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英雄与母亲/荣格精选集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瑞士)C.G.荣格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荣格认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或者无意识中的内容,总是与远古的神话遥相呼应。在《英雄与母亲》中,荣格借用诸多神话传说与考古资料,以及原始文化的图画,来确认这种特殊的心理联结,为其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做论证。相比于弗洛伊德,荣格更加注重象征背后的原型意象及其表达.并从文化的视野来扩展对“力比多”概念的理解。因此,本书成为了荣格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的开端,也为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发展做了充分的铺垫。 作者简介 C.G.荣格(1875—1961),瑞士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曾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他所提出的自性化、共时性、原型、集体无意识、情结、外倾与内倾等概念,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 目录 一 引言 二 力比多的概念 三 力比多的转化 四 英雄的起源 五 母亲与重生的象征 六 挣脱母体的战斗 七 双重母性 八 献祭 九 后记 附录:米勒的幻想 译名对照表 序言 英雄与母亲 《英雄与母亲》是荣格的早期著作,选自《荣格全集 》第5卷第二部分。《荣格全集》第5卷原名为《力比多的 变化与象征》(Wandlungen und Symbole der Libido), 1912年出版。正是该著作引发了荣格与弗洛伊德之间的分 裂。从此,荣格陷入低谷,近于抑郁,开始了其面对与深 入无意识的孤独旅程。 后来,荣格用《无意识心理学》来修订《力比多的变 化与象征》;最后,在我们目前所看到的《荣格全集》中 ,该卷书名为《转化的象征》(Symbols of Transformation);其变化也正反映了荣格分析心理学的 发展脉络。 在《英雄与母亲》中,荣格仍然是从“力比多的变形 ”开始的,然后述及“英雄的起源”,接着呈现“母亲和 重生之象征”,以及“从母亲那里解脱的战争”、“二分 的母亲”和“牺牲”(或者“献祭”);冥冥之中,他似乎 已预知其著作出版后必然的转变,包括与弗洛伊德的分裂 ;撰写这部著作的同时,他也为自己深入无意识,接触“ 深度精神”(spirit of the depths)做了准备。 弗洛伊德在其《性学三论》中提出“力比多”概念— —一种基于性力,性的本能欲望和能量的表达,并用其来 解释神经症的形成及其背后的原因,几乎成为精神分析的 信条。然而,在1911年,荣格撰写《力比多的变化与象征 》时,他便从文化的视野来扩展对力比多的理解,尤其是 象征性的表达和意象的寓意。实际上,更早的时候,荣格 在其《早发性痴呆病心理学》(1906)中,便尝试使用“心 理能量”(psychic energy)作为近似于力比多的表达。荣 格在其《回忆·梦·思考》中说:“我真正的科学研究开 始于1903年所进行的联想测验的实验。我认为这是我在从 事自然科学方面的第一次科学研究。《词语联想研究》写 出后,我又写了两篇精神病学方面的论文:《早发性痴呆 心理》和《精神病的内容》。1912年,我的著作《转变的 象征》出版了,而我与弗洛伊德的友谊也至此告终了,从 那时候起,我便得单独去打天下了。” 阅读《英雄与母亲》,以及《转化的象征》,我们有 机会感受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基础上的分析心理学发展。 荣格的导论,便是从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开始,以“俄 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的象征与意义作为切入 点,包括其中无意识深处的乱伦幻想和意象,力比多的变 形及其影响。