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梭罗的生花妙笔之下,而且描写也不流于表浅,而是有着博物学家的博学。
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瓦尔登湖(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国)亨利·戴维·梭罗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记录,描绘了他两年多时间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梭罗的生花妙笔之下,而且描写也不流于表浅,而是有着博物学家的博学。 该书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 作者简介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极具世界影响力的美国思想家,美国精神和传统的奠基者之一,十九世纪中期美国文坛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瓦尔登湖》是美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经典。1845年7月4日,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他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零两个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这是一本让人心归宁静、充满希望的智慧大作。当人们逐渐失去田园的宁静,它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 目录 译序 一、俭朴之道 二、寄居何地,为何目的 三、阅读 四、声音 五、孤独 六、来客 七、豆田 八、村庄 九、湖泊 十、贝克农场 十一、更高法则 十二、动物邻居 十三、屋内取暖 十四、昔日居民,冬天来客 十五、冬天的动物 十六、冬天的瓦尔登湖 十七、春天 十八、结语 序言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 1862),作为十九世纪杰出的文学家和哲学家,超验主义 的代表人物,不仅被誉为美国自然随笔之父,而且也是美 国精神的奠基者之一。 梭罗于一八一七年七月十二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波士 顿附近的康科德镇。父亲开了一个家庭铅笔厂,虽然收入 有限,却供他读完了哈佛大学。一八三七年大学毕业后, 他曾两度尝试到学校里教书,但都半途而废。梭罗在学生 时代就结识了超验主义运动的领袖爱默生,接受了他的超 验主义思想,并在他的影响下,大量阅读了柯尔律治、卡 莱尔等人的文艺理论和历史哲学著作,接触了东方的哲学 思想,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立见解。从一八四〇年起,他 经常在爱默生主编的超验主义刊物《日晷》上发表诗文, 还做过公开演讲,成为“超验主义俱乐部”的一员。 超验主义强调个人的重要性,认为人才是社会中最重 要的因素;与此同时,超验主义又提倡简化生活,回归本 心,亲近自然。不过,梭罗与爱默生有所不同,“爱默生 把自然界视为神的象征,梭罗则偏重把自然界看作人类进 行活动的舞台。他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认为人要回到大自 然中去寻找生活的意义”(董衡巽等著《美国文学简史》 ,第64页)。因此,在康科德这样一个四季风景如画的地 方,梭罗经常跑到野外,活跃在树木花草、鸟兽鱼虫之间 。一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一边探寻人生的真谛。一八三 九年,他和哥哥约翰在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划船漂游 ,有心撰写游记,怎奈命运多舛,打击接二连三而至,先 是他心仪的姑娘拒绝了他的求婚,接着是哥哥突然死于破 伤风,继而是与朋友游玩时引发山火,烧毁了三百英亩林 木,人言物议加上内心负疚,致使他很难在康科德继续待 下去。这时,爱默生在瓦尔登湖畔买下十几英亩土地,恰 好为梭罗提供了寄居之地。一八四五年三月底,梭罗来到 瓦尔登湖畔,动手搭建小屋,并于七月四日美国独立日那 天搬了进去,还在湖边种了一小块地,借以维持起码的生 活,一边考察林中的动植物,聆听自然界的启示,一边从 事阅读和写作,终于完成了《在康科德河和梅里马克河上 一周纪实》的初稿。该书于一八四九年自费出版,虽然销 量有限,却不失为梭罗的第一部重要著作。 梭罗在林中隐居了两年两个月零两天,直至一八四七 年九月六日离开。在此期间,除写作《一周纪实》之外, 他还以他在瓦尔登湖畔的所见、所闻和所思为题材,着手 撰写另一本更重要的作品《瓦尔登湖》。他在林中小屋写 出了该书的大半部分,有些章节,如《贝克农场》和《更 高法则》等,则是林中生活结束后增写的。从一八四七年 到一八五四年,他利用在乡间制作铅笔、进行勘测的余暇 ,精心修订《瓦尔登湖》,七年中七易其稿,终于在一八 五四年八月九日,这部精心结撰之作得以问世,初版书名 为《瓦尔登湖,或林中生活》,但从第二版起,作者只保 留了《瓦尔登湖》这个书名。 梭罗离开瓦尔登湖之后,先在爱默生家帮忙料理了两 年家务,然后搬回到父母家中,仍以勘测土地和制作铅笔 谋生,同时致力于其他作品的撰写和文稿的整理,直至一 八六二年因肺病去世,终年不足四十五岁。 梭罗才华横溢,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散文集。他的 散文简洁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性,在美国十九世纪 散文中独树一帜。