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的爱情感觉,像稍纵即逝的闪电——那些闪电指向你。
加印9次,直抵人心的现象级诗作;诗选年度诗奖获奖作品!
脸书、ins用户疯狂手抄、晒照的“年度之书”!
中生代代表诗人、台北文学年金得主林婉瑜“关于爱”的代表作。
不用典故,善用对比;画面感、故事性极强。
意象鲜活、创意独特;既有情感,又有力度。
79首诗,聪慧、舒坦地描喻爱情里的许多样态:单恋、热恋、分离……是为每一深情执着者所记录的,温柔而炽烈的,情诗。
清新坦然地诉说,却带来十足震撼与感动。
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写出了的新意。
止庵、姚谦领衔力荐!
止庵(作家、学者):
在我看来,诗既是一种不同寻常的体验方式,又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思式或语言方式,而从根本上讲,这都是一回事。可以换个说法:诗人是特殊的人,诗是特殊的思式或语言方式。不客气地讲,只有为数并不很多的诗人和诗当得起这样的要求,而林婉瑜和她的作品就在此列。关于林婉瑜,我曾说,好诗总是比语言更快捷地抵达心灵。我尤其喜欢她笔下这一点:既有情感,又有力度。形容起来,就是“黑暗之光”。
姚谦(音乐人、作家、收藏家):
林婉瑜的每首诗,我几乎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是在时间里、在某一空间里发生的一个状态:实景的状态或心理的状态。
陈义芝(诗人、评论家、师范大学国文系):
丰饶的性情,黠慧的诗心,带着釉光的诗风,确实显示她同辈的才华,为中生代具代表性的诗人。
林婉瑜,诗人,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毕业。1届台北文学年金得主、“2014诗选”年度诗奖得主。已出版诗集《刚刚发生的事》《可能的花蜜》《那些闪电指向你》《爱的24则运算》。
获赞誉:“丰饶的性情、黠慧的诗心、带着釉光的诗风,确实显示她同辈的才华,为中生代具代表性的诗人。”“林婉瑜写诗不拘泥形式,极力从新的意象和概念写大自然与日常……这是不被符号拘限,又不做作,随意呼风唤雨的女子。”
中生代代表诗人林婉瑜,关于爱的代表作《那些闪电指向你》简体版出版!
《那些闪电指向你》共收录79首情诗作品,林婉瑜描喻了爱情里的各种样态:相遇、单恋、热恋、想念、分离……直抵爱情中的本真和纯粹。
林婉瑜的诗常有慧黠创意、迷人想象,诗风具现代感,取用当代流行元素,做出精巧的变造与响应,反应出时代特质,情感别致,意念鲜活。
你就是那件快乐的事
总有这样的日子
一早醒来
感觉乌云层层逼近
这样的日子
想想快乐的事
想一想你
想一想你吧
你就是那件快乐的事
相遇的时候
一定比海洋还大的啊这人生
坐着各自的小船
也许下一秒就会
出现
在彼此的视野
由远到近
由小变大
终于遇见
终于相聚
于是可以一起观测一下星星
于是可以一起晒一下上午的太阳
于是可以一起追踪海豚和鲨鱼
在大浪
把我们分开以前
在大浪
把我们分开以前
也许以后
不会再见面了
相遇的时候
做彼此生命中的好人
醒时需要爱你
想模仿红色与蓝色
但都失败了的紫色
非常之哀怨躺在那里
乔装神秘
索取同情
我拥有一件紫色大衣
穿上时会预感暴雨的降临
下雨时我穿它步行
当路人开始小跑
我的胸间
保守暖意
战争时我们彼此掩护
平静时我们饮酒与贪欢
我感到晕眩但没有说出
我感到漂浮但没有说出
次遇见以前
我完成了那些
与爱无关的琐事
不愿留着短发
这样 太像你
你靠得太近
这样
太幸福了
简易的道理
天冷时需要穿衣与拥抱
醒时需要爱你
犹豫的应该处决
蝉声扬起
进入夏季日
整理心事
所有犹豫的 应该处决
悬而未决的
应该归位
就这样做出决定──
与你之间
只能是爱情
草稿和错字
有关你一直向我求证的
我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我愿意这样回答你
我和你之间
是飞鸟和天空的关系是
雾和玻璃窗的关系
是时钟和时间的关系
是雨和屋檐的关系是猫,和鱼缸的关系
是音乐和节拍器的关系是
草稿和错字的关系
是盐和雪
野蛮和乖驯
假设和因为
可能和所以……
总觉得我们之间,正是这样的
现在
你听完我的答案了
换我向你求证
你觉得我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后记
点燃火焰——《那些闪电指向你》后记
