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地的嬗变--城乡巨变与近二十年散文创作
分类
作者 陈镭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陈镭 1978年出生,湖北潜江人,祖籍重庆。先后曾供职于陕西西安《华商报》特稿部、武汉《新视听》杂志社、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研究部,曾参与2008—2013年九次海峡两岸两会协商谈判。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在读博士。曾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大学访学。
后记
散文的“体”“质”(代跋)
——基于当代散文理论争议点的思考
散文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复杂”,意味着散文
古今中西兼容并蓄的容量,变化多端、自由无垠的形态,
经历各异立场相违的作者,纵横恣肆委婉巍然的风度。“
简单”,意味着散文终归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它
连接着人最基础的文学审美意识与文类定位,最终以表现
人类的精神为依归。散文的简单与复杂,共同构成了人类
面向自我存在与面向外部世界的审视与最终的倾诉。散文
由之表现出无穷尽的书写可能。文学的现实性、精神性在
散文世界中的冲突,意味着散文与现实、与人心的密切关
系。
如果说散文的现代转型意味着域外文学观念的冲击,
还需借助对古典散文传统的自觉接续,现代散文才得以实
现创造性转化的新成绩,那么何以“文章”传统中诸多文
体,难以为此后散文所继承发展而成为凌空绝响?“文章
”传统的裂变,不仅仅是单纯的文体变革,它意味着中国
文化向“现代”的深刻转变,也意味着不同文明之间观念
意识的持久碰撞与“自我”更新。
一、破解“形散神不散”与散文“消亡论”
回望20世纪中国散文理论的变迁,从梁启超的“文界
革命”到“人的文学”的提出,“现代性”持续的解构、
重构倾向,实际上确立了“现代”维度下的人性观、文学
观对于散文的指导性意义,表现了前者为中国散文划定思
想意涵的基本标准,后者则使中国散文充满了同样持续的
文体变革冲动。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针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讨论
,对此前散文写作中存在的单一性问题的破解,松木、贾
平凹于20世纪80年代前中期已经在寻觅突破的途径。1987
年,林非在《文学评论》上发表了《散文创作的昨日和明
日》一文,以摧枯拉朽之势对陈旧的“形散神不散”展开
尖锐批评,引发了人们对散文主题的单一性与“丰富多彩
的艺术追求”对比性的深思。正如林非所言:“有时候似
乎是缺主题的很隐晦的篇章,对人们也许会产生极大或极
深的思想上的启迪,这往往是那种狭隘的艺术趣味所无法
达到的。”他所提出的“散文的素质本来就在于自由自在
和无拘无束地书写”,“千万不要给散文这种文学样式设
置任何框子和格套,让它在生活的长河里,用广阔的触角
去自由地探索,让它用各种各样的艺术手法,表露出整个
的宇宙客体和内心中的主观世界”②,得到了散文理论界
的广泛认同。作为新时期以来首次引发文学界广泛关注的
散文理论探讨,这一讨论不仅在现实中打破了“形散神不
散”这一久已存在的散文创作桎梏,而且建立起一种宽泛
的、自由的新型散文观念。特别是林非提出的“类型”观
念,将一种散文理论的建构视为散文多种类型之一的看法
,使得散文的文体表现境域大为拓宽了。从散文史角度来
看,它甚至扩大了“五四”以来现代散文重视“个人的发
现”的认识,将对于“自我”的认识置放于放宽界限,促
进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散文新天地中。客观来看,这一争论
