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罗伯特·斯滕伯格,20世纪美国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是智力三元理论的建构者,也是首倡人类爱情三元论的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是塔夫茨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也是海德堡大学的心理学荣誉教授。代表作品包括《思维方式》《爱情心理学》等。 目录 第一部分 思维风格的本质 第1章 什么是思维风格,我们为什么需要它们? 第2章 思维风格的功能 第3章 思维风格的形式 第4章 思维风格的水平、范围和倾向 第二部分 思维风格的原则与发展 第5章 思维风格的原则 第6章 思维风格的发展 第三部分 在学校的思维风格及相关研究和理论 第7章 课堂中的思维风格 第8章 关于风格的理论和研究简史 第9章 为什么是心理自我管理理论? 注释 索引 导语 在求学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的学科领域,受重视的思维风格也会不同,其结果是,在求学过程中(或工作经历,或人际关系方面),你可能会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取决于你的思维风格与环境期望匹配得如何,以及环境如何评价你。同样,在不同的职业和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受重视的思维风格也会不同。本书将讲述思维风格,以及它们如何与不同的环境相匹配。 内容推荐 在我们的社会中,对人才的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想化的学业成就和工作表现。然而,在这本书中,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却认为,当今学校和工作场所的智能标准都是基于相互匹配而不是真正的能力。也就是说,“成功”通常是个人和组织思维风格兼容的结果,“失败”往往是思维风格冲突的结果,而不是缺乏能力。作者结合从科学研究到个人轶事的各种范例,以批判的立场,解释了为什么能力倾向测验、学校成绩和课堂表现,以及工作绩效常常无法识别真实的能力。 本书自问世以来,因极强的批判性和理论创新性一直被学界广泛引用,尤其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书中提出的思维风格概念、类型以及心理自我管理理论集以往风格研究之大成。而在现实层面,书中的思想对学校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大量的教育实践者开始反思以往的教育教学政策和具体方式,强调给予学生宽阔的学习空间,以释放其固有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而不是强行让学生以一种执行、贯彻的方式与特定的教育教学模式相匹配。另外,书中提出的各类思维风格量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社会各领域人才的鉴别和选拔提供了强有力并令人信服的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