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落花生/中国儿童文学传世经典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许地山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落花生/中国儿童文学传世经典》精选许地山在小说、散文方面的经典之作,汇集为一册,使读者一册在手,遍览文学大家之流风遗韵。
作者简介
许地山(1893-1941),中国作家。名赞堃,笔名落华生,原籍台湾台南,寄籍福建龙溪(今漳州)。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神学士学位。后曾留学美国、英国,并赴印度研究佛学。回国后先后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小说创作表现出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倾向,并带有宗教意识和浪漫色彩;后期作品趋于写实。作品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商人妇》《春桃》《危巢坠简》等;编著《印度文学》《大藏经索引》及《中国道教史》(上)等。
目录
散文




山响
蜜蜂和农人
爱的痛苦
信仰的哀伤
你为什么不来
梨花
难解决的问题
暾将出兮东方
万物之母
春的林野
银翎的使命
花香雾气中的梦
美的牢狱
补破衣的老妇人
光的死
再会
桥边
荼蘼
头发
疲倦的母亲
我想
乡曲的狂言

公理战胜
面具
别话
爱流汐涨
落花生
造成伟大民族的条件
英雄造时势与时势造英雄
青年节对青年讲话
小说
黄昏后
缀网功蛛
街头巷尾之伦理
春桃
危巢坠简
萤灯
桃金娘
敬悼许地山先生
序言
这是一套别开生面的书系,这是一套与众不同的书系
。这是一套品种丰富、色彩斑斓的书系。
精选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巨大影响力的作家的
代表作,凝聚成“中国儿童文学传世经典”系列,这是一
个色彩缤纷的文学世界,是一代代中国孩子童年时代最美
好的阅读记忆。我们怀着心中的一份敬畏,一份使命,希
望将这些经受住一次次严格的检验和磨洗之后的作品流传
下来,为此,我社召开了数次研讨会,讨论如何把这些经
典的作品用“当代精神”呈现出来。
在会上有作家提出“既然是中国儿童文学传世经典,
就应该做出原汁原味的中国风”。对,“中国风”就是我
们的“当代精神”,任何时代背景下的作家,都在努力传
达各自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就是这种坚持,才让这
些作品充满了温暖。于是我们秉承这份美好,坚定了做“
中国风”的理念。
首先,我们精选了十六位名家的代表作,并结合新课
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优中选优,为读者奉上第一辑的书目

第二,在多次会议讨论、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确
定了该_丛书的制作、出版等一切工作围绕中国元素的思
路。
第三,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在图书的插图上,邀请了
国内著名的青年国画家刘庆国、孙大勇、王丹丹为图书绘
制插图。插图力求还原文字本身的面貌,并赋予读者新的
想象空间。
第四,为了让每一册图书的书名别具一格,我们邀请
了著名书法家顾亚龙、张仲亭两位先生题写,并且保留了
中国书法中的繁体,让读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
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
第五,在丛书名的设计上,我们选择篆刻这一汉字特
有的艺术形式,使其与两位先生书写的书名互相辉映,折
射出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巨大的魅力。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没有邀请专
家推荐,没有邀请名师点评,经典的作品,无需过多的解
读,呈现出作品最初的风貌,一切交给读者来审视和理解

