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鸽子/聚斯金德作品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德)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Patrick Suskind),1949年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施塔恩贝格湖畔的阿姆巴赫,早年在慕尼黑和法国的埃克斯昂普罗旺斯攻读与研究中世纪史和近代史,后一度靠写电影分镜头剧本维持生活。1980年,他发表了处女作独幕剧《低音提琴》。该剧于1981年9月在慕尼黑首演,大获成功,后被译成多种语言,至今仍是德语国家和地区的经典剧目。1984年,聚斯金德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香水》,出版后轰动了德语文坛。其后,聚斯金德创作了中篇小说《鸽子》,1987年初第一版销量即高达十万册。据《明镜》周刊统计,《鸽子》与《香水》一道,自1987年4月起同属德国严肃文学最佳畅销书前十之列。《夏先生的故事》出版于1991年。 后记 1986年初,笔者进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在《世界文学》编辑部负责德语文学部分。当时,国内 的外国文学界,尤其是搞德语文学的,基本上是把主要精 力放在外国古典文学和经典作品上,对国外的最新创作动 向关注较少。为了能够在《世界文学》上较快较多地反映 德语文坛现状,笔者花了大量精力翻阅了八十年代初以来 的德文报刊。一本名叫《香水》(Das Parturm)的长篇小 说十分引人注目。它出版于1985年,这一年联邦德国文坛 十分活跃,许多著名作家出版了新作,例如海因里希·伯 尔的《河边风光前的女士们》、西格弗里德·伦茨的《练 兵场》、马丁·瓦尔泽的《激浪》、君特·瓦尔拉夫的(《 最底层》等。但是,在德国的文学畅销书排行榜上,《香 水》作为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第 一部小说,竟然长期位居榜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德 文版就售出了60万册,卖了二十多个外国版权,非德文版 的总印数也超过了180万册。 笔者查阅了当时在社科院文献中心能够看到的所有德 文报刊,收集了许多评论文章,因为通过外文所图书馆订 购的原版书还没有到,就将德国杂志上预先选登的该书全 文复印装订成册。根据收集的材料,笔者写成了《联邦德 国青年作家帕·聚斯金德))一文,发表在《外国文学动态 》1987年第8期上。这是我国首次介绍《香水》和它的作者 。 …… 拉拉杂杂,写成这篇文字,主要是追述了当年聚斯金 德和他的作品被介绍到中国的情况。责任编辑裴胜利先生 原本是约请写一篇前言,左思右想,觉得这篇文字作为“ 译后记”更为妥帖,纵然是迟写了十五年。好在有作家本 人的一篇亲笔真迹作为“代序”,希望读者们也会对这样 的安排感到满意。 蔡鸿君 2002年8月于德国凯寿·海姆 目录 代序 鸽子 对深度的强调 一场龙虎斗 梅特尔·米萨尔的遗嘱 ……一点思考——记忆缺损 译后记 精彩页 当鸽子的事发生的时候,约纳丹·诺埃尔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件事突然之间改变了他的生活。回想将近二十年平静的生活,他恐怕还从未料到除了有朝一日弃世而去之外,还会遇上其他什么重要的事情。这对他来说是完全合适的,因为他不喜欢动荡,讨厌那些打破内心平衡、扰乱外界生活秩序的事件。 谢天谢地,绝大多数诸如此类的事件统统留在了遥远的、模模糊糊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他不愿意再去回想这些往事,即使有时也会极不舒服地想起在夏朗德的一个夏天的下午,那是在1942年7月,当时他钓完鱼正往家走……那天刚刚下了一场暴雨,这会儿雨仍未停,这是持续数日的炎热天气之后的一场及时雨。在回家的路上,他脱掉鞋子,赤脚走在又热又湿的沥青路上,噼噼啪啪地从小水洼里跑过,给他带来了一种难以形容的乐趣……他钓完鱼回到家里,跑进厨房,满心指望会碰上母亲正在做饭,但是,母亲已经不在那儿了,只有她的围裙依旧搭在椅背上。父亲说,母亲走了,她要出门较长一段时间。邻居们说,她是被人带走的,先是被弄进“冬季赛车场”,然后再被送入德朗西的集中营,从那里又去了东边,同去的人一个也没有回来。约纳丹对此事一点也不明白,这件事完全把他弄糊涂了。几天以后,父亲也失踪了,约纳丹和他的小妹妹意外地上了一列开往南方的火车。夜里,他们在一群陌生男人的带领下穿过草地和树林,然后上了另外一列南行的火车,到了离家很远的地方。他们的一个素未谋面的叔叔把他们从卡瓦龙带回自己位于迪朗斯河谷的普吉特镇附近的农庄。他把他们藏在这里,直到战争结束;战后,他让他们在菜地里干活。 五十年代初,约纳丹逐渐对农业工人的生活感到满意。叔叔要他报名参军,于是,约纳丹就顺从地尽了三年义务。第一年,他唯一的事就是努力习惯于那种令人讨厌的军营集体生活。第二年,他被用船送到了印度支那。第三年的大部分时间,他是在战地医院里度过的,先是脚上中了一枪,然后腿上又挨了一发子弹,另外还得过一场阿米巴痢疾。当他1954年春天回到普吉特镇时,他妹妹不在了。据说她移居到加拿大去了。叔叔要约纳丹尽快与一个名叫玛丽·巴库切的姑娘结婚。这个姑娘住在附近的劳利斯村,约纳丹以前从未见过她。他乖乖地按叔叔的吩咐办妥了一切,他甚至心甘情愿地这么去做,因为,虽然当时结婚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他却希望能在婚姻中最终找到那种平静安谧、相安无事的状态,这是他心中唯一的渴望。