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外汉学与中国文论(东亚卷)(精)/海外中国研究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李勇//高贝//(韩)姜贵仁//孙婷婷//李飞飞等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张哲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任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文部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国人研究员以及韩国丽水大学校客座教授等等。主要从事东亚比较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出版《中日古典悲剧的形式》《东亚比较文学导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日本形象研究》《吉川幸次郎研究》《中国题材的日本谣曲》《杨柳的形象:物质的交流与中日古代文学》《韩国坛君神话研究》《第三种比较文学的观念》等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发表于《外国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国外文学》《中国比较文学》等国内期刊,有数十篇日文、韩文、英文的论文发表于国外书刊。曾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目录
绪论 东亚学者视野中的中国古代文论
一、从汉学到中国学的中国古代文论
二、东亚中国学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特征
第一章 铃木虎雄与《中国诗论史》
一、周汉诸家的诗说
(一)诗言志说
(二)思无邪说
二、魏代文学自觉说
(一)铃木虎雄的“魏代文学自觉说”
(二)铃木虎雄文学观的特殊性
(三)“魏代文学自觉说”对国内同时期学者的影响
三、格调说、神韵说、性灵说
(一)格调说
(二)神韵说
(三)性灵说
(四)对三诗说的总评
四、结语
第二章 青木正儿的中国文艺思想研究
一、文学史研究模式与中国文学理论史的时期划分
(一)青木正儿与中国文艺理论史的“三分法”
(二)时期划分原则与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史观
二、“文学思想史”与青木正儿的中国文艺理论研究模式
(一)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特色
(二)中华文人的政治生活与儒家文艺思想
(三)中华文人的艺术生活与道禅文艺思想
(四)饮食之“香”与艺味论
三、“文学自觉”与多元文学观念的建立
(一)“魏晋文学自觉说”与纯文学观念的凸显
(二)“文气说”与气格主义
(三)“诗赋欲丽”与修辞主义
四、文人画与诗画理论的汇通
(一)文人画的审美理想
(二)文人画的艺术趣味
五、结语
(一)京都学派对青木正儿的学术影响
(二)对老庄文化的迷恋
(三)中西合璧的文学批评与鉴赏原则
第三章 林田慎之助与中国六朝文论研究
一、汉魏六朝文论的总体研究
(一)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总体认识
(二)汉魏六朝文论中的“情”“志”问题研究
二、《典论·论文》与《文赋》研究
(一)《典论·论文》中“气”的内涵
(二)《典论·论文》《文赋》与魏晋清谈的关系
(三)《典论·论文》与《文赋》的比较
三、《文心雕龙》研究
(一)文学原理论的构成
(二)《文心雕龙》之“道”
(三)刘勰之“道”与韩愈之“道”
四、南朝文学放荡论及其美意识研究
(一)“且须放荡”:放荡论体系的建构
(二)“性情卓绝”:宫体诗的产生和发展
(三)“体物密附”:齐梁文学美意识的体现
五、结语
第四章 冈村繁与魏晋南北朝文论研究
一、《典论·论文》研究
(一)冈村繁研究《典论·论文》的动机
(二)关于《典论·论文》与《与杨德祖书》的第一篇文论的争议
(三)作家批评论和文气论、文体论是独创还是继承?
(四)“文章不朽说”中的传统倾向性和文章所指
(五)曹氏兄弟对辞赋价值的认识
二、《文心雕龙》研究
(一)冈村繁与《文心雕龙》
(二)《文心雕龙索引》及其索引方法的研究
(三)《原道》篇中的“自然之道”的思想来源及其特点
(四)文体起源论:对《宗经篇》“文本于五经”的学说批评
(五)《宗经》篇中的“六义”的功用
三、冈村繁魏晋南北朝画论研究
(一)东晋画论中的老庄思想研究
(二)东晋画论中的顾恺之绘画理论研究
四、结语
第五章 兴膳宏与《文心雕龙》研究
一、兴膳宏对《文心雕龙》的理论研究
(一)《文心雕龙》原理论
(二)《文心雕龙》文体论
(三)《文心雕龙》创作论
二、兴膳宏对《文心雕龙》的接受研究
(一)《文心雕龙》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二)日本对《文心雕龙》的接受和研究
(三)兴膳宏的《文心雕龙》译注
三、结语
第六章 韩国学者对中国文论的研究
一、文论研究的开端:从1945年解放至1960年
(一)李家源的《中国文学思潮史》刊行
(二)车相辕的《中国古典文学理论》
(三)车柱环的《钟嵘(诗品)校证》与《刘勰(文心雕龙)疏证》
二、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文论研究
(一)文论研究以及整理
(二)文学理论著述的翻译和刊行:《文心雕龙》与《中国诗学》
(三)研究对象的多样化:“公安派”文论、“唐乐”以及“文学史”的刊行
三、20世纪80年代前期(至1984年)
(一)作为文论研究对象的“经学”及其周边范畴
(二)变化与对立:明代至清末的文论
(三)初期研究者的持续性研究和新研究者的出现
(四)《文心雕龙疏证》和《(诗品)汇注》
四、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1989年)
(一)先秦两汉的文论研究:《庄子》《史记》
(二)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论:陶渊明
(三)韩愈、自居易的文论以及唐诗论
(四)苏轼和欧阳修以及改革派文论研究
(五)公安、桐城派的文论和清代的诗论、小说论
(六)历时性的文论研究与批评史展开
五、文论研究的整理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情况
(一)原论研究的集中化:《诗品》和《文心雕龙》以及小说理论
(二)理论著述的刊行和20世纪90年代的整理
六、结语
后记
导语
本书是国内第一次系统梳理日、韩学者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著作。在此之前,虽然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或是翻译成为了中文,或者是在中国文论的研究中被不断地涉及,但大多不够完整,而韩国学界的古代文论研究更是甚少有学者涉足,至今缺乏系统的介绍,就此而言,本书的出版无疑也将极大地弥补这一缺憾,并对东亚汉学的研究提供珍贵的启示。
内容推荐
东亚汉学在国际汉学界具有特殊的地位,由于历史悠久,文献丰富,达到了其他地区难以企及的水平。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不少杰出的学者,铃木虎雄、青木正儿、兴膳宏、冈村繁等学者,他们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