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间日月随时光渐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晓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王晓超,笔名超然。1959年生于河南舞阳,研究生学历,华南理工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
17岁入伍,十年军旅生涯结束后随部队集体转业到一所中央企业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随后调中共韶关市纪委工作,历任办公室主任、党风廉政建设室副处级主任。
后记
翻开这本新作的校样,书中的每个文字都在轻叩着我
的心扉。使我回首从遥远的孩童时代,到沸腾的青春之梦
,从军旅生涯的难忘岁月,到党政机关的倾心值守,生命
的阳光清澈如水,洗亮了我的艺术感觉。
古人云:“文饭诗酒。”诗要像酿制美酒一样去酿制
,去升华,去淘汰。最后剩下清纯,这便是诗。比之酒之
纯,饭便杂些,杂而有序,杂而丰富,杂而深刻。诗无达
诂,文无成法。但散文难以藏拙,它须以充满张力的文字
艺术,深刻独到的主题解读,优美松弛的叙事风格,在直
面现实本质中坚守真诚。
数十年来,一首首,一篇篇,如是诗,当是我心灵的
脚印;既是文,便是我思想的感悟。但无论为诗为文,我
一直认为,骨子里不会变的是作者的信念、人格、情怀、
学识,还有澄明的灵魂。为什么要说澄明的灵魂?在中国人
的词典里,“灵魂”即人的精神、情感、思想及品格。这
里面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交叉与重叠,当我们重新拾起文
学价值话语时,不难发现文学从未放弃对理想的探求,并
提供一种审美风格上的连续性,审美气质上的完整性。文
学理想是高迈的,文学理想是精神的,文学理想更是灵魂
的。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很多经典.不就是书写中
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灵魂的成长历程吗?
诚然,人类生命无疑是不完善的,文学理想、灵魂境
界也是不圆满的,只有不断地关注人类本身,关注进入新
时代后人们的思想道德、精神理想、价值取向,才能激发
自己在生命历程中体昧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澄明的灵魂,
说到底就是自我耕耘心灵,所谓“不修其身求之于人,是
谓失伦;不治其内而修其外,是谓大废”(刘向《说苑》)
。因此,作者只有澄明的灵魂,才能写出有道德、有筋骨
、有温度的浩然正气、催人奋进的作品,只有自身储备了
昂扬向上的正能量去温暖人、感染人、启迪人、鼓励人,
才能给广大读者传递正能量。正如杜甫诗中所云:“文章
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今天的新时代的大格局,呼唤优
秀的文艺作品,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去照亮现
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通过优秀的
作品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历史昭示我们,民众精神不失落,民族才能崛起或复
兴,国家才能强大。而作为精神食粮的文艺作品.不拘于
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需
要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当文艺生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当
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有了
深厚的土壤,也拥有卓越的力量。我写作的目的正在于此
,虽是杯水车薪,但我仍不懈地努力着、坚持着、前进着
,但愿不负众望!
临了还是我每本书后记中所引用《周易》中的“天行
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此
与读者共勉!
2019年9月28日于广州超然轩
目录
自序
感悟篇:明月清风 人生如诗
临窗而阅
再别小城
登长城遐想
品茗思远
情牵车八岭
平湖落日圆
独处的时候
西湖北望怀东坡
诗歌畅想
又见贾湖
留白的深意
季节篇:日夜不居 四季更替
世间日月随时光渐行
春之散章
雨中采绿
夏之绝句
五月遐想
六月的雨
秋之小令
远去的秋
秋的怀念
冬之三叠
冬韵
自然篇:万物有灵 自然而然
浅吟山水间98油菜花开
窗外,有棵玉兰树
月摇竹影
草原胡杨
故乡的芦苇
秋日荷塘
雀鸟之灵美
诗中听雨
羊城红棉赞
海岛之悟
后记
精彩页
临窗而阅
我喜欢房间里偌大的飘窗,三面凸起,有飘逸感,临窗而望,视野开阔,静思致远。而更为惬意的是面对亮窗,手把一书,应了李白的著名诗句:“鸟吟檐间树,花落窗下书。”
