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墨子学说从某种程度上说缺少理论基础,他的很多主张都是针对现实中的缺陷而发的,墨家这种突出的实用理性,不但使其著作存在很多前后矛盾之处,而且理论适应性很差,一旦时过境迁就失去了存在基础。所以荀子说“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孙中原著的《墨子与墨学》以通俗简明的笔调,揭示墨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和成就,生动形象地描述墨学的精华与局限,展示战国时期墨家显学的概貌和对当今社会的重要启迪。 目录 总序 墨子创墨学,墨学有发展(前言) 第一章 泰山红日映彩霞神州大地育精英——创说与活动 第二章 奋力生产创财富奇技淫巧成学问——生产观和科技理论 第三章 节俭则昌淫逸则亡——节约观和非乐论 第四章 尚贤尚同立宏论兼爱互利破谬说——政治伦理观 第五章 齐晋楚越动干戈墨子非攻谋防御——战争观和军事学 第六章 为非攻远游齐楚谋备御近说鲁卫——军事游说活动 第七章 肩负道义立顽志摩顶放踵无所惧——人生观和价值论 第八章 科学家信鬼神令人惊异权借用吓唬人我行我素——宗教观和无神论 第九章 真知睿智凝经典雄辩百家铸名篇——辨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 出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