时间虽然不长,但其作用及其影响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另一方面,中国散文的创作者和研究者们虽然逐步厘清了
历史遗留下来的作品主题过度集中的问题,进而将单一、
定型化的散文审美观念从封闭的文体观念解放出来,但“
散文解体”的论调又随之而起。这也充分体现了理论的突
破往往只是营造了一个更为宽松的创作环境,能够体现新
观念的创作实践尚需创作者的调整、适应。从20世纪80年
代后期延伸到90年代初,王干、费振钟、黄浩等人强调的
散文“趋于解体”“从中兴走向末路”之说,表现出“形
散神不散”之争后的更为多元化的思考。对于“解体”“
末路”说,林道立、汪帆、傅德岷等人则以“崛起”说反
击。傅德岷在《散文创作的新崛起》一文中认为,中国当
代散文发展的趋势“将走向更加开放和多元”。“‘消亡
论’的提出,表达了人们对80年代散文严重滞后于其他文
体的强烈不满。而90年代散文突然在平淡萧条中兴旺繁茂
,则既印证了‘崛起论’的预言,又为这场学术含量不太
高的论争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20世纪90年代“散文
热”的现实似乎充分证明了这一结论。然而,当我们回看
这一争论时,会发现诸多切关21世纪散文理论与创作现象
的先行之迹。它并非一种单纯表达不满的倾向,而是遍布
着延绵至今的诸多理论问题的线索源头。
……
《文心雕龙·通变》云:“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
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
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①对
文学体裁的研究论断,或当鉴往知来,在“故实”中寻求
分析的线索。以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为鉴,他将新
文学白话文与章士钊逻辑文、梁启超新民体并置,自有其
文学发展的承续观念。晚清、民国于钱氏而言,本是“当
代”。他不以革命的现代割裂为法,反以“当代”为承前
启后的文学史观,至今看来似更具合理性。而在郁达夫的
散文“心”“体”说中,散文的文体创作与作者的个性表
现是有机的统一
目录
上编 “地之子”的分化
第一章 面向自然的信仰重建
第一节 生命意志的自然归依
第二节 与万物荣辱与共的灵魂
第三节 土地道德的散文迂回
第四节 自“荒野”而田园的自然观
第五节 天道人世的审美追问
第二章 故乡消逝的乡野彷徨
第一节 乡土想象的历史终结
第二节 乡土文化的优势
第三节 苦难焦虑症后的再度“彷徨”
第四节 乡土“彷徨”书写的身份问题
第三章 风景与回忆的意识反复
第一节 风景的指义与“乡土”
第二节 丧家: “风景”的文化认同危机
第三节 记忆、现实、梦境的散文“风景”血脉
第四章 乡野“乌托邦”的幻灭与苏醒
第一节 “乌托邦”与理想幻境的崇高感
第二节 自给自足的乡村现代“桃花源”
第三节 “残缺” “乌托邦”的细节
第五章 底层命运的黑暗之声
第一节 “底层”与知识精英的文学底层观
第二节 “黑暗”原型象征与艺术效果
第三节 底层整体命运思索与主观真实
第四节 “人民性”脱离与文学现实主义问题
下编 世俗与精神之城的对峙
第六章 两种文化冲突的历史抒情重建
第一节 城乡文化冲突的历史文化考量
第二节 城市内蕴的价值观与整体的文化自信
第三节 文化冲突与城市精神的文学现代性
第四节 城市精神气质的超越性与抒情性的现代来源
第七章 城市的“无言”与“民魂”的碎片化
第一节 “碎片化”之变:当代都市生活心灵图景
第二节 “孤岛”号观之衍:城市空间的散文言说
第三节 “停顿的时空”:城市公共空间文化的失衡
第四节 受损的民魂:国民精神与散文都市书写
第八章 “日常生活”:消费观念与城市情感内转
第一节 日常存在与“新日常”之“生活革命论”
第二节 基于本土实情的散文“日常生活”理解
第三节 城市“日常生活”的观看、体验与情感内转
第九章 幻象的锁链:女性“现代”的崛起与制约
第一节 以家为核心:女性“自我”与家庭伦理之变
第二节 以“个人”为核心:物质环境与女性“个人”
