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翳礼赞》是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的随笔集,作者从相反的思维揭示东方美学,既言前人所未言,又触摸着日常生活的细密和从容,步入一个东方的艳丽官能美与阴翳古典美的世界。
本书系著名翻译家陈德文先生经典译本,根据日本中央公论社权威版本全文翻译,此次做了全新勘误修订,具有珍贵的典藏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阴翳礼赞(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日)谷崎润一郎 |
出版社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阴翳礼赞》是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的随笔集,作者从相反的思维揭示东方美学,既言前人所未言,又触摸着日常生活的细密和从容,步入一个东方的艳丽官能美与阴翳古典美的世界。 本书系著名翻译家陈德文先生经典译本,根据日本中央公论社权威版本全文翻译,此次做了全新勘误修订,具有珍贵的典藏价值。 目录 阴翳礼赞 懒惰之说 恋爱及色情 厌客 旅行杂话 厕所种种 再版后记 新版寄语 导语 看100次樱花,不如读一遍《阴翳礼赞》,比《菊与刀》更了解日本人性和日本美。 是枝裕和、隈研吾、原研哉、黑川雅之、椎名林檎、窦文涛都是这本书的粉丝。 著名老翻译家陈德文经典译本,权威版本,2019年全文翻译,一字不删。 一本《阴翳礼赞》,点燃对日本及东方文学之美、建筑之美、性情之美、官能之美的感悟。 后记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现代唯美派作家,他的小说《春琴 抄》《细雪》《痴人之爱》等,早已为我国读者所熟知。 二〇〇九年初,上海译文出版社约我翻译谷崎散文名著《 阴翳礼赞》,经过考虑我接受了这个任务。 老实说,我并不想马上接触谷崎,虽然我以前译过他 的一些零篇散章。我原来有一个计划,打算于适当时期, 将谷崎夫妇的散文统筹一下,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合集,这 样也许更能全面而深刻地反映谷崎散文的审美意趣。我认 为,要理解谷崎,决不可忽视谷崎文学的另一个缔造者— —松子夫人。 谷崎三十七岁之前居住于关东小田原,一九二三年关 东大地震后移居关西。一九三二年初,谷崎始以“倚松庵 ”为各处住居的雅号,同年四月创元社出版包括《懒惰之 说》等文章在内的随笔集,书名即为《倚松庵随笔》。各 地倚松庵中,位于神户市东滩区的一处最有名(一九四一 年后多称“松迴舍”)。谷崎于一九三五年同根津松子再 婚后,翌年十一月起同夫人、诸妹居此至一九四三年为止 ,这期间完成长篇小说《细雪》等名作。 一九七五年十月,中央公论社将原《倚松庵随笔》集 中的《懒惰之说》一篇,连同后来陆续发表的五篇合成一 集出版,题名《阴翳礼赞》,即为本书之始。一九七九年 ,该社又将松子夫人悼念亡夫的十多篇随笔,结集为《倚 松庵之梦》出版发行。 这个集子里的六篇文章的确是谷崎散文的代表之作。 尤其是《阴翳礼赞》和《恋爱及色情》两篇,集中体现了 作家对东西方(尤其是日本和国外)文化、文学艺术的独 特视点。作者对于这两者的差异,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剖 析。应当承认,谷崎的这些分析是中肯的、令人信服的。 作者的笔墨也触及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层面,虽然 年代已很久远,中国早已今非昔比,但读一读这些文字, 对于认识我们的历史文化和开创新的文明生活也有一定的 参考价值。 本书系根据日本中央公论社一九九五年九月版《阴翳 礼赞》翻译,正文未作任何删削,或许是目前最完整的中 译本。考虑我国读者的实际情况,为了便于阅读,各篇适 当添加了一些脚注,而尾注则是从原注中择取的部分条目 ,并查对了原典,重新编号。其余条目予以省略。 陈德文 二〇一〇年立冬之日 于日本爱知县高森山庄闻莺书院 书评(媒体评论) 大师一定兼具着古典和先锋。谷崎润一郎对“阴 翳”的揭示,不是浅表的逆反,而是小说家始终对事 物内在丰富层次而不是两极更感兴趣的结果。 ——作家 陈卫 《阴翳礼赞》是我的教科书。 ——建筑师 隈研吾 《阴翳礼赞》是对日本感觉的绝佳洞察。 ——设计师 原研哉 精彩页 如今,讲究家居的人,要建造纯日本式的房子住,总是为安装水电、煤气而煞费苦心,想尽办法使得这些设施能和日式房间互相适应起来。