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怀念如初 写成这本书,也许是对我的二十五岁最好的怀念。 本书的素材大部分是从网络上搜索所得。其中张景中 先生自己所写的《重聚未名湖》和张先生北大同窗、汉字 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王选先生的《回忆北大数学力学系的 大学生活》对于张先生的大学生活、“文革”经历和二十 年后再度归来都作了较多的阐释,而我只是在此基础上再 进行选择和加工。 但是对于张先生大学以前和现在的系统研究,单凭网 络的力量所获甚少。好在按照既定程序,院士采访组一行 早在此书酝酿之前就拟好了院士的采访提纲,经过半年时 间和一些意外的波折,我们终于于2013年6月24日在中科院 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院士办公室采访到了张景中院士。 采访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对于本书来说,却填补了书 中对于人物成长历史和饱满性格的单薄之处。张院士本人 还专门抽出宝贵的时间审阅了初稿,并对文中一些错误用 标记指了出来。更重要的是,此次采访过程中,院士还为 我们提供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外围采访对象名单,以协助进 一步内容完成。 从联系外围采访对象到资料收集完成,用了两个半月 的时间。从广州市景中实验中学的牛应林校长到张先生在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助手彭 翕成老师,以及在佛山专门进行“超级画板”培训的左传 波老师和原邛崃市羊安中学的赖虎强校长……或当面采访 ,或通过网络进行采访,他们都为本书提供了翔实而丰富 的材料,在此一并谢过。 前期囿于人物资料收集的单一性,添加了较多作者主 观的看法,所以放在文中难免对客观事实造成一定影响, 经彭翕成老师建议,现已进一步修正。 张景中先生近年来为了推广“Z+Z智能教育平台——超 级画板”软件和其教育数学思想理论而常到全国各地的学 校讲学、作报告。张先生其人幽默谦和,平易近人,学生 和后辈也早已有为他做传的想法,但老人家一直不是很赞 成,他觉得时间尚不成熟。而我,竟然非常荣幸地获得了 这个机会,自当好好珍惜,用笔下的文字来回馈为本书的 创作提供了支持和帮助的人们。 最后,感谢文中标注出处的文字或者图片的作者们, 因无法一一联系到资料来源的单位或者个人,在此表示深 深的感谢。这里也特别感谢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科技 厅、四川省科协对本书的大力支持。 作者于2013年9月7日 目录 第一章 青春之歌 流金岁月 第一节 相聚未名湖 第二节 春风少年郎 第三节 锋芒初现 第四节 韶华只为少年留 第五节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章 行在远方 心向黎明 第一节 辗转天津 第二节 以痛吻我报之以歌 第三节 人生何处不相逢 第四节 峰回路转 第三章 春日迟迟 卉木萋萋 第一节 从科大开始 第二节 微妙人生 第三节 生锈的圆规 第四节 “筑桥” 第四章 千锤百炼 机器证明 第一节 “数学机械化” 第二节 数值并行法 第三节 灯火阑珊处 第四节 张景中的“核桃” 第五章 心之所向 情之所往 第一节 几度春风化绸缪 第二节 钻之弥坚 第三节 “超级画板”超级棒 第四节 谈“‘景中文化’特色教育” 第六章 大爱如歌 大道无垠 第一节 朋友一生一起走 第二节 雁南飞 第三节 心不妄动 第四节 遇见已知的自己 后记 怀念如初 附录 张景中院士大事年表 张景中院士主要科普作品 精彩页 第一节 相聚未名湖 青春迎面走来,成为我和大地,开天辟地,世界必然破碎。 ——海子《太阳·弥赛亚》 每一所学校总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或景点,尤其是人们印象中那些遥远的学术殿堂。就像康桥和基督教会学院,前者已然被徐志摩幻化出一派诗意化的学术具象:后者更是借助《哈利波特》系列影片被世人熟知。 作为北京大学的象征,未名湖在变迁的岁月中被寄托了一种深厚的情结。这个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问的人工湖,属于乾隆赐予和坤的淑春园的一部分,“未名湖”其名出自北大教授钱穆,独独因为“未名”,令它名扬天下。 1954年9月,张景中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数学力学系,成为该系54级200多名新生之中的一个。如此数量的新生在当时北大数学系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新生们的水平也是空前的—从这个系里走出了七名院士:张恭庆、周巢尘、胡文瑞、张景中、王选、刘宝镛和朱建士。 北大是张景中的第一志愿。在填选专业的时候,虽然张景中对数理学科都很喜欢,但只能择其一,而想到这些学科都离不开数学,于是他就报考了数学力学系,就读于54级5班。 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和他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一批人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时代造就的。很多人谈起那个时候,都会坚定地将它定义为珍贵的“黄金时代”。正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云:“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20世纪50年代,北大校园有校长马寅初,物理学家周培源,还有季羡林、何其芳、翦伯赞等一大批德高望重的教授……那些年,大师离我们很近。 王选曾在《回忆北大数学力学系的大学生活》一文中深情回忆:“丁先生教我们时才27岁……当时年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很融洽,丁先生对54级情有独钟,1956年时曾与54级同学一起划船游颐和园,并在石舫讲了话,他说:‘现在的青年学生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大家都有理想。’确实,20世纪50年代时,我们对未来的美好前景充满了憧憬。我至今还保留着当年游园的照片……” 从踏进燕园的那一刻开始,每个人都迫不及待地从这所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汲取着养分,张景中亦然。同时,他终于能有机会重拾自己的爱好——写诗。 唐山市文联主席、1957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马嘶先生在《负笈燕园1953—1957:风雨北大》中写道:“……对于张景中,我倒是很熟悉……(他)在数学系学生中是出类拔萃的。令我佩服的是,他还是个积极写诗的人,他写了大量的诗,在《北大诗刊》《红楼》上都发表过。他是学数学的,长于逻辑思维,他的诗终是缺乏诗的意境,不很美。”求真是理科学生最深刻的标签,绮丽万象和深邃幽怨太过虚无,事实才是唯一。 张景中进入北大后不久就加入了学校诗社。早在中学时,他就曾作为学生剧团成员到农村宣传演出,各方条件虽然简陋甚至贫乏,这些经历却开启了他对于文学和艺术的热爱。