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大多数人对建筑的了解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名胜古迹,或者时常被忽略的生活背景,其实建筑对我们来说是最容易接触到艺术形式。因此,提升对建筑的理解力,优化欣赏建筑的思维,是每一个追求生活品味的现代人需要掌握的技能。 作者雷布琴斯基教授在本书中向读者提供了一套理解建筑的框架,涵盖了10个思考维度,并通过介绍现代丰富多彩的建筑和众多知名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与实现过程,带领读者深入体验建筑的本质。 作者简介 维托尔德·雷布琴斯基(Witold Rybczynski),国际知名城市历史学家,畅销书作家,建筑评论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荣誉教授。长期为《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大西洋月刊》《纽约客》等报刊撰写建筑和城市方面的专题文章。著有《嬗变的大都市》等作品。2007年,美国国家建筑博物馆授予他“文森特·斯库利奖”(Vincent Scully Prize)。 目录 引言 建筑是如何运作的 01 概念:一栋建筑的来源 02 环境:栖身之所 03 场地:呈现方式的决定因素 04 平面:建筑的根本 05 结构:建造过程 06 表皮:第一印象 07 细部:理念的表现方式 08 风格:视觉逻辑 09 历史:灵感或累赘 10 品位:对美的认知和捕捉 专业词汇表 参考资料 导语 10个角度理解建筑的本质,像建筑师一样体验建筑,轻松从游客进阶到建筑行家,从参观者升级到体验者。 一栋建筑最初起源于什么概念,如何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现有的场地如何促成或制约设计,它的平面、结构、细部和表皮都体现了建筑师什么设计意图,它在风格塑造、传承或打破历史传统、品位方面是如何考虑的,建筑不是只有雕梁画栋,而是设计的集大成者。 本书中介绍的建筑多为明星建筑,如悉尼歌剧院、圆厅别墅、古根海姆博物馆、流水别墅等。很多游客出国游玩都会打卡这些网红建筑,但多数人看不懂或者只是一知半解。读过本书后,读者除了能看懂它们,还能真正了解它们的美学和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