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能够被用来做公益吗?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本书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安排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六、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企业的兴起和在全球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企业兴起的背景和原因
一、社会企业的起源与发展
二、社会企业兴起的国际背景
三、社会企业兴起的理论解读
四、社会企业在全球发展的不同路径
第二节 社会企业的价值与功能
一、社会企业的价值
二、社会企业的功能
第二章 社会企业内涵与外延的理论澄清
第一节 社会企业的内涵
一、社会企业内涵的多面性
二、社会企业的特征
三、社会企业的性质:营利组织还是非营利组织?
第二节 社会企业的外延
一、社会企业的边界厘定
二、社会企业的分类
第三章 社会企业的立法界定与实践认定
第一节 欧洲国家对社会企业的立法界定
一、合作社形式的社会企业
二、公司形式的社会企业
第二节 美国和加拿大对社会企业的立法界定
一、美国对社会企业的立法界定
二、加拿大对社会企业的立法界定
第三节 亚洲国家和地区对社会企业的法律界定
一、韩国对社会企业的立法界定
二、日本关于社会企业的界定
三、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对社会企业的界定
第四节 社会企业实践认定的国际比较
一、组织目标标准
二、收入来源标准
三、利润分配标准
四、剩余资产处置标准
五、治理结构标准
六、社会企业认定标准的适宜性
第四章 社会企业的政府补贴与监督
第一节 社会企业的政府补贴
一、政府对社会企业进行补贴的合理性
二、社会企业政府补贴的限度
三、社会企业政府补贴与支持的具体措施
第二节 社会企业的政府监管
一、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社会企业自治与政府监管
二、社会企业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和特殊性
三、社会企业设立阶段的政府监管
四、社会企业运营阶段的政府监管
五、社会企业解散阶段的政府监管
第三节 社会企业的行业监督和公众监督
一、社会企业的行业监督
二、社会企业的公众监督:信息公开制度
第五章 我国社会企业法律规制的完善
第一节 社会企业在我国的表现形式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社会福利企业
第二节 我国社会企业法律规制的不足与缺陷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法律规制:逻辑混乱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规制:监管不足与文化失调
三、社会福利企业的法律规制:认定标准过于严格
第三节 我国社会企业法律规制制度的完善
一、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律制度:正本清源与规则重构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制度:完善监管
三、社会福利企业法律制度:放宽认定标准
结语:用法律制度促进社会企业在中国的繁荣
致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