林婉瑜
这几年,诗意发生如闪电一道道抵达眼前,那些热烫带电的能量,是从哪里出发的?是谁要给我讯息?它们有时从心的谷底出发,有时劈开秋天的叶隙纷沓而至,有时出发后经历了多处射,夹带复杂的讯息。是召唤,也是诱惑,它说,有一些诗的可能正等我去想、去写。太扎人刺眼的,在我安静的生活中太闪耀炫目的,至今我已不再贪图意识慵懒舒适的晴天,经常湿漉漉地行走在雨日,既然不可能闪躲每一颗雨,索性淋个湿透在意识的泥泞中发现和行走吧。当闪电劈坏钟塔、烧灼草地,被破坏的风景、异样的断壁残垣,也就是诗可能发生的地方。
语言可以制造诗意,情境也可以制造诗意,我一直觉得这两者都是重要的,每首诗都是不同的制作,书写时,尝试各种抵达诗的方法,变化叙述途径,仔细衡量说些什么和不说什么……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很有乐趣。我期待诗的语言让人体察到“意”,这个“意”字也许可解释为创意、意念。这里提到的创意、意念,显然不是“可以吃饭了吗现在好饿”或“文化处从去年十二月起进行环境整修”的寻常语意,而是“几乎要躺在风的背面一起旅行”“有一颗雨前世是海水”……设计过的、思考和重构过的语意。
在创作者的视野中,恒常存在着语词、世界、人,这三者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规范的世界,我们平时习得的价值、使用的语词,是一种普遍、多数的认识。诗要告诉大家,其实不是这么理所当然,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诗试着达到一些大的目的,譬如创造,或深化,或颠覆。
我一直感觉,经历诗,就像经历成长。
我们认识语字,一开始是去学习正确的语言逻辑,熟悉后,再用瓦解、重构语言的方式(同时也用有创意的逆反日常生活逻辑的方式)去创作。
成长也是这样,一开始,我们学习规范,学习和大多数的人相同一致,而到了后来,我们知道自己独特,而想表现独特。
经历诗,就像经历成长。
诗的创造,或深化,或颠覆,其实也是对自我的创造,和深化,和颠覆。
在二十岁左右、写作的初,我曾经害怕创作的孤独,可是后来,慢慢习惯了这样的孤独,甚至变得不喜欢被打扰被介入了。有些事物,只有在孤独中才可以完成。
曾经经历过的,芒刺在背的痛苦,完整和破碎,期待和失落,渴求而不可得的爱……都是生命的柴薪。点燃火焰,缓慢燃烧灵魂,会有一点痛,但是没关系,就和雨日的闪电一起,成为黑夜里瞬间的光亮。
雷雨交加的诗意
柯裕棻(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副、作家)
林婉瑜的诗走清亮透明一路,诗意闪烁于她目光所及之处,像或浓或淡的日影。但她写起爱情却时时召唤风雨雷电 —— 如同经常暴雨的岛上日常,片云顷刻致雨,情爱和诗意来得凌厉猛烈也是自然的事。
本来闪电和雷雨如同天谴,除了浓烈凶悍、倏忽难测之外,或有责罚的意味。闪电指向谁,迅雷击落何处,均是报应或无常,是诸神旨意。林婉瑜的《那些闪电指向你》使爱情也如闪电,既是命定也是放闪,闪光闪瞎人。风雨雷电成为炫目的隐喻,爱情的去向正是目无法纪的放闪,情意所指迅疾难当、风驰电掣,所以她写:“那些闪电指向你/星星明亮的一面向你/疯狂的雷声指向你//怎能期待一座城市有雨/有乌云/同时又有星?”又或者,“下雨天写/简短的情诗/它们是清晰银白闪电/一道一道出发 —— //一首摧毁发呆的行道树/一首/误触废弃钟塔/幸好有一首顺利抵达/你的额间”。
林婉瑜写诗不拘泥形式,极力从新的意象和概念写大自然与日常。一个女子的爱在日常是微物之神。捧花,纸屑,夜市的鱼,五月的云,十一月的风,百合与细雪,平凡处她说要有诗,就有了诗的火花。一个女子也内蕴强大的颠覆与复生之力,林婉瑜挥洒地使用阴性隐喻,不刻意堆砌,于是便有无坚不摧的柔婉与真诚,轻易翻转原本强大的阳刚符号。爱情可以是雷雨交加的午后风暴,她不击毙,她铭刻情感于爱人的额间。她在雨中行车左闪右躲,为避免恶念击中,只因为她怀中有日光。写雨水的转世,重重地摔碎了,回到天上,想起了伞的弧度与无心经过的风。或者,花费等待失约的人,花费了这,就获得永远的自由。这是不被符号拘限,又不做作,随意呼风唤雨的女子。
诗集里的辑一与辑二尤其深刻觉察自然与女子日常的关系,微密氤氲像人世的云图,东隅桑榆,吉凶难料。虽有天光煦美,好日总是间杂骤雨。如若一名女子在寻常细琐午后的窗前,蓦地想起爱情,彻天的雷鼓和耀目的闪电便倏然指向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