临窗而阅,是我读书的习惯。我喜欢读书,几乎每隔一两天读一本书。藏书、读书、写书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在我拥有的数万册藏书中,不乏古籍善本、海内孤本,以及革命文化中的红色文献。每当看到我的数十个“顶天立地”的书柜,便其乐融融。回眸书房,那一列列书柜仿佛是一座座兵营,那一排排书籍仿佛就是千万个战士,任我调遣,任我指挥。焦桐作琴,可以听高山流水;断木为鼓,可以响绝世佳音;书籍为阵,可以使灵魂飞升。
有人说,世上最动人的皱眉,是读者苦思的刹那;世上最自得的一刻,是读者读书时会心的微笑。这说明阅读对人生是多么重要啊!但眼下人们虽然少了温饱之虞,却也失去了心灵的丰盈和目光的深沉。在一片毫无质量的傻笑之中,人的心灵变得苍白,目光变得浅薄。浮躁的人生,浮躁的人群令人忧虑。人们应该抓紧今日起所有的日子,不游荡,不枉费,不懒惰。用阅读激发精神动力,摆脱浮躁和不安,使心灵冷静而达观,保持精神一隅的宁静。让思想严肃、庄重而纯真,让生命蓬勃、旺盛而高尚。
尘世的一切,都有一个“缘”字,人与人如此,人与书也如此。黄宗江先生说:“都说人生有三情:亲情、爱情、友情。还应有一种情,日:书情。有此情,三情方充实。”人缘或易尽,书缘终难了。这恰是像我这样的书痴书虫性情中的“愚顽”与“可爱”的一面吧!
缘起缘灭,仿佛一切皆有天定,这是佛教的理念。但人是能动的“万物之灵”,是“会思想的芦苇”,执着追求是天赐良缘的必要“铺垫”。记得我幼时家中不乏笔墨书本。父亲的藏书很多,如《三国演义》《儒林外史》《镜花缘》《道德经》《周易》《春秋》《庄子》等,父亲说我年幼不能看这些书.我却大量“偷阅”这些“大部头”的书,那时似懂非懂,父母总是怪我。然而在他们责怪声中我还是与书本结了缘。记得17岁入伍时还带了两大皮箱的书。每每在新兵紧急集合时,我总是因书的“重负”落在队伍的后边。现在回想,正因为读书、写书,才有了日后的考军校当军官。我虽不赞成读书唯官论,但自感半生所获皆出于书。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这是聊斋先生的感悟。由读书到写书。读者更兼作者,缘来缘去,书乎?人乎?友乎?己乎?难分难解!古往今来,人生有涯,书海无涯。有些书,有些人,看似注定寂寞。可即使寂寞,那也是“我有焦尾琴,弦断无人和”的寂寞。识我懂我者,自会在卷帙浩繁的书海中寻寻觅觅,意会神合。坚持阅读,执着无悔。刘禹锡诗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结缘一本有思想有见地的书,可谓结缘一位睿智饱学的良师,结缘一个志趣相投的益友。
…… P3-5
导语
王晓超,笔名超然,河南舞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家学会会员、中国古诗词学会会员、心理学会会员、易经学会会员、红学会会员、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会会员、监察学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和廉政文化的普及传播者。
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著有散文集《下雪的日子》,诗集《超然轩诗札》《一壶诗情暖人生》,古体诗词集《霁月光年》等。
本书是他的散文集。
序言
阳春三月的一个周末,我与广东省散文创作学会主任
张宇航先生探讨散文创作话题。宇航先生说:“你的诗词
作品我很喜欢,并且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每次与你交
流总觉得是在跟一位诗人对话。但你也创作了不少散文。
你的散文创作跟你现代抒情诗的风格,确实有着不少相似
之处,都很善于发掘出多种多样的色彩、意境和感情,有
时显得高旷、雄劲、强烈、激昂和深邃,有时显得沉郁、
委婉、清雅、平实与细腻。正是这种艺术格调,展现出了
多姿多彩的人生与美不胜收的风景。叙人则身影宛然跃动
,写景则风光如在眼前,叙事则汩汩流泄胸臆,这样的作
品自然会得到读者的共鸣。”
宇航先生是散文大家,他是赞誉也是鼓励。因为从文
体本身的素质与禀赋而言,我认为诗歌(指现代抒情诗)和
散文都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文学体裁。都侧重于抒发内心
的情感,表达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对于社会、人生、自然
场景的再现,也往往相互撞击和相互交融,这样才能有一
种强大的感染力。这两种文体都是以鲜明活跃的形象,表
现出强烈的情愫和深沉的哲思,为其最高的追求。正是由
于这两者之间有着相通点,因此一位在艺术上有强烈追求
的诗人,肯定也会较为容易地在散文创作中,取得艺术上
应有的成功。当然,我不在成功者之列,我只能是一个在
创作的征途上永不停步的跋涉者。
今天,我将这33篇陆续发表过的散文作品,编纂成册
,定名为《世间日月随时光渐行》,准备付梓。而在付梓
之际却产生了新的感悟与读者共勉。因为近期读了奥地利
作家卡夫卡写的寓言《巷战》。作品中描写有一队士兵攻
入一座城市,在巷子里到处搜寻抵抗者,突然看到一位长
了翅膀的老人。老人对士兵说:“我们每个人都长有翅膀
,但它对我们毫无用处,要是能扯下翅膀,我们早就那样
做了。”士兵问:“你们为什么不飞走呢?”老人反问:“
为什么要我们飞离自己的城市、家乡,离开自己的故居和
诸神?”
