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南北十大奇侠传/民国武侠小说典藏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姚民哀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姚民哀号称旧派武侠前五家之一,是民国武侠小说创作的先驱者之一。姚民哀不喜神怪与艳情描写,也较少描写武术,他更擅长写帮会故事,将明清时期各个武侠帮派的结构、关系和他们之间的故事描写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耳目一新,在当时大受好评。《南北十大奇侠传》是其武侠力作之一。 作者简介 姚民哀,本名姚朕,字肖尧,号民哀,笔名花萼楼主等。江苏常熟人“鸳鸯蝴蝶派”重要作家,旧派武侠前五家之一,与文公直、顾明道合称武坛三健将”,被称为“帮会武侠之祖”。他在帮会小说题材和叙事手法上的开拓和发展后来为郑证因所继承。在小说结构上,姚民哀创造了“连环格”,这种手法也为后来的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娴熟地继承并发扬。作为评书艺人,姚民哀独创“吟咏调”,善说“书外书”,被赞为“真乃当世柳敬亭也”。 目录 第一回 谭党会野史开场 谋结合异僧涉世 第二回 王气未全衰天地英灵孕霸主 名师自投荐安危经济授奇儿 第三回 酒肉友朋多赵王孙迎宾倒屣 交情生死见言笠人人梦托孤 第四回 挟技走风尘千里马未逢伯乐 游春识异丐万人敌长困泥途 第五回 六千里外叹飘零杜宇催归归未得 卜二时中空盼望孀嫠佞佛佛无灵 第六回 游子喜归来感友赠金慰慈母 同根煎反急唆夫设陷阱堂兄 第七回 枭獍逞奸邪同谋遗产 英雄扶正气独戏公堂 第八回 胠箧动天良堪称侠义真君子 健儿显身手不了恩仇非丈夫 第九回 春宝山开堂放布 清德宗下诏求贤 第十回 应诏陈词劾三凶万民称快 批鳞罪犯戮孤忠四海呼冤 第十一回 绝处逢生察木多孤忠远戍 风尘奇遇便宜坊隐侠留谜 第十二回 双义传镖何惧天罗地网 单身说寇全凭舌剑唇枪 第十三回 前路茫茫寄家书恓惶挥涕泪 悲风猎猎怜同病典质济寡孤 第十四回 飞霞女还金酬德 孤云僧谈命推星 第十五回 冷眼旁观多髯翁热心破局骗 亲身经历大力女含怒讲家常 第十六回 狭路逢仇题壁惹殃投黑店 空山遇隐开樽谈侠宿青庐 第十七回 追聚前情火烧醉金刚 风波倏起蜂刺菊花青 第十八回 定数最难逃螳螂在前黄雀在后 隐忧犹未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第十九回 遍地叹荆榛万里云山孤枕梦 深山藏虎豹三年旧雨一朝逢 第二十回 卜国运盗窟论僧诗 索陋规昌都失钦犯 第二十一回 吊明孝陵无意得龙驹 游南汤山有心救闺媛 第二十二回 两地相思意难忘柔情脉脉 一天风雨人去也清泪重重 第二十三回 奉主命星夜驰驱临白下 避缇骑惨分骨肉走东瓯 第二十四回 或有前缘卖解女幸逢逋逃客 事中数定畸零儿欣遇振奇人 第二十五回 人心险恶讲赌经利弊重重 荆棘江湖谈粮帮规矩叠叠 第二十六回 万壑同源拜大学创始孔子教 千夫所指恨西人组织义和团 第二十七回 祸生不测感凄凉为客病魔临 喜出望外念故旧开轩延谱侄 第二十八回 柔情脉脉自由女偏逢薄幸郎 天下荒荒经纪人频遭尴尬事 第二十九回 探虚实赎当明羞把式匠 献才能飞棋暗助保镖师 第三十回 计中计嵊匪溯源还赝鼎 难上难英雄负气访真棋 第三十一回 孤客叹无家迹浪萍飘空怅怅 知己轻易别马蹄辕辙恨漫漫 第三十二回 念犯贪嗔毒秃谋财设陷阱 报分善恶异僧说偈指迷津 第三十三回 劝业会龙马夺头标 上新河名师报喜信 第三十四回 灵官庙双盗软玉鞭 云龙山计激赵王孙 第三十五回 面貌雷同误指拍花贼 相逢邂逅识破假仙人 第三十六回 迷本性围士可怜成人腊 种兰因丽姝巧计护书生 第三十七回 陶大令断狱儆奸民 干酒鬼传书戏贤妇 第三十八回 赵王孙入伍请标旗 熊烈士孤军谋大举 第三十九回 钱通灵对局识人龙 郭寿丞盗马惹奇祸 第四十回 报前恩舍娣拒追兵 谈旧恨临风挥热泪 序言 “帮会小说之祖”姚民哀 张赣生 民国通俗小说作家中,颇有几位“奇人异士”,姚民 哀便是其中之一。姚民哀(1894-1938),江苏常熟人。他 出生于一个说书艺人家庭,九岁时即随其父在江浙乡镇间 流动演出,奔走江湖。