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媒体评论) 那几年,爷爷榨油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前些年,爷爷的油坊,一般是在农历九月初开 张。那几年生意好便开得越来越早了。有时候,冬 耕还没完,爷爷就忙着安油磨、找马莲草,计划着 开张油坊了,那时才农历八月中旬。就这,到年底 收拾卧担(榨油结束了,即把油担放下,不用了) 的时候,还打发不完一波又一波前来榨油的乡客们 ,肩挑背扛或者驴驮马拉运来的一整袋一整袋的油 籽。 因为业务上的需要,这一年,爷爷便谋划起扩 大再生产了。扩大再生产,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 不容易。大到油担、油磨,小到油锅、油缸,甚至 一些毫不起眼的工具(如油铲、木叉等)也都得换 。因为先前的那些都是小型的。当然了,还包括推 油磨的磨牛。 为了让油坊早一点儿顺利开张,爷爷在这一年 的三月份,就已经着手这些事宜了。爷爷在务农之 余,挖土砍树去翻修。另外,又请来了木匠,斧砍 锯切;请来了石匠,捶打钎凿。爷爷这么做的目的 只有一个,就是一切都要新的,要大的。如此叮叮 哐哐大半年后,油坊扩建的事儿总算有了眉眼。 但是,一座油坊的扩建,不仅地基、房舍、油 担、油锅等基础设施得重打重造,还有许多其他方 面的事儿也需要做。其中一件重要的,就是推油磨 。油磨可不是一般的石磨。一般的石磨,一条毛驴 就可以推了。我家那盘小石磨,小小的,薄薄的, 推起来轻轻的。我和二弟两个力气不大的半大小子 ,推个一天半日,磨个三四十斤洋麦或者苞谷也不 在话下。而油磨就不一样了,油磨的磨盘又大又厚 ,毛驴根本拉不动它,必须牛来拉。因为牛的劲儿 大。 爷爷的油坊里,以前用的那两盘油磨,也不算 太大,但像我和二弟这样力气的人,就是撅起屁股 、开足马力,推个一两圈也就气喘吁吁了。这年, 爷爷为了扩大油坊规模而请来石匠打制的两盘大石 磨就更不用说了。那两盘磨可不是一般的大,我看 顶上好几个我家磨粮食用的小石磨都不止。更何况 ,它的磨齿是如刀刃一样锋利尖锐的。锋利尖锐的 磨齿对着锋利尖锐的磨齿,只有推过它的磨牛才知 道,什么叫摩擦力。 为了推动新打制出来的大油磨,爷爷早筹划着 要弄来一头牛。而且,必须是一头干活儿得力的牛 。爷爷知道,这样的油磨,不是一般的牛能推得动 的。那么,如何“弄”来呢?当时爷爷可选的办法 有二:一是买,二是换。买这种办法简单,一手交 钱,一手牵牛。买牛时买一头年轻的当然最好。年 轻的牛有力气,好推油磨。可是,年轻的牛价钱太 高,买不起。年纪大的便宜。但是,年纪太大的, 一般没劲儿,推不动油磨。爷爷四下打听了好长时 间后,终于弄来了一头。 这是一头黑色的牛,据说年纪不轻了。我现在 记不清这头老黑牛爷爷是怎么弄来的。是买下的, 还是用自己家里的牲口换来的。总之,有一天,当 我放学回来时,发现奶奶家的牛圈里多了一头老黑 牛。老黑牛体格很大,身上瘦不拉叽的。脊梁骨高 高的,肋骨一根一根凸出来,十分显眼。真是皮包 骨头。全身的毛,一疙瘩一疙瘩结着。整体看起来 像是大病初愈,没一点儿精神。看它那样子,不仅 一点儿不好看,简直可以说很丑。爷爷、奶奶和三 叔养的牲口,从来都是油光滑亮、气宇轩昂的。这 么瘦弱难看的牛,还真少见。也难怪三叔在好一段 时间里,对它都不怎么待见。每到填草饮水的时候 ,就嫌弃它,骂它:“瘦板儿。”“瘦不死的老家 伙。”三叔就这样,不论牛驴骡马,他喜欢那些毛 色光亮,身上光溜的。 而奶奶对老黑牛的态度,跟对其他牲口的一样 。到饮水的时候,提醒三叔饮水,该填草的时候, 提醒三叔填草。有时候,虽然已经饮过水,填过草 了,可是,它还在圈里“哞哞”地叫唤。牛是牲口 ,哞哞叫几声本来很正常。但是奶奶听见后就急了 ,以为它又没草了,或者想喝水了。因而便在厨房 门口大声问:“来和,牛饮了没有?”三叔说:“ 饮了。”奶奶又问:“料拌了没有?”三叔说:“ 拌了。”