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鹮的遗言/译文纪实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小林照幸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Nipponia nippon,朱鹮的学名象征着日本。
这种美丽的鸟,曾经遍布日本全境。
到1930年代,只有新潟县的佐渡观测到了它们的踪迹。
当地爱鸟人士为保护最后的朱鹮不遗余力……
据佐藤春雄的观察,日本的朱鹮每十年会迎来一次大的变化。昭和初年,日本政府将朱鹮指定为“天然纪念物”;昭和一十年代,朱鹮因战争而被人们淡忘;昭和二十年代,佐渡朱鹮爱护会为代表的保护组织成立,朱鹮重回人们视野。之后每十年,对朱鹮的保护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今年,平成七年,换算成昭和的话,应该正值昭和七十年。佐藤春雄坚信,今年将会出现新的变化,而春雄所期待的变化,则是朱鹮在日本国内的首次产卵和孵化的成功。
小绿和凤凤于4月4日起开始交尾,并成功产卵。
佐渡三家朱鹮保护组织欢欣鼓舞。五颗卵意味着五只小朱鹮,到访保护中心的游客也为之雀跃。
然而,人们的喜悦与期待再次落空。4月30日,小绿突然死去。小绿留下的五颗卵承载了日本产朱鹮的血脉,是人们最后的希望。它们能否孵出,备受瞩目。
5月20日,环境厅公布:“五颗卵没有孵化的可能性,人工增殖失败。”
小绿之死加上孵化失败,日本产朱鹮的血脉就此断绝。唯一存世的日本产朱鹮小金,也已无生殖能力。凤凤于6月被送归中国。
平成七年,昭和七十年(1995年)。春雄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所期待的日本产朱鹮将迎来的巨变,竟然是彻底的灭绝。
作者简介
小林照幸,1968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市。明治药科大学在读时,凭借非虚构作品《毒蛇》获得1992年第1回开高健非虚构文学奖奖励奖(当年无获奖作品)。此后开始从事写作。1999年,《朱鹮的遗言》获第30回大宅壮一非虚构文学奖。
著有《丝虫——誓要根除难治之症的人们的记录》《绘神之人——田中一村》《死贝》《害虫歼灭工厂》《姬百合:来自冲绳的信息》《梦之箱:被杀死的宠物》等。
目录
一 朱鹮色的乐园
二 “爱”护会
三 生椿之夜
四 聚光灯下的苦难
五 勠力同心
六 最可耻的叛徒
七 最后的鸟粪
八 谷平的晚霞
后记
参考文献
朱鹮简略年表
佐渡全图
文库版后记——朱鹮、人、佐渡
译后记
导语
“为什么要呼吁保护朱鹮呢?这种鸟早晚会从佐渡消失吧。朱鹮对于佐渡人的生活和经济,又不产生什么影响。”
“是不是要抓来供游客观赏,从而产生经济效益?抑或是因为品种珍贵,从学术的意义上进行保护?这倒是可以理解。”
《朱鹮的遗言》中不乏对保护朱鹮的必要性提出质疑的人。
对此,佐渡的爱鸟人佐藤春雄是这么回答的:“对于我而言,朱鹮不仅仅是一种鸟。它是一个生命,生命是无可替代的,和我们人类的生命一样。”“人命是命,朱鹮的命也是命。如果因为横竖都是一死,便置之不理,那人也不需要医疗、福利了。可是,人与人之间,对待病人,我们必定是要帮助,是要安慰的。”
在他眼里,朱鹮也并不是所谓的国际保护鸟或特别天然纪念物,而是“生命”。
面对一个物种的灭绝,与其追究责任,不如利用这个机会,从根本上反思:佐藤先生所言的“对生命的慈爱”,是如何从现代日本消失的。
后记
基于一个极为简单的理由,朱鹮在我心中一直占据着
一席之地。
我上小学的时候,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朱鹮,对它颇
为熟悉。尽管我从没见过朱鹮振翅高飞,但感觉就像已见
过无数次。由于数量稀少,它被指定为特别天然纪念物、
国际保护鸟。这增添了它在我心中的分量。
我想,恐怕许多人与我有相似的经历。
高中时代,人工增殖的过程屡屡被报道。“作为国际
保护鸟和特别天然纪念物,朱鹮是一种极为重要的鸟类。
日本国民有义务将它从灭绝的边缘拯救回来。”“朱鹮濒
临灭绝,每一个日本人都应对此负责。”——我对此类口
号甚为不解。
即便我试图理解它的重要性来自数量稀少以及
Nipponianippon——这个代表日本的学名,然而,为何人
们要为保护朱鹮而不遗余力?
