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一名律师、历史学家及马萨诸塞军事史学会 的创始人,约翰·科德曼·罗普斯致力于用“最真实 的历史”来纪念滑铁卢战役中阵亡的勇士们。在该书 的论述中,他大量使用实证性的论证手法,并始终秉 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理查德·米勒(美国福坦莫大学教授) 滑铁卢战役是19世纪最具争议性的战役。约翰· 科德曼·罗普斯在书中展现出他在军事评论方面的杰 出天赋。全书围绕“拿破仑·波拿巴为什么会失败” 这个问题展开,兼顾了英国、法国和普鲁士评论家们 的视角和观点。该书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它认真评 估了战役中的各类行动及法军与反法联军在不同情况 下的兵力对比。 ——《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会刊》 作为军事史评论家,约翰·科德曼·罗普斯坚持 认为,叙述滑铁卢战役时要坚持绝对中立的态度。《 滑铁卢战役:一部军事史》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该书考据严谨、论述清晰、客观公正,不啻为该领域 的经典之作。 ——《观察家报》 一直以来,有关滑铁卢战役的权威评价均来自英 国历史学家.他们或多或少会带有民族主义的偏见。 约翰·科德曼·罗普斯的这部著作打破了这一传统。 他的论述逻辑严谨、分析合理、不偏不倚。他希望以 此弥补法国历史学家评论较少的不足,从而平衡来自 各国评论家的视角和观点,以期解决人们最关心的几 大问题,例如,是佩里格林·梅特兰的英军近卫军还 是弗雷德里克·亚当的步兵最终击溃了帝国近卫军?该 书值得深入阅读。 ——《今日历史》 作为具有律师执业背景的军事评论家,约翰-科德 曼·罗普斯将自己这一优势最大化地运用到对战争中 每一个细节的评估上,并结合证据合理推导出最真实 的历史、得出最客观的评价。 ——《学术》美国期刊 《滑铁卢战役:一部军事史》是有关拿破仑的“ 百日王朝”和拿破仑败于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 的经典历史著作,考据水准极高。 ——《维多利亚历史季刊》 该书最值得推崇的地方是它严密的逻辑和推理。 作者的每一步论证都辅以充分的史实和各方的观点, 一步一步,抽丝剥茧,最终为读者拨开迷雾,还原争 议掩盖下历史的原貌。 ——《经济学人》 目录 第1章 动态博弈:反法联军既定部署背景下拿破仑的作战设想 第2章 危机:法军重组、军官阶层换血埋下的巨大隐患 第3章 反法联军:“混合”军队对拿破仑制订作战计划的肩示 第4章 1815年6月15日:拿破仑 第5章 1815年6月15日: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 和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 第6章 1815年6月15日:荷兰一比利时联军 第7章 1815年6月16日上午: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 第8章 1815年6月16日上午:米歇尔·奈伊 第9章 1815年6月16日上午:拿破仑严重误判了形势 第10章 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决定在利尼迎战法军 第11章 利尼战役 第12章 夸特布拉斯战役 第13章 1815年6月17日:拿破仑 第14章 1815年6月17日: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 和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 第15章 1815年6月18日:第二任格鲁希侯爵埃曼努尔·德格鲁希 和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 第16章 滑铁卢战役 附录A 《拿破仑回忆录》的一些特点 附录B 第二任格鲁希侯爵埃曼努尔·德格鲁希和伯特兰命令 附录C 滑铁卢战役讲话、急报与命令的节选 专有名词英汉对照 精彩页 第1章 动态博弈:反法联军既定部署背景下 拿破仑的作战设想 1815年3月20日,拿破仑离开厄尔巴岛回到巴黎。平定了法兰西帝国南部和西部声势浩大的保皇运动后,他的首要任务就是与各大国交流。他表示要走和平的道路,而且本书完全有理由相信,他真的是打算寻求和平。不过,他派出的代表在边境上遭到了拒绝。欧洲其他各国不愿与他有任何瓜葛。这些国家结成了具有攻击性的反法联盟,誓将拿破仑赶下皇帝的宝座。周边国家的军队迅速在边境集结,就连俄国都调集了军队,试图攻击法兰西帝国及其皇帝。 为了应对实力强大的反法联盟,拿破仑倾尽所能。在他第一次退位后,军队已经重组,许多高级军官都被保皇党的领袖取代。帝国政府重建后,新政箫的出台迫在眉睫。而在这些政策生效之前,拿破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军队组织的改革需要时间。此外,拿破仑并不想多生事端。他迫切希望可以避开这场战争.从而集中精力处理国内事务。不过,本书不打算讨论他的新宪法中隐含的骗局。 除了扩充并重组军队,拿破仑开始加固主要城市的防御工事。 1815年6月1曰前,法兰西帝国与邻国的关系并没有发生变化,确定下一步计划成为拿破仑的职责所在。 简而言之,局势如下。当时有两大联军。一支由英军、荷兰一比利时联军和汉诺威军,以及布伦瑞克军和拿骚分遣军构成,统一由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指挥。另一支由普鲁士、撒克逊和其他德意志军队构成,由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指挥,驻扎在比利时及桑布尔河和默兹河以北以东地区。