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力
分类
作者 张淑芬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张淑芬,著名临床心理治疗师,大学老师,儿童心理学博士,被誉为“善于解决妈妈困扰”“比妈妈更懂孩子”的家庭教育专家。
目录
前言 受挫力,改变孩子的未来
第一章 改写负面教养脚本,才能改变孩子
八种思维方式,教出越挫越勇的孩子
一、具备“同理孩子处境”的能力
二、熟练且积极的聆听技巧,让沟通效果倍增
三、掌握准则,写出正面教养脚本
四、接受孩子的本性,才能设定正面教养脚本
五、帮助孩子累积成功经验
六、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犯错观念
七、提升孩子的问题解决力与决策力
八、培养孩子受挫力的管教方式
第二章 具备“同理孩子处境”的能力
“同理孩子处境”的能力
同理心是正面教养的起点
父母懂得自我检讨,孩子才有学习的对象
“同理孩子处境”的四个阻碍
一、重蹈上一代的管教方式
二、生气时,就很难同理孩子的处境
三、认为“孩子就是故意要惹我生气”
四、认为同理心会宠坏孩子
掌握三个目标,成为“设身处地”的家长
一、以同理心为教养的核心
二、以童年经历为指南,发展与孩子的互动能力
三、把同理心付诸行动
第三章 熟练且积极的聆听技巧,让沟通效果倍增
有效沟通是培养受挫力的关键
无效沟通的三个原因
一、让幼时的负面经历不断重演
二、愤怒削弱了沟通效果
三、先人为主地认定孩子是故意的
提升沟通效果的八个步骤
一、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和他交谈
二、制定家庭时间,主动沟通
三、不预设立场地积极聆听
四、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接纳他
五、设身处地,就能解除孩子的防卫心理
六、沟通时要避免批评与指责
七、沟通时要简短、清楚、焦点集中
八、了解“重复”的重要性
第四章 掌握准则,写出正面教养脚本
盲目坚持负面教养脚本
改写负面教养脚本的四个阻力
一、一套脚本走天下
二、认为让步会宠坏孩子
三、认为“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也没有变坏”
四、认为孩子应该感激父母的努力改变
五个准则,写出正面教养脚本
一、先问自己可以做什么改变
二、了解问题根源与改变目标
三、厘清自己所做的改变以及改变为何无效的原因
四、用心寻找方法,必能有所收获
五、别因一时见不到效果,就放弃希望
可以随时调整脚本
第五章 接纳孩子的本性,才能设定正面教养脚本
接纳是培养孩子受挫力的基础
承认并接纳孩子的天生气质
顺从型孩子
慢半拍型孩子
磨人型孩子
接纳的是本性
练习接纳孩子的四个步骤
一、熟悉孩子在气质、发展和行为上的差异
二、审视自己对“接纳孩子本性”的态度
三、现实不符合期待时,该改变的是父母
四、与孩子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第六章 帮助孩子累枳成功经验
累积成功经验的四种阻碍
一、无法感受成功的喜悦,变得消极悲观
二、否定自己的能力
三、设定超出孩子能力的标准
四、成功的定义由父母单方面界定
引导孩子体验成功的四个准则
一、公开赞美孩子的好表现
二、称赞孩子努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打造能强化孩子特长的环境
四、接受孩子的独特天赋与成就
成功历程值得一再重复
第七章 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犯错观念
理解孩子的错误与挫折
无法正面看待错误的四个障碍
一、先天气质的影响
二、父母的否定评语
三、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四、想解除犯错恐惧,却越做越错
协助孩子面对错误的三个守则
一、成为孩子的学习榜样
二、对孩子的期待应符合实际
三、让孩子知道“错误是可以被接受的”
第八章 提升孩子的问题解决力与决策力
问题解决力vs受挫力
提升孩子问题解决力的三个障碍
一、否定孩子做决定的能力
二、对孩子抱持不切实际的高度期望
三、孩子的决定必须符合父母的好恶
强化孩子问题解决力与决策力的三个法则
一、成为孩子的榜样
二、制造机会,让孩子学习做选择
三、增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掌握“生命的自觉”
第九章 培养孩子受挫力的管教方式
管教的任务之一:执行纪律
破坏管教的七个障碍
一、适合父母的脚本,就一定适合孩子
二、迫切式与惩罚式管教
三、刻薄、贬损式管教
四、前后矛盾与武断式的管教
五、父母的管教方式不同调
六、想要成为孩子眼中的“好父母”
七、为了错误的期待处罚孩子
五个有效管理原则,提升孩子的受挫力
一、管教的主要目的:强化孩子的自制力与自律能力
二、主动与孩子互动,防患于未然
三、父母应该要密切合作
四、管教方式要前后一致,处罚要合理
五、正面回馈是有力的管教方式
教孩子学会做正向的选择与决定
第十章 留绐孩子的珍贵资产——受挫力
精彩页
第一章 改写负面教养脚本,才能改变孩子
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宏,正在自信满满地组装一个复杂的组合玩具。一个小时后,他变得越来越焦躁,最后把手上的玩具往地上一摔,生气地去看电视。
妈妈见状,充满讽刺地说:“你看,被我说中了吧!我就说你办不到的!你做事情既没有耐心又没有组织力,而且连说明书都不看,怎么可能成功呢?”
