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方魅力(宋美龄与战时中国外交)(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英杰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宋美龄公开发表的演说稿和文集及散见的庞杂档案及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了宋美龄在八年抗战期间的外交行为、特点及作用。首先探讨宋美龄自抗战肇兴,到太平洋战争前,从事宣传和经营对外关系的情形。接着探讨宋美龄随访印、缅后,从一个外交高峰,陷入缅战失利困境、历经史迪威职权风波、居里二度访华调解,到欢迎威尔基和英国国会访华团莅渝访问,以及罗斯福郑重邀请访美的经过。内容贯穿整个抗日战争,时宋美龄的外交活动不仅为中国带来大量实质援助,也代表着抗战时期中国与世界的连结。其向世界广播、演说,塑造了盟国人民想象中的中国,而其融合中西、高贵妇人、知识菁英、抚慰伤兵、亲历前线以及与盟国领袖在开罗会议平起平坐的影像,也对外塑造了中国人民的形象。
作者简介
陈英杰,男,1967年生,台湾台中人。香港珠海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博士,台湾宏国德霖科技大学副教授。从事中国现代史、台湾历史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议题有:战时国民政府的宣传、青年远征军、王世杰与抗战胜利前后的中国、国共谈判、宋美龄与台湾的军眷住宅、台湾原住民卡那卡那富部落史等,发表有关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投身宣传呼吁援华
第一节 抗战爆发投身宣传
一、呼吁国际伸张正义
二、劳军负伤吁抵日货
三、力促妇女投身抗战
四、倡导捐输鼓吹对日禁运
第二节 三姊妹携手共振声威
一、赴港争取军需
二、安排转移在港粤物资
三、促建在港宣传渠道
四、共赴陪都宣慰军民
五、联袂对美播讲
第三节 加强对国际宣传
一、呼吁援华制日
二、居里首度访华
三、积极对美英宣传
四、主导赠美熊猫
五、助夫应对珍珠港变局
第二章 访印跃然国际舞台
第一节 秘密出访印度
一、争取外交突破
二、获得英方的确认
三、随同秘密出访
第二节 争取英印反侵略
一、英印的公开接待
二、出席全印妇女大会
三、强化中印妇女关系
四、英方赠勋蒋介石
第三节 归访甘地与临别播讲
一、访晤甘地亲身传译
二、造访国际大学
三、参与发表《告印度国民书》
第四节 归国续注印情
一、飞返昆明关注舆情
二、鼓舞昆明军民
三、引领“印度日”热潮
四、出访腊戍与发表《如是我观》
第三章 纾解盟国争歧与受邀赴美
第一节 缅战失利协整战备
一、挽救缅战失利
二、居里二度访华
三、随访西北单赴迪化
第二节 接待盟国政要访华
一、初闻威尔基有意来华
二、招待威尔基访渝
三、接晤英国国会访问团
第三节 接受罗斯福邀访
一、罗斯福多次邀访
二、启程赴美求医
三、准备巡讲事宜
第四章 访美巡讲与交涉
第一节 从事公开演说
一、赴参众两院演说
二、出席白宫记者会
三、展开巡回演说
第二节 对美高层交涉
一、再访白宫争取军援
二、宋氏兄妹分头接洽
第三节 婉拒访英与受邀访加
一、酝酿宋美龄访英
二、战略与战后利益的摩擦
三、面子与友谊的矛盾
四、访问加拿大
五、获致战后东亚秩序共识
第五章 出访开罗共商大计
第一节 促美转变对华态度
一、回应罗斯福的再三邀约
二、推动美英援华与攻缅
三、促废限制华人移民法案
第二节 沟通战后太平洋问题
一、返渝投身对内外工作
二、调解史迪威事件
三、协助准备提案
四、参与出访团队
第三节 周旋美英领袖之间
一、扮演蒋介石影子的角色
二、参与讨论战后问题
三、参加商讨经济援助
第四节 面对盟军战略的改变
一、开罗会议公报的公布
二、因应盟军攻缅计划的改变
三、蒋介石协助修改访美讲稿
第五节 迎接华莱士访华
一、具函邀请华莱士访华
二、欢迎华莱士抵华
三、飞赴巴西疗养
四、转美调养与建议蒋介石出访
结语
参考文献
序言
1946年春,在重庆山城群花怒放的季节里,宋美龄于4
月12日率领随员,搭乘美龄号专机,告别抗战的大后方,
在晴空万里中,越过三峡层峦叠翠,直飞上海。飞机沿途
偶遇云海,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彩缤纷,从机窗俯视武汉
长江蜿蜒,悠悠静静向东流。随行的钱用和忆道:“抗战
开始,于此抢救难童,在蒋夫人领导下,推进保育工作,
经几许艰辛,今凌霄东旋,何等兴奋!”众人在与宋美龄
谈天话旧之间,不觉已临上海机场降落,宋美龄等人随后
驱车至贾尔业爱路公馆,“但见园中百花竞放,万卉争妍
,室内一切陈饰如昔,并未毁损,侍从江钱二,见夫人及
我们,欣高采烈,无限快慰!”