第三节 幻象的锁链:幽微世界与欲望写作
第十章 从女性走向历史的散文之路
第一节 “女眼”下的历史、人生、世界
第二节 历史正义与女性思想散文血脉
第三节 “叛逆”的“思想者”群相与“无家”宿命
第四节 从女性体验中走向历史
结语 新时代语境下散文发展潮流转向
散文的“体”“质”(代跋)——基于当代散文理论争议点的思考
精彩页
第一章
面向自然的信仰重建
《诗经·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昀昀原隰,曾孙田之。”先民垦拓斯土,继者沃殖家园,“诗”的农事诗即为“风”“雅”,吟唱着农耕中国悠久深厚的田园文统。其后续连绵,杰作亦复迭出。田园情怀化为家园之思、乡魂之梦,饱含着农耕文明下一代代中国人的故土情深。乡土散文一脉出现的陈冠学、苇岸之作,迥别于诸多梦魂乡里的田园忆旧滥情,自蕴大地生长出的堂正生机,乡里亲情、对乡土的眷恋自豪在或新或旧的文化反思中,尝试越过现代乡土文学的批判性目光,去表现各自人生精神观照向内、向深的田园思索,中国散文直面乡土抒情的传统模式,在传统“底色”共通的田园沉思中焕发出在反“现代”中反而体现“现代”的健康人格之美,象征着中国乡土田园散文书写的又一种可能。
第一节 生命意志的自然归依
文学反映着社会敏感的神经,杰出的文学作品吹奏起醒世的号角。在工业化浪潮席卷下,自然本身和人化自然催动着环境大变革,催动了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思考。自然固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随着面向自然、倚赖自然、开发自然与破坏自然,在浪漫主义的抽象审美观念与现实取向的生态整体观念矛盾中、在新时代环境变化的大前提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意味着人类面对自身外在世界的审美意识先行。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古罗马的维吉尔、英国田园诗人华兹华斯、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到中国的《诗经》创作群、陶渊明、孟浩然甚至曾国藩,自然山水与田园农事早已开出璀璨的文学奇葩。以中外乡土田园文学写作的传统而论,能够摆脱以物寄情或是单纯书写自然景物,进入人与自然的“现代”审美范畴,则在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主要代表爱默生及梭罗、惠特曼等人的作品中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他们走出了从理论到文学审美实践的重要一步。爱默生的《论自然》、梭罗的《瓦尔登湖》与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等自然理论的提出与一系列散文作品,不仅铸造了世界自然文学的一个高峰,而且将“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以散文的形式传播四方。在我国,陈冠学在台湾岛进行的退隐田园的抒情书写,苇岸在华北平原上面向原野、记录季候的哲思,凝结为《田园之秋》《访草》《大地上的事情》诸种当代中国散文杰作,象征着走向“现代”的中国在面对工业化、城镇化浪潮时关乎“人”与乡土的深沉思索。
退隐台湾屏东的陈冠学著述等身,除老庄哲学研究以外,以《田园之秋》《访草》等散文集享誉已久。而39岁辞世的散文家苇岸于京郊昌平生没于斯,一部《大地上的事情》树立了他在散文领域的丰碑。二人南北相隔,身属田园乡土、物候地貌各个不同,笔底万物却都赋予丰富明亮的色彩。晴雨、田野、草木、虫蚁、禽鸟、花禾、麦蔬,村落农家物象比比皆是,于沃壤溪流中勾画出田园生命的图景。作为田园散文的大家,两人都能融一己之思于田园风物摹画之间,“使我们想起一些遥远的、渐渐陌生的人物:农夫、渔夫、船夫、樵夫、猎户、牧人、采药人、养蜂人。……他们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桥梁”。陈冠学笔下的台湾屏东乡间直如亘古天荒时的始垦图景,在农人的活动中跳跃着清健活泼的心影。苇岸虽无心刻意展现华北风物,行间细写的动植物季候活动,依然透露出四季分明、风生寒起的北地气象。自然环境的差异赋予二者书写意境的差异,也正因这一差异,更能显出二者同为写实而“实”中生动之笔调特色。P3-5