希望读者畅游于文学经典之中时,不仅能体会到中国
的书画之美,也能感受到母语的文字之美。这是我们的初
衷,也是我们想要奉献给读者的。
2015年12月
导语
《落花生/中国儿童文学传世经典》是中国现代作家许地山的作品。精选许地山在小说、散文方面的经典之作,许地山的小说、散文富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与气质。委婉细腻、纯真自然的文笔,对人的悲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使其作品成为现代文学的一朵奇葩。
后记
地山是我的最好的朋友。以他的对种种学问好知喜问
的态度,以他的对生活各方面感到的趣味,以他的对朋友
的提携辅导的热诚,以他的对金钱利益的淡薄,他绝不像
个短寿的人。每逢我看见他的笑脸,握住他的柔软而戴着
一个翡翠戒指的手,或听到他滔滔不断地讲说学问或故事
的时候,我总会感到他必能活到八九十岁,而且相信若活
到八九十岁,他必定还能像年轻的时候那样有说有笑,还
能那样说干什么就干什么,永不驳回朋友的要求,或给朋
友一点难堪。地山竟自会死了——才将快到五十的边儿上
吧。
他是我的好友。可是,我对于他的身世知道的并不十
分详细。不错,他确是告诉过我许多关于他自己的事情;
可是,大部分都被我忘掉了。一来是我的记性不好;二来
是当我初次看见他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个朋友”,不
必细问他什么;即使他原来是个强盗,我也只看他可爱;
我只知道面前是个可爱的人,就是一点也不晓得他的历史
,也没有任何关系!况且,我还深信他会活到八九十岁呢
。让他讲那些有趣的故事吧,让他说些对种种学术的心得
与研究方法吧;至于他自己的历史,忙什么呢?等他老年
的时候再说给我听,也还不迟啊!
可是,他已经死了!
我知道他是福建人。他的父亲做过台湾的知府——说
不定他就生在台湾。他有一位舅父,是个很有才而后来作
了不十分规矩的和尚的。由这位舅父,他大概自幼就接近
了佛说,读过不少的佛经。还许因为这位舅父的关系,他
曾在仰光一带住过,给了他不少后来写小说的资料。他的
妻早已死去,留下一个小女孩。他手上的翡翠戒指就是为
纪念他的亡妻的。从英国回到北平,他续了弦。这位太太
姓周,我曾在北平和青岛见到过。
以上这一点:事实恐怕还有说得不十分正确的地方,
我的记性实在太坏了!记得我到牛津去访他的时候,他告
诉了我为什么老戴着那个翡翠戒指;同时,他说了许许多
多关于他的舅父的事。是的,清清楚楚的我记得他由述说
这位舅父而谈到禅宗的长短,因为他老人家便是禅宗的和
尚。可是,除了这一点,我把好些极有趣的事全忘得一干
二净;后悔没把它们都笔记下来!
我认识地山,是在二十年前了。那时候,我的工作不
多,所以常到一个教会去帮忙,做些“社会服务”的事情
。地山不但常到那里去,而且有时候住在那里,因此我认
识了他。我呢,只是个中学毕业生,什么学识也没有。可
是地山在那时候已经在燕大毕业而留校教书,大家都说他
是个很有学问的青年。初一认识他,我几乎不敢希望能与
他为友,他是有学问的人哪!可是,他有学问而没有架子
,他爱说笑话,粗的雅的都有;他同我去吃八个铜板十只
的水饺,一边吃一边说,不一定说什么,但总说得有趣。
我不再怕他了。虽然不晓得他有多大的学问,可是的确知
道他是个极天真可爱的人了。一来二去,我试着不去问他
一些书本上的事;我生怕他不肯告诉我,因为我知道有些
学者是有这样脾气的:他可以和你交往,不管你是怎样的
人;但是一提到学问,他就不肯开口了,不是他不肯把学
问白白送给人,便是不屑于与一个没学问的人谈学问——
他的神态表示出来,跟你来往已是降格相从,至于学问之
事,哈哈……但是,地山绝对不是这样的人。他愿意把他
所知道的告诉人,正如同他愿给人讲故事。他不因为我向
他请教而轻视我,而且也并不板起面孔表示他有学问。和
谈笑话似的,他知道什么便告诉我什么,没有矜持,没有
厌倦,教我佩服他的学识,而仍认他为好友。学问并没有
毁坏了他的为人,像那些气焰千丈的“学者”那样,他对
我如此,对别人也如此;在认识他的人中,我没有听到过
背地里指摘他,说他不够个朋友的。
……
不但亲戚朋友能影响他,就是不相识而偶然接触的人
也能临时地左右他。有一次,我在“家”里,他到伦敦城
里去干些什么。日落时,他回来了,进门便笑,而且不住
地摸他的刚刚刮过的脸。我莫名其妙。他又笑了一阵。“
教理发匠挣去两镑多!”我吃了一惊。那时候,在伦敦理
发普通是八个便士,理发带刮脸也不过是一个先令,“怎
能花两镑多呢?”原来是理发匠问他什么,他便答应什么
,于是用香油香水洗了头,电气刮了脸,还不得用两镑多
么?他绝想不起那样打扮自己,但是理发匠的钱罐是不能
驳回的!
自从他到香港大学任事,我们没有会过面,也没有通
过信;我知道他不喜欢写信,所以也就不写给他。抗战后
,为了香港文协分会的事,我不能不写信给他了,仍然没
有回信。可是,我准知道,信虽没来,事情可是必定办了
。果然,从分会的报告和友人的函件中,我晓得了他是极
热心会务的一员。我不能希望他按时回答我的信,可是我
深信他必对分会卖力气,他是个极随便而又极不随便的人
,我知道。
我自己没有学问,不能妥切地道出地山在学术上的成
就何如。我只知道,他极用功,读书很多,这就值得钦佩
,值得效法。对文艺,我没有什么高明的见解,所以不敢
批评地山的作品。但是我晓得,他向来没
精彩页