荣格坦言,弗洛伊德著述中所呈现的俄狄浦 斯传奇是伟大的心理学创作,于是我们必然要面对精神分 析的“恋母情结”,尽管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鼓起勇气才 能面对和理解的心理学事实。在荣格看来,这当然不仅仅 是神话传说,正如弗洛伊德对于莱昂纳多·达·芬奇的个 案研究与分析,这也正是当代人的心结所在,不管是英雄 还是母亲。 与弗洛伊德有所不同,荣格不仅注重神话传说的文本 及其象征,更注重象征背后的原型意象及其表达。于是, 在《英雄与母亲》中,荣格深入解析俄狄浦斯的神话及其 寓意。在荣格看来,俄狄浦斯破解了斯芬克斯之谜,就以 为自己已经战胜了大母神派来的挑战者,殊不知此时的他 已然成为母系乱伦的牺牲品;他由此将要娶自己的母亲伊 娥卡斯特为妻并与其生育子女。 于是,作为恋母情结原型的俄狄浦斯神话固然十分重 要,几乎是精神分析的核心神话,然而,神话形成的过程 ,心灵制造神话的事实则更为重要。这是荣格的基本观点 。斯芬克斯的母亲厄喀德那本是大地母神盖亚的女儿。在 斯芬克斯之外,海怪斯库拉、蛇发女怪戈耳工三姐妹(包括 美杜莎),还有地狱犬刻耳柏洛斯,以及啄食普罗米修斯肝 脏的那只秃鹰,都与厄喀德那有所关联。于是,在荣格看 来,俄狄浦斯所代表的恋母情结其实非常复杂,世人不能 满足于俄狄浦斯猜出斯芬克斯小儿般的谜语,而应该鼓起 勇气,继续探寻谜语背后的隐秘。在《英雄与母亲》中, 荣格给出这样一种解读:所谓的斯芬克斯谜语,实际上是 斯芬克斯为俄狄浦斯设下的陷阱;陷入陷阱的俄狄浦斯, 就此犯下乱伦之罪。这千古谜语由斯芬克斯来传递,真正 解谜的线索,正在于其自身,其作为厄喀德那的女儿,以 及厄喀德那背后的大地母神盖亚。 于是,在荣格的《英雄与母亲》中,我们每个人内心 深处或者无意识中的内容,也总是与远古的神话遥相呼应 。荣格在书中借用诸多神话传说与考古资料,以及原始文 化的图画,来确认这种特殊的心理联结,同时也是在为其 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做论证。 《英雄与母亲》的最后部分,是作为附录的“米勒的 幻想”。米勒小姐(Frank Miller)的幻想与创作,她在幻 想与梦中创作的颂歌与诗篇,以及荣格的分析与阐释,其 中的原型意象与象征意义,构成《转化的象征》第一部分 。荣格是通过西奥多·弗卢努瓦(Theodore Flournoy)了 解到有关米勒小姐的个案的,深受其幻想与梦中创作的吸 引,投入精力进行研究,完成其《力比多的变化与象征》 或《无意识心理学》的探索。早期的荣格,充满激情和诗 意,对米勒小姐的无意识创作多有共鸣,也常引用诗人的 意象,比如荷尔德林。荣格说:“在力比多的所有象征中 ,最精妙的象征莫过于被构思为魔鬼或英雄的人物形象。 在此构思中,象征离开了具体的客体,离开了浩瀚星空中 的物质领域以及气象中的风云闪电的意象,呈现出了人的 形式,并进而把他转化成为一个历经欢乐到悲伤、悲伤到 欢乐的人。而且,其生命轨迹犹如一轮红日,历经高悬天 顶、暗入地线,旋即又身披金色光芒再次跃上天际。人的 生命亦如天上的太阳,凭着自身的旋转,依照自身内在的 法则,自清晨开始上升,直到正午落在天穹之顶,随即转 而向下直到黄昏,留下它的光辉,毅然投身到无边无际的 黑夜;人的生命何曾不是如此?”这便是《英雄与母亲》 中的荣格,富有诗意的心理分析师。犹如荷尔德林《在柔 媚的湛蓝中》中的表达:“人生充满劳作,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荣格的早期著作,如《英雄与母亲》和 《转化的象征》,以及《心理类型》(1921)等,都是如此 充满诗意。荣格也为自己的这种风格做过特殊说明,就他 所面对的无意识表达,幻想和意象,其背后的本质而言, 诗人可作为导师,心理学家可以从诗中获得启示和指引。 《转化的象征》由范红霞、张敏和高彬翻译,《英雄 与母亲》主要是范红霞完成。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部著作 可以作为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专业入门书,我们不仅可以从 阅读中获得荣格对精神分析经典问题的观点与发展,而且 可以感受年轻荣格的情怀与志向。正如荣格1950年为《转 化的象征》第四版撰写的序言中的表达,他1911年写作《 力比多的变化与象征》时三十六岁,遭遇一生极为关键的 转折,面临与弗洛伊德分裂,以及几乎近于蜕变的心灵体 验。从那以后,荣格开始创作《红书》,寻找灵魂,上穷 碧落下黄泉,最终感悟自性,获得自在。此著作虽三易其 名,从《力比多的变化与象征》到《无意识心理学》到《 转化的象征》,似乎已是包含荣格整体思想发展的轨迹, 均具有重要的原型意象与启示,尤其是其中英雄与母亲的 主题。 