奶奶还是不解地问:“那它怎么还哞哞地 叫唤呢?”三叔说:“谁知道呢。它就那么爱叫唤 。”三叔那口气,似乎说,它生来就是一头爱“哞 哞”叫唤的贱货。 三叔嘴上这么说,实际在这头老黑牛刚来奶奶 家的那段时间里,他对它还真有些虐待,对待它跟 对待别的牲口总是不大一样。有几次,我发现在拌 料的时候,他给它加的油渣就比别的牛少。要说三 叔这人,在别的许多事儿上,我是很赞赏的,他公 平、厚道,富有同情心。但他对老黑牛如此态度, 我不大赞成。再拿喂养牲口来说吧,他在喂养他喜 欢的牲口时,极为操心,有时候操心得叫人有些感 动。我想,一个人要是对自己的老婆也这样操心的 话,那他差不多就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最模范的丈夫 了。但他可不是,也因此,他的老婆(也就是我三 婶)那么讨厌他。他喂养他喜欢的牲口时,不但不 用别人提醒,而且常常别出心裁、花样百出。最极 端的例子,就是他对那头老麻驴的喂养。他对它的 操心、体贴,我感觉远远胜过对三婶了。不就是一 头驴嘛,何必呢。但是三叔就要这么 目录 老黑牛 烟叶 桑葚 高房 爷爷是个蜂迷 奶奶的小花猫 办年货 遗像 水泉 酸刺沟沟里人 学会在山路上奔跑 放羊 五月 杏子 奶奶走路时一摇一晃的样子 腊月初六 回家 洋戏匣子 头一回在城里过年 父亲回家 我忽然发现父亲的头发花白了 儿女的心在石板上 养花 侄子来到了我家里 庄稼人 李老师 喝酒 导语 作者以自然清新的笔调和自己的方式,不仅生动形象地记录了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三叔等人的日常生活和点滴趣事,向读者讲述了这个为世人所不注意的世界角落的人和事,展现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也反映了他们的欢乐、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作者对这些人物所具有的真、善、美的不厌其烦的描写,既表现了对他们的敬爱,和对他们高尚人品的仰慕,也体现了对当下世风人心的态度。 序言 自序 那时候,奶奶常常爱给我们讲一个有关牝牛的故事 。这里的牝牛不是牛,而是人,是邻村的一个女人。故 事发生在闹饥荒的年头儿,地点就在我家大门外的土窑 里。 那时候已经入冬了,天气变得很冷。这天早上,奶 奶起来后,像往常一样,开了大门出去。奶奶准备去土 窑里,抄些草叶碎末来填炕。当她来到土窑时,却发现 草叶碎末旁边蜷缩着一个人。这人草叶碎末沾了一身。 乱蓬蓬的头发下,是一张土灰如死人的脸。乍一看,有 些吓人。 “这是什么人呢?怎么在这儿?” 奶奶心里这么嘀咕着,不敢往前走了。但就在奶奶 将已经迈出去的步子收回时,只听这死人一样的脸上长 着的那张嘴里发出了声音。尽管这声音极其微弱,奶奶 还是能听出来这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只听那声音说:“ 你嫂子,行行好。”奶奶说,她听到这声口,知道又是 要饭的。那年入秋以后,经常有要饭的人,在人不注意 的时候,来到家门口等着。于是,奶奶便说:“我们家 也没有吃的。我家大人孩子有好几个呢。”那女人哀求 着说:“你就行行好吧,你嫂子。”奶奶说:“可是, 我家里真的没有吃的。”那女人听了之后,还是蜷缩在 那儿,没有起来。过了好一会儿后,她从牙齿缝里挤出 来几个字。那声音虽然还是有气无力,但是哀求的音调 是可以听出来的。她说:“多少给点儿。” 奶奶说,她不知道这人是谁,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 的。她也不知道该如何打发她。那时候,因为饥饿,我 太爷和我爷爷都不在家。家里只有奶奶和我父亲。就在 奶奶进退两难的时候,只见这沾满草叶碎末的身子又活 动起来了。她努力挣扎着,显然,她是想坐起身来。