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四大名著(名师导读彩图注释共4册)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明)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清)曹雪芹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巨著。它们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其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明代著名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生于元末明初,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历史上关于他的生平事迹记录不多,较为可信的有明代贾仲明编著的《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较为清新。”《稗史汇编》也有只言片语提及,说他“有志图王”,据传他还为元末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张士诚做过幕僚。 罗贯中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等。这些作品中以《三国演义》成就最高,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 罗贯中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鼻祖,开章回体小说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目录 《水浒传》 第一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第二回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三回 鲁智深醉闯五台山 第四回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第五回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第六回 林冲误人白虎节堂 第七回 林教头雪夜上梁山 第八回 猛杨志比武大名府 第九回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第十回 晁天王智取生辰纲 第十一回 宋公明怒杀阎婆惜 第十二回 武松景阳冈上打虎 第十三回 武二郎杀嫂祭长兄 第十四回 武都头醉打蒋门神 第十五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第十六回 小李广大战清风寨 第十七回 霹雳火青州终败阵 第十八回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第十九回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 第二十回 及时雨遇难还道村 第二十一回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第二十二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第二十三回 众莽夫火烧祝家店 第二十四回 小尉迟登州大劫牢 第二十五回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二十六回 莽李逵暴打殷天锡 第二十七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第二十八回 呼延灼摆布连环马 第二十九回 众虎将聚义打青州 第三十回 公孙胜智降芒砀山 第三十一回 晁天王中箭归西天 第三十二回 吴用雪天计擒索超 第三十三回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三十四回 梁山好汉排定座次 第三十五回 黑旋风元夜闹东京 第三十六回 惹是生非险些闯祸 第三十七回 怒扯诏书痛骂钦差 第三十八回 梁山泊终究受招安 第三十九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第四十回 平内乱梦闹天池岭 第四十一回 平定田虎讨伐王庆 第四十二回 战太湖魂捉方天定 第四十三回 苦战方腊元气大伤 第四十四回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西游记》 第一回 仙石出猴王 第二回 大圣闹天宫 第三回 东土寻高僧 第四回 智收美猴王 第五回 火烧观音院 第六回 猴王收八戒 第七回 两战黄风怪 第八回 巧收沙悟净 第九回 四圣试禅心 第十回 大闹五庄观 第十一回 义激美猴王 第十二回 大破莲花洞 第十三回 真假唐三藏 第十四回 大战红孩儿 第十五回 斗法车迟国 第十六回 通天河遇险 第十七回 老君收青牛 第十八回 招亲女儿国 第十九回 真假美猴王 第二十回 三借芭蕉扇 第二十一回 大战小西天 第二十二回 行医朱紫国 第二十三回 大战盘丝洞 第二十四回 狮驼收大鹏 第二十五回 怒打假国丈 第二十六回 擒鼠无底洞 第二十七回 观灯逢假佛 第二十八回 功满终成佛 《红楼梦》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第二回 黛玉丧母进贾府 第三回 宝玉神游太虚殿 第四回 金锁宝玉现奇缘 第五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第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第七回 宝玉呈才藻 第八回 贾政悲谶语 第九回 五鬼魇叔嫂 