我曾想,就算朱鹮从日本消失,我们也不会遭遇多大
的麻烦。那人们竭尽全力增殖朱鹮的努力到底意味着什么

但与此同时,我也感到有一种重要的东西蕴含于保护
朱鹮之中。这种东西超越自然保护与特别天然纪念物的范
畴,令我难以释怀。
1997年2月,英国克隆羊问世的消息震惊世界。媒体
大肆报道称,若仿效此法,1995年死去的最后的日本产雄
性朱鹮小绿,将从自己的细胞中重生,朱鹮将重返佐渡的
山野。我因而陷入关于生命和伦理的思考之中。
同时,佐渡人与朱鹮是如何相生相伴的,也深深地吸
引了我。彼时,我脑海中浮现出佐藤春雄和高野高治二位
的名字。知道他们,是在一本杂志的朱鹮专刊上,其中有
一篇追忆朱鹮的文章。我当时是个初中生,并不相信日本
曾有过佐藤和高野所追忆的二十多只朱鹮齐舞的时代。
其后,我通过电视和报纸,了解到他们二位为朱鹮所
做之事。佐藤先生踏踏实实地观鸟,拾粪,呼吁保护朱鹮
,并担任“佐渡TOKI保护会”会长;高野先生在担任“朱
鹮保护中心职员”之前,便已开始为朱鹮投食。
围绕朱鹮,见仁见智。鼎沸的人声散去,佐渡岛上,
春雄、高野与朱鹮相生相伴的故事却余音绕梁。虽然我曾
对朱鹮怀有疑问,但他们的故事拥有超越学术知识的说服
力,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认同和共鸣。
1997年3月中旬,我赴佐渡与七十七岁的佐藤先生、
八十四岁的高野先生会面。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尽管我
的年纪只相当于他们的孙辈,且是初次见面。我们的对话
从早上9点持续至晚上7点过。
佐藤先生的家位于两津市,加茂湖北岸。在他家里,
有他辛勤收集的大量的粪便标本、脱落的羽毛,以及关于
朱鹮的剪报、各种书籍杂志、宣传板与海报等,珍贵的资
料云集,可谓朱鹮博物馆。
自从得知佐藤先生其人,我便有一个疑问:“‘朱鹮
灭绝’已经说了好多年,为什么还要站出来保护它?”这
也是我问他的第一个问题。
“我把朱鹮看作是生命,而不是鸟。”
佐藤先生微笑,平和地讲了这第一句话。接着,他简
短地答道:
“人命是命,朱鹮的命也是命。如果因为横竖都是一
死,便置之不理,那人也不需要医疗、福利了。可是,人
与人之间,对待病人,我们必定是要帮助,是要安慰的。

虽然知道朱鹮行将就木,但他作为佐渡人,愿意尽自
己的绵薄之力。支撑佐藤先生的,是人心,是爱。
我多年来的疑问有了答案,同时,也终于悟到了蕴含
于保护朱鹮之中的那个“重要的东西”。佐藤先生用“人
心”为保护朱鹮注入了新的意义。在他眼里,时至今日,
朱鹮也并不是所谓的国际保护鸟或特别天然纪念物,而是
“生命”。
高野先生的家在新穗村公所附近,那里也存有大量关
于朱鹮的资料。虽听闻他反复住院,但他却非常健康,声
如洪钟。从生椿的生活、保护中心的日子再到今天,关于
朱鹮,他无所不谈。看得出,聊起朱鹮,他无比的开心。
战争刚结束,他就在生椿开始投食。“儿时的伙伴饿肚子
,我得帮帮它。”这就是高野先生对于朱鹮的情愫,是一
种关爱。
佐藤先生和高野先生向我提到了宇治金太郎,并将夫
人佳代女士介绍与我。拜访她位于真野町的家时,适逢她
的亲戚在场,他们向我讲述了宇治先生的为人以及捕获小
金的往事。我还有幸得见了在朱鹮保护圈广为人知的那块
蜡烛。当那块小小的“护身符”出现在我眼前,我竟莫名
紧张,不由得双手合十。
与高野先生会面的三天后,他再次住院。他于5月回过
一次家,其余时间都在医院,直到7月27日故去。向他请教
朱鹮之事的,我是最后一人。现在想来,我所听到的,便
是他关于所爱朱鹮的“遗言”。
高野先生去世后,我与佐藤先生见了三面。我也再次
