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试飞英雄(大字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子影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张子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巴金文学院终身签约作家。
祖籍安徽肥东。毕业于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出版小说集、诗歌集、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等多部。创作影视剧作品近百集、动画剧作品四百余集。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戏剧节金奖,解放军文艺奖,全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空军蓝天文艺金翼奖、银翼奖,巴金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现为空军政治工作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文职二级。
目录
序 接近精神的高地
第一部 在云端唱响
第一章 国之重器 以命铸之
第二章 万米高空的突发事件
第三章 极限飞行:无逃生备选
第四章 翼下秦川八百里
第五章 递向春天的答卷
第二部 凌霄踏歌
第六章 大哥大
第七章 小平头
第三部 光荣的背影
第八章 谁是新中国第一个试飞员
第九章 一步跨入喷气式时代
第十章 军用卡车上的放牛娃
第十一章 手提箱里的一生
第十二章 碎片的光芒
第十三章 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
专业链接
精彩页
第一章 国之重器 以命铸之
像鸟儿一样拥有一双翅膀,自由地翱翔太空,这是人类长久以来的梦想。
这个梦想,在20世纪初的这一天实现了。
美国北卡罗来那州基蒂霍克小镇,这个远离尘嚣位于大西洋沿岸的偏僻小镇被人们称为“小鹰镇"。1903年12月17日这一天,上帝在空中向小鹰镇人伸出一只手。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在这方斗小镇上发生,来自代顿市的一对兄弟,哥哥威尔伯·莱特和弟弟奥维尔·莱特将一架飞行器送上了天空,飞行器飞行了12秒,航程约36.5米(约120英尺),时速每小时10.9公里(约6.8英里)。在场的约翰·T.丹尼尔斯也用奥维尔事先准备好的相机记录下了这珍贵的历史性一幕。大约两个月后这张照片辗转到达法国巴黎的航空俱乐部,在这张后来惊动了全世界的照片上,这架名为“飞行者一号"的机器像一只伸展着翅膀停顿在空中的巨鸟。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动力操纵机械飞行。莱特兄弟与他们的飞行器就此名垂青史,二人于1909年获得美国国会荣誉奖。
就在莱特兄弟广受褒奖的这一年,一个黑发黑睛的中国人,又一次将人类飞天梦想变成了现实。1909年9月22日,在美国旧金山奥克兰机场上空,祖籍广东恩平的中国人冯如驾驶着自制的飞机飞上了蓝天,这是继莱特兄弟首次机械飞行后的又一次飞天壮举。 这一天,距莱特兄弟的首飞隔了6年。它向世人宣告:对飞天梦的探索,中华民族的脚步也毫不迟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能绝不在其他民族之下。
通往梦想的征途从来不是平坦的,莱特兄弟首飞后损失的只是飞机,但冯如献出的却是生命。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参加飞行表演时因飞机坠毁伤重不治,不幸逝世,时年仅29岁。史料记载,临终前,病床上浑身是血的冯如留下遗言,声音断断续续却字字清晰:
“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段。"
中弹倒地的英雄依然是英雄。
冯如虽然英年早逝,但他在为人类飞天探索的行动中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为世人所铭记。从他惊鸿坠地的那一刻起,直到今天,尽管这个相貌温柔的年轻人的血肉之躯早已消失,但他那追梦蓝天的精神却绵延长存,不仅中国人一直把冯如誉为“中国航空之父",美国人亦将冯如称为“天才的航空发明家”。2009年9月19日,在美国奥克兰的兰尼大学(Laney College),举行冯如铜像的揭幕仪式。这是高傲的美国人为他们所景仰的中国人在本国国土上自发竖立的第三座铜像,前两位分别是杰出的教育家孔子和清代的禁烟英雄林则徐。
冯如一直活着。他不仅活在美国的草地上,更活在所有仰望天空心怀梦想的人心中。
这位永远29岁的航天先驱者端立在四下翠绿的草坪上,蓝天上白云轻飘,伫立在阳光下的冯如浑身笼罩着质地坚毅的光芒,青春勃发的面容熠熠生辉,他用那永远明亮智慧的眼睛,深情地遥望着他心爱的广阔蓝天。
20世纪末,法国达索飞机公司成功地研制出第四代超音速战斗机——它采用双引擎、三角翼、优化的航电系统,最大平飞速度达到2.0马赫,低空突防有效半径为1093千米,远程空中截击半径高达1852千米,最大载弹量9吨。这款飞机因为具备超乎寻常的灵巧和机动性能,成为法国海军及空军现役主力战斗机,被形象地称为“阵风"。单机售价超过9000万欧元。
曾有人问飞机制造公司的老板:“阵风”的诞生,谁是最大的功臣?是投资方、设计师、制造商,还是购买者法国军方国防部?老板回答:最大的功臣是“阵风”的试飞员。
P3-5
导语
《试飞英雄》努力做到提供一种新的审美阅读表达,写出一群勇于担当的大义者对初心信仰最彻底的承诺,对高尚精神最纯粹的追索。
本书与其说我是在记录试飞队伍的历史,不如说是在感受一代又一代试飞人的心跳。
序言
接近精神的高地
我在当天傍晚就来到
失事点。
现场还在处理,四周
拉着警戒线,烟尘尚在,
透过无数沉痛奔跑的腿脚
,我看到一大片触目惊心
的焦土,中间还有个黑色
的大坑,像一只孤独忧伤
的巨眼,注视着天空。那
一天的夕阳极好,巨大的
金红色的光芒,红得像要
滴血,脚下的大片黑色焦
土带着烧焦的味道。一些
声音穿过,呜咽如泣,残
骸、碎片四散,有些深深
地陷入焦土中,与泥土、
石块和熔化的金属碎片凝
固在一起。那一刻我还是
不能相信,那位4个月前
被我称为“三级跳"的试
飞员已经不在了——彼时
他三步两步跃上十数级台
阶,站在我面前,灿烂地
笑着说:作家姐姐,你也
采采我呗!我翻翻采访提
纲说:没有你啊!
因为保密性的要求,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
采访提纲都需要提前审查
,通常人员名单及内容都
由所在单位提供。但那天
我们还是聊了聊工作之外
的事情,我们好像一对老
朋友一样交谈,他给我讲
说他的成长故事,他在家
乡的父母亲,给我看他放
在钱包里的年轻妻子美丽
的照片——是真正的纸版
照片,不是手机里的图像
。那是晚饭后的黄昏,我
们一起走在营院的小路上
,经过他们的训练场,有
一个小沙坑。他突然说,
他以前想当运动员,在学
校的时候三级跳远全校第
一,不过这个沙坑太小了
。好像是为了证明这句话
,他立刻跑到沙坑尽头,
简单助跑,起跳,双足轮
流在地上轻轻一点,整个
人跃起,真的一下就跳到
了沙坑的外头。那一天的
阳光极好,他整个人从头
到脚红润明亮。因为按规
定他的名字不能公开,所
以从那天起我给漂亮生动
的他起了个外号——“三
级跳”。他欣欣然接受了