第十回 黛玉苦吟葬花词 第十一回 麒麟合双星 第十二回 盛怒惩不肖 第十三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第十四回 再宴大观园 第十五回 联诗芦雪庵 第十六回 元宵开夜宴 第十七回 湘云醉眠芍药茵 第十八回 大闹宁国府 第十九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第二十回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第二十一回 感深秋抚琴悲往事 第二十二回 焚稿断痴情 第二十三回 泪洒相思地 第二十四回 悲泣中贾母归天 第二十五回 幻境悟仙缘 第二十六回 宝玉中举遁空门 《三国演义》 第一回 桃园三结义 第二回 董卓乱朝纲 第三回 三英战吕布 第四回 貂蝉除奸贼 第五回 李郭劫皇驾 第六回 三让徐州城 第七回 曹操迁皇都 第八回 吕布射画戟 第九回 吕布丧白楼 第十回 煮酒论英雄 第十一回 关公斩六将 第十二回 古城巧相会 第十三回 袁曹战官渡 第十四回 的卢跃檀溪 第十五回 三请诸葛亮 第十六回 赵云救阿斗 第十七回 草船借利箭 第十八回 赤壁战火旺 第十九回 义气释黄忠 第二十回 三气周公瑾 第二十一回 大战渭水旁 第二十二回 黄魏抢奇功 第二十三回 张飞释严颜 第二十四回 单刀赴宴会 第二十五回 孔明取汉中 第二十六回 关公走麦城 第二十七回 陆逊烧连营 第二十八回 孔明擒孟获 第二十九回 孔明收姜维 第三十回 空城退劲敌 第三十一回 装神退敌兵 第三十二回 诸葛亮禳星 第三十三回 三国齐归晋 序言 曹雪芹(约1715年-约 1763年),名沾,字梦阮, 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清代著名小说家。他出身于 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 主家庭,因家境衰落而饱尝 人世间的辛酸,曹雪芹的曾 祖母孙氏曾做过康熙的奶妈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 。从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 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 曹颇、叔父曹频,相继担任 江宁织造达六十多年之久。 曹雪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 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 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 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代 四大名著之首,章回体长篇 小说,原名《脂砚斋重评石 头记》,又名《情僧录》《 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还泪记》《金玉缘》等, 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 楼梦》。本书前80回由曹雪 芹所著,后40回无名氏续; 程伟元、高鹗整理。 本书以贾宝玉、林黛玉 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通过对“贾、史、王、薛” 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 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 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 世俗人情。人们称《红楼梦 》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 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全书的结构,新颖而奇巧 ,开篇就用了五个回目,以 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 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入扑 朔迷离的雾色之中,而改借 用“真”“假”观念,托言“梦”“ 幻”世界,使得整部小说按 着这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 发展,最后营造出一个“生 活世界”。 作者以贵族家庭的兴衰 为主轴。为避免文字触及时 事被清政府干涉,于是虚构 朝代,隐去真事,并以描写 闺阁女子来避讳。 这部巨著虽然虚构朝代 、地点,而且假借了女娲补 天的神话作为故事的因源, 却在不经意中反映了清帝国 下贵族的生活纪实。并且反 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婚丧 祭祀制度,乃至服装穿戴、 饮食药膳、建筑亭阁、园林 造景、舟车行轿等等层面。 《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是什么,自作品问世二百余 年来,由于评论家所处的角 度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由此在世界上兴起一门专门 讨论《红楼梦》的学科—— “红学”。许多红学家竞其毕 生精力,虽然发表许多有价 值的论文,但仍未能服众。 还有许多人绞尽脑汁,搜索 枯肠,想推翻高鹗续的四十 回,用自己的作品取而代之 。可见曹老先生为我们留下 的这份文学遗产,何其博大 精深。原作长达一百三十余 万字,这册通俗本的篇幅仅 及原作的七分之一,仅向读 者奉献出故事精华。也许, 研究红学的突破口,就在您 身边,您可一鸣惊人,举世 闻名。 