去到宇治家中,在“护身符”前合掌。我还去了谷平、生
椿、宇贺神社以及那片可眺望真野湾的农田,置身于佐渡
的春夏秋冬之中,聆听佐藤、高野、宇治的喜怒哀乐交织
而成的乐章。
朱鹮必定是一种通人性的鸟,我想。
完全捕获行动之前,五只朱鹮在大平山的上空盘旋,
向佐藤先生告别。
宇治先生因忏悔捕获小金而到宇贺神社祈愿。在他最
后一次祈愿时,
精彩页
一 朱鹮色的乐园
遍布着大大小小的梯田、旱田的山间地块,在佐渡叫作“谷平”。
谷平为层层山林所环绕,人迹罕至,没有人家,仅能见到耕作的农夫。连接外部的道路狭长陡峭,来往只能步行。
旭日初升,晨曦惊梦山谷。
白羽翻飞,一鸟翩跹而至。
(这趟来对了。)
农具屋前的稻草堆里,佐藤春雄猫着腰,已等候多时。三十一岁的他,复员刚五年,有一副铁打的身板。他不感觉累,但浑身冰冷。不过,当炫目的白色羽毛映入眼帘,春雄立即心跳加速,兴奋的热浪涌遍全身。
晨曦尚微,但田地里那形似鹭的白色身姿清晰可见。它离春雄约三百米。田里残留着约摸一个半月前收割后的稻桩。地下水涌出形成好几个水坑,成年人能一步跨过的大小。
春雄脚边的背包上挂着温度计。六摄氏度。尚未下雪,但在风浪交加的日本海上,11月的佐渡岛,早晚是颇冷的。
与兴奋发热的身体不同,他的头脑是极其冷静的。
看表。早上6点28分。从战场带回来的笨重的八倍双筒望远镜,皮带已破旧不堪。春雄拿着它,躲在稻草间,捕捉白鸟的身影。
白鸟赤面黄眼,腿赤中带黑,它在田里踱步,同时观察稻桩周围的水面,约十五厘米长的喙时而插入田里——它的喙黑而长,像鹤,只有尖端部分是面部一样的红色。
在找泥鳅,春雄想。
(别动!别急,慢点,慢慢儿地。)
春雄自言自语着,向它靠近。他的眼盯住鸟不放,同时将姿势从半蹲改为匍匐。他头戴登山帽,身着一套工作服,脚穿橡胶长筒靴,身体左侧贴地,靠左手肘和右腿推动身体向前滑行。为了不被白鸟发现,他特意用线在登山帽上绑了树枝和稻草。
这只鸟看上去戒备心很强。
在佐渡方言里,这种鸟叫作“Do”。见过Do的人很少,每次走访,他们都会说:“Do机敏得很,就算没瞅见人在哪儿,也知道这块儿有人。一觉着有人就跑,所以很难见得着。”
春雄观察这种鸟已三年有余,据他的经验,这鸟不仅对人很警惕,对乌鸦、老鹰等鸟的接近也很警觉。没有强壮的肌肉,除了绷紧自己的神经,它别无自卫的技巧。
白鸟把喙扎进有水的地方,头往下探,只露出半截脖子。片刻,头从田里抽出,带起一片水花。只见一条泥鳅被长长的喙拦腰夹住,喙红色的尖儿上还挂着泥。泥鳅猛烈地摇头摆尾,拼命挣扎。鸟猛甩了四五次头,泥鳅不知是没劲儿了还是放弃了,不再动弹。不一会儿,它便整个被鸟吸了进去。
白鸟在水面张开翅膀,估计至少有一米四。随着翅膀剧烈的拍动,田里水花四溅。 匍匐观察的春雄暂且放下望远镜,转而望向身后的大山。
(来了。)
两只同样的鸟从山里径直飞来,落在先前那只附近。
春雄再次匍匐,举起望远镜。先前那只时不时离开积水处,在干地上漫步,后来的两只则在找泥鳅。
拍击水面,看似是洗澡,其实是给同伴发信号:“这儿有很多泥鳅,没有危险,放心来吧。”
而且,后来的两只本身也成了一种信号。见到三只安然捕食泥鳅,又有三只径直从山里飞来,开始在田里觅食。
现在,田里有五只鸟出现在八倍望远镜里,要将先来的两只和后到的三只准确地区分开,是相当困难的。春雄只能勉强通过腿和喙上挂的泥,推断它们飞来的顺序。
最早的那只站在能环视整个梯田的田埂上放哨,频繁地转头张望。春雄躲在田埂下用望远镜观察。他已经前进了大约一百米,再往前走就可能被鸟发现。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0: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