如今,他灿烂的笑容
连同他年轻矫健的身姿再
也不会在我面前出现。他
就消失在这片焦土中。数
月后,当我再一次来到那
块田间时,焦土犹在,大
坑的中间却奇异地长出一
大丛碧草,碧绿碧绿,高
至膝下,风吹过,轻摇慢
舞,仿佛随时会起跳弹跃
,我在那丛浸透了战友血
肉的碧草旁跪下,伏下身
来,以头触地,放声痛哭

那天回来后,我把他
的名字和关于他的故事补
充记录在我的采访本上。
像这样的采访本,我有4
大本。
《试飞英雄》写作时
间不到3年,但是我跟踪
我的主人公们,前后长达
16年。
飞机成为现代战争的
重要甚至决定性武器以及
常见的运输工具,人们司
空见惯,但是,在相当长
的时间内,很少有人知道
,这些代表大国品格的利
器是如何诞生的。
任何一种航空器从设
计到成熟都离不开试飞。
试飞员队伍是一个特
殊的群体,他们工作性质
特殊,任务艰巨却行踪神
秘,出生入死却鲜为人知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
我的采访记录工作被限制
进行或者无疾而终。而他
们中的许多人,从投身这
个职业直到退休离开,一
直默默无闻,还有一些人
,已经永远地离我们而去

航空的功能,不仅仅
是实现了飞翔的梦想,更
使人类这个之前总是紧临
地面垂首行走的种群抬起
头来,将思想的目光连同
欲望的追逐一同放射到了
无边无际的天空,由此无
限延展了人类文化文明与
科技文明的外延,在带来
技术的映象与参照、经济
的交流与融合的同时,也
蕴含着政治的抗衡与角力
和国防军事的相持与较量
。一种先进飞机的现身,
代表的不再仅仅只是一种
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交通运
输工具的进步,更代表一
个国家的国力和其在世界
上的地位。对于风云频仍
的地球人来说,和平从来
就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口号
,它需要无数阵列的大国
利器作为丰富内涵和强大
背景。
中国空军试飞员承担
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90%
以上的试飞任务。从某种
程度上说,试飞员的高度
界定着一个国家国防工业
乃至国家航空工业的高度
,中国空军试飞员的高度
是中国军人的高度,也是
中国居于世界的高度。
蓝天探险的试飞是世
界公认的极富冒险性的职
业,一种新型战机的飞天
之路,就是一条试飞“血
路"。因为这种特别又特
殊的职业特点和要求,试
飞员被称为“和平时期离
死亡最近的人"。
不知道从何时起,在
机场,或者在基地的某处
,我与他们相遇,再匆匆
交错,每一次分手道别时
,我一定会说:“保重!”
他们会笑笑说,谢啦

然后我会站在原地,
目送他们离开。他们的步
子很大,永远健步而行,
并且,从不会回头再二度
挥手。只留给我潇洒而生
动的背影。
对英雄主义的书写一
直是军事文学天然的承载
,但仅仅用“不怕牺牲"
和“大无畏"的传统主题
去简单解析试飞员这样一
个群体,是不确切的。万
米高空,万千风云,生死
攸关,只在瞬忽,每一毫
秒都是直达终极的考验,
考量试飞员的水平、智慧
、技能,更考量意志、操
守和忠诚。《试飞英雄》
努力做到提供一种新的审
美阅读表达,写出一群勇
于担当的大义者对初心信
仰最彻底的承诺,对高尚
精神最纯粹的追索。
在长达十几年的时光
里,我常常翻阅我的采访
本,每当这个时候,就会
有一些年轻或者不再年
内容推荐
任何一种航空器从设计到成熟都离不开试飞。试飞员队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工作性质特殊,任务艰巨却行踪神秘,出生入死却鲜为人知。他们中的许多人,从投身这个职业直到退休离开,一直默默无闻,还有一些人,已经永远离我们而去。试飞员的高度,界定着一个国家航空工业乃至国家国防工业的高度。中国空军试飞员的高度,是中国军人的高度,也是中国居于世界的高度。
本书真实地保留和还原了这群小众人物的历史片断,还原了那些具体细微的战斗与生活的细节,写出了这一群许身家国、勇于担当的大义者,写出了他们对初心信仰最彻底的承诺,对高尚精神最纯粹的追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