老人反问得太好了——要他们舍弃自己的故土.是不
可能的,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坚守到底。正像那位老
人在坚守自己的城市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坚守
的东西,比如理想、信念、抱负、事业、爱情、承诺、爱
好等。然而在人生的进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
、诱惑.让你舍弃原来坚守的东西。结果那些缺乏定力的
人或被世俗所左右的人改变了初衷,与原来的追求渐行渐
远。而那些有足够定力的人,则会始终坚定地去走自己所
定的人生道路,这使我想起孔子、孟子、庄子,还有西方
的苏格拉底、布鲁诺等。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坚守而生。
苏格拉底最终为了哲学而献身,这样的坚守如此悲壮,如
此崇高,令人敬畏!
现实中,我常听到一些人说:“我本身喜欢文学,写
了很多作品,怕别人说是不务正业,不敢发表,更没有坚
持下去了。”听了此话我不禁扼腕,我一直认为伟大的事
业和高雅的爱好既是相辅相成的,又是相得益彰的。人世
间,只有有所坚守的人,才能成就大我,立足于天地之间

而我讲这么多题外话,想说的就是我对文学的坚守。
进入新时代,今日之中国需要精神的成长,对当下社会人
生要有一个切实的正确指引。我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用
文学开辟人生精神的净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家必须
具备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天地之心和生民之命。尽管我们
不可能从文学这一池清水中捕获大鱼.但它能照见万物的
本性和自我的本心,让我们在尘世中清晰地辨认自己,不
妥协、不颓废、不沦陷。
我一直认为,虽然创作有时候确实只是一个偶然灵感
的简单记录,但更多的时候,它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
很多事物都易朽,但好的作品却能够永恒流传,给人以慰
藉,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光明,给人以美好。
2016年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的现代诗文选《几度
春来听雨声》和古体诗词选集《霁月光年》。这两部作品
曾连续半年获得广州新华畅销书排行榜文学类榜首.去年
出版发行的诗集《一壶诗情暖人生》也很受读者欢迎。近
期又收到很多读者的来信,他们说我的作品令他们意兴遄
飞地反复欣赏,希望我继续坚守下去,写出更多更优秀的
作品。读者的厚爱和期望令我大为感动。这也正是我要坚
守的动力,我会一往无前、决不停步!
尽管创作是孤独之旅,但我始终认为:创作的过程,
就是自我提高,自我成长,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作家不但要忠于自己的内心,还要忠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用深切的生命体验去创作,为民众、为社会良知代言,唱
大雅正声,歌黄钟大吕,这是新时代作家的应有之道,应
有之魂。如果作家不能在真伪善恶的情感搏奕中,持守光
明正大之气,发慷慨沉雄之声,丧失的将不是作品的功能
,而是作品的生命,这正是我在创作道路上不懈坚守和跋
涉的缘由。
是为序。
2019年3月16日于广州超然轩
内容推荐
这是作者最新的散文集,共三辑三十三个篇章。一、感悟篇:明夜清风 人生如诗;二、季节篇:日月不居 四季更替;三、万物有灵,自然而然。作者常年在繁忙的工作闲暇之时,笔耕不辍,寄情文字书写自己人生之路常悟常新的所思所想。他以诗意的生活和冲淡的心态对抗世俗的浮躁和繁杂,希望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借由一篇篇抒情的短章为身心觅得一处归宿,让内心获得一份从容。文中配以有没的国画,使书稿成为一本供读者阅读怡情的小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