导语
散文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复杂”,意味着散文古今中西兼容并蓄的容量,变化多端、自由无垠的形态,经历各异立场相违的作者,纵横恣肆委婉巍然的风度。“简单”,意味着散文终归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它连接着人最基础的文学审美意识与文类定位,最终以表现人类的精神为依归。散文的简单与复杂,共同构成了人类面向自我存在与面向外部世界的审视与最终的倾诉。本书是近二十中国散文研究的重要著作。
序言
近二十年的中国散文创作,是一个重建散文写作主体
地位然而又高度分化的文学年代。自20世纪90年代“散文
热”以来,中国散文创作基于写作主体构成及文化结构的
变化,以文化散文、学者散文的兴起、都市散文的流播,
形成了继“五四”后散文写作立场、审美取向的多元迁移
,出现了散文创作的再度繁荣。这一繁荣状况延续到两世
纪之交,在散文文体特质、主题选择与审美流向上,自散
文理论至创作实践表现出纷繁分化的景象。围绕着当代中
国人的“现代”心灵世界中信仰迷失与“寻找家园”、工
业化浪潮、城乡结构调整与文化变革、历史记忆与精神救
赎等切关中国现代性的重大核心问题,散文写作者从寻求
自我心灵归依开始,产生了一系列思想指向多元、审美境
界多样的散文创作,并在形形色色散文式的精神自救中引
发了散文思想、趣味和作家人格内质、文化价值判断的深
刻歧异,由此形成了近二十年中国散文的多层次主题和价
值取向分化。从20世纪末走人新世纪的散文创作,展现出
散文是一种与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者生命体验、生活状
态紧紧联系的“自由”文体,散文的本土本生性质决定了
它充沛的民族性与基本的文化立场。研究散文内外思想主
题的变化,就是研究中国人生命状态的方方面面,就是在
中国文学所表现的文化深层结构中寻觅心灵表现的通道乃
至宣泄之口。
一、散文创作的“分化”
如何摆脱既有研究存在的散文本体论约束,将现代散
文的形成视为其在西方“现代”文学观念影响下,中国“
文章”传统多重文学功能性持续削弱的产物;又将近二十
年散文的文体变革与写作内容的调整,视为散文以其特有
的“散文方式”逐步恢复其部分文学功能性的表现,成为
一个值得思索的散文话题。以此为基,或许才能进一步探
索散文在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与这样写的意义
何在等切关散文本质的主要命题。不过,对于散文创作内
容、形式问题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对散文文体定位的忽略
,而是在一系列散文创作现象中结合个案进行分析。在跨
世纪中国城乡巨变的现实语境中,近二十年来的中国散文
创作呈现出从“同一分化”走向“深度分化”的总体趋势
,这是它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区别。这
些分化基于两世纪以来中国基本国情的变化与随之而产生
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阶层、文化变迁,基于当代中国经
历的光怪陆离、错综万象、充满乐观情绪而时有阵痛的历
史嬗变和社会转型,近二十年中国散文的持续分化始终建
构于厚重的本土历史、人文之基和复杂多样的生存体验叙
述之上。从对散文文体标准的反复争论出发,近二十年的
散文实践呈现出创作意向、思想内质与艺术美感的分化嬗
变,体现出创作主体教育经历、思想厚度、体验视角、历
史判断乃至个人生存视野诸多观念性差异,出现了人文立
场、创作方法的重大转变。另外,散文创作面对中国人情
