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复盘思维(用经验提升能力的有效方法)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郑强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郑强,从事培训工作超过10年。
做过乙方培训师,也做过甲方培训负责人,先后供职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
读过千卷书,也行过万里路。
近几年专注于“复盘”及“教育”两个领域。一个用来自省,一个用来育人。
后记
写一本书比我想象中的难度大很多,这不仅体现在对
知识内容的再梳理和优化上,还体现在与时间的竞争上。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恰逢女儿出生,我白天工作,晚上
回家还要先照顾孩子。不管怎么样,这几个月算是坚持了
下来,虽然辛苦,但也收获满满。
回过头来再看复盘,我发现自己的认知也在悄然发生
着变化。
之前我只是将其看作是一个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
业或部门发现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现在,我觉得这更是
一种工作理念。严格遵循流程和方法固然重要,但不断精
进、对自己和团队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树立从优秀到卓
越的追求才是复盘的核心目的。
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总会习惯性地往前冲,不
断地挑战一个又一个目标。可最终我们到底收获了什么?
是否有所成长?有时候我们总觉得说不清、道不明,如在
云雾之中。
之前看过一个赛狗的视频,印象颇深。赛狗们被关在
一个笼子里,有一个滑道,滑道中捆着一只兔子。一声令
下,笼门打开,滑道上的兔子被机械裹挟着沿滑道迅速远
去,赛狗们如箭一般窜出,纷纷追寻兔子。最终,最先跑
过终点线的狗狗获胜。我很好奇:最后获胜的狗狗是否会
吃到这只兔子。有朋友告诉我,一般越过终点线后,主人
会奖励赛狗们一些零食;至于兔子,早就被狗狗们抛到了
九霄云外了。
很多时候,工作也是如此。我们为了达到目标而前进
,但在这个过程中却总会忘记目标的方向而专注于具体任
务的完成。当初追寻的目标是什么,在追寻的过程中我们
付出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往往会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
略。而这些,往往才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
所以,我们要停下来,回顾一下目标,分析一下过往
,积攒一下经验和能量,然后再去努力地探寻和追求。这
样的工作和生活才会更有价值。而复盘就是帮助大家停下
来的一种方法。
停下,不是偷懒,不是抱怨,而是为了更好的明天。
目录
第一篇 复盘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 复盘的概念
第一节 复盘与总结和反思的关系
第二节 学习复盘,要先从概念开始
第三节 什么是复盘
第二章 复盘的成功故事
第一节 司马光孜孜不倦求上进
第二节 苏秦的自我反思
第三章 复盘的理念
第一节 自我改变
第二节 凡墙皆是门
第三节 时间永远不够
第四节 0.1>0
第五节 错的永远是我们
第二篇 复盘的流程
第四章 明确目标
第一节 目标的本质
第二节 回顾有价值的目标
第五章 评估结果
第一节 评估结果的本质其实是发现问题的过程
第二节 问题的定义
第三节 识别真正的问题
第四节 如何发现问题
第五节 清晰表达问题的泰卡原则(TECCA)
第六章 分析问题
第一节 我们为什么要去分析问题
第二节 分析问题的工具之“鱼骨图”
第三节 分析问题的工具之“人机料法环2.0”
第四节 分析问题的工具之“人事时地物”
第五节 分析问题的工具之“5W1H”
第六节 分析问题的工具之“5Why”
第七节 分析问题的工具之“团队共创法”
第八节 分析问题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第七章 找到主因
第一节 大胆假设
第二节 小心求证
第八章 制订计划
第一节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直接找专家
第二节 用水平思考法想出更多的问题解决方案
第三节 用波士顿矩阵来筛选问题
第四节 根据原因,有针对性地制订计划
第三篇 复盘催化师与复盘工具
第九章 复盘催化师
第一节 复盘催化师的角色
第二节 复盘催化师的工作方法
第十章 复盘工具和表单
第一节 复盘工具汇总
第二节 复盘表单汇总
附录 复盘案例
结束语
精彩页
第一章 复盘的概念
第一节 复盘与总结和反思的关系
刚开始接触复盘的时候,我对这个看起来陌生且高端的词并不十分理解,觉得这是一门高深的武功,练(学)之虽不一定天下无敌,但可以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使自己步入“正轨”。真正接触之后,一开始觉得它平淡无奇,可随着日后对其理解的不断深入,我又品出了不少平淡背后的滋味。
单纯从内容上来看,复盘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动作,每个人几乎都在用。所以,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复盘,我会告诉他,复盘跟我们平时做总结或进行反思是一样的“动作”。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这个“动作”。比如,小伙子和女朋友分手后,痛定思痛,发现了自己当初对待感情的幼稚与不负责任,于是痛改前非,最终成为优秀的老公和家长。再比如,女孩子当初遇到渣男,被其欺骗,分手后总结得失,最终炼就火眼金睛,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对普通人来讲,通过总结自己的过往,进而使得生命质量得以改善的事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一块玉被挖出来之后,需要不断地打磨,才能成为有用的“器”,古人把打磨的这个过程叫作“琢”。个人也是如此。我们从呱呱坠地到独当一面,期间经历过无数磨难。成才的原因并不在于经历了多少,而在于每次经历之后,我们学到了多少。自我“琢”的过程其实就是总结、反思的过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琢不成材,就是这个道理。
