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王润,女,河北衡水人。2013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人文地理学博士,现为北京农学院园林系讲师,从事城市旅游空间与乡村旅游研究十余年,在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城市化背景:乡村景观价值的再认识 一、乡村景观的内涵 二、乡村景观的价值 第二章 遗失的美好:乡村景观的困境与矛盾 一、乡村景观:曾被遗失的美好 二、乡村景观地域风格:编织美丽乡愁和幸福生活的印记 三、乡村景观地域风格:致力保护却依旧面临挑战 第三章 村舍与良田:乡村景观格局的要素 一、乡村景观格局的评价方法 二、不同地域乡村景观的特征 三、传统乡村景观的地域性 四、乡村景观空间格局特征 第四章 重生与振兴:乡村现代产业发展实践 一、乡村第一产业 二、乡村第二产业 三、乡村第三产业 四、乡村第三产业的特殊行业——乡村旅游 第五章 规则与秩序:乡村旅游用地特征探索 一、获取乡村旅游发展数据的一个方法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区 三、基于文本分析的乡村旅游类型信息 第六章 反思与重构:乡村发展中的权利主张 一、谁是产业发展的主角——以乡村社区旅游土地研究为例 二、不同旅游土地权属模式下的村民感知 三、产业发展中村民所扮演的角色和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导语 本书分为六章。第一章阐述乡村景观的价值,城市化进程之中,城市土地变得寸土寸金,为何乡村还要保留下来。第二章说明乡村更新实践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是需要被关注的。第三章总结了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是关于我国典型的乡村都是什么样的,不同地区的乡村在这些规则之下有什么差异。第四章列举了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可以从哪些产业中进行选择,哪些产业有潜力,哪些产业有特色。第五章通过地理信息的方法分析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第六章探讨在乡村产业过程中,村民的角色和产业参与的不同途径。 内容推荐 在城镇化推进和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乡村面临人口老龄化、村落空心化、农业衰落等问题的威胁,邻近城市的乡村在城市蔓延中逐渐消失,而位置偏远的地区农村由于人口流失而变成空心村。只有探索农村产业的振兴路径,才能从根本上留住人、留住乡村、留住乡愁。在产业规划领域,多数关注于城市区域和开发区,乡村产业规划面临的问题有较大区别,如集体土地、空间管制、空心村、公共服务设施滞后等方面,本书将结合作者从事的乡村产业规划工作,从理论和案例两个角度提出我国乡村产业规划的产业选择方法。本书为村庄规划、乡村产业规划、休闲农业规划的教学与实践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