感心灵在“现代”转型冲击中的种种满足与不满足状态,
以凸显生存体验、情感经验与超脱意愿为出发点,又呈现
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未有的多元创作局面,特别是面向作
家个体心灵体验的转变与社会公共意识的逐渐普及,持续
而缓慢地扩充着散文的文学社会张力。重视这一文学现实
,就是强调散文作为文学的、历史的、社会的本质存在,
就是坦诚面对中国散文无法为“现代性”所尽情囊括的本
生性、民族性;而忽视近二十年来中国散文变化的成果与
社会影响,忽视散文研究在当代文学史叙述中的相对薄弱
状态,则不能不说有可能是出于理论阐释的困难导致的策
略规避,不能不说是相关研究的一种缺憾。
……
三、叙述策略与主题取舍
对城乡巨变与近二十年来中国散文的研究当然属于现
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可以调动一切文学史、文化史研
究的方法。作为刚刚过去的二十年,研究者目睹散文“历
史”的发生、传播和社会反应,这就可以充分利用经验材
料,以探求审美内质的差异缘由何在、写作立场的前后分
化何来,比如对在散文领域的信仰重建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的苇岸,结合苇岸对自然乡野的超验性,寻求与美国自然
文学、中国古典田园文学的思想传承与续接,突出其在精
神困顿的20世纪90年代力图重建信仰的精神超拔特质,以
此启发自然乡野散文在韩少功、张承志、张炜、刘亮程所
开辟的不同道路。再如对女性散文的分析,则侧重于对女
性面对外部世界不同态度的分析与把握,展现筱敏、林白
、陈染等女性作家的都市化特征,特别注重都市女性相较
既往内在不同精神品质及女性诉求的辨析,以此铺展鲁迅
“娜拉出走以后”这一重大女性启蒙命题的当代思索。当
然,这些主题既指向散文审美表现的流变与分化,也指向
中国散文内寓精神世界的重振之旅。
近二十年来散文创作的包罗万象,促使笔者尽可能尝
试以粗线条去勾勒“现代”意义下的城乡巨变予中国散文
创作的影响。本书在上、下编的末章以具体的散文家为中
心进行个案分析。结语简析新时代散文创作的流向,最后
的代跋则围绕当代散文理论论争的主要争议点,论述散文
文体特质及其“功能性”内涵之变。鉴于本书是在“城乡
巨变”的视野下尝试对相关散文创作进行粗线条勾勒,对
近二十年众多优秀散文作品难免有很多疏漏,类如对乡土
壮丽的诗性书写(任林举的《玉米大地》等作品),对乡土
亲情的真挚倾诉(侯健飞的《回鹿山》、彭学明的《娘》等
众多亲情散文),对乡土记忆情怀的温暖再现(桂苓、李晓
君等人的散文),以及对反映城市生活中文化精神生活的回
忆(王蒙、雷达、阎纲等人的散文)、艺术生活变化(冯骥才
、肖复兴、周云蓬等人的散文)、精神重压与教育医疗问题
(南帆、奥基弗、王小妮等人的作品)等诸多城乡散文之作
,并未展开充分的分析,除了篇幅限制,也因为突出城乡
巨变于散文表现的主题,这就产生了作家作品有所取舍的
必要。限于笔者的学力、见识、取舍出现偏差,对重要作
家关注欠缺,难现大散文家创作整体风貌,加之个人观点
的偏颇,作品分析的不够精细,尚需读者容纳,谅解,这
也是笔者行文的遗憾。这本小书是笔者辞去国家公职,重
返母校南开大学攻读博士期间的附生品,它凝结着师长亲
友的给予与温情,这是难于忘却的。
2018年春于南开园
内容推荐
本书摆脱既有研究存在的散文本体论的桎梏,将现代散文的形成视为其在“现代”观念影响下,中国古代“文章”多重功能性持续削弱的产物,将近二十年散文的文体变革与写作内容的调整,视为散文逐步恢复其部分功能性的表现。以此为基,进入散文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与这样写的意义何在等切关散文本质的主要命题。通过城乡巨变中的近二十年来中国散文的研究,将当代中国散文的变化放在源远流长、高峰叠立的整个中国古典、现代散文变迁的长时段中予以考察,将它落实在中外散文创作思想背景的基础上给予历史分析。本书由极高的学术价值,对当代散文史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8 18:58:23