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陶庵梦忆(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明)张岱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自序
译文/原文
卷一
钟山
报恩塔
天台牡丹
金乳生草花
日月湖
金山夜戏
筠芝亭
砎园
葑门荷宕
越俗扫墓
奔云石
木犹龙
天砚
吴中绝技
濮仲谦雕刻
卷二
孔庙桧
孔林
燕子矶
鲁藩烟火
朱云崃女戏
绍兴琴派
花石纲遗石
焦山
表胜庵
梅花书屋
不二斋
砂罐锡注
沈梅冈
岣嵝山房
三世藏书
卷三
丝社
南镇祈梦
禊泉
兰雪茶
白洋潮
阳和泉
闵老子茶
龙喷池
朱文懿家桂
逍遥楼
天镜园
包涵所
斗鸡社
栖霞
湖心亭看雪
陈章侯
卷四
不系园
秦淮河房
兖州阅武
牛首山打猎
杨神庙台阁
雪精
严助庙
乳酪
二十四桥风月
世美堂灯
宁 了
张氏声伎
方物
祁止祥癖
泰安州客店
卷五
范长白
于园
诸工
姚简叔画
炉峰月
湘湖
柳敬亭说书
樊江陈氏橘
治沅堂
虎丘中秋夜
麋公
扬州清明
金山竞渡
刘晖吉女戏
朱楚生
扬州瘦马
卷六
彭天锡串戏
目莲戏
甘文台炉
绍兴灯景
韵山
天童寺僧
水浒牌
烟雨楼
朱氏收藏
仲叔古董
噱社
鲁府松棚
一尺雪
菊海
曹山
齐景公墓花樽
卷七
西湖香市
鹿苑寺方柿
西湖七月半
及时雨
山艇子樟
悬杪亭
雷殿
龙山雪
庞公池
品山堂鱼宕
松花石
闰中秋
愚公谷
定海水操
阿育王寺舍利
过剑门
冰山记
卷八
龙山放灯
王月生
张东谷好酒
楼船
阮圆海戏
花阁
范与兰
蟹会
露兄
闰元宵
合采牌
瑞草溪亭
琅嬛福地
精彩页
钟山
钟山上云雾缭绕,缓慢飘浮着,红紫色相间,人们说这是帝王之气,有龙蜕下的皮埋藏在那里。明太祖和诚意伯刘伯温、中山王徐达、东瓯王汤和一起勘测帝陵选址,他们各自写好选定的位置,藏在衣袖中。结果三个人选的地方一样,于是帝陵便定了下来。陵门左边有孙权墓,大臣们请旨将它迁走。太祖说:“孙权也是条好汉,留他在那里守门吧。”
等到开掘建陵的时候,才发现下面有梁朝志公和尚的灵塔。他的真身一点也没有腐烂,长长的指甲缠绕着身体好几圈。军士们想要把他拉走,却怎么也抬不起来。太祖亲自祭拜,许诺给他金棺银椁,庄田三百六十所,并供奉香火,抬到灵谷寺修塔安葬了他。如今寺里的僧人已经有数干人之多,一天能吃掉一所庄田的粮食。陵寝修完后,关闭了陵寝的外道,不让别人知道。能看见的只有三道门、一个飨殿、一个寝殿和后面苍苍莽莽的山而已。
崇祯十五年(1642)七月,朱兆宣任太常寺卿,中元节他主持祭祀典礼的时候,我在一旁观看大典。飨殿深邃肃穆,暖阁离飨殿三尺,用黄龙帐幔遮盖起来。并排摆放着两把交椅,用黄色的锦铺着,锦的正面用孔雀翎织着龙的图案,很是华贵庄重。地上铺着毛毡,走在上面必须脱掉鞋子放轻脚步。稍微咳嗽一声,内侍就会斥责说:“不要惊扰了圣驾!”
