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利玛窦(紫禁城里的耶稣会士)(精)/复旦文史丛刊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夏伯嘉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是天主教中国传教区的奠基者,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最著名的传教土之一。作为将天主教带人中国的先驱,利玛窦在华传教28年,通过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跨越了中西文化间的鸿沟。即使在400年后的今天,他仍是中国最有名的西方人之一,因其在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上的卓越贡献而被纪念。
本书是首部全面使用中西文相关文献的利玛窦传记,讲述了利玛窦沟通反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欧洲与明代中国的不平凡的一生。作者追述了利玛窦在意大利中部城市马切拉塔的童年时光,在罗马接受教育的学生时代,在葡属印度地区的逗留,以及在大明帝国内自我发现与文化遭遇的漫长经历。
作者简介
夏伯嘉(R.PO—CHIA HSIA),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Edwin Erle Sparks讲座讲授,台湾“中研院”院士。出生于香港,先后求学于香港地区、英国、德国和美国,是近代早期欧洲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领域的著名学者。已出版专著和编著十余部,其中多部作品被译为日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德文等。
目录
中译本序
致谢
插图
地图
缩略语
序言
第一章 马切拉塔和罗马
第二章 葡萄牙海洋
第三章 澳门
第四章 肇庆
第五章 罗明坚
第六章 韶州
第七章 南昌
第八章 南京
第九章 北京
第十章 《天主实义》
第十一章 奠定基石
第十二章 畸人
结语
附录:指控罗明坚通奸行为之判词
参考文献
序言
本书的出版,实拜复旦
大学文史研究院葛兆光教
授鼎力支持,特此致谢。
翻译工作主要是由宾州州
立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向红
艳与复旦大学博士生李春
园两位完成。广东省民族
宗教研究所的赵殿红博士
亦给予了很大帮助。复旦
大学的董少新博士审阅了
全文,不遗余力。在此谨
向各位表达我衷心的感谢

本书用词,“基督教”之
义泛指基督宗教。在明末
耶稣会传教土的著述中,“
基督教”只有罗马天主教的
涵义。近人常以“天主教”与
“基督教”代表基督宗教两大
教派的区分。本书则以新
教、旧教两名词分别代表
反对与拥护罗马教宗神权
的两派人士。
夏伯嘉
2011年4月15日
导语
《利玛窦(紫禁城里的耶稣会士)(精)/复旦文史丛刊》是利玛窦的传记,讲述了这位文化使者的一生。重点将目光投向早期耶稣会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主题是以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为例审查中西文化的碰撞,突出了西方宗教与文化对近代中国知识转型的冲击。
精彩页
第一章 马切拉塔和罗马
1552年10月6曰,利玛窦出生于教宗国马尔凯区行政首府马切拉塔城,父母分别是乔万尼.巴蒂斯塔和乔万娜。安洁莱丽。16世纪后期的马切拉塔是教宗国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有12 000人口;它所在的马尔凯区,除了一些河谷和一条狭长的海岸外,都是山地城镇和村庄。较高的地势成了阻止强盗和疾病的天然屏障;但崎岖的地形也阻碍了交通,南北几乎无法通行,东西则要翻越意大利的脊椎一一亚平宁山脉。马切拉塔城(彩版2)坐落于两河之间的一座山上,俯瞰着脚下起伏的葡萄园、橄榄树林和麦田,它的北方紧邻马尔凯区的两个重要城镇:一个是亚得里亚海港安科纳,是通向东地中海的关口,这里的犹太、希腊和土耳其商人社区非常繁荣;1532年安科纳失去自治权,转属教宗国,1550年代,教宗保禄四世治下的宗教裁判所,以秘密信奉犹太教的指控烧死了大批葡萄牙“皈依者”,引发了一场对安科纳的奥斯曼犹太人商业的抵制。另一个是洛雷托,它的兴起靠的不是商人,而是朝圣者。洛雷托号称意大利第二圣城,吸引了大批前往拿撒勒屋的朝圣者,拿撒勒是圣母领报之处,也是神圣家庭的居所,传说在13世纪天使将其从圣地搬走。虽然东侧15英里便是亚得里亚海,马切拉塔却因政治、经济等原因跟罗马关系极为密切。16世纪时,罗马和马切拉塔之间有着稳定的人流、物流,有前往洛雷托的朝圣者,有罗马到安科纳、里米尼和威尼斯去的定期邮差,还有从马尔凯区护送岁入到使徒商会(教宗国的税务所)去的教宗国官员和士兵,以及从马尔凯的麦田运粮食到人口曰渐膨胀的罗马城的四轮马车。所有这些都沿着一条古罗马道路行进,从马切拉塔出发,经托伦蒂诺、卡梅里诺、福利尼奥,越过亚平宁,道路转向南方,朝斯波莱托方向去之前,会经过博尔盖托,货物在这里转到台伯河的驳船上,行人则继续沿着弗拉米尼亚大道,从罗马北门弗拉米亚门进城。
身为一个首府城市的中世纪名门后裔,乔瓦尼.巴蒂斯塔。利奇对子女们抱有极高的期望。从乔万尼的药房步行片刻就能到城市中心广场的市政楼。他和他的大家庭住在商会大楼旁边几步路远的一条小巷子里,旁边就是利玛窦出生的那所房子(图1)。如此接近马切拉塔的心脏地带,显示了乔万尼的地位。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入选了市政委员会。利奇家族古老又体面,将来的一代人很可能从城市中产阶级上升为贵族;而教育是个中关键。利玛窦差不多刚会走路时,乔万尼就让他跟随一位名叫尼可洛.本奇万尼的神父学习拉丁文。1559年本奇万尼离开当地,去参加新创的教团耶稣会,7岁的利玛窦就在家中继续接受教育。我们对他的家庭生活所知甚少。这个家在不断扩大,乔万娜一共生了九个男孩、四个女孩,利玛窦大概是家中的老大。多年之后听到祖母死讯时,利玛窦曾经回忆说,母亲乔万娜的时间几乎全用于繁杂的家务,是祖母拉里娅“有段时间如同另一位母亲般”抚养他。他似乎和弟弟安东尼奥.玛利亚关系很好,对最小的几个弟妹可能就了解不多了,他离家时有些弟妹还未出生。
1561年,受本城神父之邀,耶稣会士来此创办了一所学院。因为不收学费,加上优秀的人文学术和严格的纪律,耶稣会所办的学院对城市精英们吸引力极大。乔万尼.巴蒂斯塔毫不犹豫地把年幼的利玛窦送进学院。耶稣会学院共招收了大约140名男孩,其中不少寄宿生,学生几乎全都来自本地上流家族。和神父们一起的七年对年幼的利玛窦影响极大,在他一生的思想和情感个性上都留下了烙印。
按照后来的《修学进程》即《耶稣会教育总纲》要求,耶稣会学院的教师“应以如下方式训练那些被托付与耶稣会教育之青年:在学习文学的同时,学生应将基督徒之道德品行内化为自身素质,此乃首要之务。然而,教师又应特别注意,无论是否在课堂之上,只要时机适宜,就教导青年,使他们具备各种美德,亦即吾人应借之以取悦他(上帝)的那些美德”。(1)
第一个目标:获取拉丁文和希腊文的知识,可通过一套渐进的初等教育课程来实现。从初级语法课开始,逐渐提高到中级语法;高级语法、人文学,再到修辞学。利玛窦在马切拉塔耶稣会学院的七年中,前几年要掌握拉丁文语法,并学习希腊文句法基础。升入人文课程后,要花两到三年时间背诵西塞罗的作品和一些罗马诗歌,同时学习希腊文语法。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