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读物
总书记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是基层党政机关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实用指南
本书以问题为导向,深层次、全方位围绕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这一关键,加快构建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体系,提出了乡村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使用体制机制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为激发乡村人才活力、鼓励创新创业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3.本书内容丰富全面,语言通俗易懂,设有知识链接、典型案例、专家观点、延伸阅读、深度思考等特色板块,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本书装帧精美,采用特种纸双色印刷。
辛宝英,山东管理学院工会理论研究院副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城乡融合与城镇化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省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安娜,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乡村文化、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研究,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级课题1项、厅级课题4项。
庞嘉萍,山东管理学院工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城乡融合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和工会理论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工会重点调研课题等。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只能是一句空话。乡村人才振兴的关键,就是要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人才数量、结构和质量能够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
本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乡村人才振兴方面入手、对“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人才培养、乡土人才挖掘、乡村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作了详细论述,就如何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使用体制进行分析和论证,旨在为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提供具体指导,是各级党政机关公务员学习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参考读物。
前 言
第 一 章 准确把握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
一、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 / 002
二、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对乡村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 010
三、创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 014
第二章 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注重“三农”干部培养配备
一、新时代对“三农”工作队伍的新要求 / 026
二、制订并实施培训计划,全面提升“三农”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 / 032
三、拓宽“三农”干部来源渠道 / 038
第三章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 / 052
二、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创新培训形式 / 061
三、鼓励各地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 / 072
第四章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大“三农”领域实用专业人才培育力度,提高农村专业人才服务保障能力 / 081
二、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 / 085
三、加强涉农院校和学科专业建设,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科普人才 / 091
第五章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一、构建乡村振兴科技人才体系 / 102
二、创新科技人才服务形式,完善政策体系 / 107
三、构建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体系 / 113
第六章 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
一、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 124
二、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126
三、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 / 128
四、发挥乡土文化人才作用,推进乡土文化建设 / 136
第七章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一、建立健全各类人才投身乡村的激励机制 / 144
二、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151
三、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 157
第八章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基本原则 / 166
二、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的实施路径 / 169
三、重点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建设 / 178
四、着力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 / 186
第九章 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
一、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的类型 / 194
二、创新乡村人才培育机制 / 197
三、创新乡村人才引进机制 / 205
四、创新乡村人才使用机制 / 215
第十章 人才振兴经典案例解读
一、招来“归乡雁”育出“田秀才”
——乡村人才振兴的山东实践 / 222
二、浙江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人才
——乡村人才振兴的浙江经验 / 230
后 记 /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