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章 游戏治疗概述 1 第一节 游戏治疗的概念 1 一、游戏 1 二、游戏治疗的定义 8 第二节 游戏治疗的历史 13 一、精神分析游戏治疗 14 二、结构式游戏治疗 15 三、人本主义游戏治疗 16 第三节 游戏治疗的功能 17 一、生理功能 17 二、个人内在功能 18 三、人际功能 20 四、社会文化功能 21 第二章 动力学取向的游戏治疗 23 第一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概述 23 一、动力学派儿童游戏治疗理论 23 二、动力学派游戏治疗技术 26 第二节 临床案例介绍 29 一、个案问题及背景资料 29 二、理论架构 30 三、游戏治疗过程 30 四、结果与追踪 38 第三章 荣格心理学取向的游戏治疗 41 第一节 荣格学派的理论概述 41 一、荣格学派的理论 42 二、荣格学派的继承和发展 44 三、荣格学派的游戏治疗 44 第二节 临床案例介绍 48 一、个案问题 48 二、个案背景资料 49 三、评估诊断 50 四、理论架构及设定 51 五、游戏治疗的过程 52 六、个案治疗分析与讨论 58 第四章 阿德勒理论取向的游戏治疗 61 第一节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 61 一、所有的人都是社会嵌入的 62 二、人具有目标导向性 63 三、人具有创造性 63 第二节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取向的游戏治疗 技术 63 一、与儿童建立平等关系的阶段 64 二、探索儿童生活风格的阶段 66 三、帮助儿童理解自身生活风格的阶段 68 四、重新定位或再教育阶段 69 第三节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取向的游戏治疗目的、 特征与范围 69 一、阿德勒游戏治疗的目的 70 二、阿德勒游戏治疗的适用范围 70 三、阿德勒游戏治疗技术的特点 70 四、阿德勒游戏治疗的玩具材料 72 第四节 临床案例介绍 72 一、个案问题及背景资料 72 二、个案治疗的理论架构 74 三、游戏治疗过程 75 四、个案游戏治疗讨论 83 第五章 认知行为游戏治疗 85 第一节 认知行为游戏治疗理论概述 85 第二节 认知行为游戏治疗介入方法与技术 88 一、介入方法 88 二、治疗技术 88 第三节 认知行为游戏治疗的实施阶段 92 一、导入适应阶段 92 二、评估阶段 93 三、中期阶段 94 四、结束阶段 95 第四节 临床案例介绍 97 一、个案问题及背景资料 97 二、治疗的理论架构 98 三、游戏治疗过程 100 四、结果与随访 106 五、个案治疗的讨论 106 第六章 亲子游戏治疗 109 第一节 亲子游戏治疗的理论概述 110 一、亲子游戏治疗简介 110 二、亲子游戏治疗的发展历史及有效性 111 三、亲子游戏治疗的目标 115 四、亲子游戏治疗的使用条件 115 五、亲子游戏治疗的实施程序 117 六、家庭中的亲子游戏治疗过程 118 七、亲子游戏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19 第二节 临床案例介绍 120 一、个案问题及背景资料 120 二、治疗的理论架构 121 三、亲子游戏治疗过程 122 四、结果与随访 132 五、个案治疗的讨论 132 第七章 家庭游戏治疗 134 第一节 家庭治疗理论概述 134 一、家庭治疗的界定 134 二、家庭治疗与个人治疗:两种方式 136 三、家庭游戏治疗师的焦点 137 四、游戏治疗和家庭治疗 137 第二节 家庭游戏治疗的一般技术 138 一、家庭游戏治疗的功能 138 二、家庭游戏治疗的目的 139 三、家庭游戏治疗的原则 140 第三节 临床案例介绍 144 一、个案问题及背景资料 144 二、治疗的理论架构 144 三、游戏治疗过程 145 四、结果与随访 149 五、讨论 150 第八章 短期游戏治疗 152 第一节 短期游戏治疗概述 152 一、短期心理治疗 152 二、短期游戏治疗 153 第二节 临床案例介绍 155 一、个案问题 155 二、背景资料 156 三、在学校的表现 156 四、心理功能检查 157 五、选择治疗的标准 157 六、治疗的理论架构 159 七、治疗过程 160 第三节 短期游戏治疗的过程与基本技术:以临床案例 为例 164 一、签订治疗契约 164 二、家庭会谈 164 三、治疗的过程 164 四、后续随访 174 第九章 团体游戏治疗 177 第一节 团体游戏治疗的概述 177 一、什么是团体游戏治疗 177 二、历史与发展 179 三、团体游戏治疗的特点 181 四、团体游戏治疗的基本过程 182 第二节 团体游戏治疗的实施 186 一、团体游戏治疗的初始阶段 186 二、团体游戏治疗的工作阶段 191 三、团体游戏治疗的结束阶段 198 第三节 团体游戏治疗的专业要求 202 一、团体游戏治疗师的必备素质 203 二、团体游戏治疗的基本价值规范 203 三、团体游 序言 十年前,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曾推出“学校 心理辅导系列教材”,该套教材共五本,分别是《学校 心理辅导基础》《学校心理病理学》《学校心理卫生学 》《学校心理测量学》《学校心理干预的技术与应用》 。该系列教材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被诸多高等院校 以及自学考试选用为教材,迄今已多次加印,为我国学 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作出了贡献,得到学界肯定,并因 此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十年来,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发 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 来的不仅是机遇和希望,也带来了压力和挫伤。伴随着 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与追求,有关心理健康的自我探 求以及各类心理咨询的培训大大增加,涉及的领域不再 限于学校,而是扩展到社会、社区以及不同类型的组织 领域。鉴于此,我们在“学校心理辅导系列教材”的基 础上编撰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系列丛书”,希望兼顾该 领域系统训练所要求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同时反映 该领域专业发展和专业成熟度的现状,亦回应近些年学 校和大众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特定需求。