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全书除总论之外,共设四篇,分别为:新中国财政的逻辑起点、高度集中体制下的财政变迁、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财政突破、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财政基础。篇章分段体现的是时代特色,但每个时期的研究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基本思路、基本逻辑是统一的,即研究财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在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过程中,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和新时代中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研究小组始终把握“政权”、“国家治理”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逻辑,围绕财政与这个大逻辑的关系展开研究,力求有所创新。 目录 总论 一、民族复兴视野中的新中国财政 二、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财政变迁 三、财政支撑国家发展的基本逻辑 四、防范化解公共风险是财政的本质特征 第一篇 新中国财政的逻辑起点 第一章 根据地财政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一、根据地财政始终坚持“军民兼顾”原则 二、人民利益至上是根据地财政的根本宗旨 第二章 注重生财是根据地财政的基本特征 一、根据地创建后的财政问题 二、大生产运动是解决财政困难的伟大创新 三、“三财统一”的落脚点在于生财 第三章 革命时期财政是新中国财政的历史起点 一、党的领导是财政有效的保障 二、财政是夺取和巩固政权的基本条件 三、维护人民利益是理财的基本价值取向 四、财政是“生财、聚财、用财”的辩证统一 五、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是财政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前提 第二篇 高度集中体制下的财政变迁 第四章 统收统支的财政 一、执政面临巨大考验 二、财政重建 三、统收统支 第五章 基于所有制的财政 一、财政的所有制基础 二、中国独特的工业化推进方式 三、城乡分治与财政 第六章 财政体制收权与放权的循环 一、建立适应国家集中财力的财政管理体制 二、《论十大关系》与财政体制调整 三、在收权与放权中频繁变动 第七章 从“公私一律平等纳税”到税制的极端简化 一、公私一律平等纳税 二、区别对待、繁简不同 三、税制简化 第八章 计划体制下的综合平衡 一、综合平衡的提出 二、“大跃进”挫折与综合平衡思想的确立 三、综合平衡的破坏与全面整顿经济 第三篇 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财政突破 第九章 放权的财政:“短缺经济”逼出的选择 一、对农民:“大包干”提高积极性 二、对国企:扩大自主权和两步利改税 三、对地方: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 第十章 分权的财政:为多元主体构建奠基铺路 一、向地方分权:行政性分权 二、向市场分权:经济性分权 三、向社会分权:社会性分权 第十一章 治权的财政:权利和权力的治理 一、突破“所有制财政”,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二、突破“城乡二元财政”结构,推动城乡权利平等 三、突破“经济财政”,保障公民权利 四、打造“财政制度笼子”,约束公权 第十二章 开放的财政:大国财政构建 一、促进区域空间开放的财政实践 二、财政政策的国际协调 三、从大国经济走向大国财政 第十三章 风险的财政:从宏观调控到风险管理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财政政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的财政宏观调控 三、以防范公共风险、减少不确定性为目标的财政宏观管理框架 第四篇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财政基础 第十四章 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方位 一、风险社会是新时代的总特征 二、新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具有整体性 第十五章 国家治理结构是财政奠基的坐标 一、国家治理结构 二、财政基础性作用的坐标方位 第十六章 财政是人民逻辑的基本实现方式 一、人民逻辑是我国政治优势的根本体现 二、财政是人民逻辑的转化器 第十七章 防范化解公共风险:财政是基础 一、复兴之路面临公共风险的严峻挑战 二、防范化解公共风险与财政的基础性作用 三、平衡风险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功能 四、以公共风险思维构建现代财政制度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