靠近暖阁旁有一座位,碽妃在稍微前面一点的位置,她是成祖皇帝的生母。成祖出生后,孝慈皇后抱养了他,这件事很隐秘。再往下,东西两边排列着四十六个席位,有的有座位,有的仅仅是站着的席位。祭品非常简陋,朱红色的木簋、木质的壶、木质的酒樽,很是粗糙简朴。木簋里只有三片肉、一铗面粉、几粒黍米,还有一小碗冬瓜汤,仅此而已。暖阁上有一个茶几,上面陈列着一个小铜炉、两个小箸瓶、两个木酒杯。暖阁下有一个大的茶几,陈列着一副太牢(牛、羊、豕)和一副少牢(羊、豕),仅此而已。其他的祭祀或许和这些不同,但我见到的就是这个样子。
祭祀的前一日,太常寺的官员们打开关着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的中门,用鼓乐和旗帜在前边引路,牛和羊在后面跟着,都用绣着龙的被袱盖着。到屠宰的地方,用四条绳索绑住牛的蹄子。太常寺的官员们到了之后,站在牛的正面,官员们朝牲畜作揖,还没有完全起身,牛头就已经人锅开始煮了。煮好后,牛头被抬到飨殿。第二天五更,魏国公到了,主持祭祀仪式,太常寺的官员们并不跟着,只是在飨殿上侍立着。祭祀仪式完毕,牛羊已经腐烂,臭不可闻。其余祭祀的日子每天供奉两次膳食,也都是魏国公陪着祭祀,他每天都会到场。
戊寅年(1638),我客居在鹫峰寺。有人说孝陵上有一股黑气,直冲斗、牛星宿之间,持续了一百多天。我夜晚起来去看,果然看到了。从那以后,流民盗贼猖獗,军情警报处处告急。壬午年(1642),朱成国和王应华奉皇帝诏书修葺孝陵,他们把三百年的枯木都挖出来当柴薪,为挖出树根,还往下挖了好几丈深的洞。有见识的人说这是伤了地脉,泄了帝王之气。如今,果然因甲申之变亡国了,真是把王应华干刀万剐也抵消不了他的罪过啊。孝陵的玉石经风历雨已经二百八十二年了,今年清明,竟然没有一碗饭食以供祭祀,想到这里,我不禁伤恸得像猿猴一样凄厉悲啼。P5-7
导语
本书为明代散文集。为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所著。该书共八卷,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张岱出身于仕宦之家,自幼珠环翠绕,过着富贵温柔的生活。优裕的家庭环境培养了他诸多艺术爱好,诗文、戏曲、音乐、绘画、园林无所不通……然而明朝末年,作者将近50岁时,清兵南下,江山易主,张岱的前途化为泡影,此番失落当中,张岱避居剡溪山,故交朋辈多死亡,葛巾野服,意绪苍凉。语及少壮秋华,自谓梦境,著书十余种,率以“梦”名。
序言
崇祯五年(1632),多事之秋。
六月大雨,初六日,黄河于孟津决口。九月十四日,
李白成攻陷修武县。九月,顺天二十七县霪雨害稼。
《明史》记载:“十二月癸酉,命顺天府祈雪。”
现在已无从考证,张岱那年看的雪,是否就是顺天府
祈来的那场雪。唯一可以认定的是,大雪下了三日后,张
岱他牵了一只小船去湖心亭看雪,他的船上有船夫,也许
还有个书童,他们在湖心亭遇见两个金陵人,坐下对饮,
张岱喝了三大杯,就此别过。
相对于崇祯五年发生的那些诸如黄河决口、霪雨成灾
、农民起义等大事件来说,看一场雪、遇两个人,喝三杯
酒,是多么淡而无味的故事。对张岱来说,也许就是他诸
多小品文中一个平常的片段,是张岱早年诸多浪漫日子中
最寻常的一天,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文人来说,这就是一个
象征,一个寓意,是清静恬淡的生活方式,是隐逸出世的
精神境界。
湖心亭看雪,寥寥百余字,却似读了整个的《红楼梦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张岱曾经就是那个鲜衣
怒马的浊世翩翩美少年。他出身于累代仁宦之家,少为纨
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
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
繁华褪去,曲终人散,城郭如故,人民已非,张岱失去了
他曾经拥有的一切繁华盛景,晚年人山林隐居。
观其一生,跌宕起伏,然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即便在
他最春风得意的时光,他也是一个“痴人”。他的痴在于
,纵使一生放浪不羁爱自由,却著作宏丰,是一个彻头彻
尾的风雅文人。
如果我生在明末清初,我肯定能一眼认出老年的他:
