
萦绕
在我耳畔
我在这世上太孤独,但孤独得
还不够
使这钟点真实地变神圣。

是的,我在这世上太孤独。
导语
《空巢(我在这世上太孤独)(精)》一书呈现了时代的飞速变幻、岁月的质感、空巢老人的忧伤、子女在他乡的现状,具有浓郁的时代感和生命的困惑感。既有一种直抵心灵、人文关怀的精神品质,又有一种诗性的文笔和乡间话语的生动再现。几类空巢老人生活上的孤苦无靠或精神上孤独无依,对于一个有着父慈子孝传统伦理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文理想的中国人来说,老无所养和老无所依就不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是一个关于文化精神命脉的诛心之痛。
后记
[写在最后]
——严重的时刻
有关全社会关爱空巢老人的新闻报道汗牛充栋,我想,我
们这个国度,如今从中央到地方,有顶层的设计,有民间的行
动,针对“空巢老人”这一无可回避的社会之痛,均有了较为
积极的态度,尽管完全克服这一社会之痛,在近期看来,几乎
是无望的,其任重与道远,或许非几辈人、上百年都不能实
现。但是,这是严重的时刻,在这样的时刻,毕竟,我们已经
开始了积极的跋涉,而人类社会的进步,又从来都是在新的跋
涉中日臻美好的。
对此,我愿意抱有善意的乐观。因为,我们每一个孤独的
个人,都是这世上彼此的眺望者。
最后,我依然想用里尔克的诗句来结束我的这本书:
此刻谁在世界上某处哭。
无端端在世界上哭,
在哭着我。
此刻谁在世界上某处笑,
无端端在世界上笑,
在笑着我。
此刻谁在世界上某处走。
无端端在世界上走,
向我走来。
此刻谁在世界上某处死。
无端端在世界上死,
眼望着我
—里尔克《严重的时刻》
书评(媒体评论)
以前总想着自己快点老去吧,变成一个老奶奶,慢慢
的走路,晒太阳,却不知老去是这般孤独。
零罗
从这二十多则故事中不由得地看到了些父母、长辈的
影子。他们的顾忌、细腻和脆弱,是我低估了。
SHERYL
一本难得的好书,有责任也有温度。如作者最后所说
的那样“我们每一个孤独的个人,都是这世上彼此的眺望
者。” 我不能同意更多。
NO.828
这是为数不多的老人群体生活现状报告。真实记录的
空巢老人的现状,提醒我们更多地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
警示我们做儿女的,趁双亲尚在,多陪陪父母,精神上的
交流与陪伴远胜过物质的给予。
米粉
谢谢弋舟,字里行间可以深深体会到老人家那种孤
独。
Cora考拉
写得很棒,老年的沉重,的确值得更多关注。
xulnce
时代飞速发展,老无所依者更甚,忆及老父亲,潸然
泪下。
黄不问
精彩页
[老原]
—我现在五分钟能走完的路,就用十分钟走老原夫妇的家在陇中山区。老原今年七十二岁,老伴六十八岁。
陇中地处黄土高原中央,属于周秦故地,关陇咽喉。这里自古胡汉杂居,历史地域文化特色十分鲜明。“陇中”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末,名臣左宗棠1876年给光绪皇帝的奏章中,有所谓“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之称。而这个“苦瘠甲于天下”,便充分地指认了老原一家的故土。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这里文化变迁的步伐显得相对迟缓,以至于有许多民间习俗至今还保留得相对完整。
和大多数中国农民不同,老原在他这个年龄段的老人中,鲜见地只有一个儿子。对此,按老原的表述是:他有觉悟,比村里的人更早落实国家政策。但是老原的老伴不同意,喃喃地说:还是多生几个好嘛。老原看一眼插话的老伴,没有反驳,看得出是咽下了后面的话。
采访时老原夫妇正在晾晒家里自种的药材。这批党参已经晾晒过一次,夜里收回用手揉搓后,需要再次晒在太阳下,如此操作,需要三四次。种植党参是这一带重要的农活之一,这些年药材的行情不错,乡亲们的收入都有所提高。
按照村里人的看法,老原夫妇的处境是“红火”的,甚至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因为老原的儿子在城里不是一般的打工者,是位“吃皇粮的”。
所谓“吃皇粮”,其实是乡亲们的判断,老原说:他们不懂,跟他们说过多少回了,他们还是不懂。啥是个吃皇粮的?吃皇粮的应该是国家干部,就是公务员,可我儿子不是。我儿子在事业单位工作,现在也转成企业了。
老原的儿子大学学的是中文,毕业后留在一家出版社。这几年出版机构改革,出版社转成了企业。所以,在老原看来,即使儿子已经做了出版社的副总编辑,也算不上是一个“吃皇粮”的人了。
至于“吃皇粮”好不好?老原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好!
我身子骨还算硬朗,你别看农村生活条件差,像我这个岁数的,真不算高龄。村里的老一辈人,一辈子缺吃少穿,吃够了苦,受够了罪,可是命反而特别硬。这就是老天爷给人开的一个玩笑,让谁都别想占便宜。我去城里儿子家,他们领导来看我,我瞅那岁数,看起来跟我差不多大小嘛!人家当然比我白净,可是我头发还没白完,他的倒白完了,跟我坐了一会儿,站起来的时候得用手撑一把腰。为啥?不撑站不起来了嘛。
我现在还种几亩药材呢,种的是党参。我们这儿的党参是从山西引种的,青出于蓝胜于蓝,到了我们这儿,自成一品,又名白条党,习称“陇党”,那可是甘肃精品。以前我儿子在城里办事,都是从家里拿党参送人,这几年送得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城里人送礼送得更金贵了,还是我儿子现在求人求得少了。儿子是个读书人,脸皮薄,送个党参,可以说是自家的土产,这样不会显得太难为情吧。
还好儿子离我们不是很远,就在省城。不像村里有些人的娃,远的都有在海南岛的,他们倒是生得多,可生下来离自己十万八千里,有什么用?就是落了个儿多的名声。但这个名声又不能当饭吃,你以为是叫了个“陇党”,就成甘肃精品了? 我儿子每年都回来几次,有时候帮着干地里的活儿,干完了扯张席子铺在房顶,像小时候一样,说是枕着风看着星星,心里美着呢。还说,回来干活头两天受不了,可是干两天后,身体就觉得过了瘾,比什么锻炼都强。
我的身体也不是一点儿病没有。前年夏天,突然发了次病,人好好的昏倒在自家院子里了,人事不省。好在老伴儿在身边,一边手忙脚乱地给我胡乱掐人中,一边大声喊邻居帮忙。邻居家的小子骑着摩托车请来了村里的赤脚医生,打了一针我才缓过劲来。儿子连夜赶回来了,黑着个脸,怎么说都要我去县里的医院检查。我说不用去医院,我自己都知道怎么医治自己。能昏倒在院子里,就是上了年纪体质虚弱,气血不足。你看我是不是面色有些萎黄?
P21-2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7:5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