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序
王炳林
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对人民群众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既有助于深化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认识,也有助于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鲜明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基本的道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战略思想,而且是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汲取智慧,从人民中凝聚力量,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深入地改进党风政风,为国家增创更多财富,为人民增加更多福祉,为民族增添更多荣耀。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鲜明的人民立场,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心系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怀,为我们正确认识人民群众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商志晓,山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中宣部理论人才资助课题等。
绪论 / 1
第一章 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7
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 / 7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 / 16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 22
第二章 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体力量 / 30
一、人民群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主体 / 30
二、人民群众蕴含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 / 36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48
第三章 人民群众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55
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 55
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实现人民群众经济利益的根本保证 / 62
三、依靠人民群众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70
第四章 人民群众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78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 78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人民民主权利的根本保障 / 87
三、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95
第五章 人民群众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103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 103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 / 112
三、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115
第六章 人民群众与社会建设 / 125
一、社会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 125
二、社会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要求 / 136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社会建设 / 145
第七章 人民群众与生态文明建设 / 154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 154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
根本途径 / 168
三、依靠人民群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176
第八章 奋力建成人民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 / 182
一、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 / 182
二、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导向 / 187
三、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 197
后记 / 204
本书系统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与主体力量的有机统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揭示各个领域的任务要求及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对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奋力建成人民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行了深入分析。
本书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与主体力量的有机统一, 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揭示各个领域的任务要求及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对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奋力建成人民认可的全面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