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画云博士,中国科学院化学博士,曾是中科院年轻的副研究员之一;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曾担任美国多家高科技跨国公司高级工程师。 因女儿的教育问题,她开始广泛研究心理学、大脑神经学、亲子沟通等与育儿有关的专业知识,不仅自己从亲子困境中解脱出来,还成为一名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的专家。近20年来,她为中美两国父母提供亲子问题咨询,创建了“演说与领导力”青少年夏令营,与新东方、外研社等国内多家知名机构联手举办英语演说与领导力夏令营。 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学会沟通》访谈嘉宾,“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预选赛评委,“外研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技能大赛总决赛评委和演说嘉宾,美国第三大演说与辩论赛评委,美国南卫理公会大学“思考与沟通”课程主讲。 书评(媒体评论) 画云博士在海外生活20多年,她的教育研究具有 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本书通过她商子和教学 的经历,深刻剖析了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本质,并 为优化这些关系提供了许多具体的操作方法。这些方 法的灵魂即无条件的爱,它令许多教育问题迎刃而解 。 本书中西合璧,教育理念前沿。虽然从内容方面 来看,谈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但从价值和功用 上说,也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成长的良好读本,其中 诚恳的反思和自我觉醒的意识,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 惜鉴。 ——著名教育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 建莉 后记 上苍的特别礼物 2014.1.22 完成了本书的草稿,实在没想到。 2014.1.26 只要吸气后背右侧就痛,不能确定具体 位置。 2014.1.27 中医针灸没用。 2014.1.28 看正骨医生,医生怀疑肺积水,建议看 急诊。照过X光、胸上部CT后,医生不能确诊,转院到另一 家设备更全的医院。内科医生、癌症医生、肺病医生会诊 后,99%确认肺癌已扩散。 2014.1.29 核磁共振和CT扫描胸以下部位没有异常 ,属早期癌症,没有扩散。 2014.1.30 Trumbly医生建议PET扫描看其他部位是 否有癌细胞,出院。 2014.2.2 吸气时不再痛,开始干咳。 2014.2.4 PET扫描。 2014.2.6 PET扫描结果:SUV值4左右可能是癌,我 的SUV是7.7,Trumbly确信我得了癌症,处于肺癌1B阶段 ,建议马上手术,无须活检。 2014.2.6~2.11干咳加重,无药管用,夜咳无眠 。咳到牙齿像寒冷时的上下牙打架。 2014.2.1 1看癌症专家Dowell,他认为不是癌,做 了X光。 2014.2.13上午看Trumbly推荐的外科医生Hoang, Hoang建议活检,先放疗,然后切掉一块肺叶,连带两根肋 骨。下午看肺癌专家Chlu,Chlu坚持我是肺炎。干咳已好 ,能深呼吸。 2014.2.26 X光显示肺部阴影开始减少。 2014.3.27 X光显示肺部阴影基本消失,确定是肺 炎。 我精神世界的经历:自我沟通——我际关系,实打实 的见证 1.得知可能是癌,我绝对震惊。接受也得接受,不接 受也得扛着!我告诉丈夫:“说什么我们都不能自己先打 败自己!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积极面对!” 2.告诉丈夫儿子,因为这种特殊情况,我的情绪可能 会不稳,希望他们知道我如果烦躁是针对不确定的局面, 不是冲他们的,请他们有准备并谅解。 3.没有犹豫告诉女儿事实。女儿是个内心强大的年轻 人,我需要她的肩膀。告诉关系很近的朋友,情绪平稳。 4.当Trumbly根据检查结果,告诉我有癌时他很紧张 ,我抓住他的手告诉他要平静,我能接受任何说法。 5.我没问上苍:“为什么是我?”我问:“为什么只 能是别人,不是我呢?”上苍有他的安排,我将努力配合 ,不怨天怨地。 6.感激自己多年的我际关系研究,让我能够积极地面 对癌症,没有惶恐! 可以说我经历了得癌的过程,面对这样的状况,我明 白了一些事情。 我的成功标准变了: 1.我 朋友戴安娜这样评价:“你面对这样的局面表现出的 镇静,让我见识了什么叫内心强大。”我去年血压一直不 稳,2013年12月10日收缩压曾高到186,通过改变饮食、 运动和作息时间,十天后,无药状态下,血压恢复正常。 生病期间,血压一直平稳,说明心态非常平静1 2.丈夫 对我无微不至。夜里他就像个妈妈一样,只要孩子一 有动静,妈妈就知道。寒冷的冬夜里,他用身体温暖着我 透心凉的手和脚,我知道无论我的情况如何,我都能指望 他照顾我,那份可靠好踏实。 3.