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电视剧叫《恋爱先生》。靳东主演的男主角程皓在大学期间做了女神顾遥四年的“备胎”,亲身见证了女神的日常生活和感情经历,并每天对其进行总结(复盘),几年下来竟然记录了好几大本的“恋爱宝典”。但最终美人远嫁美国,程皓也没有浪费积累的“知识”,成为专帮别人出谋划策解决情感问题的“恋爱专家”。剧中男主角不断对女神点点滴滴的感情经历进行的记录、总结、反思,就是一个“琢器”的过程。
李小龙说:“我不怕练了1万种腿法的人,我怕的是同一种腿法练了1万次的人。”其实,练了1万次腿法的人并不一定真正可怕,可怕的是,每练一次,都能找到问题,并对其进行纠正,最终纠正了1万次腿法的人,这个人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这也是“琢器”的过程。
仅仅重复1万次动作的人永远也成不了专家,只有经过系统的、有目的性的、有策略的总结、反思并及时纠正了1万次的人才可以成为专家!重复并纠正的过程,其实就是复盘的过程。
对“见招拆招”的总结和“临时起意”的反思,并不一定能够使我们获得最大的收获。只有系统的、有目的性的、有策略的“总结和反思”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我们成长和进步。所以,复盘不仅仅是总结和反思,因为总结和反思是个体性的、临时性的、无规律的、不可传播和难以学习推广的。当然,复盘也可以是总结和反思,因为复盘是对过往事件进行回顾,让我们在过往中找到前进的动力。复盘的过程可以让我们在低头走路之余能够抬起头,看看前进的方向。复盘除了需要“回顾和反思”之外,还需要植入“目标和方法”。
第二节 学习复盘,要先从概念开始
前几天和以前公司的同事小王聊天,他找我请教一个问题:“怎么才能成功开发一个课程?”我略感诧异,因为小王以前在公司就是一个开发课程的好手,别人开发一门课程要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他从开始构思到使课程成形,三五天就能完成。而且不管形式还是内容,都可圈可点。这样一个课程开发能手,居然会向我请教。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
“哎,别提了!”他一声长叹,“前几天去一个公司面试,公司很好,(中国)五百强企业,薪资高,福利好,关键离我住的地方也很近,特别好的一个机会。”小王连珠弹一般跟我说道……
“初试很成功,主管领导对我的能力也很认同,复试的时候,被人力资源总监问了一个问题:‘你是如何开发课程的?’”
当时小王顿时一愣,这个问题似乎有点太简单了。小王思考了一下,觉得如果直接回答“打开PPT,填充内容,美化课件”,可能会被直接赶出去。
小王做了好几年的培训工作,工作重心就是课程开发,他开发的课程不少于100个了,因此在这方面比较自信,可面对这样的问题,竟然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小王面临着一个大家常见的问题——日用而不自知。
生活中,一个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往往包含着很多看不见的功夫。只是随着我们做得次数越来越多,完成一件事所用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少到我们甚至忽略了行为背后的积累。比如婴儿学步,每一个看上去简单无比的动作,对他们来说,却艰难异常。再比如父母指导小学生写作业,方法讲得很透彻,可孩子依然不会,父母暴跳如雷,孩子更是可怜兮兮……我们觉得简单无比,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自己当初学这些内容的时候,也并没有那么容易。孩子觉得难,是因为实在不懂抽象的概念。以下4个步骤可以说明学与教的过程:(1)我不会做;(2)我会做,但做得慢;(3)我会做,做得很快;(
导语
对过往成败的深度思考,每一天都刷新自我的精进算法。
工作业绩止步不前、考试求职屡屡受挫,恋爱教子不得其法……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复盘。每一个领域的成功者,本质上都是复盘高手。
阅读本书,你可以学到复盘的基本思路和隐藏在复盘背后的方法论。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你会抛开表面现象,从底层方法论的视角去看待复盘本身。
序言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2017年底,有个担任企业负责人的朋友向我提出了开
发复盘课程的要求,由此,我开始尝试了解复盘的相关知
识,于是先后阅读了陈中老师的《复盘:对过去的事情做
思维演练(实践版)》、邱昭良老师的《复盘+:把经验转
化为能力》、叶峰老师的《战略复盘》、孙黎老师的《复
盘:反思创新与商业模式》、韩超老师的《管理复盘:用
案例反思问题,把经验转为能力》等图书。同时,我也查
阅了柳传志的《我的“复盘”方法论》、温瑞和冯雪梅的
《小议复盘思维对工作开展的启示》、佩宏的《基于阶段
论和复盘视角的战略决策模式研究——联想集团国际化战
略的能力追赶》等十多篇论文。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之后,
我对复盘有了初步的理解。各位老师对复盘的描述和介绍
,给了我第一次复盘知识的输入。
而后,我带着问题去和企业负责人沟通,根据他们的
目标和实际情况,一起交流了复盘的实操方法。我先后找
了数十个企业或部门的负责人,一起讨论了复盘实操的可
能性-o各位管理专家对我的复盘思路给予了切实的指导,
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我研究复盘的初衷是希望做一门课程。当课程开发完
毕的时候,我发现看似简单的四个复盘步骤,学员用起来
却并不是十分顺畅。这里面就有理念的因素,正如联想所
提出的,复盘是一种文化和习惯,而习惯本就不好养成,
文化更无法一蹴而就。
如何才能快速地带领别人进行复盘?如何才能让大家
即便暂时缺少复盘习惯和文化,也能够快速地把以往的优
势和不足拿出来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能量”呢?