原系列教 材的大多数作者都参与了本系列丛书的撰写,同时我们 也吸收了几位在该领域已有一定成就的年轻教师,以及 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教师加 入到本系列丛书的作者队伍中。本系列丛书涵盖专业基 础和应用技术两方面内容,专业基础类三本,分别是《 健康心理学》《心理评估与诊断》《心理咨询理论与技 术》;应用技术类四本,分别是《行为矫正:原理、方 法与应用》《游戏治疗》《团体辅导:理论、设计与实 例》《职业心理咨询》。丛书作者均为上海师范大学咨 询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和资深教 授,他们在各自擅长的研究和教学领域均已取得较好的 成绩,同时也都在心理健康教育或临床咨询与治疗领域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体而言,本系列丛书具有以下几 个方面的特点。 一、内容体系完整且新颖。在参照和吸纳前人已有 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每本著作都力求在内容与框架体系 上有所创新。《健康心理学》从健康、健康心理学的概 念与发展历史入手,侧重探讨影响健康的心理与社会因 素,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以各种心理与社会因 素为主要诱因引发的心身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心理评 估与诊断》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视角,以多元文化观 来看待异常行为,关注了导致来访者问题的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并涉及认知评估、环境评估 和生理评估等多种方法。《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着重 介绍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技术,以及主要的干 预体系。《行为矫正:原理、方法与应用》由三部分组 成,分别介绍了行为矫正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础 工作,行为矫正的技术方法,以及行为矫正在实践中的 应用,包括处理不良行为和发展良好行为。《游戏治疗 》侧重介绍游戏治疗的基础理论,游戏治疗的几种模式 及技术方法,游戏治疗的过程,并重点介绍沙盘游戏治 疗的理论与技术。《团体辅导:理论、设计与实例》在 理论方面着重介绍了团体辅导的内涵和心理学基础、青 少年团体辅导的特征与设计以及团体辅导者的特征和成 长,在实务方面主要介绍了结构化团体辅导方案实例和 非结构化团体辅导方案实例。《职业心理咨询》在剖析 职业心理咨询的对象、性质、内容、特点和介绍相关理 论的基础上,重点阐述职业心理咨询的工作模式、一般 方法、常用技术与工具、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并通过案 例教学来训练读者进行相关咨询的专业敏感与实战技能 。 二、理论基础与实践运用并重。丛书非常强调理论 基础先行,在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框架体系下,作者将系 统梳理的理论学说与相关的实践运用加以整合,不仅用 于诠释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种种身心问题,而且有助于读 者全面了解和使用相关的操作策略和技术。诸如,健康 整体性观念在实际病症中的反映,生物—心理—社会模 式在致病原因探寻中的作用;在心理评估与诊断中强调 以多元文化观来看待异常行为;精神分析治疗、行为主 义治疗、认知治疗和人本主义治疗等理论在心理治疗中 的操作运用;行为矫正技术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应的 操作步骤与注意要点;沙盘游戏治疗的理论与技术及其 与自我沟通、自我理解的关系;团体辅导形式对新颖性 、自发性和创造性的强调,以及心理剧、社会剧、萨提 亚团体治疗等常用团体技术的特点与操作;职业心理咨 询的工作模式、一般方法、常用技术与工具的介绍,等 等。这些理论、原理的阐述辅以针对具体个案的操作方 法介绍,读者或治疗工作的实践者将从中获取更加明晰 的知识内容,也更容易达到对治疗方法的透彻理解。 三、普适性与针对性兼具。丛书的内容涉及大量健 康常识的介绍,包含大量的个案分析与实际操作层面的 内容。这些常识或案例源自生活和临床实践,又经过了 作者的加工改造,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思考和专业考量。 不少具体事例更是积聚了作者十多年甚至数十年的智慧 与经验。丛书涉及面广,既具有理论的宽度和深度,又 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无论是作为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 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参考读物,还是作为实践应用的指 导指南,都值得广大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爱好者,教育 工作者和家长阅读参考。系列丛书因其理论系统性,可 以作为各大学心理学系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 为各类心理咨询培训机构所使用。 本系列丛书作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 学”和上海市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心理学应用人才培养 模式”的成果,得到了上海师范大学和教育学院各级领 导的大力支持。丛书的顺利出版得到了上海教育出版社 的鼎力相助,该出版社的谢冬华先生为本系列丛书的编 辑出版多次与主编电话电邮沟通,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介绍游戏治疗概述、游戏治疗的基础理论、游戏治疗的几种治疗模式及技术、游戏治疗的过程,并重点介绍沙盘游戏治疗理论及技术、游戏治疗案例介绍等方面内容。游戏治疗临床适用范围广,如焦虑症、恐惧症、抑郁症、儿童精神分裂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自闭症、学习困难、遗尿、选择性缄默症、问题行为、家庭暴力与应激创伤、生活适应不良等。游戏治疗不仅对儿童有效,而且对青年人和成年人也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