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建设项目标志性成果,为古代汉语研究专著。本书搜集六朝以来历代笔记小说中有待关注的俗语词5366条,并采用语义场的思路,据人本中心的原则,把这些词按意义分为名物、行为和性状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再分若干层次逐一展示。研究在释读相关词语意义的同时,实践了人本中心的词汇意义系统的建构。 作者简介 俞理明,1952年生,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中国语言文学(语言)”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目录 导言 1 名 物 1.1 人物 1.1.1 亲缘婚恋关系 1.1.2 社交称谓 1.1.3 职业称谓 1.1.4 人物品类 1.2 生物食品 1.2.1 家畜动物 1.2.2 生理 1.2.3 疾病卫生 1.2.4 植物 1.2.5 食品药物 1.3 布帛财货 1.3.1 衣料织物 1.3.2 服装饰物 1.3.3 财货礼物 1.3.4 日常费用 1.3.5 金银钱钞 1.3.6 珍宝 1.3.7 矿藏、原料、零件 1.4 器械用具 1.4.1 居家用具 1.4.2 器械工具 1.4.3 利器、武备、爆竹、刑具、仪仗 1.4.4 文具、票据、册籍、画像 1.5 建筑 1.5.1 房屋棚帐 1.5.2 专用建筑 1.5.3 路桥设施 1.5.4 建筑部件 1.6 天文地理 1.6.1 地理 1.6.2 天文 1.6.3 气象 1.6.4 时令节日 1.7 处所机构 1.7.1 区域聚落 1.7.2 公共场所 1.7.3 机构组织 1.7.4 方位 1.8 社会事物 1.8 .l 言辞规章 1.8.2 歌曲音乐 1.8.3 才智、气度、能力、方法、技艺 1.8.4 信仰风俗 1.8.5 环境、氛围、事由 2 行 为 2.1 人物行为 2.1.1 生长衰亡 2.1.2 疾病、医疗、卫生 2.1.3 起居 2.1.4 行止进退 2.2 肢体行为 2.2.1 饮食 2.2.2 言说呼唱 2.2.3 视听嗅触 2.2.4 四肢、躯体的动作 2.2.5 心绪情感 2.2.6 思考判断 2.3 人际交往 2.3.1 婚育葬祭 2.3.2 交谊 2.3.3 求请予受 2.3.4 财物往来 2.3.5 诈骗争夺 2.4 社会活动 2.4.1 休间 2.4.2 行政管理 2.4.3 读书仕宦 2.4.4 聚集离散 2.4.5 治安、争战、杀戮 2.4.6 司法刑侦 2.4.7 宗教信仰 2.5 经营安置 2.5.1 经营谋生 2.5.2 家务劳作 2.5.3 技艺 2.5.4 营建 3 性 状 3.1 人物性状 3.1.1 生存状态 3.1.2 运行状态 3.1.3 品格 3.2 心理状态 3.2.1 情绪 3.2.2 待人处事的方式态度 3.2.3 心智才干 3.2.4 解知 3.2.5 平判 3.3 感官感知 3.3.1 色彩光泽 3.3.2 声音 3.3.3 触感 3.4 事物外观 3.4.1 仪表容貌 3.4.2 整洁杂乱 3.4.3 空间特徵 3.5 时空数量 3.5.1 位序 3.5.2 时间 3.5.3 数 3.5.4 计量单位 3.5.5 频次 3.6 范围程度 3.6.l 范围 3.6.2 程度 3.6.3 否定 3.7 指代 3.7.1 称人 3.7.2 指示 3.7.3 疑问 3.8 连接附缀 3.8.1 连接 3.8.2 恃缀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词目索引 後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