申荷永 2019年3月于洗心岛 导语 在《英雄与母亲》中,荣格聚焦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局限性。他希望将治疗心理学从19世纪盛行的主观主义、个人化的偏见中解放出来,并试图将无意识理解为一种客观的、集体的心理状态。这本书虽是荣格早年的作品,但是他本人说这本书“为他后来几十年的生命制定了计划”。 后记 米勒小姐的幻想就这样告终了。其结果之所以令人悲 哀,主要因为它们是在无意识入侵的威胁已然分明可辨的 关键时刻突然地中断。米勒小姐显然没有提供任何可理解 自己幻象的真正意义的线索(即使是对价值观感觉敏锐的 弗鲁尔努瓦对此亦无从解释)。我们实在无法假定,米勒 小姐能够应付得了这样一个时期,也就是说,她能以正确 的态度将这个英雄同化到她的意识人格之中。为此,她必 须认清命运对自己的要求,了解那些突然闯入她意识当中 的怪异形象意味着什么。显然,在她身上已经出现了某种 程度的人格分裂,因为她的无意识已是独立先行,源源不 断地推出大量的并非出于她的意识且令她备感奇特怪异的 意象。在客观的观察者眼中,这些幻象显而易见是一种不 受意识控制的心理能量的产物。对于这些渴望、冲动和象 征性事件,人的意识完全无能为力,难以做出肯定或否定 的应对。本能冲动试图把做梦者从童年的沉睡中唤醒,却 遭到显然已经失序的个人自尊的对抗。同时,我们必须假 定,与此相对应的狭隘的道德视野亦是一种阻碍力量。因 此,没有任何东西能帮助她理解上述象征的心理含义。我 们的文化早已忘记了如何象征地思考,就连神学家们也没 有能力更进一步地对早期教父们的释经学加以运用。新教 主义的心灵治疗更是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当今时代,还 有谁情愿费心由“一堆乱糟糟的病态幻想”当中去努力拼 凑出基督教的基本观念?当医生们开始认真看待这些幻想 产物并帮助患者了解其中的喻义时,对于身处上述境遇的 患者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是救命的福音。通过这种 方式,患者有可能至少部分地吸收无意识,从而相应地部 分修复危险的人格分裂。同时,上述吸收作用还可以帮助 一个人抵御那种危险的孤立感,就是当人面对自身人格中 令人费解的、非理性的侧面时所产生的孤立感。孤立感会 带来恐慌,而太多时候,恐慌即是精神病的肇始。一个人 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裂隙越宽,致命的人格分裂就离他越 近,这会在有神经质倾向的个体身上导致神经症,而在具 有精神病体质的个体身上导致精神分裂症和人格断裂。故 而,心理治疗的宗旨就是要通过将无意识倾向整合到意识 头脑当中,从而缩小乃至最终弥合二者问的裂隙。通常情 况下,来自医生的这种暗示性激励在患者方面是被无意识 所认知的,或者如我们所说,是一种“本能”的领会,其 精神内涵尽管未被察觉,但它却悄无声息地潜入患者精神 生活的意识层面,多半是以经过伪装的形式,发生在他自 己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所有这一切传递都发生得水到渠成 ,毫无障碍,只要患者的意识里含有某些象征性的意念— —“对于拥有象征符的人,通过是容易的”,炼金术士如 是说。另一方面,假如分裂的倾向已然存在,或许是从年 轻时候就开始的,那么无意识每前进一步,都只能拉大它 与意识之间本已存在的裂隙。要想架起一道跨越这条裂隙 的桥梁,通常都需要外来的帮助。假使先前我有机会为米 勒小姐提供治疗,我会将我写在这本书里的一些内容告诉 她,从而强化她的意识头脑,使之能够理解集体无意识的 内容。如若没有这些“集体表征”(representationscol lectives)(即便是对于未开化的土著,他们也同样具有 心理治疗价值),人就不可能理解这些无意识创造物的原 型联想意义。上述的尝试,如果单单从以个人人格为取向 的心理学角度来进行还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一个有志于治 疗严重分裂症的医者,必须对他准备治疗的解剖学和精神 进化史有所了解。精神病医师必须具备解剖学、心理学、 胚胎学及生物进化学的相关知识。在一定程度上,神经症 患者心理上的分裂可以通过单纯的人格心理学疗法得以纠 正,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够解决移情问题,而后一问题在大 多数病例中都会出现,并且其中总是潜藏着集体内容。 米勒小姐的情况属于典型的严重精神失常的前兆性的 无意识表现。