其实,妈妈对于自己的教导方式和态度感到十分愧疚。她知道在那个当下,儿子需要的是协助、引导和鼓励,不是批评。她不但没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培养他克服逆境的能力,还影响了他将来面对挑战时的信心。
当被问到对孩子最大的期望是什么时,绝大多数父母的答案是健康、快乐、成绩好、受欢迎。不过,一旦审视自己的教养目标时,他们也同时会发现:孩子若想达成这些目标,就必须仰赖能够妥善处理日常各种挑战的内在力量。这种适应与自觉克服挑战的能力,就是所谓的“受挫力”。
心理学家们曾针对在生活中遭遇不同逆境的孩子进行研究,结果证明:受挫力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强大到足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孩子即使一路跌跌撞撞,也都能够克服重重障碍,顺利进入成年期;有些孩子却因为缺乏这种力量,沦为早年经历及环境挑战的受害者。受挫力,包含了几种能力:
●有效处理紧张与压力的能力;
●适应日常生活中各种挑战的能力;
●从失望与创伤的情绪中复原的能力;
●找到明确且切合实际目标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自己及他人,且与他人自在相处的能力。
多数父母都认同孩子必须具备受挫力,同时也认识到在教育孩子时,培养孩子的逆境商数(受挫力)远比培养智商(IQ)和情商(EQ)更重要。问题是,一些父母并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培养孩子的受挫力。
一些父母会尝试许多不同的教养方式,但并不确定到底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也不知道做了之后是否能很快见到效果。一部分的父母认为,外在世界就是答案,于是坚持改变周遭的世界,但又觉得要与整个大体制和瞬息万变的社会冲撞,实在力不从心。
没有哪个孩子不受环境影响,也没有哪个孩子不会遭遇挫折与逆境。因此,如果要培养越挫越勇的孩子,父母就不该花费所有精力改变周遭世界,而应该从改变亲子相处的方式着手。
多数父母都知道,当孩子面对挫折、逆境时,若能适时提供协助,会让孩子因此更有自信克服困境。但是,有些父母并不这样认为,他们总是陷入自我安慰的迷思中,并且坚信:孩子终将“顺利长大”,不可能会碰到重大压力或困境。
某天,上小学三年级的小亚放学回家后,哭丧着脸向妈妈抱怨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她说同学都不和她玩,而且还叫她滚远一点。她难过地问妈妈该怎么办。 妈妈知道,培养孩子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而且必须从小就开始引导她学习这种能力。但是,看到女儿委屈又焦虑的模样,妈妈并没有和女儿讨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式,反而说:“下次那些同学再这样对你,你就告诉他们,你一点也不稀罕和他们玩。”
妈妈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态度,或许抚慰了孩子受伤的心灵,却剥夺了孩子学习与增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受挫力是教养孩子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并不是等到孩子踏入社会后才需要学习的能力。父母有了这个信念,就能找出一套与孩子互动的指导原则,强化孩子奋发向上的能力,教导孩子认识友谊、竞赛、错误,学习与人分享,并以细腻的思考、同理心、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父母要把握和孩子互动、解决问题的机会,因为每次都是培养孩子受挫力的良机。在这些过程中,孩子会通过处理每件事或每个问题,学习到更多启示,克服逆境的种子也会因此受到激励而茁壮萌发。
由于每个人的内在和生活环境都存在着各种差异,因此父母在培养及塑造孩子的行为态度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探讨父母必须具备哪些教养的思维,才有能力发展且强化孩子的受挫力之前,必须先了解孩子的想法。
一个孩子必须具备哪些特质、技巧和能力,才能拥有受挫力呢?孩子乐观、自信面对未来的态度又从何而来?其实,只要能掌握孩子的思维方式,拥有宝贵的信息来源,并以此作为教养孩子克服挫折的准则,就能培养出越挫越勇的孩子。
P1-5
导语
如何教出出类拔萃的孩子?挑战逆境时,高IQ、EQ都不如高AQ(逆境商数)!给孩子改变自己人生的力量——受挫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力?八种思维方式,教出越挫越勇的孩子,你的孩子真的会不同凡响!
本书描述了心性坚韧的孩子的主要特征,并通过无数的家教案例,提供了许多明确的概念和策略,说明父母在培养孩子受挫力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态度及策略,帮助孩子建立屡败屡战精神的实用概念。
序言
让所有的父母了解到:培养孩子的受挫力(挫折忍受
力)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受挫力,是一种适应并克服困
难的能力,可以使孩子在面对困难时越挫越勇。更令人感
到欣慰的是,每个孩子天生便拥有这样的能力特质,它并
非专属于某些天赋异禀的孩子。
本书综合众多有关受挫力的研究,并以实例阐明如何
培养孩子面对及克服逆境的能力,深信这些内容一定能让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受挫力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家
们从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孩子之所以迷失,是因为父母
与师长们将精力浪费在纠正孩子的缺点上,却忽略了要帮
孩子扩充心性资产。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即使是教育工作者,也
很难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所以人们才要接受“纠正缺陷
”的训练,也就是先找出错误,再提出对策。这就是心理
学界所谓的“缺陷模式”。
不过,这种模式并无法让我们实现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找出孩子的长处,协助孩子发挥能力,改变孩子的未
来。这种模式只能做到解除症状,却无法改变长期的结果
。只有培养孩子拥有受挫力,才会改变孩子的未来。
本书描述了心性坚韧的孩子的主要特征,并通过无数
的家教案例,提供了许多明确的概念和策略,说明父母在
培养孩子受挫力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态度及策略,帮助
孩子建立屡败屡战精神的实用概念。衷心希望这些概念、
原则及方针能帮助广大读者解决育儿难题。
内容推荐
本书综合众多有关受挫力的研究,并通过无数的家教案例,阐述了父母在培养孩子受挫力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态度及策略,帮助孩子建立屡败屡战精神的实用概念,培养孩子面对及克服逆境的能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1: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