(P3-5) 导语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创立了“几何定理机器可读证明”的原理和算法;以面积法为核心创立了平面几何新体系;提出“教育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使学习数学变得有趣,被形象地喻为“无痛数学”。 本书收录了“青春之歌 流金岁月”“行在远方 心向黎明”“心之所向 情之所往”等章节。 序言 “走近在川两院院士”丛书出版发行之际,欣逢新中 国成立70周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 ,四川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 奋进,全省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脱胎换骨,人民 生活翻天覆地,谱写了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的壮美画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历届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 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强力推进全面创新 改革试验,推动全省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构建 了由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加速迈进、以创新驱动引领新旧 动能加速转换的良好格局。 在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四川篇章的生动实践 中,以在川两院院士为代表的四川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求真务实、锐意创新、勇攀高峰、 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勇 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勇于挑战前沿科学问题,持之以恒 加强基础研究,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创造,推动了关键技术 难题在川不断突破,科技创新捷报频传,科技成果蓬勃涌 现,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加快建设创新 型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重大部署,中共四川省委 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提出了实施“一千多支”战略、推 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等重大任务,为 包括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内的全省人民积极投身全面推进改 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提供了施展抱负的广阔 舞台、指明了创新发展的前进方向。 发展号角声声催人奋进,历史重任亟待广聚英才。加 快推动四川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迫切需要培 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 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迫切需要面向社会 公众树立创新典范、弘扬科学精神,引导社会公众树立科 学思想、尊崇科学大师,更广泛地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 创造创优的良好社会氛围。 两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也是我国科技 人才队伍的杰出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 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曾饱含深情 地说,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他们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大力宣 传两院院士爱国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广泛弘扬两 院院士孜孜求索、勇攀高峰的优良传统,引导广大青年科 技工作者学习先进榜样、激发创新热情,是全社会的共同 责任。 2012年,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科协联 合启动开展了“走近在川两院院士”大型专题宣传报道活 动。四川科技报社及《科幻世界》杂志社组织采访团队, 经过数载的艰辛工作,采集了大量第一手权威资料,并以 报告文学、人物通讯、人物专访等体裁,集中展示了在川 两院院士风采。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既充分展现了在川 两院院士成长经历中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也真实记录 了在川两院院士在中华大地上铸就的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 碑。我们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可以让读者从中一 窥两院院士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爱国敬业的崇高风范, 也可以深切感受我省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艰难历程和辉 煌业绩,还将对引导社会公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激励社会公众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不懈奋斗产生重要影响。 本书成稿于2013年,因一些客观原因直至今日才得以 出版,在此向院士及家属深表歉意。 本书稿内容得到了院士及其家属的认可。同时,如采 写的内容中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在时代的漩涡中历经坎坷、凭借不屈不挠的意志在数学领域取得巅峰成就,并为我国基础数学教育改革作出重要贡献的传奇故事。本书有六个章节,包含了北大学习、农场劳作、创立“几何定理机器可读证明”的原理和算法、提出“教育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编撰大量科普读物等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