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
一、前言
二、北平的沿革和形势
三、前清上朝的情形
四、前清皇帝的生活
五、北平街道与管理
六、北平城内的名胜
七、北平城外的名胜
八、北平的建筑
九、北平的商业
十、北平的工艺
十一、北平为中国文化中心
北平怀旧
炎夏苦忆旧京华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欣逢春节话故都
饺子
元宵花市灯如昼
北平小掌故
灯前谈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北平北平怀旧北平小掌故(精)/昨日书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齐如山 |
出版社 | 中州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目录 北平 一、前言 二、北平的沿革和形势 三、前清上朝的情形 四、前清皇帝的生活 五、北平街道与管理 六、北平城内的名胜 七、北平城外的名胜 八、北平的建筑 九、北平的商业 十、北平的工艺 十一、北平为中国文化中心 北平怀旧 炎夏苦忆旧京华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欣逢春节话故都 饺子 元宵花市灯如昼 北平小掌故 灯前谈往 精彩页 二、北平的沿革和形势 北平是古代禹贡冀州的地方,在颛顼时代名幽陵,帝尧时代名幽都,帝舜时代名幽州,夏、商都名冀州,周代也名幽州。春秋、战国时代为燕国,秦为上谷、渔阳二郡。汉代初为燕国,又分置涿郡.到了元凤初年,改燕国为广阳郡,本始初年,改为广阳国。三国魏改为燕郡,晋名燕国。以后苻坚、慕容垂、慕容隽,曾在此地建都,后魏也为燕都。隋初废郡,仍名幽州,大业初年,改名涿郡。唐初又名幽州,天宝初年名范阳郡,唐末为刘仁恭据有,后唐也名幽州。石(敬瑭)晋初年,归于契丹,改名南京幽都府,又改为燕京析津府。宋宣和初年,改为燕山府,金仍名燕京析津府。废主亮改为中都大兴府。蒙古初为燕京路,至元初年,名大都。明代初年名北平府,永乐初年建北京,七年改为顺天府。 北平有险峻的关山,有流通的川泽,形势雄强,号为天府。周代的召公初封于此,享受国祚八百年,开辟千里的国境。汉代以后,幽燕都是国家的重镇,东汉光武借幽燕的兵力,恢复汉业。 后来慕容隽窃据此地,便兼并河北。唐代中季,渔阳鼙鼓,藩镇叛乱,一直和唐代相终始。石晋以燕云十六州,奉与契丹,跟着便有出帝之祸。宋代虽然有意恢复燕云,但是力量不够,靖康的耻辱,又和石晋相像。自从契丹、女真,以及蒙古,前后建都燕京,而中原受其控制达数百年之久。金代梁襄曾说: 燕都地处雄要,北倚山险,南压区夏,若坐堂皇,而俯视庭宇也。又居庸、古北、松亭诸关,东西千里,险峻相连,近在京畿,据守尤易。 元代木华黎又说: 幽燕之地,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驻跸之所,非燕不可。 所以从明成祖在燕都建藩,就凭借这一地理形势而统一全国。或者有人说:燕都北方有边防要塞,南方和齐赵相通,固然成为用兵之地,但飞刍挽粟,非跋涉数千里之外不为功,似乎不是万全之计。元代虞集曾说: 京师之东,濒海数千里,北极达海,南连青齐,萑苇之场也。而海潮目至,淤为沃壤,宜用南人法筑堤,捍水为田,召富民耕之,三年而征其税,可以卫京师,可以防岛夷,可以省海运矣。 后来至正初年,脱脱做宰相,就用此一策略,立分司农司,西面从西山起,一直到南方的保定、河间,北面到檀、顺,东面到迁民镇,都设法开垦和屯兵,后来又停顿了。明代徐贞明说: 京东诸州邑,皆负山控海,负山则泉深而土泽,控海则潮淤而壤沃;自密云以东至蓟州永平之境,河泉流注,疏渠溉田,为力甚易。而丰润境内濒海之田,几二百里,与吴越沃区相埠,国家据上游以控交合,而远资东南数千里难致之饷,近弃可耕之!t/为污莱沮泽.岂计之得者乎? 现代的北平,是辽、金、元以来的故都。