我想到了行动学习。经过深入思考,同时也参考了复
盘界前辈的一些观点,我觉得,复盘与问题解决的思路其
实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其实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从
这个角度入手,或许可以一试。而问题解决方面的方法和
工具,我已经研究了很长时间。
于是,我以问题解决的思路为纲,结合复盘的相关知
识,运用行动学习的方法,并借鉴了IBM加速团队变革的
ACT分析工具,二次迭代了教学的内容,讲了十几次,每次
课后都坚持花最少两小时的时间进行课程复盘和内容迭代
,最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这时候,我关于
复盘的基本逻辑脉络已经十分清晰了。
而我希望能把相关内容落实到文字上,一来可以使自
己更系统地对其进行梳理和完善,二来也希望能帮助更多
的人。
所以,书中的很多案例都是课堂上的真实场景。为使
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并保护企业及个人的隐私,我对本
书的案例和相关数字都做了非常大的调整。
本书的主旨就是帮助读者学会复盘,所以里面会出现
很多复盘工具,读者只需按照流程,即可一步步进行复盘
了。本书对一些工具方法的大胆改造,虽未必科学,但都
是来自实践中的思考。如果读者在使用的时候遇到任何问
题,希望大家和我联系,我将尽己所能帮助大家。
你能收获什么
阅读本书,你可以学会复盘的实施流程,知道先干什
么后干什么,怎样一步一步地深入分析。
阅读本书,你可以学到复盘的基本思路和隐藏在复盘
背后的方法论。比如,我们会花费大量的笔墨去描述问题
的定义,描述复盘中目标的本质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
习,你会抛开表面现象,从底层方法论的视角去看待复盘
本身。
阅读本书,你可以同时掌握很多有意思的工具,比如
鱼骨图、人机料法环、波士顿矩阵等。这些工具都是基于
实际应用而列出的,基本是拿来即可应用的。
本书的内容是如何安排的
本书的整体结构是按照实际复盘活动的先后顺序设计
的。总体来说分为以下几大部分。
第一篇是复盘的基础知识,涉及复盘的一些有意思的
故事、复盘的起源、复盘的概念、复盘的理念等。这里面
最核心的内容是复盘的理念。对这些理念掌握的熟练程度
会直接关系到日后复盘的成功与失败。作为复盘催化师(
复盘活动的主持人、引导师),这部分内容是要时刻挂在
嘴边的;作为参与复盘的人,对这部分内容也是要时不时
地回过头来观察和反思的。
第二篇系统地介绍了复盘中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包
括明确目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确认最终观点以及制
定计划等。这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复盘的核心工作也
就是这几项内容。
第三篇简单介绍了复盘催化师应重点关注的一些事项
及复盘中会用到的表单与工具,如果你打算为你的团队做
复盘,可以仔细看看这部分内容。
在附录部分,我介绍了一个复盘的全过程案例。通过
这个案例,我又回顾了一遍复盘的实际流程,以便读者对
此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
内容推荐
只有学会了复盘,你吃过的亏、受过的苦才会真正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基石。
本书在总结众多前人经验和成型的复盘工具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和个人的丰富案例,详细介绍了复盘的基本理念、流程、工具,以及复盘催化师应该关注的复盘要点和操作工具。本书重点关注复盘的应用方法和场景,为读者提供有效的指导。
本书适合团队管理者科学、系统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也适合个人对自己过往的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使自己的工作经验更好地转化为能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19: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