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洵,明初江西吉安人,生卒年不详,洪武时为工部郎中,后任浙江长兴县令。励宗万,字滋大,河北静海人。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进士,历官刑部侍郎。以画供奉内廷,兼工山水、花鸟,书法褚、颜、苏、米,与张照齐名,称“南张北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北平考 故宫遗录 京城古迹考 日下尊闻录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作者 | [明] 失名,[明] 萧洵,[清] 励宗万 |
出版社 | 四川文轩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萧洵,明初江西吉安人,生卒年不详,洪武时为工部郎中,后任浙江长兴县令。励宗万,字滋大,河北静海人。康熙六十年(一七二一)进士,历官刑部侍郎。以画供奉内廷,兼工山水、花鸟,书法褚、颜、苏、米,与张照齐名,称“南张北励”。 内容简介 《北平考》的内容是从历代的正史中辑录有关北京地方和宫殿的沿革,远溯尧舜按朝代编排到元末为止。这是一本有关北京地方沿革的简明资料书。《故宫遗录》此书为萧洵在洪武初年任职工部郎中时奉命拆毁元故宫的私人记录。此书是元明以来述元代宫殿很全面的一种。《京城古迹考》是励宗万奉乾隆帝之命,对北京古迹做了一番亲身调查之后所写。他将北京古迹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区,共列古迹四十六处,该书文字简练,做到了案古正今,循名核实。《日下尊闻录》共五卷,本书专记清代宫廷苑囿,兼及乾隆帝的诗句,编法颇为特殊,作者摘取宫苑斋馆名称、匾额和诗题作为标目,每处宫殿在什么地方,记下有关的诗文,对北京宫苑中的重要史迹做了概括简要的汇编。 前言 《北平考》五卷,北京图书馆藏,原书钞本两册,不着撰者姓名,没有目录,也没有序跋和任何题字。 本书的内容是从历代正史中辑录有关北京地方和宫殿的沿革,远溯尧舜按朝代编到元末为止。这是一本有关北京地方沿革的简明资料书。 据我们推测,这书可能是明初人辑录的。理由有二:一、书名作“北平”。北京地方之称为北平,在历史上为时不久,只明初、洪武三十一年、建文四年,共三十五年,称为北平府。自永乐元年,一直到整个清朝,就都称为北京顺天府了。二、本书叙述只到元末为止,至于书中有两处注解引了“大明一统志”,可能是后人添注的。 原钞本第一页有几方收藏者的图章,最靠下面的图章,也就是最早的收藏者是黄叔琳。黄,清初人,大兴县籍,康熙十一年生,乾隆二十一年卒,是相当有名的学者,著述不少。以黄叔琳所处的时代和他本人来说,对这样一个钞本郑重收藏,可见是明朝人所作。 《故宫遗录》,明初萧洵着。萧是江西吉安县人,生卒不详,洪武时为工部郎中,后任浙江长兴县令,这书是他在洪武初年任职工部时奉命拆毁元故宫的私人纪录。元朝宫殿情况,只散见于几种书中,如陶宗仪的《辍耕录》等,但多属零星记载,至于全面叙述的,只有这篇《故宫遗录》,因为在元朝,一般人不能入宫遍览,所以无从记述。元朝才亡,明初又将元宫拆掉,于是又无从追述。萧洵当时因工作关系,曾对元宫周历了一番,记下了元宫全貌。这可以说是元明以来书籍中记述元朝宫殿最全面的一种。虽然《日下旧闻考》曾说其中有些与诸书不合者,但仍是研究北京古代宫室的重要参考资料。 《北平考》中自辽代以下,对宫室的记叙特详,这是因为辽、金、元三代曾以北京为陪都或国都,而史籍中有关地方的叙述,除地理志和散见于列传之外,提到地方或建筑的以帝王本纪为最多。帝王的活动,一般在宫殿之内,因而辑录的材料,宫殿部分就显得分量重了。尤其元朝部分,篇幅最多,这样,我们把《故宫遗录》同时印出,在阅读时就可与《北平考》衔接。 《北平考》是没有刊刻过的,知者不多,印行出来,可供研究北京历史的参考。《故宫遗录》,我们是根据清乾隆年间刻本“知不足斋丛书”排印的。 《京城古迹考》,清励宗万撰。励,字滋大,号衣园,直隶静海人。康熙六十年进士,乾隆初至十年,历任侍讲学士、通政使、左副都御史、工部侍郎,调刑部侍郎后罢官,后再起,任光禄寺卿,二十四年逝世。他工书善画,笔墨饶有逸趣。着有《衣园遗稿》《青箱堂集》等书。这本稿子,是他奉乾隆帝之命,对北京古迹作了一番亲身调查之后写的。 他对北京古迹的调查,是将北京划分为东、西、南、北城四区,共列古迹四十六处,对一处古迹,先引证前人的记述,再叙当时目睹的情况。卽某一古迹到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冬季,是存是毁,是什麽景象。文字简练,做到了像文中所说的“案古证今,循名核实”。 《日下尊闻录》五卷,不着撰者姓名,也没有记载年月。由于文内有“高宗纯皇帝”“乾隆帝”和“皇上”(指嘉庆帝)字样,可以推知作者是清嘉庆时人。 本书专记清代宫廷苑囿,兼及乾隆帝的诗句,编法颇为特殊。作者摘取宫苑斋馆名称、匾额和诗题作为标目,按末字分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声排列。每处宫苑注明在什麽地方,并记下了有关的联额诗文。不过体例不纯,除宫苑之外,又有“御门”“亲耕”等典礼之类。但尽管如此,仍对北京宫苑中的重要史迹作了概括简要的汇编。因为这两种书都是记载北京古迹的,可供研究北京历史的参考,所以合并出版。 《京城古迹考》是依据谢国桢同志收藏的励宗万手写稿本。《日下尊闻录》是依据咸丰壬子年(公元一八五二年)安和轩刻本排印的。 《京城古迹考》手稿中有些明显的笔误字,如“毘卢阁”误为“毘罗阁”,“金章宗”误为“金仁宗”等,都加以改正。《日下尊闻录》刻本为了避皇帝的名讳,像“弘”(乾隆帝名弘历),“宁”(道光帝名旻宁)等字都作“口”,也予以补上。其中记录有重复处,如卷一有“鱼跃鸢飞”,卷五又列“鸢飞鱼跃”,卷一有“黄金台”,卷四又列“金台夕照”等,因帮助不同,一仍其旧。又每则标目之下,帮助之上,都有“谨按”字样,因其没有意义,一律删去。 目录 北平考…………………………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