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例”字词源入手,提出“例”字作为一种法律形式的词源是来自于经学“春秋释例”的研究方法,其本质是对于相似事件给予相同评价。这种经学研究方法自先秦萌发、在魏晋成型,在宋代得到重大发展,再乘宋人求实致用之风,最终在宋代成为一种法律形式。第二部分中,该书结合大量史料,细致考察了宋例的渊源、编纂程序,适用方式以及宋例与其他宋代法律形式的关系等问题。作者提出宋例是由临事处断而生,经过不断沿用或者规定著例的方式被确定。宋例与其他具体的法律形式没有绝对的界限,使用时并行通用,编纂时交融互参。第三部分是讨论宋例在中华法系生发演进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宋例与皇权、宋例与前后朝代的关系,并将研究的视野由宋例延伸至例,最终提出中华法系演进生发实有“因循”和“创附”两端,例就是“创附”机制的集中体现。 作者简介 王文涛,男,汉族,1982年生,天津市人,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宋代法律史,现为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 目录 总序 序言 导论 一、选题的源起和研究意义 二、宋例研究现状 三、本书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宋例的概念 第一节 宋例与“春秋释例” 第二节 宋例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三节 宋例所涉及的内容 第二章 宋例的形式 第一节 宋例的渊源 第二节 宋例的编纂 第三节 宋例与宋代法律体系 第三章 宋例的适用 第一节 适用的程序 第二节 择用的原则 第三节 宋例在实务中的作用 第四章 宋例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宋例与宋代皇权、法制的关系 第二节 宋例与前朝法制的关系 第三节 宋例与后世法制的关系 第四节 宋例在中华法系中的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力图通过对散见的宋例史料的耙梳,更加全面真实地复原宋例的编订、运用情况,由此更加准确地界定其概念性质,更加全面地把握整个宋代法制体系及其司法运作程序,进而探讨“例”这种法律形式、法律现象在中华法系中的地位、作用及价值,借以实现对中华法系的再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