奶 奶想,她起来了也好,起来了可以早点儿离开这儿,这 样奶奶他们母子俩不至于太害怕,毕竟在我们这个山湾 里只有一户人家。于是,奶奶在她胳膊那儿扶了扶,这 女人便坐起来了。 但是,她起来后,并没有离开这儿的意思。相反, 看她那样子,还是想在这儿吃点儿什么。奶奶对我们说 :“我当时真不知道如何打发她好。” 正当奶奶又要给她解释家里如何缺吃少喝的情况时 ,只见她摸索着从衣襟里面掏出了一个小布包。她手拿 着那个小布包,一面颤巍巍地往奶奶跟前递,一面用微 弱的声音说:“你嫂子,给我点儿吃的,我还有这个。 ” 奶奶说,她一听说“这个”,便知道那个小布包里 面装的是什么了。“是银圆。”奶奶说。 那时候,奶奶见过有的要饭的人身上就装着这个。 当时奶奶是真的没多少吃的。但是,当奶奶看见她干瘪 如核桃一样的死人似的脸和说话时断断续续、奄奄一息 的样子,心也就软了。于是,便转身进去,把自家的苦 菜酸菜,盛了一碗给了她。另外,还给了她一小疙瘩用 秕谷和树皮混合起来磨的细面做的馍馍。 到底是酸菜和秕谷、树皮磨面做的馍馍有力量。不 久,这女人说话时比先前有力气多了。于是,她给奶奶 讲起她的故事。她说,她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她去 了好几个地方,都没有要上馍馍,拿银圆去换,也没有 换来一口吃的。因而,她不住地对奶奶说着感激的话。 临走的时候,非要把那个小布包和随身拿的那个洋瓷小 碗送给奶奶。奶奶吓得连忙往后退,赶紧说:“我不要 ,我不要。”那女人说:“你嫂子,你就要了吧,不要 嫌少。你救了我的命,这算是我的一点儿心意。” 奶奶再三再四地推辞,那女人再三再四地要奶奶收 下。奶奶没办法,只得把那个洋瓷小碗留下了。而那个 小布包,奶奶死活都没要。 每次听到这儿时,我们都说奶奶傻,“你为什么不 收下呢?”我们说,“她拿这个东西,在别处连半碗酸 菜、半块馍馍也换不到。” 这女人就是牝牛,这故事就是牝牛的故事。那天, 牝牛被奶奶救下了,遗憾的是,她离开我们这儿几天之 后,有人发现她的尸体暴晒在罗家山的半山坡上。她身 上的那个小布包,也被丢弃在不远处,但是里面已经是 空空的了。 小时候,奶奶给我们讲的她做过的这种傻事还不少 ,大多我都忘了。后来,我亲眼看见过一些,有些倒还 记着。比如父子俩的故事。 那一年,也是腊月。那时候,我在县城上中学。那 天,当我从学校回来时,发现奶奶家里多了一老一少两 个人。那老头儿正跟爷爷在上房里抽烟,说话。那个年 轻人,与三叔、四叔在高房的热炕上,一边说话,一边 搓草绳。我问母亲,这两个人是谁。母亲说:“那是要 饭的,是父子俩。” 我以前见过的要饭的,都是饭吃了,馍馍、洋芋要 着装上就走了。而这父子俩,怎么踏踏实实地待着不走 ?母亲说:“都已经来了两个多月了。”我说:“他们 怎么还不走?”母亲说:“父子俩都是光棍儿,家里穷 得什么都没有,到处要饭吃。到了这儿后,你爷爷奶奶 就把他们留下了。” 我们那里有一种风俗,就是过年的时候,一根木柴 棍儿都要归家。也许,这父子俩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 他们在腊月二十几,快过年的时候便走了。记得他们走 后的好几天时间里,奶奶还念叨着说:“冰凉的锅灶, 冷冷的土炕,这么冷的 内容推荐 《沙棘林集》是作家王忠禄创作的散文集,收录了不同时期的散文作品三十余篇。其中许多篇目,原生态地再现了几十年间甘肃中部农村的发展变化。同时,形象地刻画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真实地记录了他们充满善良与温情的生活故事,是一部反映甘肃农村变迁的鲜活的史料性作品。这些生活故事,主要讲述的是爷爷、奶奶、母亲、三叔及其他亲人,种地、放羊、喂牛、喂驴、养蜂、榨油等充满艰辛而又具有尊严与乐趣的故事。生动地描写了土炕、窑洞、高房、油坊、石磨、旱烟等富有地域特色、但差不多为当下的人们所看不到的陇中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