在高可触天的桃榔树下。我坐在一条石凳上,动也不动一下。穿彩衣的蛇也盘在树根上,动也不动一下。多会让我看见它,我就害怕得很,飞也似的离开那里,蛇也和飞箭一样,射入蔓草中了。
我回来,告诉妻子说:“今儿险些不能再见你的面!”
“什么缘故?”
“我在树林见了一条毒蛇:一看见它,我就速速跑回来;蛇也逃走了。……到底是我怕它,还是他怕我?”
妻子说:“若你不走,谁也不怕谁。在你眼中,它是毒蛇;在它眼中,你比它更毒呢。”
但我心里想着,要两方互相惧怕,才有和平。若有一方大胆一点,不是它伤了我,便是我伤了它。
(原载1922年4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4号)

我从远地冒着雨回来。因为我妻子心爱的一样东西让我找着了;我得带回来给她。一进门,小丫头为我收下雨具,老妈子也借故出去了。我对妻子说:“相离好几天,你闷得慌吗?……呀,香得很!这是从哪里来的?”
“窗棂下不是有一盆素兰吗?”
我回头看,几箭兰花在一个汝窑钵上开着。我说:“这盆花多会儿移进来的?这么大雨天,还能开得那么好,真是难得啊!……可是我总不信那些花有如此的香气。”
我们并肩坐在一张紫檀榻上。我还往下问:“良人,到底是兰花的香,是你的香?”“到底是兰花的香,是你的香?让我闻一闻。”她说时,亲了我一下。小丫头看见了,掩着嘴笑,翻身揭开帘子,要往外走。
“玉耀,玉耀,回来。”小丫头不敢不回来,但仍然抿着嘴笑。
“你笑什么?”
“我没有笑什么。”
我为她们排解说:“你明知道她笑什么,又何必问她呢,饶了她罢。”
妻子对小丫头说:“不许到外头瞎说。去罢,到园里给我摘些瑞香来。”小丫头抿着嘴出去了。
(原载1922年4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4号)

南普陀寺里的大石,雨后稍微觉得干净,不过绿苔多长一些。天涯的淡霞好像给我们一个天晴的信。树林里的虹气,被阳光分成七色。树上,雄虫求雌的声,凄凉得使人不忍听下去。妻子坐在石上,见我来,就问:“你从哪里来?我等你许久了。”“我领着孩子们到海边捡贝壳咧。阿琼捡着一个破具,虽不完全,里面却像藏着珠子的样子。等他来到,我教他拿出来给你看一看。”
“在这树荫底下坐着,真舒服呀!我们天天到这里来,多么好呢!”
妻说:“你哪里能够……”
“为什么不能?”
“你应当作荫,不应当受荫。”
“你愿我作这样的荫么?” “这样的荫算什么!我愿你作无边宝华盖,能普荫一切世间诸有情。愿你为如意净明珠,能普照一切世间诸有情。愿你为降魔金刚杆,能破坏一切世间诸障碍。愿你为多宝盂兰盆,能盛百味,滋养一切世间诸饥渴者。愿你有六手、十二手、百手、千万手、无量数那由他如意手,能成全一切世间等等美善事。”
我说:“极善,极妙!但我愿做调味的精盐,渗入等等食品中,把自己的形骸融散,且回复当时在海里的面目,使一切有情得尝咸味,而不见盐体。”
妻子说:“只有调味,就能使一切有情都满足吗?”我说:“盐的功用,若只在调味,那就不配称为盐了。”
(原载1922年4月《小说月报》第13卷第4号)
P3-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