旧志: 辽太宗耶律德光升幽州为南京,亦曰燕京,改筑都城,其地在城西南内为皇城——金废主完颜亮改燕京为中都,命增广都城——至元初,于旧城东北改筑都城,亦建皇城于其中。明永乐初,建为北京,四年,营建宫殿,百度维新。嘉靖二十三年,又筑重城包京城南面,转抱东西角楼;四十二年,又增修各门瓮城,是后以时修治.所谓京邑翼翼,四方之极也。 北平是我国故都中,最近海而足以供吐故纳新的都会,它的铁道,四通八达,平津间二三小时即到,虽不滨海而几等于滨海。纵使大沽口冬天成为冻港,然另外有一秦皇岛的不冻港,也是北宁路所经过的所在。 国父《实业计划》,尝以青河口和滦河口距离渤海深水线比较近.要在此两口间筑一个北方大港,如果实行,那么秦皇岛离北平更近了。 以上所说的是北平的历史沿革和地理形势。从前曾和友人谈到北平,我说:“北平实在太美了,中西合璧,贫富咸宜,各安所安。各乐所乐的社会环境;宫阙嵯峨、湖山明秀、园林整洁、寺观幽深的地理环境,有很多为别处找不到的特色。”…… P6-8 导语 《北平》《北平怀旧》《北平小掌故》是齐如山先生从不同角度对北平城的回忆记录,可以算是关于旧京风情、人物掌故的读物。三个小册子中的文字写尽了北平城市的众生之相,大到紫禁城和皇家的逸闻种种,小到普通百姓的朴厚习俗。齐如山先生其实只是老老实实地讲他记忆里的老北平,前清宫里头有哪些事儿,哪处的风景最漂亮,巷口小吃哪样最馋人,胡同匠人都有哪些行当,年节时候都是怎么过等。 序言 民国时期正是中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的时期,这种 碰撞造就了一批民国的学术大师。这批学术大师肩负起了 引进、探究西方文化和整理、继承中国文化的双重使命, 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他们给我们留下来大批具有 较高价值的著作,虽然历经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 出于种种原因,这些著作,有的版本繁多,内容不一 :有的久不再版,以致一书难求;有的泯于历史,销声匿 迹。有鉴于此,我们组织出版了“昨日书林”这套丛书, 将这些经典著作重新发掘、整理出来,推荐给读者。 丛书名日“昨日书林”,即有“昨日”与“书林”两 层含义。所谓“昨日”,概指收录图书的时间范围。丛书 所收录图书的作者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专家、学者,并 且主要活跃于民国时期。这里所说的民国时期是指1911年 ~1949年。然而一些著作的成形,可以追溯至1911年之前 若干年,或者延伸至1949年之后若干年,因其有独特的地 位和价值,亦酌情收录。而“书林”二字,本来有“丛书 ”的意思,这里亦指那些经久不衰、卓然于普通图书的民 国经典著作。 “昨日书林”首批计划选取民国经典著作200种,大致 分为两种方式出版:一种是横排简体,一种是原版影印。 其中横排简体部分又分为社科、文艺和译著三类。原版影 印主要选取金石、图录等具有一定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的 著作。 我们的发掘、整理工作,正如沧海拾珠,虽不免有遗 珠之憾,但至少有拾珠之得,可以积少成多。希望经过我 们的努力,“昨日书林”这套丛书能成为一座靠近民国大 师、品味经典著作的桥梁。 编者 内容推荐 该书由《北平》、《北平怀旧》、《北平小掌故》三种小册子组成,作者文笔雅俗兼善,娓娓而谈,谈的是掌故,增的是新知。其中有北平家庭生活的和美,谈北平房屋多平层,因而空气流通好、日光充裕且易见“绝胜烟柳满皇都”的诗意等等,都雅而有质;至于谈故宫的酱缸、白云观道士与俄国公使的勾结、碧云寺前身为魏忠贤祠堂、朝阳门外东方甲乙木曾置大木,两人各骑一马分立大木两侧,彼此互相看不见之类掌故,又有浓郁的前朝遗老气味。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