上海原本就是宋美龄所熟悉的地方,在抗战期间,宋
美龄先是奔波于宁、沪之间,将上海作为对外联系的窗口
。积极争取国际媒体的认同,并借由上海外贸的便利,从
事军需采购的工作。洎至上海受日军控制,南京濒于战火
,宋美龄随蒋介石辗转前往汉口,并多次前往香港,继续
进行对外宣传与联系工作。宋美龄在抗战初期,充分发挥
其外语专长,并运用其国际人脉网络,开始对外募集援华
善款、物资与药品等。宋美龄之所以能与外籍人士交往自
如,谈笑风生,主要在于其自幼接触西式教育,并于1908
年随宋庆龄赴美到佐治亚省(Georgia)梅肯(Macon),
是时宋美龄因尚未达入学年龄,乃安排寄住于威斯里安女
子学院(Wesleyan College)宿舍,并与该学院院长之女
安斯沃斯(Eloise Ainsworth)和另一名同龄女孩马修(
Clalribelle Marshal),共同敦请布尔克丝(Margie
Burks)指导先修课程。后因宋霭龄毕业等因素,宋美龄辗
转移居,并于1913年秋季进入韦尔斯利学院(Wellesley
College)就读,1917年毕业时,以成绩优异,列名为杜
兰学者(Durant Scholar),为该学院之最高名誉奖项。
宋美龄学成归国之后,又回到上海,“她一方面研究
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实现她第一理想——改造中国,并先
从社会事业做起。她出任童工委员会中第一个女委员,这
会的任务是谋上海公共租界工厂工人待遇改善的。她又任
美英华妇女会联席委员会的秘书,这会成立于民国十年,
是专门研究中国工厂情形的。不久,又兼任中国电影检查
委员会的委员,和留学生团体及女青年会的要职”。宋美
龄在上海除了发挥所学,参与一些涉外组织,并开始接触
社会服务工作,让她有机会观察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并
且重习中文,扮演起组织中的沟通角色。1927年12月婚后
,宋美龄不但成为蒋介石的夫人,而且是他的顾问或秘书
,在蒋介石戎马倥偬时,开始在上海帮忙对外采购军火和
军需品,有时还协助准备犒赏部队的礼品。1936年,宋美
龄进一步接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直到1938年8月2日,才
以健康问题辞职,由宋子文继任。宋美龄任职航委会期间
,通过欧洲航空专家之辅助。“以美德两国飞机,替换旧
式之飞机。有时她在南京空军司令部,每日工作十六小时
,与陆军司令部,取得密切联系,她又屡次巡视飞机场及
被敌机空袭之地区”。战机的采购与维修,牵涉复杂的国
际关系、空军专业和庞大的利益,宋美龄不辞艰辛,与欧
美国家交涉,呵护中国空军的成长。
本书首先探讨宋美龄自抗战肇兴,到太平洋战争前,
从事宣传和经营对外关系的情形。在此时期,宋美龄积极
向世界说明中国被迫害的真相,不断以英文书信吁请外国
友人或国际组织,加入声讨反侵略的行列;或是用英文广
播,直接对国外听众诉说日军的暴行,“她曾用英文著作
书籍甚多,她又屡次做广播演讲,解明日本之新亚洲政策
。警告民主国家,谓如日本在中国获胜,必对他国有莫大
之危险”。此外,因蒋介石只能言中、日两国语言,当有
英、美政要来访,商谈机要时,宋美龄又成为最可靠的传
译员,襄助蒋介石处理敏感的涉外事务。
七七事变发生不久,宋美龄除了展开宣传工作之外,
也着手邀集南京的各机关首长夫人、社会妇女名流及女校
校长、教授等,筹备组织“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
会”,并于1937年8月初在南京励志社召开成立大会,宋美
龄原本请钱用和协助草拟讲稿,但正式上台讲演时,宋美
龄临场依其意思演说,“措辞有力,博得听众掌声不绝”
。宋美龄的谈话,“起初说上海话,不久用国语,表达流
利,令人惊佩!”宋美龄的演说功力,逐次进步,“事前
略为拟出纲要,讲时随心所欲,可以尽量发挥”。而随着
战局的扩展,宋美龄在对内对外的角色,也日形吃重。
……
有关宋美龄在政治外交方面的研究则以抗战期间的首
次访美为主,如赖富苹的《宋美龄访美与战时中美关系》
、郑雪英的《宋美龄对中国政治的影响:1927—1945》、
黄馨慧的《抗战前后蒋宋美龄在中美外交关系中的角色研
究(1936—1950)》,部分论文则涉及战后宋美龄与马歇