女儿 仅仅21岁,她的肩膀厚实有力,我敢和她分享我的真 实情况。我们积极正面地面对一切,互相打气。我知道如 果我真的出了事,女儿会勇敢面对,而且会帮我撑起这个 家,她会照顾好弟弟。 4.儿子 12岁,不知道真实情况。不管夜里咳得多重,我每天 早晨都正常起来,打发他上学后再休息。儿子性格特好, 自己会做吃的。我平日很少过问他的功课,如果我出了事 ,他学业上不会有问题,他和姐姐爸爸的关系特别好,自 我沟通能力很强,生活上我不担心他。 5.朋友 啊,朋友,每一天,都有来自朋友的问候看望,朋友 的爱和指点带来的支持让我平静地面对困难。去做检查或 等结果时,我头脑中装满朋友的话语,而不是忧虑,朋友 的关爱让我在面对生活变故时脸上仍有微笑! 病中,我知道自己成功了。病了,自己选择积极地面 对,不给自己和关爱自己的人额外的负担;丈夫的关怀, 女儿的强大,儿子的好性格都让我感到作为妻子、母亲我 能得A;朋友的疼爱相助增强了我做人的成功感。 我最大的忧虑: 原来不是我的丈夫和孩子,而是我的父母亲。我从小 没和他们亲近过,如果不是生病,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 对我的重要性远远远远超过我的想象!生病期间,偶尔会 想到也许自己真的不行了,这样的时候,我最放心不下的 是我那年迈的父母,最最让我忍受不了的是我还没有尽孝 ,我最最害怕的是我没有机会尽孝!担心没有机会尽孝的 痛应该是人间最撕心最裂肺的至痛至苦!! 给孩子留什么? 给孩子留什么?是人面临绝境时,一定会想的事情。 人生的无常,我相信金钱财产这些身外之物只能帮孩 子一时,不能帮一世!留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应该是永远伴 随他们不离开他们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就是思维方式和表 达能力,这个做人做事的软实力,是能够植入孩子内心, 最后属于他们的东西,任何人或事都拿不走的。财产可能 会失去, 目录 序言 为人父母 自序 自修妈妈学位 再版序 我没有耽误我的女儿 01 总有办法让孩子更配合 妙龄女儿要染白发 开给女儿的一剂后悔药 和孩子先讲“情”,再讲“理” “懒孩子”终于爱锻炼了 “控制”也是沟通的艺术 请转个够,笑个够 在桌子底下,还是回到椅子上? 请心疼我的嗓子 “捕捉”美,会变美 02 引导孩子发现更优秀的自己 孩子“听话”就好吗? 怎样让孩子爱吃饭? 让她们比还是让她们不同? 老师说你很棒 强调“淘气鬼”的优点 捣蛋男孩变绅士 压力下,考核的是自信 如何面对强大对手 让潜意识给你自信 迷失的高考学子重获自信 请“问题孩子”出谋划策 从“白眼到微笑”看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的“根”——我际关系 洋腔帮的故事 爱因斯坦的“光环”效应 说服妈妈掏腰包 学会欣赏自己,感恩自己 03 用成长型思维去倾听和理解孩子 这叫“拿”,不叫“偷” 说Ⅱ巴,妈妈不发火 儿子夸我长大了,女儿谢我不生气 妈妈,请别让我撒谎 在意小鸭子的埃玛 你帮我就是小瞧我 且慢,给孩子时间把话说完 用心,不带偏见地听孩子讲 教学生倾听的三部曲 04 教孩子学会解决无可避免的冲突 别人骂儿子的时候,我让他这样应对 女儿“教育”了我 别人无礼时,仍选择尊重 谢谢你当众宣布与我断交 请吼了老师的儿子吃饭 “装相”,装出自信来 说“不”也双赢 沟通是人生的必修课 宽容让母女走出精神监狱 正面思维,转“危”为“机” 牛人不牛了 让孩子帮我拿主意 “我”语言还是“你”语言 自尊自信,收获双赢 温和面对朋友的反常行为 05 那些孩子教会我的事 争吵时,一句话扭转局面 女儿骂我“蠢” 女儿要独立,还要我独立 有的时候,“输”就是赢 还有一种更为高尚的荣誉 女儿犯愁,我偷着乐 正在表演,乐器出了问题 06 培养高情商、高责任感的孩子 打翻的是盘子,收获的是责任 女儿忘记带作业 向你“嫉妒”的人学习 平息怒火,庆祝出错 鼓励学生“出错” 表达善意,也需技巧 与自己竞争,与对手牵手 “变脸”带来的自信 “三明治”点评,别人既欢喜又感激 07 他山之石——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 美国学校人人有机会做领导 常规有序的火灾演习 8岁女儿的自然环保观念 数学是浪漫的 我给美国老师上示范课 插上想象的翅膀 最有成效的学习方法 做“专业人”的作业 后记1 加强亲子关系的思路与祝福 后记2 上苍的特别礼物 致谢 精彩页 妙龄女儿要染白发 “妈妈,今年圣诞节我要把头发染成白色。”当12岁的女儿突然向我宣告她的决定时,我心里咯噔一下:“妈呀,她这是想干什么呀?” 原本懒洋洋窝在沙发里的我瞬时坐立起来,说实在的,我还从来没有这样被女儿挑战过。不过,有了12年妈龄又在积极研究沟通技巧的我,做到了见怪不怪:“真的?谢谢你提前通知我。”天知道,我这样说只是给自己一点时间来消化她的话。 “你没生气,是吗?”女儿见我感谢她,反倒心虚了。 “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染白头发?”我疑惑地问。这事要是发生在过去,从我嘴里出来的话恐怕是:“你到底想干什么?想丢尽我的脸是不是?”然而训斥、发号施令对在美国长大的女儿来说,根本就是苍白无力的。 “别人都把头发染成棕色或红色,没有人染白色,我想与众不同。”女儿振振有词地解释道。 “好一个标新立异!”