当时正值光绪二十九年,由巢湖一 带流亡到太湖流域的一伙人,以聚赌、贩盐为事,结为秘 密帮会,声势甚盛。姚民哀随其父出入于这些人盘踞之处 ,对他们的特殊术语及风习十分熟悉。因见帮会中人见义 勇为,同党相共患难,意志坚强,深为钦慕。姚氏年稍长 ,便也投身其中,加盟陶成章之光复会和陈其美之中华革 命党为党员。辛亥革命爆发,陶、陈两派系势力均在上海 一带发动武装起义,与辛亥义军相呼应,姚氏于此役曾充 当敢死队员,与清军作战。 民国建立后,转年姚氏入新闻界,在《民国新闻》任 职。民国五年(1916),袁世凯管号洪宪,大约姚氏曾在 外地有反袁活动,故逃亡回上海避难,并重操说书旧业。 同时,在《小说丛报》《小说新报》等报刊发表笔记和短 篇小说。他进入文坛并非偶然,早在辛亥革命时期,姚氏 就既参加了秘密会党组织,也参加了陈去病、高旭、柳亚 子等发起成立的文学社团——南社,与文坛人士建立了联 系。此后,他一面从事说书旧业,一面编辑报刊并撰写小 说及其他文章。他的说书以说唱《西厢》著称。他编的报 刊有《小说霸王》(不定期刊,1919)、《世界小报》( 日刊,1923创刊)等。所著长篇小说有《山东响马传》 (1923)、《荆棘江湖》(1926)、《四海群龙》(1929 )、《箬帽山王》(1930)及《江湖豪侠传》《太湖大盗 》《秘密江湖》等。 这时,姚民哀已揭出“帮会小说”的旗号。清来的会 党受革命潮流影响,与反清志士联络,是民主革命的一支 重要武装力量,因而受到姚低做慕,并投身其中。民国建 立后,会觉作为黑社会组织的丑恶一面便目益器露出来, 姚氏也就由饮慕转为厌恶,对其加以口珠笔伐。他在1930 年为顾明道《荒江女伙》作的序中说:“向称膏腴之所、 上她天堂之苏杭二地,近亦不时以盗匪洗劫闻。虽公家防 卫方法,舍水陆皆有专司其责之军警外,更益以商民自卫 团体。马肥人壮,械充弹足,日夜梭巡,守望相助,无地 不郑重其事,诚无懈可击,谁尚口是而腹讲?而匪徒犹能 肆意则掠,挟载以去。苏杭且如是,彼地土枯瘠,人民衣 食维艰,而又俗尚武力,虽妇竖小孩亦好暴勇斗狠,向称 盗匪渊戴之所,自然尚堪设想焉耶?或曰:捕治既难严厉 ,试问应以何术驾驭最为适妥?姚民衰曰:治盗善法,莫 妙于行侠尚义,则铲首诛心,无形瓦解。唐雌所谓‘布衣 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足使鼠辈栗栗心寒,惜惜 知戒。一方贤有司更以宽容博爱之经济,导人以正,此风 自然渐次湮泯,人人皆为奉公守法之民矣。不佞年来从事 于秘密党会著述,随处以揭开社会暗幕为经,而亦早以提 创尚武精神侠义救国为纬。”这便是姚氏作“帮会小说” 的动机。 姚民哀的文章洋溢着侠气,并确曾执枪上过战场,但 他的形貌却离膀大腰圆差得太远。严芙孙说:“他的身体 ,既小且矮,夹在人丛里,仿佛是个十余龄的童子。”“ 他的脚小得诧异,鞋夹在人丛里,仿佛是个十余龄的童子 。”“鞋子只穿得五寸六分实尺,比到三寸金莲,只多二 寸有余。这件趣事,早已遍传小说界了。”所以当时有人 和姚氏开玩笑,拟了一个“挽联”送给他,词云:“脚小 人小棺材小,名多友多著作多。”他看了一笑置之。张丹 斧也曾和他开玩笑,说他这种革命党,“一块钱可买一打 ”。上述“挽联”说姚民哀“名多”,是指他喜欢变更笔 名,如老貌、护法军、乡下人、花萼楼主、天宜、小妖等 ,不胜枚举;他登台说唱,又化名为朱兰庵。1924年姚氏 患重病,外间传说他已去世,就是因为他经常更换名姓, 人们在一段时间内没看到姚民哀这个名字,才做出那种猜 测。 姚民哀后来参加了星社。1936年秋,星社社友在上海 聚会,邀姚氏来与大家见面,郑逸梅回忆当时的情形说: “十年不见,相惊憔悴,同社诸君乃与之一一握手,询其 尚识故人否。民哀或忆或不忆,又复述过去事,令人似温 旧梦。”当时姚氏不过四十二岁,已显老态,可见他生活 境况不佳。1938年,抗日战争期间,姚民哀被游击队熊剑 东所杀,或云因其附敌。 在姚民哀的著作中,以《四海群龙》及其续编《箬帽 山王》较为驰名。《四海群龙》讲的是清末镇江有一位任 侠仗义的帮会首领姜伯先,此人曾留学日本,文武全才, 回国后私蓄军火,招养志士,专做劫富济贫、行侠仗义之 事,后为人陷害,被官府正法。他的朋友闵伟如四方联络 帮会首领,全力为姜伯先复仇。《箬帽山王》则另起炉灶 ,写“四海群龙队中的一条大龙”杨龙海组党的故事。 