它们的出现并不代表此种精神失常必定出现 。正如我先前说过的,这要取决于意识头脑对它们的态度 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米勒小姐的案 例用在本书中非常恰当,因为我个人与这个案例毫无瓜葛 ,这样应可避免那种屡见不鲜的指责——说我为立论而“ 影响”了该患者。假如米勒小姐在她的自发幻想创作初露 苗头之时便开始延医诊治,那么,打个比方说,Chi-wan- to-pel这出戏后半部分的情节发展就很可能是另外一种样 子,其结局亦可能如我们所愿,不至于落到如此灾难性的 下场。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预定的研讨工作。我们设定的 任务目标是:审视一个具体的个体幻想的体系及其来源。 在分析探讨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众多问题犹如拦路虎一般, 令我们这一全景式的理解和参透其复杂性的努力不免有些 流于浮泛。有人提出,由于某些工作假说未必具有永久的 正确性,甚或存在谬误,因此不应将之公诸于众,但我不 赞同这种观点。当然,我已尽一己所能严防错误的出现, 时刻警醒自己要充分意识到此类研究中处处潜伏的危险。 因为在这个诡秘的领域中 精彩页 一 引言 在开始阐述这一部分内容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与其相关的内容。在分析诗歌《逐日飞蛾》时,我们用一种独特的分析思路揭示了这首诗的深层意义。虽然这首诗与之前的“赞美诗”有所不同,但出于对太阳进一步探究的渴望,当我们仔细研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会被它引入神话般的思想王国,从而感悟到这些思想与前面第一首“造物主”之诗所表达的思想之间的隐秘联系。造物主的双重意义清晰地表现在约伯的案例中,但此刻的“造物主”已经带有天文学、占星术以及性格上的特征。他已经变成了太阳,因此找到了一种自然表达的方法,并且这种表达超越了他与天父、魔鬼对立的道德区分。正如雷纳(Renan)所说:不管我们采纳原始野蛮人的观点,还是依据现代科学的观点,太阳都确实是唯一“合理”的上帝意象。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太阳都是“天父”的象征。他赋予万物生命与成长,他孕育生命,是造物主,又是天地能量之源。人类灵魂已经陷入的不协调,通过人们熟知的、没有任何内在冲突的自然客体——太阳,能够被和谐地解决。太阳并不只是有益的,它也可以摧毁万物。因此,表达八月酷暑的就是黄道十二宫中那只破坏性的狮子,这只狮子就是传说中的参孙(Samson)为了帮助大地摆脱干旱的磨难而用力厮杀的那只肆虐的狮子。然而,太阳的本性就是要灼烧,并且这种灼烧的能量对于人类而言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它平等地照耀正义,也温暖非正义;让有益的生命繁荣昌盛,也一样让有害的生命沐浴阳光。因此,在这个世界上,太阳是表征上帝的最完美且最合适的可见意象。比如来自我们自己灵魂的创造力,即我们称之为“力比多”的能量,其本性就是既能产生有益的能量,又能产生有害的能量;它可以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向坏的方向发展。这种比喻不只是文字问题,我们可以从神秘主义教派的教义中发现:当其潜沉到自身存在的深度时,就会在“心中”发现太阳的意象,发现被合理地称为“太阳”的自身生命能量。而且,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物理理由,因为我们的能力之源与生命之源确实就是来自太阳。从生理学上看,我们的生命被视为一种能量过程,完全就是一个太阳能。关于神秘主义者对这种太阳能的特殊本质的内在理解,印度神话描绘得相当清楚。下面有关鲁陀罗(Rudra)的片段,选自《白识净者奥义书》(Shvetashvatara Upanishad): 只有一个鲁陀罗,他们不允许有第二个,鲁陀罗用他的能量统治着全世界。他站在众生的身后,守护着众生;他创造了众生,并在时间终止的那一刻将众生聚集在一起。 他眼观六路,面向八方,无所不及,无处不在。他是创造宇宙和大地之神,用其神手和天翼把世界万物联结在一起。 鲁陀罗,你是众神之源、万物的主宰。伟大的先知啊,你于远古播下一颗金色的种子,在今天,它赋予了我们无限光明。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