洗尽铅华,素淡脱尘。这帙小品文,文眼全在一“痴”字
。张岱在自序中说:“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
梦,其为痴人则一也。”又《湖心亭看雪》文末舟子说: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我想起《红楼梦》中
的贾宝玉,他和张岱早年如出一辙,同是纨绔子弟,癖好
不入正人君子之眼,同为“痴人”,张岱之痴,是贾宝玉
之痴,也是曹雪芹之痴。
正是这痴人,才能营造出这如梦幻般的景象。如果说
《陶庵梦忆》中种种描述是可见的具象,而张岱胸中的禅
意则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感悟。禅在哪里?流水落花,
日月星辰,尘埃蝼蚁,雪落无声,禅在一切的事物里,禅
也在虚无缥缈中。这白茫茫一片,有生于无,实归于虚。
也许,张岱的前生,就是一个敲着木鱼的高僧吧?独立湖
心,俯仰天地,此生何寄?只有在这里,张岱才能找到更
真实的自己,他的虚妄感能得到最笃定的慰藉。 ’
我常想,即便在他最鼎沸热闹的时刻,他的心间塞得
满满的也并非俗尘杂务,而是山林啸聚,清涧长流。也许
,他只是徒有一副空空的躯壳坐在人群中,似得道高僧留
了一个假身形在尘世间,真身早已人定,禅心似海。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仅《湖心亭看雪》这篇脍
炙人口的亦诗亦画的作品,从我看到它的那一天起,就成
了我一生难以企及的梦境——大雪三日,张岱前往湖心亭
,独为看雪,这是何等风雅的趣味,这是何等清静的冬季
况味,这是何等丰饶的精神境界?
这是我亲近张岱最初的理由。在《陶庵梦忆》里,随
处可撷的是前朝旧梦,故国虽去,仍是他徐徐回望时永远
的情感归宿。
所以说,《陶庵梦忆》不仅仅是一帙小品文,它更像
是一幅画,一幅清新淡雅的中国画。这幅画的技巧,或日
水墨,或日白描:有天台牡丹,有金山夜戏,有梅花书屋
,有秦淮河房,有扬州瘦马,有二十四桥风月,有茶有蟹
,有灯有雪,有打水时偷懒的童子,有陪他左右烟视媚行
的朱楚生……这些意象,这些物事,这些素人,在张岱的
笔下纸短意长,就这么简简单单的素白,却注定成为经典
,这正是张岱的高蹈之处。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到这里,张岱转换视角,他偷
偷地启用了上帝视角:“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若
不是俯瞰众生,如何能看到苍茫雪景中,自己与书童或船
夫如米粒般的存在?这是一次视角的转换,更是一次灵魂
的迁移。此刻,天地苍茫一片,正如《红楼梦》里《飞鸟
各投林》曲目中写道:“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张
岱此文写于晚年隐居后,是他对早年生活的回忆。也许,
崇祯五年时,他尚且未曾感受如此深刻,只知道看雪是何
等赏心乐事,却在晚年悟出其中苍凉凄清的况味来。于是
在写作中,才有了这般悲悯的视角。
喝一壶烧酒,不着一言,而能尽得人生真味。我仿佛
看见他端坐在几前,听见他把酒注入盏中的畅快,那清凌
凌的酒声,恰如他凛冽的生平。文中没有说他们对饮都谈
了些什么,仿佛泊在世外,这几个纯净的躯体没有包裹任
何心机,也许,这不语之境,正是此文最有魅力的部分。
张岱不同于当时的大多数士人,需要通过入仕一途来
找到自己的精神出口,来救赎自己动荡不安的心灵。张岱
不同。他所做的一切,看雪也罢,饮酒也罢,都是通过出
世来解脱世俗带来的精神困局,来完成对生
内容推荐
《陶庵梦忆》是记述关于明末散文家张岱所亲身经历过的杂事的著作,它详细描述了明代江浙地区的社会生活,如茶楼酒肆、说书演戏、斗鸡养鸟、放灯迎神以及山水风景、工艺书画等等。其中不乏有对贵族子弟的闲情逸致、浪漫生活的描写,但更多的是对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的反映。同时本书中含有大量关于明代日常生活、娱乐、戏曲、古董等方面的纪录,因此它也是研究明代物质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9 23: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