他的众多作品中,尤以《瓦尔登湖》最 脍炙人口,最经久不衰。该书不仅生动地描述了作者独立 不羁、悠闲自在的林中生活,而且处处蕴含着对人类价值 体系的反省和批判,让人读后仿佛找到了一方心灵的净土 ,精神得到了升华;难怪该书被誉为“美国的《圣经》” ,“构成美国人性格的十本奇书”之一。 《瓦尔登湖》由十八章组成,占全书四分之一篇幅的 第一章《俭朴之道》,可谓全书的总则和导言。在这一章 ,梭罗如实地描述了他从容不迫、丰富多彩的林中生活, 但是,与他自己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许多人过着“沉寂的 绝望生活”,他们拼命地东奔西颠,愚蠢地追名逐利,总 是劳作过度,没有闲情逸致去获得一种真正的人格操守, 除了当一台机器,无暇顾及其他。梭罗详尽地开列了他自 力更生建造林中小屋的全部花销,除去自己的人工之外, 建房成本只有二十八点一二五美元,如果换成买房的话, 一幢普通的房子大概需要八百美元,而要攒足这笔钱,一 个劳动者即便没有家室之累,也通常需要花费大半生的时 间,才能挣得一座棚屋!在作者看来,不少年轻人继承(或 购置)了房地产,变成了土地房屋的奴隶,几乎被生活的 重担所压倒,满脑子装的都是人为的烦恼,干的都是毫无 必要的粗活,结果也就无法去采摘生活的美果。作者尖锐 地指出,过分沉湎于物质享乐只会使人失去生活的方向和 意义。这无疑是对资产阶级拜金主义和物质至上观念的颠 覆。 作者还以他曾就读过的哈佛大学的学生公寓为例:在 那里,一个学生的寝室只比他的林中小屋略大一点,“单 是房租就是每年三十美元,而房产公司可在一个屋檐下并 排建造三十二间房 导语 《瓦尔登湖》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书。其中分析生活,批判习俗处,语语惊人,字字闪光,见解独特,耐人寻味。许多篇页是形象描绘,优美细致,像湖水的纯洁透明,像山林的茂密翠绿;也有一些篇页说理透彻,十分精辟,给人启迪。 《瓦尔登湖》是一本清新、健康、引人向上的书,对于春天,对天黎明,都有极其动人的描写。这里有大自然给人的澄净的空气,而无工业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读着它,读者自然会感觉到心灵的纯净,精神的升华。 精彩页 一、俭朴之道 我写作本书,或者确切点说,写作其大部分内容的时候,我是独自居住在树林里,就在马萨诸塞州康科德镇’的瓦尔登湖畔,方圆一英里之内没有任何邻人。我住在自己建造的一座小屋里,全靠自己的双手劳动维生。我在那里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如今,我又成为文明生活的寄居者了。 若不是镇上的人对我的生活方式盘根究底,我还不会贸然端出自己的私事,引起读者的关注。有人会认为我这样做有些不靠谱,不过在我看来这并非不靠谱,而考虑到种种情况,这反倒非常自然,而又合情合理。有人问我得拿什么充饥;是否感到孤独;是否害怕;如此等等。还有人出于好奇,想知道我收入中有多少捐献给慈善事业;另有些拖家带口的人,就想知道我抚养了多少穷孩子。因此,如果我在本书中试图回答若干此类的问题,就请那些对我并不特别感兴趣的读者见谅。在大多数书籍中,“我”,或者说第一人称,常被省略;在本书中,却要被保留;念念不忘自我,这是本书的主要特点。我们通常都不记得,归根到底,发言者总是第一人称。倘若我有个同样了解的他人,我就不会如此大谈自己了。不幸的是,我由于阅历狭窄,也只能局限于这个主题了。再说,就我而言,我也要求每一个作家,迟早要对自己的生活做一个简单诚实的描述,而不仅仅是写他道听途说得来的别人的生活;就像是从遥远的国度寄给他亲属的信函那样的描述;因为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过着诚实的生活,就一定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国度。也许,本书格外适合穷学生阅读。至于我的其他读者,则可择取适合他们的那些部分阅读。我相信,没有人会在穿衣服时把缝口撑开,因为衣服合身穿起来才舒适。 我想要说的事情,与其说与中国人和桑威奇群岛。的岛民有关,不如说与你们这些本书的读者有关,据说你们都生活在新英格兰;书里说的都是你们的状况,尤其是你们在这个世界、这个城镇的外在条件或状况,究竟是什么状况,是否非得搞得这么糟糕,是否无法得到改善。我在康科德跑了许多地方;所到之处,无论商店,办公室,还是田野,在我看来,居民们都在用千奇百怪的方式进行赎罪。我听说,婆罗门置身于四面烈火之中,两眼直视太阳;或者身体倒悬,头垂在火焰上方;或者扭头仰望天空,“直至他们的身体再也无法恢复其自然的姿势,而由于脖颈扭曲,只有液体才能流进胃里”;或者终生用锁链拴住,在树脚下度日;或者像毛虫一般,用身体来丈量庞大帝国的疆域;或者用一条腿站在木桩顶上——甚至这些有意识的赎罪形式,也并不比我每天目睹的场景更令人难以置信,更令人吃惊。与我邻人所做的苦修相比,赫拉克勒斯的十二件苦役也微不足道,因为他的苦役只有十二件,终有个尽头;可是我永远也见不到我的邻人杀死或捕获任何一个妖怪,或者完成任何一件苦役。他们没有伊奥拉斯这样的朋友,用烧红的烙铁烙九头蛇的头颈,我的邻人刚把九头蛇的一颗头砍掉,又有两颗头冒出来。 我看到镇上的年轻人,他们的不幸恰恰在于继承了农场、房屋、谷仓、牲口和农具,因为这些东西得来容易去之难。倘若他们生在旷野由狼哺育,岂不更好,那样一来,他们就会用更明亮的眼睛,看清他们得在什么样的田野里劳作。是谁把他们变成了土地的奴隶?当人类命中注定只要吃一配克泥土的时候,为什么他们却要吃六十英亩呢?为什么他们一出生,就要动手挖掘自己的坟墓?他们得过人的生活,把这些东西推到他们面前,尽可能过得好些。我遇见多少可怜的不朽的灵魂,几乎被生活的重担所压垮、压窒息,在生活的道路上踽踽爬行,前面推着一座七十五英尺长、四十英尺宽的大谷仓,他们的奥吉亚斯王的牛棚从未清扫过,还有一百英亩的田地、耕地、草地、牧场和林地!那些没有遗产继承份额的人,虽然无须为没有必要继承下来的累赘操劳,却觉得要安抚和培育几立方英尺的血肉之躯也是够辛劳的。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