导语 《四大名著(名师导读彩图注释共4册)》包含《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著作可谓家喻户晓,在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部著作以其极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为历代读者所称道。 精彩页 上古时,女娲娘娘炼石补天,采来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只剩下一块未用,扔在大荒山青埂峰下。这块顽石经过娘娘的锻炼,有了灵性,能变大变小,会自来自去。这天,一个和尚与一个道士来到青埂峰下,见这块石头变得洁净晶莹,只有折扇的扇坠般大小。和尚把他托在手上,说:“在你身上刻上几个字,让人们见了就知道你是个宝贝,把你带到繁荣昌盛的国家、读书识礼的豪门望族、花柳繁华富贵温柔的地方走一趟。”石头高兴万分,问:“不知刻什么字?带到哪儿?”和尚笑着说:“你先别问。将来自然明白。”说完,他把石头放在袖中,与道士飘然离去。又不知过了多少万年,有个空空道人路过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见到一块巨石,上面刻着许多字,就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原来石上刻的是他被茫茫大士携入红尘,投胎人世间的一番经历。上面什么事情都有,只是没有朝代年月,后面还有一首诗: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空空道人就把石中文字抄下来,定名为《石头记》。他因受了石上故事的影响,就改名为情僧,把《石头记》改为《情僧录》。山东的孔梅溪题为《风月宝鉴》。后来,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编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名为《金陵十二钗》,并题一首绝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那块石头上记录的文字是这样的: 苏州城的阊门,是人间最繁华风流的地方。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上有条仁清巷,巷里有座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官人,姓甄名费字士隐,娶妻封氏,性情贤淑。家中虽不是多富,在这一带也是第一家。他生性恬淡,不求功名,每天观花种竹、饮酒作诗,倒也神仙般快乐。美中不足的是,老夫妻年近半百,没有儿子,只一个女儿,名叫英莲,年方三岁。 盛夏的一天,士隐在书房读书读累了,伏到几案上,朦朦咙咙地来到一个地方,就见来了一个和尚、一个道人。道人问:“你要把这蠢物带到哪里?”和尚说:“如今有一段风流公案还没了结,这些风流冤家还没投胎。趁此机会,把这石头夹带在里面,让他去经历一番。”道人问: “这些风流冤家不知起于何处?落于何方?”和尚说:“这块石头因女娲娘娘没用他,到各处游玩。这天他来到警幻仙子处,警幻仙子就命他为赤霞宫神瑛侍者。他见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有绛珠仙草一株,非常可爱,就每天用甘露浇灌,使仙草脱了草木之胎,修成女儿体。仙草为报石头的浇灌之恩,在五脏中结成缠绵不尽的情意,常说:‘我若下世为人,要用一生的眼泪来报答他。’就因为这事,勾引出许多风流冤家都要下凡。我们可把这石头带到警幻仙子那里,给他挂了号,同这些情鬼下凡,了结此案。”道士说:“果然好笑,我还从未听说还泪报恩的事。你我何不趁此机会也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 甄士隐听到这种稀罕事,忙上前施礼,想打听明白。二仙却笑着说:“这是天机,不可泄露。”士隐一再追问,“蠢物”是什么。和尚递过一块晶莹的美玉,他接过一看,正面刻着“通灵宝玉”四个字,背面还刻着几行小字,正想细看,和尚说:“已到幻境。”就把玉夺回,与道人进入一个石牌坊。牌坊上刻“太虚幻境”,两旁是一副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甄士隐想跟进去,刚一抬脚,忽听山崩地裂般一声响,忽然惊醒,原来是梦,梦中的事已忘了一半。他见乳母抱着英莲走来,伸手接过来,抱到门口看热闹。突然,街上过来一个和尚、一个道士,蓬着头,赤着脚,疯疯癫癫地说笑着走过来。和尚见他抱着女儿,就大哭起来,说:“施主,你抱着这个有命无运的东西干什么?”道士说:“舍给我吧。”士隐不耐烦,转身进门,和尚大笑着念了四旬诗: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心中一动,正想问他们来历,二人已不见了踪影。这时,葫芦庙里寄住的一个穷儒走过来。他姓贾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湖州人士,出身诗书官宦人家。到他父亲时,家中已经衰败,只翔孤身一人,往京城求取功名,滞留苏州,寄住庙中,靠卖字为生。他施礼笑问:“老先生莫非见了什么新闻?”士隐说:“不是。刚才小女啼哭,抱她出来玩耍。贾兄来得正好,请到小斋中闲聊,消磨时光。”说着,让家人送女儿进去,与贾雨村来到书房,刚喝口茶,没谈几句话,家人来报:“严老爷来访。”士隐向雨村道了歉,忙去前厅。 雨村独自无聊,信手翻右了几页书,打听到士隐留客人吃饭,就向小童打个招呼,从后门走了。 转眼到了中秋节,雨村想到客居他乡,不能施展平生抱负,仰天长叹,高声吟出一联: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士隐在书房备了一席酒,来请雨村,恰巧听到,笑着说:“雨村兄的抱负不凡!”雨村忙说:“不敢!不过偶吟前人诗句,承蒙过奖。”士隐说:“今夜是团圆节,尊兄寄宿庙中,难免寂寞,请兄到敝斋小酌。”雨村也不推辞,与士隐同到甄家书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