我在心里喊叫着! “哇,我做梦都没有想过会有一个白头发的少年女儿,这实在是太突然了。”我半对女儿半对自己嘀咕着。 “嗨,不管我的头发是什么颜色,我还是我,只是看起来不一样而已。”女儿辩解着。 我一时没有说服她不染白发的好理由。突然间明白了莎翁《冬天的故事》中牧羊人希望人生中没有10到23岁那段或者让年轻人在睡眠中把这段时间打发掉的说法。 原来,我亲爱女儿的叛逆期来也! 看着还在期待被许可的女儿,我边想边商量道:“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来考虑?”女儿觉得还算公平。 这要是发生在以前,我们一定会有一场战争,以致互相憎恨。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女儿耐心等待的本事让我吃惊,我真怀疑她做耐心等待决定的大脑和想染白发的大脑是不是同一个。她没有催问我结果,只是把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的格莱美获奖金曲《父母就是不懂》(Parents Just Don't Understand)的链接给了我,让我多了解美国青少年。“新鲜王子”威尔·史密斯一首说唱歌曲表达出了青少年的心声:父母就是不懂孩子的想法。 我带着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心情问自己:“该怎么解释这些青少年的行为呢?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想到叛逆期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家人争吵、离家出走、甚至自杀,我急切地想知道引起青少年叛逆行为的原因。作为一个母亲,我也在想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于是,我开始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信息。 1.大多数生理指数显示,年轻人耳聪目明、反应机敏,正处于一生中生理条件的最佳状态,应该是最好的驾驶者,但车祸却是造成青少年意外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美国研究人员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青少年控制危险行为的大脑区域还没有发育成熟。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控制危险行为的大脑区域要到25岁之后才会发育完全。 2.2005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罗珀诉西蒙斯案”的裁决中指出,禁止对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判处死刑。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恰恰是对未成年人大脑和行为研究的结果。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心理学教授鲁宾·吉尔向最高法院解释道,青少年不像成年人那样能理性地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因为大脑前额叶皮层(用来权衡轻重、分辨对错、做出判断、控制情感,帮助人们相互理解的大脑组成部分)的神经细胞要到20多岁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3.有人把青少年的大脑比作一套没组装好的音响设备,很多线还没连好,扬声器和DVD播放器、电视机不同步。最糟的是,卖家还没把遥控器送来。大脑的遥控器就是大脑的前额叶皮层。研究表明,前额叶皮层的结构和功能要到25岁左右才能发育完全,而跟情绪有关的脑后区的发育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成熟。现在我们明白了,不成熟的脑前额叶皮层在还没有能力理性地控制冲动情绪的时候,产生情绪的大脑已发育成熟,于是,青少年的叛逆期出现了。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一件事惹得大家都不开心,但当你知道这件事是对方不得已而为之时,你会宽容得多。有些事你怀疑自己没做好,但当你知道不是自己的错时,你会有解脱的感觉。 通过研究我才明白:原来叛逆是与孩子的大脑发育紧密相关的;原来女儿要染白发跟她大脑发育不成熟有关,这不能完全怨她;原来女儿要染白发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没有太大的关联,不是我的错,是大脑惹的祸!这样一想,我的心情好多了。 我和女儿分享了我的发现,她随口丢给我一句:“不错!”这是她对我几天来辛苦调研的肯定。然后她边强调边撒娇:“染头发不伤害任何人,妈妈你还是要同意啊!”P3-5 导语 亲子关系是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的过程。我们细数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创伤,发誓不再像自己的父母那样误导、错待自己的孩子,然而在黔驴技穷时,照样重复老一辈的做法。