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唐探案录之长安风云(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日)陈舜臣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亮点展示

35cd2d81971fc854.jpg

编辑推荐

前有狄仁杰×元芳、福尔摩斯×华生的经典形象,贺望东×遥大鲸双人联手破解系列悬案的设定对读者有较大吸引力。
   

历史与推理结合,风格独树一帜。作者妙笔生花,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巧妙融合“大唐风情”、“遣唐使”和“推理”几大要素,既有历史的厚重与深沉,亦不乏推理的波折与妙趣,独一无二,引人入胜。  

这部短篇集共收录了六个短篇推理小说,且六篇故事全部都是广义密室作品。这些小说的主人公是连自己是谁都搞不清楚的神秘人物贺望东。对这六个案件,贺望东和好朋友遥大鲸通过缜密精深的推理手法,成功解开了发生在长安的一个个复杂的谜团,情节曲折,引人入胜。通过这些故事,也介绍了我国唐代都市长安的社会习俗和风土人情,以及当时的典章制度等方面的情况。

内容简介

遣唐使客房中为何惊现衣着怪异的尸体?黑白通吃的谋士之死与绝色波斯女子之间有何关系?赌场老板的客人离奇惨死,究竟是意外,还是人性的弱点在作祟?大财主商机被盗取,管家,歌姬,仆人,究竟谁才是泄密者?长安城的一流工匠与多年前的一起密室杀人案有何关系?这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和伤痛?

面对如此多手段诡谲的案件,贺望东和遥大鲸能否见招拆招、拨云见日?贺望东又是否能够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

作者简介

陈舜臣,华裔日本作家,1961年获得第7届江户川乱步奖,1969年获得第60届直木奖,1970年获得第23届推理作家协会奖,成为日本文学史上首位“三冠王”。他以推理小说成名,打破了“推理小说中不得出现中国人”的创作传统,开辟了日系推理新格局,代表作有《枯草之根》《孔雀之道》“陶展文系列”等。陈舜臣的历史作品也因加入了推理的成分而自成一派,代表作有《三国史秘本》《中国的历史》《太平天国兴亡录》等。

目录

东方来客

上元夜谭

如烟如雾

诗中真假

富商之惑

工匠往事

解说

后记

精彩书摘

灵龟三年十一月,元正天皇改年号为养老元年。同年三月,大批遣唐使从难波出发,远赴唐都长安。这是日本派出的第八次遣唐使,距离上一次派出遣唐使已经十五年了。
此次的使节团由五百五十七人组成,多治比县守为押使,大伴山守为押使属下的大使,藤原马养为副使。“县守”为日本朝廷派驻在地方的官员,“山守”为管理山林的官员,而“马养”顾名思义,即为管理马匹的官员。随行的还有后来成为名僧的玄昉和吉备真备,以及诗人阿倍仲麻吕。阿倍仲麻吕只有十九岁,是以留学生的身份前往大唐的。
遣唐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长安。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派与日本迥然不同的景象。没有一个人不为目之所及感到震惊与赞叹。
七年前,元明天皇将都城迁到了奈良,并仿照长安城的格局兴建了平城京。就当时的日本而言,这无疑是一项难以想象的伟大工程。平城京东西三点七公里、南北五公里,从罗城门向北的通道,即为朱雀大路,宽达七十四米,到平城宫的正门朱雀门约有四公里。城中园林遍布、亭台众多、草木繁盛,美不胜收。日本人无不为拥有如此宏伟的国都感到自豪。然而到了大唐的都城,这些人全看傻了眼。长安城的规模竟是平城京的五倍之大,长安城的主道竟宽达一百五十米,怎不叫人叹为观止!
大唐鸿胪寺卿带领众官员在长安城外迎接遣唐使。鸿胪寺虽带个“寺”字,但并非寺院,而是官署名。在唐代的官制中,除了鸿胪寺,还有掌管祭祀的太常寺、管理马匹的太仆寺等官署,也都带个“寺”字。鸿胪寺主外宾之事,相当于如今的外交部,下设典客署和司仪署。当然还有通事,即翻译,他们接待起外宾来也是相当的郑重而专业。
唐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中央机构有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一台(御史台)、九寺(太府寺、司农寺、宗正寺、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五监(国子监、军器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等,都设在皇城之内。皇族居住的地方叫“宫城”,在皇城北侧。但是由于宫城地势较低、相对潮湿,唐太宗贞观八年,又在东北方的龙首原上建了大明宫,自唐高宗起,先后有十七位皇帝在此处理朝政。
皇城作为中央办公之所,富丽雄伟的建筑鳞次栉比。此次日本遣唐使就是在大明宫受到接待的。鸿胪寺坐落在承天门西七号,西边设有供外国使节下榻的四方馆。不过,只有重要人物才能入住该馆。按照惯例,团长级别的大人物所住的房间又与他人不同。
多治比县守作为押使,被安排在一个自带小花园的屋子里。接待他的是典客署丞李宜和通事曹茂,另有搬运行李的杂役。
曹茂的日语相当流利,而被问到师从何处时,他总是含糊其辞。遣唐使团的副使藤原马养略懂骨相之术,他私下对押使说:“就外形看,曹茂有点儿像日本人。”莫非他是流亡至大唐的日本人的后裔?不过既然曹茂本人不愿意明说,别人也不好勉强询问。
屋子里点着香,芬芳浓郁,押使在日本时,从未闻到过这样奇妙的香味儿。
待行李全部搬进屋子,曹茂毕恭毕敬地向李宜请示道:“方才有个年轻人来客馆,说要求见押使,请大人指示。”
署丞是从八品下,官职不大,但往往就是这些人,最喜欢在下属面前颐指气使。
李宜慢悠悠地说道:“押使长途跋涉,刚刚抵达,怕是累了,把那人打发了。”
曹茂补充道:“是弘文馆的学生。”
弘文馆最初叫修文馆,是唐开国皇帝李渊于武德四年设置的,唐太宗即位后才改名为弘文馆。后来,为了避太子的名讳,先后改为昭文馆、修文馆,几番改名,开元七年再次改称弘文馆。本书的故事发生时,弘文馆实叫修文馆,不过民间还是习惯称之为弘文馆。
弘文馆是皇家学校,只有三品以上大臣的儿子或孙子才有入学资格。因只收数十名学生,非“性识聪敏”者,即便身份地位够格,也进不了弘文馆。可见,能够成为弘文馆学生的,必是非同寻常之辈。
李宜得知想见押使的是弘文馆的学生,态度陡然转变,先前盛气凌人地要赶人走,此时却改口道:“既如此……且征询一下押使的意见……”
曹茂于是问多治比县守:“有个叫贺望东的年轻人说想要见您,您看?”
“贺望东?”押使反问道。
曹茂连忙回道:“大使若是不想见……”
押使答道:“不,是我派人把他找来的。我有东西要交给他。”
尚在海上时,押使已提前三日派人乘快船向有关州府做了报告,包括此次来唐的原因、船只数、总人数等。因此,使节团前脚刚上岸,后脚就被迎进馆舍好生招待。
地方官见过押使,确认过文书,之后便要派人飞报朝廷,获得准许后,使节团重要成员方可进京。押使便委托地方官将自己想见贺望东一事一并呈报给朝廷。地方官自然不知道贺望东是何许人也,但因是押使的要求,也不多问,如实上报。
朝廷收到消息,安排接见事宜、加强戒备等自不用说,同时也派人给贺望东报了信。贺望东听说日本的使节将来长安,还指名道姓地要见自己,表面漫不经心,心里到底有些按捺不住。押使一进长安,他就跑来四方馆求见了。
“我这就去见他。”押使说着正要起身。
李宜听了曹茂的翻译,说道:“不,把他叫到这里来,岂有劳押使大驾前去见他的道理。虽说是弘文馆的学生,毕竟身无官职,一国使节之首前去见他,实在不妥。”
到底是混官场的,思虑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李宜派了个小吏去通传,并将那年轻人领了进来。
……

