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朱晓武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金融系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金融科技联合培养基地负责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曾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资本金融系主任。研究领域包括金融科技、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决策与信息管理。其中,“区块链与数字经济”创新课程在中国政法大学已经开讲。 黄绍进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价值链与票据金融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大数据、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方面的研究,拥有区块链、大数据领域多项发明和实用型专利。曾在同方股份、神州数码、新沃资本、南方电网下属机构担任分支机构总经理、事业部总经理、首席技术官等职务,在数字化与金融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主题词 数据治理,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大数据,信息安全 目录 目 录 第 1章 个人信息时代来临 // 1 1.1 个人信息价值巨大 // 3 1.1.1 商业价值 // 4 1.1.2 社会价值 // 5 1.2 大数据战略与数字经济 // 7 1.2.1 大数据战略 // 7 1.2.2 数字经济 // 8 1.3 数据治理 // 11 1.3.1 我国数据治理现状 // 11 1.3.2 全球数据治理存在的问题 // 12 1.3.3 当前数据治理的主要研究 // 13 1.4 个人信息价值化的重要意义 // 14 第 2章 个人信息权之争 // 17 2.1 个人信息保护亟待加强 // 19 2.1.1 2019年国内发生的重大数据泄露事件 // 19 2.1.2 2019年国外发生的重大数据泄露事件 // 20 2.1.3 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分析 // 23 2.2 个人信息确权的法律探究 // 24 2.2.1 法治现状 // 25 2.2.2 法治困境 // 27 2.3 个人信息确权的未来发展趋势 // 29 2.3.1 完善法律制度 // 29 2.3.2 技术治理 // 31 2.3.3 伦理道德约束 // 31 2.3.4 行业自律及提升公民保护意识 // 32 2.4 个人信息确权的实现难点 // 32 2.4.1 劳动赋权的失败 // 32 2.4.2 技术制约 // 33 2.4.3 推进难点 // 34 第3章 个人信息的数据治理 // 35 3.1 个人信息治理的必要性 // 37 3.2 国外个人信息的治理 // 39 3.2.1 欧盟个人信息治理现状 // 39 3.2.2 美国个人信息治理现状 // 41 3.2.3 英国个人信息治理现状 // 44 3.2.4 其他国家个人信息治理现状 // 46 3.3 国内个人信息的治理 // 48 3.3.1 法律制度框架雏形已现 // 48 3.3.2 行业内个人信息保护不断加强 // 52 3.3.3 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工作强势辅助 // 53 3.4 我国个人信息治理的制度性优势 // 54 3.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54 3.4.2 顶层设计优势 // 55 3.5 我国个人信息治理的不足之处 // 56 3.5.1 社会缺乏隐私保护意识 // 56 3.5.2 个人信息滥用问题依然大量存在 // 58 3.5.3 个人信息的治理过于依赖政府监管和企业自律 // 60 3.5.4 缺乏个人信息的保护和利用的兼容机制 // 63 第4章 数据权益的资产化 // 65 4.1 财产化与资产化 // 67 4.2 什么是数据权益资产化 // 68 4.2.1 相关理论和观点 // 68 4.2.2 基本定义 // 69 4.3 数据权益资产化的意义 // 69 4.4 数据权益资产化的实现难点 // 72 4.5 数据权益的定价 // 73 4.5.1 数据分类与分级标准 // 73 4.5.2 主要的数据权益定价方法 // 79 4.5.3 未来展望 // 82 4.6 数据权益的交易 // 82 4.6.1 发展现状 // 83 4.6.2 大数据交易模式 // 85 4.6.3 基于数据安全事务的同意体系交易框架 // 86 4.6.4 未来展望 // 94 第5章 数据权益的监管 // 99 5.1 数据权益的监管现状 // 101 5.1.1 国际监管现状 // 101 5.1.2 国内监管现状 // 104 5.2 全球数据权益监管案例 // 108 5.2.1 雅虎大规模数据泄露事件 // 108 5.2.2 艾可飞用户数据泄露事件 // 110 5.2.3 优步数据泄露案件 // 113 5.2.4 脸书数据泄露事件 // 114 5.2.5 国泰航空公司乘客信息泄露事件 // 118 5.2.6 英国航空公司数据泄露事件 // 121 5.2.7 万豪国际酒店集团数据泄露事件 // 122 5.2.8 总结 // 124 5.3 我国数据权益监管面临的困难 // 124 5.3.1 安全管控能力欠缺 // 124 5.3.2 开放共享难度大 // 125 