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创新一词已无处不在,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创新压力。然而,想达到真正的创新实属不易,因为它需要企业各种组织间的淆淡协作。 本书提出的创新管理框架主要指诸多学术概念和研究结果在创新管理领域的实际应用。立足商业背景,本书主要面向创新管理者及其他致力于提升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企业管理层。对于想要学习如何在企业中管理创新的读者来说,书中内容也同样具有价值。 本书将从三个维度为读者带来不同视角下实现创新管理的方式。每一维度都由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旨在帮助企业建立和发展创新能力。以下是这三个维度。 企业与战略,指创新策略应全面考虑商业模式创新、流程创新、解决方案创新、技术创新及创新动能等某些特定方面的能力。 流程与方法,指一家创新型企业该运用怎样的方法来开展研发、实现产品商业化,以及如何运用辅助性的流程和方法,如:创新技能、协同创意管理、设计思维、知识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及创新项目管理等。 人员与网络,强调应建立创新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对外开放创新渠道,并与顾客、供应商、合作商、中间商、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一个企业自主创新网络。 本书强调创新文化的所有维度都需协调一致、紧密融合,只有全面看待创新管理,才能使创新走向成功。为此,本书增加了用于连接前三个维度的第四个维度——协调与管理。结合创新的多个不同维度,该个维度将通过纵观创新进程全局,阐释管理者该如何加强企业创新。 重要的是,本书所述所有要素都可帮助企业逐步有效提升创新力,对此,书中还列举了SAP(公司全称为System Applications and Prouducts,本书以下简称为SAP)企业内外的多个创新实例。想要具体了解如何将知识付诸行动的读者,还可参考本书末章的执行模型。 作者简介 马尔科·齐格纳(Marco Cigaina),曾任SAP服务创新部项目经理,专注于服务创新研究、创新管理和利益相关方在创新过程中的整合。作为SAP服务板块下的全球职能部门之一,服务创新部着眼于挖掘颠覆性创新驱动因素、新兴技术和趋势,从而为SAP及客户创造价值。Marco Cigaina毕业于米兰理工大学,获得工程学士学位,主攻企业信息系统方向。工作经历包括技术与商业智能咨询、企业架构和企业策略计划管理。 目录 第1章 导言和概览 第2章 钳新分类 第3章 创新管理框架 第4章 企业与战略 4.1 创新策略 4.2 商业模式创新 4.3 商业流程创新 4.4 解决方案创新 4.5 技术创新 4.6 能力创新 4.7 结论 第5章 创新流程与方法 5.1 研究 5.2 构思与创意方法 5.3 协同创意管理流程与工具 5.4 设计思维 5.5 知识管理 5.6 知识产权管理 5.7 新解决方案开发 5.8 商业化 5.9 创新项目管理 5.10 结论 第6章 人员与创新网络 6.1 企业创新文化 6.1.1 组织要素与企业环境 6.1.2 创新的关键人员配置 6.1.3 创新领导 6.1.4 支持和鼓励员工创新 6.2 开放式创新和创新网络 6.2.1 用户导向型创新 6.2.1.1 客户共同创新 6.2.1.2 领航式用户 6.2.1.3 生活实验园区 6.2.2 共同创新伙伴生态系统 6.2.3 与高校、研究所建立网络与合作,搭建创新体系 6.2.4 众包 6.3 结论 第7章 创新协调与管理 7.1 创新管理策略 7.2 创新管理角色 7.3 创新组合管理 7.3.1 管理创新项目组合 7.3.2 创新路线图 7.3.3 创新风险管理 7.4 风险管理 7.5 创新测度 7.6 创新管理能力的组织学习 7.6.1 创新管理成熟度模型 7.6.2 企业创新管理库 7.7 结论 第8章 创新管理的执行模型 8.1 概览 8.2 筹备 8.3 分析与设计 8.4 计划 8.5 执行 8.6 评估 8.7 结论 第9章 信息通信技术与创新 第10章 总结及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