姚民哀另辟途径,描述帮会内幕,的确使他的作品颇 有特色。当时姚氏对帮会的态度也比较客观,他一方面笔 伐残害民众的黑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对辛亥革命前具有进 步性的帮会组织给予热情的赞扬,这自然与他本人亲身的 经历有关。 导语 张赣生认为姚民哀在民国武侠小说的发展史上有重大贡献,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创作的小说,更在于他在观念上开拓的新道路,这是有超前的先导作用的。对于姚氏的种种设想,应该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和估价。 精彩页 第一回 谭党会野史开场 谋结合异僧涉世 却说我们中国这个名称,不知昉自何代何人。有的道周朝建都在河南,本来中州居天下之中,所以就叫作中国。然而这个“天下”两字,仅就着亚洲一部分范围而言,乃是从前闭关时代,用部落眼光观察之后所发的狭窄论凋,与现在交通时代,具世界眼光的学者口吻完全不合的了。况且就依着目下国境方网而论,也比周朝时候的疆域要广阔得多着哩。所以位处扬子江中部的武汉地方,公认它是全国土地的中心点,河南早已算不得腹部哩。故此近代儒林中衣冠之士都称祖国作中华,这倒较原来的“中国”二字,确乎贴切一些。 我国在地球上开化最早,向属文墨礼仪之邦,自然有华彩发扬于外,所以唤作中华。雄踞亚细亚洲的东南隅,为世界上最古最大的邦国,东西相距九千一百里余,南北相距六千三百里余,面积四千=三百十万方里,占全球百分之十地步。幅员辽阔,人民众多,真可以算得世界各国的冠军。不过户口既多,人种自也复杂异常,除了汉、满、蒙、回、藏五大族之外,尚有苗、瑶、壮、哈、维、黎等六七种种类。人种既繁,那风尚习俗当然也随地殊异,不能一致的了。而且各种人的对于宗教上信仰,凭你善导也罢,强迫也罢,他们总随着同种人的多数方面趋附信从,不肯共同遵守法定的国教,以昭一律。而且越是这一种含有宗教性质的集合,那条例与现行法律有所抵触,为官厅所干禁的,暗中归附的信徒越是来得多,就是一种团结精神秘密党会,也必定较公开法团来得优美。所以中华舆版之内,除了儒、释、道三大宗教之外,信仰天方教的人倒也不少。其次遵信天主、耶稣、喇嘛、希腊四教的民众,如其详细侦查之后,与天方教徒列表对勘,大约数目也不相上下哩。 现在满、蒙、藏三族人民大半是服从班禅或达赖指挥,为黄喇嘛教的信徒。至于中华北部人民,大半信仰天方教的;南部人民,大约百分之四十乃是信仰天主或耶稣、希腊三教。这都成了公开事务,容易调查。至于暗中集合、含有宗教性质的半公开团体,所谓某党、某会、某帮之类,那是更觉名目繁多,朝盛暮衰,此仆彼起,言难尽述。其中有几种也称教的,如白莲教、八卦教、两杯茶教等类是也;也有几种称帮的,如青帮、红帮等是也;有几种称会的,如哥老会、三点会、大刀会、兴巾会、共进会、红黄绿白黑五色枪会等等,已都是声闻昭著,人家知道这名日的了。更有一部分的集合,那势力只不过达一两县地界,充极其量跨着两i省、五六县地界的会党,更加同潮湿地上的蚂蚁一般,一时哪里点得明白这种党会究有多少数目。好在这部小说完全谈的这一道门儿里的逸闻遗事,看官们休慌,少不得把这些大小秘会沿革历史,容著书人慢慢地一回回叙述出来,供大家茶余酒后的谈助。正是: 荒唐满红,涕泪一握,姑妄言之,画蛇添足。 这部小说又名《九狮一僧录》,望文生义,便知书中主人翁第一个重要人物乃是个和尚无疑。倘就事迹而论,这和尚一生作为究不及那儿筹生龙活虎狮子般的好汉来得多,不过这九筹狮汉一者不是生同郡邑,再者各人隶属一种社会,那环境和生活状况各各不同,并非站在一条水平线上的人物。若无这和尚居中撮合,再也不会聚到一块儿去的,好比将纱织布一般,若不用线作纬,一万年也织不成布,故而这个和尚一生的关系确非浅鲜。所可惜者,这几狮好汉生当斯世,辜负着天赋他们的雄才伟略,不能成得王霸事业,以致这和尚也只得同徐敬业帐下的骆宾王、苻坚幕中的王景略去争一日短长。不然,竞可和明成祖驾前的姚广孝分庭抗礼,虽是晨钟暮鼓、四大皆空的比丘,却也是运筹帷幄、摇鹅毛扇子的角儿呢。因此上,这书开宗明义,第一回却先郑重其事演述这和尚的来历。 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