5.3.3 实践经验匮乏 // 126 5.3.4 法治困境 // 127 5.4 数据权益监管的未来趋势 // 128 5.4.1 区块链与数据治理的结合 // 128 5.4.2 创新具有可操作性的数据权益监管规则 // 129 5.4.3 建立激励机制 // 130 第6章 数据权益资产化及监管的实现技术 // 131 6.1 数据权益的保护技术 // 133 6.1.1 去中心化数据存储 // 133 6.1.2 数据存储的加密保护 // 136 6.1.3 互联网匿名保护 // 137 6.1.4 数据权益交易过程的保护 // 139 6.1.5 数据权益交易后的保护 // 142 6.2 数据确权、定价及交易技术 // 143 6.2.1 个人信息的确权 // 143 6.2.2 个人信息的定价 // 147 6.2.3 个人信息交易 // 150 6.3 数据权益资产化的监管技术 // 151 6.3.1 数字身份与公民数据库的对接 // 151 6.3.2 避免“次品市场” // 152 6.4 区块链在数据权益资产化中的应用 // 153 6.4.1 区块链的基础知识及运行原理 // 153 6.4.2 区块链在个人信息确权中的应用 // 158 6.4.3 区块链在数据权益资产交易中的应用 // 159 6.4.4 区块链在数据权益资产化监管中的应用 // 160 第7章 数据权益资产化的商业生态 // 163 7.1 数据权益资产化商业生态的构建原则 // 165 7.1.1 市场主导 // 165 7.1.2 多方共赢 // 165 7.1.3 构成合理 // 167 7.2 数据权益资产化平台的商业模式设计 // 167 7.2.1 商业模式画布理论 // 167 7.2.2 数据权益资产化的商业模式设计 // 170 7.3 数据权益资产化平台的商业模式评估 // 186 7.3.1 商业评估理论 // 186 7.3.2 评估思路 // 188 7.3.3 宏观环境评估 // 189 7.3.4 行业环境评估 // 192 7.3.5 竞争态势评估 // 193 7.3.6 商业模式要素评估 // 194 7.3.7 评估结论 // 200 7.4 数据权益资产化商业实现示例 // 201 7.4.1 示例概述 // 202 7.4.2 生态系统 // 204 7.4.3 核心业务流程 // 206 7.4.4 应用场景 // 208 第8章 案例研究 // 211 8.1 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健康码 // 213 8.1.1 健康码的使用现状 // 213 8.1.2 健康码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 // 218 8.1.3 健康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21 8.1.4 健康码中数据权益资产化应用探析 // 228 8.2 脸书的Libra // 233 8.2.1 脸书的商业模式分析 // 234 8.2.2 Libra项目简介 // 236 8.2.3 Libra面临的挑战 // 245 8.3 Libra与数据权益资产化 // 248 后 记 // 253 参考文献 // 257 导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国家大数据战略为方向,对个人信息这一数据生产要素的确权、定价、流通、监管进行深入研究和案例分析,并设计相关的数据交易商业模式; 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解决问题; 在明确个人信息资产化概念和实现路径的基础上,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Facebook提出的libra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案例,对个人信息资产化的商业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可行的实现方案,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内容推荐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获得互联网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如何保护个体免受信息泄漏、滥用带来的不法侵害,同时又能够有效利用个人信息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成为全社会面临的挑战。 《数据权益资产化与监管: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与价值实现》以国家大数据战略为导向,从法、商结合的视角,并结合国内外数据权益实践案例,提出了数据权益资产化的全新解决方案。 如何通过数据权益资产化平衡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 如何对个人信息进行确权、定价? 如何建立数据确权和定价机制? 如何建立数据市场监管体系? 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权益资产交易? 如何设计个人信息交易的商业模式? 《数据权益资产化与监管: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与价值实现》针对以上问题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以为互联网公司、网信部门等机构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