尔的过从等,如孙子和的《蒋宋美龄与马歇尔使华及任国
务卿期间之过从》、刘维开的《从“蒋中正‘总统’档案
”看蒋夫人1948年访美之行》、杨树标的《宋美龄1948年
美国之行》、卓文义的《蒋宋美龄女士对我国空军的贡献
》等,此部分多为短篇研究论文,较少专书讨论。另外,
学界有关宋美龄与中国对外宣传的相关研究,除了在一般
传记中的综述部分有所体现,亦多集中于抗战期间访美的
探讨,例如,石之瑜的《宋美龄与中国》,以女性和西方
中心的视角进行探讨,指出宋美龄在“抗战期间的演讲与
广播,有一次是对澳洲,四次针对英国,两次对象是加拿
大,三次对印度,二十六次是对美国,后者显然占据了绝
对的重要性”。吕芳上的《广播演说的魅力——从抗战时
期蒋夫人宋美龄女士在美的演说讲起》,以宋美龄在美的
演讲,分析其广播演说的魅力;陈立文的《为台湾发声—
—从蒋夫人几次访美谈起》,则探究宋美龄在1950年到
1960年,在美力倡支持台湾的主张。
本书所运用的史料主要以台北“国史馆”庋藏的《蒋
中正“总统”文物》为主,兼参考部分《国民政府档案》
和《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蒋经国书信集:
与宋美龄往来函电(上、下)》等出版品。在中国国民党
中央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庋藏的《一般档案》《特种档
案》《吴稚晖档案》《会议记录》等和《蒋公大事长编初
稿》系列出版品,亦可发现相关资料。台北近史所的《“
外交部”档》存有“驻外使节”向“外交部”提报的情资
,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也存有宋美龄和居里、英文秘
书陈纯廉与董显光、外籍人士的信函,美、英驻华官员在
抗战期间,也由重庆提供情资给国务院等单位参考,此部
分资料多收录在美国远东关系文件(FRUS)和英国外交档
(FO)中。本书亦运用时人所留日记,如《蒋介石日记》
(手稿本)、《王世杰日记》、《唐纵失落在大陆的日记
》和《史迪威日记》(The Stilwell Papers)的部分记
事,并参考是时《中央日报》和《大公报》等主要媒体的
报道内容,作为比对参考。另外,在回忆录和传记部分,
则参考《顾维钧回忆录》;钱用和的《半世纪的追随》和
《浮生八十》;黄仁霖的《黄仁霖回忆录》;董显光的《
董显光自传——一个中国农夫的自述》;吴国桢手稿,黄
卓群口述,刘永昌整理的《吴国桢传》(下册);侍从室
秘书俞国华的回忆录《财经巨擘——俞国华生涯行脚》和
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的《蒋中正“总统”侍
从人员访问纪录》;等等,均提供了当事者亲身的经历和
见证。此外,《妇女领袖宋氏三姊妹》、孔令伟编述的《
蒋夫人美加行纪》、李又宁重编的“新运”妇女指导委员
会《工作八年》、美洲国民日报编的《蒋夫人游美纪念册
》、宋之芳编的《蒋夫人访美记》、“新运”总会妇女指
导委员会编的《蒋夫人最近言论集》和“妇联会”编的《
蒋夫人言论集》(上、下集)均提供重要的参考。
导语
该书由南京大学国民史研究中心策划,由香港珠海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博士陈英杰编写,并由张宪文教授把关,此书更有权威性。
本书聚焦于宋美龄的在抗战时期的外交活动,这是宋美龄成为传奇人物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市场上单独研究这方面的书甚少,有关宋美龄的史馆或档案也尚未完全开放;宋美龄又作为极具影响力的民国女性之一,想深入研究其与中国战时外交的关系的研究者必定很多。因此,本书一经出版必然会引起宋美龄研究者和国民党史研究者的强烈关注。
本书受到了杨天石、吴景平的联袂推荐。
书评(媒体评论)
宋美龄影响了美国领导人作出的决定,并通过这
些决定影响全世界整整三十年。
——[美]西格雷夫
精彩页