这种风气,使得没有盖过房子的人,也时常留心去过的饭馆和旅店等场所。至于那些特立独行的雅士们,将科学文明的恩泽置之度外,专到偏僻的乡间建一座草庵居住,这些人自当别论;但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既然住在城市,不管多么讲究日本风格的人,总不能一概排斥现代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暖气、照明和卫生设备。然而,死心眼儿的人,为着装一根电话线而大伤脑筋,楼梯背后、走廊一角,尽量找那些不碍眼的地方。另外,庭园里的电线埋在地下,房间内的开关藏在壁橱里或地柜下面,电线扯在屏风后头。千思万虑,其结果是有些作为过于神经质,反而使人觉得是自找麻烦。实际上,电灯之类,我们的眼睛早已适应,何必如此勉强,外头加上一个老式的浅浅的乳白色的玻璃罩,使灯泡露出来,反而显得自然、素朴。晚上,从火车车窗眺望田园景色,民间茅屋的格子门里,看到里头吊着一盏落后于时代的戴着浅灯罩的电灯,感到实在风流得很。然而说起电扇,那响声、那形态,倒是同日式房间难以调和。一般的人家,不喜欢可以不用,不过到了夏天,生意人家里就不能一味迁就老板的喜好了。我的朋友偕乐园店主非常讲究住居,他讨厌电扇,客厅里很久都不用。可是每年一到夏季,客人叫苦连天,结果不得已还是装上了。就说我吧,早几年,也不顾自己的身份够不够,花了一大笔钱盖了一栋房子,那时就有同样的体会。要是连建材器具等细微末节一概在意,就会更加感到困难重重。比如一扇格子门,依照兴趣并不想安玻璃,然而要是全使用纸,则不利于采光和关闭。没办法只得里边贴纸,外边装玻璃。为此,表里要做两道沟槽,花费自然要高。即便做到了这一点,从外面看,只是一个玻璃门,从里面看,纸后头有玻璃,仍不像真的纸门那般温润柔和,有点儿令人生厌。早知这样,当初只做成玻璃的就好了,这时才后悔起来。只管笑话别人,轮到自己,不到那个份儿上是不甘心认输的。近来的电灯用具,有座灯式的、提灯式的、八角式的、烛台式的种种,我对哪个都不中意,从古董店里找到古时用的煤油灯、夜明灯和床头座灯,安上灯泡。最头疼的是采暖设计,说起来,大凡炉子之类都不适合日式房间,煤气炉燃烧时声音大,且又不装烟囱,容易令人头昏起来。在这一点上,电炉倒很理想,不过形态同样难看。电车上使用的暖炉,安装在地板洞内,倒不失为一个良策,但看不到红色的火焰,觉不出冬天的气氛,也不适于一家人团圆的场合。我绞尽脑汁,造了一个民家常有的大火炉,里头装入电炭,既能烧水,又能取暖,除了费用高些之外,样式颇为成功。暖气倒是装得精巧,下面的困难是浴室和厕所。偕乐园主人不喜欢浴槽和冲水的地方贴满瓷砖,客用的澡堂全部木造。当然,从经济、实用这一点上说,贴瓷砖要优越得多了,只是天棚、房柱、板壁使用上等日本木料,部分地方却是花哨的瓷砖,整体上看起来不够和谐。刚建的房子看不出,经年累月,木板和房柱渐渐现出木纹,而瓷砖却依然洁白闪亮,就好比一棵树嫁接上一根竹子。不过浴室根据个人喜好,牺牲几分实用价值倒也无所谓,一到厕所更大的麻烦事儿就来了。 我每次到京都、奈良的寺院,看到那些扫除洁净的古老而微暗的厕所,便深切感到日本建筑的难能可贵。客厅固然美好,但日本厕所更能使人精神安然。这种地方必定远离堂屋,建筑在绿叶飘香、苔藓流芳的林荫深处。沿着廊子走去,蹲伏于薄暗的光线里,承受着微茫的障子门窗的反射,沉浸在冥想之中。或者一心望着外面庭园里的景色,那心情真是无可言表呢。漱石先生把每天早晨上厕所当成一大乐事,说是一次生理的快感。要品味这样的快感,当数身处于闲寂的板壁之中、能看见蓝天和绿叶之色的日式厕所为最佳场合。为此,我再说一遍,一定程度的微暗、彻底的清洁、静寂得只能听到蚊蚋在耳畔嗡嘤,这些都是必需的条件。我喜欢在这样的厕所里倾听潇潇而降的雨声。尤其是关东的厕所,地面开着细长的垃圾扫出口,房檐和树叶流下来的雨滴,洗涤着石灯笼的基座,润湿了脚踏石的青苔,然后渗进泥土。那静谧的声音听起来多么亲切!诚然,厕所极为适合于虫鸣、鸟声,也适合于月夜,是品味四季变化和万物情趣的最理想的去处。恐怕自古以来的俳句诗人,从这里获得了无数的题材吧。故而,应该说最风流的地方是厕所。将一切诗化的我们的祖先,把住宅中本来最不洁净的地方一变而为雅致的场所,令其同花鸟风月相结合,包裹于依依难舍的怀恋之中了。西洋人总认为这地方不干净,在公众面前绝口不提,比起他们,我们要聪明得多,的确获得了风雅的真髓。如果硬要说缺点,因远离堂屋,夜间入厕很不方便,尤其冬天里有引起感冒之虞。然而,正如斋藤绿雨所言:“风流即清寒。”那样的场所,里外空气一样冷,反而使人觉得心情舒畅。饭店的西式厕所通着暖气,实在可厌。可是喜欢建造风雅居室的人,谁都觉得这种日本式的厕所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