在东部边境,匈牙利集结了大量军队,并且俄国大军将在1815年7月赶来增援。如果拿破仑继续自己的防御战略,那么法兰西帝国将再次成为战场,就像前几年那样。通过拖延确实可以获取时间。拿破仑急需时间来完善军队建构、巩固防御工事、制造弹药,让整个国家进入防御状态。但反法联军一旦来犯,将是势不可挡的。当然,拿破仑1814年的战绩可能会重现,重建尚波贝尔战役、蒙米拉伊战役和兰斯战役的辉煌,但也有可能经历布里耶纳战役、拉昂战役和发生在奥布河畔的阿尔西战役的惨烈与徒劳。如果有可能,拿破仑就会争取减少双方军事力量的巨大差距。要做到这一点,他只能对敌人分而击之。他如果能先歼灭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和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元帅的军队,那么对抗奥军和俄军时将更加有利。毫无疑问,拿破仑认为,如果运气在1815年再次眷顾他,就像在1805年和1806年那样——如果在比利时,他能重现奥斯特利茨大捷。和耶拿大捷,那么他将有可能与他的岳父——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和解。而俄国也有可能从战争中退出,因为参战对俄国来讲几乎毫无利益可言。本书认为,拿破仑的特长是进攻。他的天赋适合大胆的进攻型战略。对于他集中所有兵力迅速进攻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和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的军队,本书丝毫不感到吃惊。 如之前所述,反法联军驻扎在比利时边境线和边境线北侧的军营里。粗略地讲,反法联军的前线从东部的那慕尔、胡伊延伸至西部的蒙斯和图尔奈,共计一百多英里。这条线上散布着无数的城镇和村庄。有些城镇和村庄距离边境有四十英里。从很大程度上讲,拿破仑确实非常熟悉这种多样化的布兵方式。他认为,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的军队广泛散布在乡村,两天之内不可能聚集,而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元帅则需要一天以上的时间集结麾下的四个军。 P1-6 导语 滑铁卢战役是19世纪最具争议性的战役。约翰·科德曼·罗普斯在书中展现出他在军事评论方面的杰出天赋。全书围绕“拿破仑·波拿巴为什么会失败”这个问题展开,兼顾了英国、法国和普鲁士评论家们的视角和观点。该书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它认真评估了战役中的各类行动及法军与反法联军在不同情况下的兵力对比。 序言 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关注世界各国尤其是 西方国家文明的源流、发展和未来已经成为当下世界史研 究的一个热点。为了成系统地推出一套强调“史源性”且 在现有世界史出版物中具有拾遗补阙价值的作品,我们经 过认真论证,推出了“华文全球史,,系列,首次出版约 为一百个品种。 “华文全球史”系列从书目选择到译者的确定,从书 稿中图片的采用到人名地名的规范,都有比较严格的遴选 规定、编审要求和成稿检查,目的就是要奉献给读者一套 具有学术性、权威性和高质量的世界史系列图书。 书目的选择。本系列图书重视世界史学科建设,视角 宽阔,层级明晰,数量均衡,有所突出。计划出版的华文 全球史中,既有通史,也有专题史,还有回忆录,基本上 是世界历史著作中的上乘之作,同时也是填补国内同类作 品出版的空白。 人名地名规范。本系列图书中人名地名,翻译规范, 重视专业性。同时,在人名翻译方面,我们坚持“姓名皆 全”的原则,加大考据力度,从而实现了有姓必有名,有 名必有姓,方便了读者的使用。另外,在注释方面,书中 既有原书注,即完整地保留了原著中的注释;也有译者注 ,又体现了译者的研究性成果。 书中的插图。本系列图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书中都有 功能性插图,这些插图全方位、多层次、宽视角反映当时 重大历史事件,或与事件的场景密切相关,涉及政治、军 事、经济、社会、外交、人物、地理、民俗、生活等方面 的绘画作品与摄影作品。功能性插图与文字结合,赋予文 字视觉的艺术,增加了文字的内涵。 译者的确定。本系列图书的翻译主要凭借的是一个以 大学教师为主的翻译团队,团队中不乏知名教授和相关领 域的资深人士。他们治学严谨,译笔优美,为确保质量奉 献良多。 “华文全球史”系列作为一套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优 秀的世界历史丛书,对增加读者的知识,开阔读者的视野 ,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要看到,一方面很多西方历史学 家的观点符合事实,另一方面不少西方历史学家的观点是 错误的,对于这些,我们希望读者不要不加分析地全盘接 受或全盘否定,而是要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有益的东西 。 华文出版社 2019年7月 内容推荐 《滑铁卢战役:一部军事史》的独到之处在于史料来源的权威性、论述的严谨性与结论的客观性。作者约翰·科德曼·罗普斯以极富逻辑性、实证性的论述,力图还原滑铁卢战役当时当地真实的历史。反法联军既定部署背景下拿破仑的作战设想是什么?法军重组、军官阶层换血埋下了哪些巨大隐患?“混合”军队对拿破仑制订作战计划的启示有哪些?利尼战役、夸特布拉斯战役和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列博莱希特·冯·布吕歇尔的决策是如何影响法军与反法联军命运的?本书将详细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