宋美龄自少负笈美国,熟稔美国文化,在抗战前即透过撰文和广播等方式,在英文媒体发表谈话,将其理念传递给外籍人士。宋美龄并多次协助蒋介石对外采购军需品、军用药物及犒赏品,成为后勤补给的重要支柱。同时,宋美龄因早岁旅居美国,对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早有体认,当1934年在陪同蒋介石到江西视察之后,有感于中国的生活习惯亟待改造,宋美龄在南昌襄赞蒋介石倡导“新生活运动”,并担任中国红十字会的总干事,累积了不少与国际间进行联系的经验。宋美龄也为国民革命军遗族子女设立了遗族学校,又促建励志社服务军人,并鼓励全国妇女设立妇女协会,尝试将其旅外的经验,作为促进中国发展的参考。
到了1936年,蒋介石为了扩展中国空军,整合采购飞机和设备的流程,决定让最亲信的宋美龄担任中国航空委员会的秘书长。面对这件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宋美龄投注不少心力,“夜以继日地来研究各种飞机的说明样本,与各精明的飞机推销员交易”。此一经历让宋美龄接触更广泛、更深入的国际军火采购细节,也使其结识不少外籍将领,更建立起她在中国空军中的影响力。
由于宋美龄娴熟英文,加以处理涉外事务的经验日渐丰富,在中国领导推动人道关怀与救助,对促进社会安定也有不少贡献。宋美龄的母校,美国威斯里安学院在1937年春天,致赠其哲学博士学位。宋美龄也多次参与国际无线电通话的仪式,包括1937年4月间和行抵热那亚(Genova)的孔祥熙,共同开启中、意通话。5月中旬又和美国罗斯福总统夫人爱莲娜通话,同步为中、美两国以无线电通话作见证。
中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日军大举进犯,战火迅速从华北蔓延开来,宋美龄进一步投入劳军,号召中国妇女投身抗战,并陆续会见外国记者、陪同蒋介石接待外宾、致函国际媒体和友人,并运用国际电台,极力呼吁国际援华制日。在中国对日抗战初期,成为蒋介石当时在处理涉外事务的贴身翻译、智囊和“分身”,并犹如中国对外的“发言人”。
第一节 抗战爆发投身宣传
在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宋美龄一方面投身动员妇女参与抗战,亲至前线慰劳将士,赈济伤兵难民,并关怀幼儿保育;另一方面多次接受专访、致书或通过广播,向国际媒体揭发日军暴行,希望国际能主持正义并抵制日货。蒋介石亦派遣胡适、钱端升、张忠绂三人赴美宣传。唯太平洋战争前各国对日本侵华,多持观望的态度,国民政府此时期“凡涉和战大计。总不外‘苦撑待变’”。
一、呼吁国际伸张正义
抗战军兴之后,宋美龄于1937年8月1日,在南京发起成立“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宋美龄在致辞时指出:“我们要保全国家的完整,保护民族的生命,应该尽人人的力量,来抵抗敌人的侵略。我们妇女也是国民一分子,虽然我们的地位能力和各人所能贡献的事项各有不同,但是各人要尽量的贡献她的力量来救国。什么地方有适合我们的工作,我们就得争先恐后的来担任。”宋美龄希望把中国妇女的力量组织起来,整合妇界的力量,并开始代表蒋介石慰劳前线官兵,冒险巡视句容等阵地和机场。
随着战火转炽,宋美龄陆续接受外籍记者的采访,并在外文媒体发表谈话,将其在战场的亲历经验,向外国人士传述。8月25日,上海英文《大美晚报》刊出记者福特(M.G.Ford)的专访,宋美龄认为日军不愿意见到中国成为“统一而有秩序的进步国家”,而“企图夺取中国的领土。在许多地方从事绝灭人道的可怕杀屠”。宋美龄在上海前线见到日军猛烈侵华的情形,“在那边看见空中充满着恶魔的杀气,大地喷出烈火,地上遍染了人类的赤血,满堆着房屋废墟的灰烬”。宋美龄批评日本:“剥夺中国穷人的生存之权,连过着困苦的生活也不许,不但如此,它痛恨中国成为统一的民族,痛恨中国成为经济组织健全的国家。中国的进步不但是它所咒诅的,而且一想到这件事就会使它愤恨填膺。”
宋美龄还认为各国在租界姑息日本从事军事构工,让日军“以这些建筑物为凭借,用机关枪攻击那些守土抗战的中国兵士”。宋美龄特别对美国提出呼吁:
中国决心尽力自救,尽力维护她的荣誉,她要不断地努力奋斗着,直到她把祖先的土地由劫者的手中掠夺回来。她知道她必须作多么重大的牺牲,可是她必须抗战,使人民不至成为奴隶,她必须为那些已死及未死的可怜同胞抗战。中国深知她所要遭遇到的恐怖和痛苦,然而她是不怕的。
除了宋美龄通过媒体大声疾呼外,蒋介石也决定派遣胡适等人赴美,蒋百里赴德、意,对外说明日本侵华的经过和揭发其暴行。
P9-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