尽管人类科技迅猛发展,然而做父母还在延续着两千年前的方式。为人父母,我们要在不同的方面先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用我们丰富的人生去滋养孩子的人生! 序言 为人父母 一知 好友画云,邀为作序。在多年与画云广泛而深入的交 流中,受益于她在亲子关系上的认真思考、悉心研究和真 诚实践。此序,是为半解。 当孩子出生时,很多父母都没想到将来某一天,孩子 会突然问出“我是从哪里来的?你为什么要生我?”这类 童稚而哲性的问题。除了云鹤、仙人之类哄孩子的理由, 绝大多数父母的心里回荡着一个共同的答案:爱。 爱,是在小学就会学到的一个字,但这却是一个最容 易被误解误用的概念。多少亲与子之间的伤痛伤害都发生 在“爱”的名义下。 当今社会,很多职业都要求从业者先获得从业资格证 书或接受过专业培训,才能进入相关行业工作,唯独做父 母这一行,不经任何培训,无须任何证书,人们就被孩子 出生时的哭声催促着走马上任,立当其责。事实上,为人 父母,绝非易事,比许多职业学问更为深奥复杂。 无论从肉体意义上,还是从精神意义上看,孩子都是 人类生命延续的重要方式。天下父母为了孩子,心甘情愿 地倾注汗水和心血。稍事思索,就不难发现,意愿、行动 、结果是相关相续的三个层次。绝大多数父母都怀着同样 的爱孩子的意愿,然而,爱的能力与行为各异,导致了结 果的不同。 怎样提高爱的能力从而实现爱的意愿?何为良好有效 的教育方式?如何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孩子?这并没有固定 的模式及定规,因为每个孩子秉性相异,天生之材未来的 社会功能亦有不同。论及所谓环境因素,中西教育各见所 长。画云博士既是母亲,又是教师,在两种体系中生活多 年,对两种体系中的思维方式、行动标准都有着深刻的见 解和丰富的实践。在教学和育子的过程中,她认真面对遇 到的每一个事件,将满怀的关爱和热情化成思想和智慧。 一路走来,思想开花成林,智慧灌溉结果。这本书是画云 博士呈献给父母们的珍贵礼物。 在这本书中,画云采取讲故事的方式,避开空洞理论 ,不为枯燥学说所绑,并以“我际关系”为基点,清晰地 解释了亲子关系中意愿、行动和结果的相承相续,为父母 们在提高爱的能力、改善教育方式上提供了一条可参考的 思路。 首先,画云以自己和女儿、儿子、学生之间的故事为 例,具体又生动地展示了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技巧 。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平实易懂,不乏幽默风趣。 其次,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培养孩子们至关重要的生存 能力和生活智慧。关于能力的培养,画云就独立性、说服 力、宽容力、感恩力、倾听力、领导力、抗挫力、沟通力 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层讲解。 另外,画云讲述了与孩子一起成长、共同提高的故事 ,这种相互尊重的教育理念,有如教学相长,父母是孩子 的生活导师,同时孩子也带给父母们重温纯真的机会和再 次成长的力量。 有人将写作过程概括为“我感受,我理解,我表达” 。当我阅读此书时,感受到了一种升华的力量,所以我把 画云的写作总结为“我感受,我理解,我升华,我表达” 。字字行行、点点滴滴,饱含着画云博士的汗水和心血。 希望现代中国的父母们能从中获取启发和灵感,然后,再 去仔细地端详自己的孩子,量体而裁衣,得出适合自己孩 子的教育方法。 当今世界充满诱惑与躁动,我们需要一种平静平和的 精神力量。亲子关系关乎一生的心理结构和情感状态。愿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愿孩子们学业有成,精神发达;愿 父母们辛勤的付出带给孩子们美好的结果:书籍一架,明 月一轮。 内容推荐 画云博士的观点和思考都很新颖,很有冲击力。每一个故事都很有画面感,每一个案例的分析都很有科学性和实践价值。无论去对照亲子教育,还是用来反思“我际”关系,都很有启发。少有地给个五星好评!家教书里难得一见的上品! 本书以美式教育的视角,阐述了家庭教育中沟通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成人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家长可以从中学到处理孩子问题的诸多新方法。开卷有益,结合实际,兼容并蓄地吸收,转化,运用,将好方法收为己用吧。 拿妈妈这个学位确实不易。我领会作者画云博士分享的故事就是要与孩子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不管孩子出了什么事,捅了多大的娄子,父母都是他可以信赖的人,同时又教育了孩子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处理,至于用什么方法因孩子因家庭而异。 挑灯夜读,被画云博士该谐幽默的笔锋所吸引,书中有大量家庭教育实例和作者的思考与感悟。每读一章,都会不知不觉倒吸一口冷气,原来,无意间伤害孩子的往往正是我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