精彩书评

主人公的身世之谜与案件之谜相互交织,悬疑之中又笼罩着一层疑云。
   

——亚马逊评论

后记

无论是作为唐朝的都城长安,还是作为现代丝绸之路
的起点西安,这个城市都令我心驰神往。成为小说家以后
,我一直希望能够以那里为背景进行创作。大约十年前,
我完成了中篇小说《方壶园》,这算是最初的小小慰藉。
   

古利克先生以唐代中国为舞台,写了众多闻名世界的侦探小说。他原本是常驻中国的荷兰外交官,之后转任荷
兰驻日大使。旅居神户的荷兰朋友埃利翁想把我介绍给古利克先生,刚安排好见面事宜,古利克先生就猝然长逝了
。这对我而言,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古利克先生的唐代侦探小说,取材自武则天时代的宰
相狄仁杰,并借鉴《狄公案》的故事创作而成。
   

我写的贺望东的故事,没有蓝本参考,都是我自由创作的,并且隔月在杂志《小说Sunday每日》上连载。主人
公贺望东的身世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而且这个问题在本书中并没有得到解决。鉴于这一伏笔,之后或许会写续集。
   

其实关于贺望东这个人物的设定,是受到了梅原猛先生的启发。据他推测,到中国大唐留学的僧人定慧,很有可能是孝德天皇的儿子,廉足为了避免中大兄皇子的猜忌,让定慧出家做了和尚,还把他送到了中国。这种情况倒不是不可能。当然,贺望东并不是定慧。相传定慧于天智
四年(665年)去世,而贺望东第一次出场是在灵龟元年(
717年),前后相隔五十多年。
   

1972年10月,我去了一直憧憬的地方——古时的长安
、现在的西安。比起八世纪时的长安,现在的西安规模要小得多。残留下来的城墙,据说是明代建造的,充其量不
过比唐皇城稍大一点儿。所幸的是,一千三百年前就屹立着的大雁塔依然还在。根据大雁塔的位置,我在西安的现址之上重新画出了唐代长安的范围。
   

现在的西安市区,只包括唐代的皇城及其东侧的永兴
、崇仁各坊。我住的“人民大厦”饭店,差不多就位于永兴坊的界内。左金吾卫也在永兴坊,本书中出现的矮子遥
大鲸等人就常聚集在此。而当年弦歌喧闹、浪子流连的平
康坊的花街柳巷,大抵位于西安城的东南角上,只是空气
中再也寻不到大唐的歌舞与脂粉的气息。杂技与舞蹈等演
艺场集中的西市,在如今的桃园一带。
   

玄宗皇帝令人建造的兴庆宫,现在是一个公园,仍以
“兴庆”为名。在它南面的道政坊和东市的一部分,则成
了交通大学。我还参观了这所大学的物理学教室和计算机室。古都与计算机的结合,使我颇感新奇。     

我在西安停留了四天三夜,脑海中涌现出种种关于古都、大唐的遐想,却又一时理不出个头绪。若说是为了使
自己的梦有所寄托而写成此书,那么既然到了梦寐以求的
地方,也该稍作休憩了。若将来能将在西安的种种遐想理
出头绪,形成新的长安梦,那么贺望东或许会回来。     

陈舜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5: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