但是,四个月以后,玛丽生下了一个男孩,同年秋天,她同马赛来的一个突尼斯水果商私奔了。 约纳丹·诺埃尔从所有这些事件中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要相信任何人,只有与他人保持距离,才会有安宁的生活。因为他已成为全村的笑柄——妨碍他的并不是人们对他的嘲笑,而是由此引来的人们对他的公开注意,所以他一生中第一次自己作出了一个决定去农业银行取出了他的积蓄,打点行装,去了巴黎。 在这以后,他曾经交过两次好运:在塞夫尔大街的一家银行找到了一份当守卫的差事;在普朗士大街的一幢大楼的第七层找到了一个住处,一个所谓的chambre de bonne。要去这间屋子必须经过后院和专门运货的窄小楼梯以及一条狭长的、只有一扇窗户、光线很暗的过道。过道的两边有二十四间房间,门漆成灰色,上面标着房号,过道的尽头是24号房间,即约纳丹的房间。这间屋子长三点四米,宽二点二米,高二点五米,屋里的陈设十分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盏白炽灯,一个挂衣钩,除此之外,别无他物。直到六十年代,这里的电线才增加了负荷,以便居住者可以接上烹饪电炉和电取暖器,同时还敷设了自来水管,每个房间也装上了各自的洗脸池和锅炉。在此之前,阁楼的所有住户——只要他们不违反规定使用酒精炉——都是吃凉的食物,在寒冷的房间里睡觉,在过道里紧挨着公共厕所的那个唯一的洗脸池里用凉水洗袜子、洗为数不多的餐具以及洗脸洗手。所有这一切对于约纳丹来说并无妨碍。他追求的不是舒适的设备,而是一个安全的住处,这里完全属于他,使他免受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不快事件的打扰,任何人都不能把他从这里赶走。当他头一次迈进24号房间的时候,立刻就意识到:这就是你寻找已久的地方,你将留在这里(当时他的心境就像人们常说的那种一见钟情的男人,他们像遭到雷击似的恍然大悟:一个迄今未曾见过的女人就是他的终身伴侣,他将占有她,与她白头偕老)。 约纳丹·诺埃尔租这间房子的租金是每月五千旧法郎。早晨,他从这里去邻近的塞夫尔大街上班,傍晚,带着面包、香肠、苹果、奶酪回到这里。他在这里吃饭,睡觉,感到很幸福。星期日,他从不离开这间屋子,而是打扫卫生,在床上铺上干净的床单。他就这样平静、知足地生活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晃就是几十年。P2-8 导语 《鸽子》是德国著名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继《香水》后又一本轰动德国文坛的畅销小说,发表于1987年,第一版销量就高达十万册,是20世纪德国最畅销的纯文学小说之一。中文本于2003年由我社首次推出。小说以古典主义的笔调写出了一个关于人类生存恐惧的寓言故事,出色的心理描写获得评论界广泛好评。 序言 鸽子 1988年9月1日,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给本书译者之一 蔡鸿君先生写来一封信,现将主要内容摘译如下,作为“ 代序”。 您喜欢《鸽子》并且和您的朋友一起将它翻译成中文 ,这真让我感到高兴。 关于我自己,没有多少好讲的。我于1959年3月26日 出生在巴伐利亚州慕尼黑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在附近上 的学,1968年起,先后在慕尼黑和法国南部城市埃克斯昂 普罗旺斯上大学,学的是历史,时间相当长,而且没有毕 业。大约从1975年起,我靠给电视台写脚本挣生活费,同 时继续写比较短小的故事,已经写了很久,要么根本就没 有发表过,要么就只是刊登在文学杂志上。1981年,我的 一个叫《低音提琴》的剧本还算比较成功,1985年出版了 您已经熟悉的《香水》,1987年出版了《鸽子》,目前我 什么也不写,因为我想不出任何东西要写。 关于您提的五个问题,我想作以下的回答: 一、您是怎样走上文学道路的? 我一直记得,至少是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我就想写作 。事实上,我父亲也是作家,这也许和产生这种愿望有着 一些关系。 二、您作为作家感到最愉快和最不愉陕的事是什么? 当我成功地写出小说里的一个好句子或者一个段落, 当我找到了合适的词的时候,我感到最愉快。像您提的这 五个问题,使我感到最难堪。 三、您最喜欢哪位作家、哪部作品? 我不知道我最喜欢哪位作家和哪部作品,即使我知道 ,我也不想透露。 四、您对外国读者特别是中国读者有什么希望? 对于读者——国外的或者国内的——我根本就不抱任 何希望,除非是希望未来仍然还会有读者。 五、您是否读过中国文学作品?有什么看法? 我不得不遗憾地承认,除了童话以外,我还从未读过 一部中国的文学作品。我记得,在年轻的时候,曾经读过 一大批中国的童话。 ——帕特里克·聚斯金德 内容推荐 约纳丹是巴黎一家银行的守门人,在经历了纳粹的恐怖统治、战争磨难以及妻子跟人私奔等坎坷后,其人变得十分胆小怕事。一天早晨,约纳丹打开房门,准备迎接新一天的平淡生活,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却搅乱了他内心的平静,使他产生莫名的紧张、惶恐和绝望。小说以传统的笔法、娴熟的技巧和极尽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主人公的内心迷茫与人生悲剧,以寓言式的故事揭示了当代人面临的精神危机,反映了现代西方社会失去普遍安全感的焦虑和对人类生存所感到的恐惧,以及作者对“存在”这一哲学命题的深沉思考。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